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我國海水養殖水產品佔世界多少
擴展閱讀
碼頭裝卸工具哪個好 2025-05-14 13:10:39
勞動工具有哪些帶圖片 2025-05-14 13:09:45

我國海水養殖水產品佔世界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7-25 20:39:55

『壹』 我國海水養殖產量占海洋水產品產量的百分之多少

據統計(2004年),我國海水產品產量26,856,182 噸;海水養殖產量為12,533,061 噸,占海洋水產品總量的46.67%。

『貳』 國家領先水產怎麼形容

中國就是水產大國。
中國佔世界魚類產量的30%和世界水產養殖產量的60%。水產養殖佔中國魚類產量的三分之二。
中國的水產養殖佔印度的魚類總產量還多。中國的年魚類產量為 761.5 億公斤,其中 25%(1400 萬)人從事捕魚或養殖。
中國有沿海漁業、遠洋漁業和內陸漁業三大漁業區。水產養殖在中國非常普遍,尤其是鯉魚養殖廣泛。水產養殖在淡水和海水中進行。
拓展
珠江和長江沿岸有幾個池塘,可生產數噸魚類供農村消費。政府還支持農村通過漁業和養殖業脫貧。

『叄』 目前水產品加工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

2019年我國水產品加工行業總產值約4441億元

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水產加工行業總產值呈穩定增長態勢。2019年,水產品加工行業運行態勢基本平穩,水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穩步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和重構步伐加速,全年總產值約4440.99億元,同比增長2.40%。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水產品加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肆』 海水!!!!!!!!!!!

1978年以前,我國海洋三大傳統產業是海洋漁業、海洋鹽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
海洋產業的概念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所進行的生產和服務活動,包括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礦業、海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葯業、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建築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等主要海洋產業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
海洋漁業主要包括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海洋漁業服務業和海洋水產品加工等活動。
海洋油氣業在海洋中勘探、開采、輸送、加工原油和天然氣的生產活動。
海洋鹽業是指利用海水生產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鹽產品的活動,包括采鹽和鹽加工。
海水利用業是指對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活動,包括利用海水進行淡水生產和將海水應用於工業冷卻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活動,不包括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活動。
我國已成為海水養殖第一大國,養殖水產品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70%。
從2002—2007年,我國水產品出口已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約佔世界水產品貿易總額的10%。

『伍』 海水養殖產量占海洋水產品產量的______以上

我國海水養殖業發展迅速,海水養殖業產量占海洋水產品產量的1/3以上.
故答案為:三分之一.

『陸』 水產養殖的市場調查

中國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近海海水養殖1551萬噸,是世界主要漁業生產國中,海水養殖產量超過海洋捕撈的唯一國家。其中,海水養殖佔全國海水產品總產量的53.35%,佔世界海水養殖總量的80%。
數據顯示,當前國家耕地資源日益緊缺,糧食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大力開發海洋生物資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海洋水產品,有利於改善食品結構,保證國家食品安全。海水產品在居民膳食結構中的比重也顯著增加。
近海捕撈漁業高速增長下的隱患。各類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富集到海洋生物體內,難降解,高毒性物質在海產品體內的積累會對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同時,部分養殖者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大量投餌,濫用抗生素,也造成了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

『柒』 哪國的海水產品總量佔世界第一 日本,挪威,還是中國

最新統計,中國,秘魯和美國依然是最大的捕撈國。亞洲國家佔全球捕撈總量的52%。中西部太平洋和西印度洋的總產量繼續增長,而大西洋西部和中東部捕撈產量下降。在1996年到2006年間,所報告的總產量的年均變化不到1%.十大生產國排名基本沒有變化,依次為中國,秘魯,美國,印度尼西亞,日本,智利,印度,俄羅斯聯邦,泰國和菲律賓。2006年,由於鯷魚的產量下降,智利的排位下降兩位,菲律賓替代了挪威,排在第十位。

由於海洋捕撈產業的日益萎縮,許多沿海國家相繼宣布實施200海里經濟區和專屬漁區,促使海水養殖業發展。海洋的水產養殖量由2002年的1640萬噸到2006年的2010萬噸,增加了22.6%,對產量的貢獻率為34%,對產值的貢獻率為36%。

下面信息是2011年的最新統計:
近20年間,全球的水產總產量一直保持低速持續增長,而中國的水產品產量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勢頭,從1990年至今中國的水產品總產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約佔世界出產品產量的35%。

『捌』 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淡水養魚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代。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積累並創造了豐富的養魚經驗和完整的養魚技術。中國具備優良的自然條件和遼闊的水域,據20世紀80年代初統計,淡水水域約有2.5億畝,占國土面積的2%左右,其中可以進行養殖的水面7500萬畝,還有大量的稻田具備養魚條件;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且多數海區底坡度較小,平均深度不大,淺海灘塗廣闊,可養面積約2000萬畝,養殖潛力很大。1985年中國水產養殖總產量達到309萬噸,占水產品總產量的43.8%。其中內陸水域養殖產量238萬噸,淺海灘塗養殖產量71萬噸。
1982年世界水產養殖產量超過800萬噸,佔世界漁業總產量的1/10,其中海水養殖與淡水養殖的產量約各佔一半。水產養殖發達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其產量約佔世界水產養殖總產量的85%,其中中國的產量佔1/3以上。此外,蘇聯約佔6%,美洲和歐洲約各佔2%。

『玖』 海水養殖的中國養殖

按養殖方式分為單養、混養和間養(如海帶與貝類間養)等。中國海水養殖歷史較悠久,如珍珠貝養殖最先始於中國,合浦、北海、東興被譽為「珍珠故鄉」,而湛江則被譽為「南珠的故鄉」。世界海水養殖業目前基礎仍較薄弱,但發展潛力巨大,如海塗、港灣、內海、淺海等均可發展人工增養殖(如放流、人工魚礁、外海大型網箱養殖)。20世紀70年代以來,因傳統近海漁業資源出現衰退,許多沿海國家相繼宣布實施200海里經濟區和專屬漁區,促使海水養殖業的發展,1980年產量達300萬噸,尤以日、俄、美、挪等國為突出。中國近三十年來海水養殖業取得顯著發展。
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海水養殖發達的國家,無論從養殖面積(1579千公頃,2008年)和總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糧農組織(FAO)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海水養殖業總產量1955年僅10萬噸,此後逐步提高。近三十年裡得到了快速發展,1990年超過300萬噸,2008年上升到1340萬噸,占國內海洋水產品產量的51.6%,約佔世界海水養殖總產量的2/3。我國海水養殖業的大發展主要得益於淺海貝類和藻類養殖的興起,如在2008年的海水養殖產量中貝類產量(1008萬噸)約占總產量的75%,大型藻類(138萬噸)約佔10.3%,二者相加佔了我國海水養殖產量的85%以上,而魚類(74萬噸)和蝦蟹類(94萬噸)約佔5.5--7%。可見,我國海水養殖業還是一個以貝藻養殖為主行業,在品種上還有很大的發展餘地。

『拾』 水產行業現狀與發展

總產量增長逐漸趨穩

水產品是海洋和淡水漁業生產的水產動植物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總稱。據國家漁業統計數據披露,
2015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峰值,隨後於2016年跌至6379萬噸;2016-2019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逐年增長,產量變化逐漸趨穩。2019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實現6480萬噸,較2018年增長0.34%。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水產養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