『壹』 棉籽副產品計算公式
摘要 購進籽棉成本=購進數量×籽棉單價=1×215=2.15元
『貳』 1公斤籽棉可以軋出多少皮棉,多少棉籽
能軋出1斤皮棉,1斤棉籽。
『叄』 一斤棉花能織多少布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1、比如1公斤的棉花可以紡出950克氣流紡粗梳純棉8支棉紗線,用這950克棉紗線可以做850克機織牛仔棉布;2、比如1公斤的棉花只能紡出640克環錠紡精梳純棉40支棉紗線,用這640克棉紗線只能做500克針織棉布;同樣是1公斤,用途不同,單耗也不相同,獲得產品也大不相同。
『肆』 新疆阿克書小棉花一噸籽棉可以加出多少皮棉是怎麼樣換算的
這個跟棉花的衣分率是有關的。正常情況下,棉花的衣分率為33%—42%,既生產33—42公斤的皮棉需要100公斤的籽棉。計算公式:皮棉重量=籽棉重量×衣分率;這幾年棉花的衣分率普遍在40左右,按此算,一噸籽棉可以加工400公斤皮棉。
PS:衣分率是指單位重量的籽棉與軋出的皮棉的比例,在計算中用百分數表示。
『伍』 棉花資料
棉花Cotton
科屬 屬錦葵目錦葵科木槿亞科棉屬。
原產地印度.
棉花是離瓣雙子葉植物,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錦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棉花主要有如下幾種:
粗絨棉--也叫亞洲棉,原產印度。由於產量低、纖維粗短,不適合 機器紡織,目前已被淘汰。
長絨棉--也叫海島棉,原產南美洲。纖維長、強度高是其特點,適合於紡高支紗。目前我國只有新疆生產。
細絨棉--也叫陸地棉,原產中美洲,所以又稱美棉。適應性廣、產量高、纖維較長、品質較好是其特點,可紡中支紗。
棉花的分類及用途:
根據纖維的長度和外觀,棉花可分成3大類: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至6.5厘米范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皮馬棉等;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布料、棉紗和針織品。第二類包括一般中等長度的棉花(長度約1.3至3.3厘米);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至2.5厘米)用來製造地毯、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高,生產成本低。
棉花能製成各種規格的織物。棉織物堅牢耐磨,能洗滌並在高溫下熨燙。棉布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適。
棉花的主副產品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正如前人所說「棉花全身都是寶」。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必須努力使棉花增產,搞好綜合利用,增產增值,以增加棉農收入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多方面的需要。
『陸』 棉花是花嗎
「棉花」是棉花接的果實,棉花的花是紫色或者淡黃色的,雌花落後就會接出棉桃,即果實,裡面就是大家看到的白色的「棉花」。棉花纖維是棉花種子的組成部分.棉籽外面黑色的硬殼是種皮,種皮上的毛狀物是表皮毛,也就是棉絮(纖維)。 而不是大家說的果實,平時說的」棉花桃」才是果實.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錦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目:錦葵目科: 錦葵科 屬:
錦葵科(Malvaceae)棉屬(Gossypium)植物的種籽纖維,絕大多數亞熱帶國家都有生產。在熱帶地區可長到6公尺(20尺)高,一般為1~2公尺(4~6尺)。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後凋謝,留下綠色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帶黃的,長約2~4公分(0.75~1.5寸),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中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其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棉花
根據纖維的長度和外觀,棉花可分成3大類∶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6.5公分〔1~2.5寸〕范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比馬棉等。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紗布和針織品。第二類包括一般的中等長度的棉花,例如美國陸地棉,長度約1.3~3.3公分(0.5~1.3寸)。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2.5公分(0.375~1寸),用來製造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 棉花在棉鈴裂開後採摘。若用機器摘棉,通常先用化學方法去掉葉子,並促使棉鈴同時開裂。軋棉機將纖維從棉籽上剝下,經過清棉和梳棉工序纖維集結成松軟繩狀,在牽伸作用下逐漸拉長、伸直、直徑變細。紡制高品質細紗,纖維需經過精梳,除去短纖維並且使纖維進一步排列整齊。精紡工序使纖維捻合成細紗,並把細紗卷繞在筒管上。 棉花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多、生產成本低,使棉製品價格比較低廉。棉纖維能製成多種規格的織物,從輕盈透明的巴里紗到厚實的帆布和厚平絨,適於製作各類衣服、傢具布和工業用布。棉織物堅牢耐磨,能夠洗滌和在高溫下熨燙。棉布由於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過拉絨整理使織物表面起絨。通過其他整理工序,還能使棉織物防污、防水、防霉;提高織物抗皺性能,使棉織物少燙甚至不需要熨燙;降低織物洗滌時的縮水,使縮水率不超過1%。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棉花並不是花,棉花植物開的花卉是乳白色或粉紅色花卉。平常說的棉花是開花後長出的果子成熟時裂開翻出的果子內部的纖維。 棉花是離瓣雙子葉植物,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
棉花照片集錦(18張)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
粗絨棉--也叫亞洲棉,原產印度。由於產量低、纖維粗短,不適合 機器紡織,目前已被汰。 長絨棉--也叫海島棉,原產南美洲。纖維長、強度高是其特點,適合於紡高支紗。目前中國只有新疆生產。 細絨棉--也叫陸地棉,原產中美洲,所以又稱美棉。適應性廣、產量高、纖維較長、品質較好是其特點,可紡中支紗。
根據纖維的長度和外觀,棉花可分成3大類: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至6.5厘米范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皮馬棉等;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布料、棉紗和針織品。第二類包括一般中等長度的棉花(長度約1.3至3.3厘米);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至2.5厘米)用來製造地毯、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高,生產成本低。 棉花
棉花能製成各種規格的織物。棉織物堅牢耐磨,能洗滌並在高溫下熨燙。棉布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適。棉花的主副產品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正如前人所說「棉花全身都是寶」。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必須努力使棉花增產,搞好綜合利用,增產增值,以增加棉農收入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多方面的需要。 另一個性的用途是用於護膚抗皺的美容產品。 棉花還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 棉花共分葉脈、苞葉和花內 3種蜜腺,往往開花前葉脈蜜腺先泌蜜。長江中下游省區棉花的花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黃河中下游各省為7月初至8月初,新疆吐魯番為7月中旬至9月初。大流蜜期約40天,泌蜜適溫35℃。新疆棉區一般群產蜜10~30kg,最高達150kg。其他棉區因花期頻繁施用農葯,傷蜂過重,蜜源利用價值大大降低,群產一般在10~20kg。80年代以來,全國棉花面積增長較快,部分省區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它已成為當地夏秋主要蜜源。
在世界上的歷史
棉花
棉花(英文名:cotton plant)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時代之前,棉紡織品的使用傳到了地中海地區。公元一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到了義大利和西班牙。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15世紀,棉花傳入英國,然後傳入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 而其實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紡織衣服和毯子。16世紀西班牙人進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島,發現當地植棉業已很發達,島民將彩色棉紡成土布,做成當地人的服裝。現在佔世界棉花總產90%以上的棉種都原產於墨西哥的陸地棉。 中世紀棉花是歐洲北部重要的進口物資,那裡人自古以來習慣從羊身上獲取羊毛,所以當聽說棉花是種植出來的,還以為棉花來自一種特別的羊,這種羊是從樹上長出來的,所以德語裡面的棉花一詞直譯是「樹羊毛」。
在中國的歷史
9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游記》中記述,在中國看到棉花,在花園里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目前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多達10萬匹,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明朝也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清末,中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替代了質量不好產量不高的非洲棉和亞洲棉。現在中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及其變種。
在世界上的產區
中國、美國、印度、烏茲別克、埃及等。其中中國的單產量最大,烏茲別克有「白金之國」之稱。
在中國的產區
中國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別分別是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
編輯本段生長環境和管理
棉花生長的光照條件
新疆棉花多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棉花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高。據測定,棉花單葉的光補償點為750 ~1000 lx,光飽和點為7~8萬lx。一般情況下,棉花葉片對光強的適宜范圍為8000~70000 lx ,此范圍下,光合強度隨光強增加而提高。
棉花生育的水分條件
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成分,棉花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階段生理需水要求為:播種至出苗,0 ~2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 ~ 80%為宜;苗期,0 ~4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0 ~ 70%為宜;初蕾期,0 ~6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5 ~ 75%為宜;盛蕾期後,0 ~8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不能低於60~65%;吐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55 ~ 70%為宜。根據有關研究,棉田在整個生育期約有2/3的水分消耗於蒸騰,1/3消耗於土地蒸發。
土壤條件對棉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棉花生長發育需要水分和養料,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獲得,所需的溫度和空氣部分取自土壤,同時需要土壤的機械支撐才能生長。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屬性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空氣、鹽鹼含量、質地等均對棉花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棉花吐絮期的管理
棉花從開始裂鈴吐絮到吐絮收花結束的時間段稱為吐絮期。冀南一般棉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進入吐絮期,此期田間管理的重點是保根、保葉、促早熟、防早衰,具體做法是: 一、繼續搞好整枝打杈加強棉花後期整枝,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於增結秋桃,提高鈴重,促進早熟,並可減少爛桃。整枝的主要任務是:減去棉侏下部老葉和空果枝,並打掉果枝群尖。對於枝葉繁茂、密度偏大的棉田除整枝外,還應在雨後趁土壤濕潤時採取推株並壟的措施,即將相鄰的兩行棉花推並在一起,呈「八」字形,這樣使並在一起的棉花兩側及行間地面都可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起到通風透光、增溫降濕的作用,以促進吐絮,減少爛鈴。 二、堅持中耕鬆土俗話說「棵衰根先衰、防衰抓保根」,由於棉田後期土壤板結,影響根的呼吸、養分的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謝,應中耕鬆土,以達到保根防早衰的目的,但中耕不宜過深,以免傷根,一般中耕3-5厘米即可。 三、噴施葉面肥防早衰由於後期溫度較低,根的吸收能力較差,應噴施葉面肥,達到保葉增產的目的,一般每畝噴施60倍液的尿素溶液或50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溶液70公斤,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 四、做到「旱能澆、澇能排」棉花吐絮期雖然需水不多,但適宜的水分仍是提高產量和品質的保證,因此要早能澆、澇能排。澆水時要小水溝灌,避免大水漫灌,遇澇要及時排水。 棉花
五、加強病蟲害防治棉田後期主要害蟲有:盲椿象、蚜蟲、棉鈴蟲。盲椿象可用辛硫磷、馬拉硫磷、銳勁特交替使用;棉蚜可用高深吡蟲啉、啶蟲脒噴霧防治;棉鈴蟲菊酯類、甲維鹽高氯噴霧防治。防洽時間一般掌握在上午9點前、下午5點後。 六、化學催熟對晚熟秋桃較多、不能適時吐絮的棉田,可採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噴葯後3-5天氣溫保持在20℃以上或枯霜前15-20天晴天噴霧(即常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畝用40%乙烯利水劑300-800倍液60公斤,噴霧重點是棉株上的青鈴。 七、適時採收棉花從開裂到收摘以5-7天為宜。過早色澤差、品質低,過晚則纖維強度下降。採摘時應注意分開爛鈴棉、蟲蛀棉和僵瓣棉。
黃河流域棉花種植技術和管理
抓好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是確保高產的第一個環節。播種保苗環節的栽培主攻方向是實現「五苗」,即「早、全、齊、勻、壯」。「早」就是適期播種、早出苗;「全」就是不缺苗 摘棉花
斷壟、保證計劃密度;「齊」就是棉籽萌發出苗整齊一致;「勻」就是棉苗分布均勻一致;「壯」就是棉苗生長穩健、根系生長迅速、最終實現棉花早現蕾開花、早結鈴吐絮。播種要在搞好施肥整地造墒、選用優良品種的基礎上,抓好種子處理、足墒播種、適期播種、適量播種、適深播種、抗旱播種,同時大力推廣脫絨包衣種子技術和地膜覆蓋技術。 一、施肥整地造墒 農諺說「土是本、肥是勁、水是命」,這說明棉花播種前搞好整地施肥造墒的重要性。一般要求棉花播種前15天左右及時進行整地施肥造墒。每畝施有機肥6-8斤,三元復合肥100斤,鋅肥2-4斤,硼肥2斤,黃萎病發生地塊要增施鉀肥每畝硫酸鉀20-30斤。生產實踐證明,增施鉀肥,黃萎病發病株率明顯低於不施鉀肥的。施肥後,及時耕翻整地,要把地整的無明暗坷垃上暄下實、平整無窪地,能在大雨後及時排水。一般低窪地塊形成積水,容易引發黃萎病發生,嚴重時,造成棉花萎蔫死亡;平整地塊發病較輕。整地後,有水澆條件的,要及時澆水造墒,為播種打好基礎。 二、選用優良品種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種子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棉花增產增收的第一要素。選用優良品種,主要抓好三點:一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種植的好品種,根據近幾年我縣種植品種的考察 棉花
,比較適合我縣種植的品種有新豐66、魯棉研28、魯棉研21、魯棉研22、中抗12等。另外,有水澆條件的地塊,提倡推廣種植抗蟲雜交棉,我縣地處魯西南地區,光熱資源能夠滿足雜交棉的生長需要,種植雜交棉可以實現更高的產量,適合我縣種植的雜交棉有魯棉研15、魯棉研30等。二是選擇健子率高的棉種,一般毛籽健子率要在70%以上,脫絨包衣光籽健子率要在80%以上。另外,提倡種植脫絨包衣光籽。種子脫絨包衣,就是給棉種脫去短絨包上一層種衣劑,種衣劑中含有殺蟲劑、殺菌劑、生長調節劑等成分,包衣棉種播到土壤中後,就可以在種子周圍(3厘米)形成保護屏障,直接殺死地下害蟲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同時被根系吸收,將葯劑傳送棉苗的地上部,以殺死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蟲害,對苗期病害蟲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期長達45-55天,同時可以促進早出苗,促進增產,一般可以早出苗2天左右,有利於實現一播全苗、壯苗早發,棉苗整齊度高,霜前花率高,單產平均增加7-10%,同時脫絨包衣使棉種丸粒化,可以進行機械化播種,使用播種摟播種,能加快播種進度,提高播種質量。但是包衣種子播種時絕對不能進行浸種,同時播種剩餘的種子要深埋地下,防止人畜中毒。三是購買種子時,到正規種子門市部購買,要看好說明,所要購種發票,以便出現問題時進行索賠。 三、種子處理 1.曬種。一般在播種前15天進行曬種。曬種,可以打破棉種的休眠狀態,有效殺滅棉種表皮病菌,減輕苗期病害,促進種子後熟,增強種子吸水力和種皮透氣性,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促進種子萌發出苗。毛籽種子要在強光天氣條件下曝曬3-5天,每天曬5-6個小時,一般攤曬厚度不超過10厘米,每天翻動3-4次,以保證曬勻曬透。脫絨包衣種子,要在弱光天氣條件下晾曬1天左右。曬種時,特別注意不要石板上、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曬種,以避免高溫灼傷棉種,影響種子發芽率。 2.浸種。溫湯浸種是中國一直沿用至今的傳統毛籽處理方法,其主要作用是促進種子萌發出苗,特別是在土壤墒情較差的條件下,有利於實現一播全苗。脫絨包衣種子不能進行浸種。經山東農業大學試驗證明,溫湯浸種一般不具備減輕苗期病害的作用,反而如果浸種時間太編輯本段不同品種籽棉的衣分率差異
棉花的衣分率是一定量的籽棉經過加工後皮棉與籽棉的重量比,分毛衣分和准重衣分。衣分率是衡量棉花品質和加工生產的重要指標.也是棉花生產效益高低的標志。目前,適應在不同區域種植的棉花品種中,經過不同工藝的加工,衣分率也不盡相同。棉花的品種、籽棉收購時水分和雜質的含量、棉花的成熟度、加工籽棉時烘乾的溫度,都對棉花的衣分率產生著影響。衣分率的高低與種子表面單位的纖維數、長短、粗細成正比,與種子的重量成反比。正常情況下,棉花的衣分率為33%-40%,既生產33-40公斤的皮棉需要100公斤的籽棉,品種遺傳特性對衣分率的影響最大,在適宜的種植條件下,衣分率高的品種可達45%左右,但對於生長期較短,成熟度不好或者品種退化的棉花,衣分率只能達到30%左右甚至更低。
編輯本段做服裝的優點
1. 棉花天然柔和,皮膚接觸無刺激。無異味,無污染,無漂染,無任何添加物,氣息清新自然,是絕對溫暖、健康、環保的綠色產品。尤其對老人和兒童更為適用,是健康保暖的首選。 2. 棉花作為傳統的保暖材料,由於棉纖維細度較細有天然捲曲,截面有中腔,所以保暖性較好,蓄熱能力很強,且不產生靜電。純棉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會使棉花纖維的彈性恢復,伸長,纖維中蓄熱能量多。因此,經過太陽照射後的棉被厚度會明顯增加,摸起來非常柔軟,夜晚,蓋上曬後的棉被,你會感覺到棉花裡面的熱量緩慢施放,使人感覺貼身、貼心的溫暖、柔軟,伴著淡淡的太陽的味道,讓你很快入眠。 3.無寄生病菌,自然環保。棉花是純植物纖維,無營養成份,不易滋生細菌。 4.綠色環保,低碳環保,純天然的可再生資源。 5.比羽絨被及纖維被的好處。雖然禽鳥類羽毛被保暖性能可能更好,但禽鳥羽毛對皮膚和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並非所有人都適用。化纖棉是市面上較為常見的,但透氣性能、貼身性能及舒適性能均不如棉花。由於比重較輕,因此不會象棉花那樣貼身、保暖。羽絨、化纖被的靜電對皮膚刺激較大,造成皮膚粗糙,易引發青春痘、多夢、周身細小癤瘡及神經衰弱等等青春病症。
編輯本段病 害
棉花紅腐病 症 狀 :在棉苗未出土前受害。幼芽變棕褐色腐爛死亡;幼苗受害,幼莖基部和幼根肥腫變粗,最初呈黃褐色,後產生短條棕褐色病斑,或全根變褐腐爛。 防治方法 :在苗期陰雨連綿,棉苗根病初發時,及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隔1周噴1次,共噴2-3次。 棉花黃萎病 症狀:現蕾期病株症狀是葉片皺縮,葉色暗綠,葉片變厚發脆,節間縮短,莖稈彎曲,病株畸形矮小,有的病株中、下部葉片呈現黃色網紋狀,有的病株葉片全部脫落變成光稈。 防治方法:在輕病田和零星病田,採用12.5%治萎靈液劑200-250倍液,於初病後和發病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紅粉病 症狀:整個鈴殼表生鬆散的桔紅色絨狀,比紅腐病的霉層厚,病鈴不能開裂,僵瓣上也長有紅色霉粉。 防治方法:可噴用50%多菌靈、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鋅等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 棉花炭疽病 症 狀:棉籽和幼芽受害,變褐腐爛;棉苗受害,幼莖基部初呈紅褐色斑,漸呈紅褐色凹陷的梭形病斑,病重時斑包圍莖基部或根部,呈黑褐色濕腐狀,棉苗枯萎而死。子葉受害,葉緣產生褐色半圓形病斑,病斑邊緣紫紅色。 防治方法:在苗期陰雨連綿,棉苗根病初發時,及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隔1周噴1次,共噴2-3次。 棉花枯萎病 症狀:病株一般不矮縮,多由下部葉片先出現病狀,向上部發展,病葉葉緣和葉脈間的葉肉發生不規則的淡黃色或紫紅色的斑塊。 發生規律:發病與溫濕度,枯萎病一般土溫在20℃左右時開始顯症,土溫上升到25℃-28℃時形成發病高峰,當土溫上升到33℃以上,病菌受抑,出現暫時性隱症,入秋後待土溫下降到25℃左右,又出現第二次發病高峰。 防治方法 在輕病田和零星病田,採用12.5%治萎靈液劑200-250倍液,於初發病後和發現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立枯病 症狀:棉籽受害,造成料籽和爛芽;幼苗莖基部受害,出現黃褐色。水漬狀病斑,並漸擴展圍繞嫩莖,病部縊縮變細,黑褐色、濕腐狀,病苗倒伏枯死。子葉受害,多在中部發生不規則形黃褐色病斑,易破裂脫落成穿孔。 防治方法:在苗期陰雨連綿,棉苗根病初發時,及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隔1周噴1次,共噴2-3次。 棉花麴黴病 症 狀 在鈴殼裂縫處和蟲孔處產生黃綠色或黃褐色的粉狀霉層,高濕時呈絨毛狀褐色霉層,棉絮也霉變,鈴不開裂。 發生規律:在高溫多濕條件下發生,8、9月份的雨量將成為鈴病發生輕重的關鍵因素。 防治方法:可噴用50%多菌靈、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鋅等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 棉花角斑病 症狀:真葉發病,初為褐色小點,漸擴大成油漬狀透明病斑,後變為黑褐色病斑擴展時因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 發生規律:苗期土壤含水量較高,7、8月份的鈴期雨量較大,尤遭暴風雨侵襲時,角五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噴灑1:1:120-220波爾多液、25%葉枯唑可濕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 棉花黑星病 症狀:全鈴受害,鈴殼變黑、僵硬,不開裂。鈴殼上密生小黑點。高濕下全鈴滿布煙煤狀粉末。病鈴棉絮烴黑色僵瓣。 防治方法:在爛鈴病原較復雜的棉區,可噴灑50%多菌靈、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鋅等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為提高防治效果,可用波爾多液或銅皂液加入上述葯劑混合施用。
編輯本段棉花期貨市場
(一)棉花的生長特性棉花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是一種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經長期人工選擇和培育,逐漸北移到溫帶,演變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種,當年現蕾、開花、結實,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嚴寒來臨時,生命終止。棉花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溫度、光照、水肥條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樣,可不斷地長枝、長葉、現蕾、開花、結鈴,持續生長發育,具有無限生長性和較強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溫度對它的生長發育、產量及產品質量的形成影響很大。除溫度外,棉花對光照非常敏感,比較耐乾旱,怕水澇。棉花生長歷經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到立冬16個節氣(從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劃分為播種期、苗期、蕾期、花鈴期和吐絮期5個階段。相對於其他農產品來講,棉花生長期較長,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 (二)棉花的分類棉花為錦葵目棉屬,棉屬有四個栽培棉種組成,即亞洲棉、非洲棉、陸地棉(又叫細絨棉)、海島棉(又叫長絨棉),中國不是棉花原產地,棉種是由國外引進的。中國植棉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
希望你能採納~謝謝~
『柒』 一千克綿花有多少
一千克棉花的重量是2斤,一床棉被的棉花的重量是6-8斤,3-4千克棉花可以彈成一床棉被。現在你知道,一千克棉花有多少了吧。
『捌』 一噸棉花可紡多少棉紗
通用:普梳紗 棉花消耗定額:1.08噸/噸棉紗;每噸棉花出成品紗0.926噸。
精梳紗 棉花消耗定額:1.3噸/噸紗;每噸棉花出成品紗0.77噸。
滌棉普梳紗(棉35%滌綸65%)棉花消耗定額:0.45噸/噸紗;(滌綸0.67噸/噸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