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上哪裡可以買理財產品
擴展閱讀
分料器價格怎麼樣 2025-08-02 03:57:06
康卡斯為什麼價格這么高 2025-08-02 03:52:48
石油隊爆炸組是干什麼的 2025-08-02 03:48:26

上哪裡可以買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 2022-07-20 05:27:58

㈠ 想要購買理財,都可以選擇哪些正規的平台

購買理財產品當然要選擇正規的平台,比方說支付寶和微信,或者是直接去銀行的APP購買都是可以的。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選擇一些比較靠譜的理財平台,例如天天基金網等等

三、天天基金網

這本身就是一個專門購買基金的平台,裡面的產品多種多樣,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購買。相信有很多人都使用過這個平台,體驗感還是相當不錯的。據調查發現有4成的基金網民在關注這家網站,可見這家網站的信用度和使用都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基金還是有一定風險的,所以大家購買時應該考慮清楚,自己是否能夠承擔相應的風險。

㈡ 在哪裡買保險理財產品比較靠譜

內容作者:隨身保顧問-李春麗,更多保險問題可在線答疑

您好,保險理財產品購買的渠道有很多,產品都是靠譜的跟是哪個渠道銷售沒有關系,只要是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產品都可以購買。但是保險理財產品也有很多種類:分紅型、投資連接型、萬能型還有固定收益型。分紅型分紅是不確定的,投資連接型對接股票基金等風險較高,一般不建議考慮。更建議考慮固定收益型和萬能型,這兩類保險理財產品也是異常豐富的,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還是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和需求挑選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如果您有保險方面的需求和問題,歡迎您聯系我們隨身保的專業顧問,為您一站式解決保險問題,省時、省心、省力、省錢。為您從上百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中優中選優,挑選最適合您的產品。買對保險不踩坑,理賠服務有保障!

㈢ 從哪些渠道可以購買理財產品

購買理財產品主要渠道有:銀行,基金公司和券商。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手中有了閑錢,投資理財成為了很多人都喜歡做的事情。投資理財專業性非常強,很多人希望通過購買理財達到資產配置最大化,正規渠道購買理財產品能夠讓他們風險降到最低。

四、購買理財產品我們要注意什麼

投資理財是一個慢慢變富的過程,遇見這些情況就一定要小心。

1.理財產品收益太高要注意風險,高收益對應的就是高風險,不要只看到收益而忘記了風險;

2.投資期貨衍生品的基金盡量不要參與,這些基金風險都比較大,可能血本無歸,建議不要去碰。

投資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如果沒有任何基礎,作為專業投資者還是建議開始階段拿出小資金先試水,慢慢積累經驗,熟悉之後再加大投入。

㈣ 大家的理財產品都是在哪買的呀

我的理財產品是在《九江銀行》,《江西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買的,請《採納》。

㈤ 理財產品去哪裡買好銀行還是證券公司

對於你這個問題,無法在二者中評價哪個更好,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但是可以提供以下的對比分析。
1、從購買時角度來講:銀行理財大多需要提前預定、資金需要提前鎖定、需要搶購、時間不固定,處於被動安排的局面,而且大多需要臨櫃辦理。券商理財產品線更豐富,有隨時可買,還有續作功能,客戶自助,操作便捷;
2、銀行理財一般不允許提前支取,券商理財有可隨時終止的品種;
3、費用:部分銀行理財有一定的管理費,券商穩健理財品種大部分無任何費用;
4、最重要的就是收益: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銀行理財的投資范圍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券商理財的產品線很豐富,從穩健無風險到高風險高收益,從一天期到幾年期,無論是債券、還是期貨,無論是投機還是套利,品種很多,選擇餘地較大,而且券商配備的大多是專業的投資分析師,相比銀行對金融市場的無論是理論還是經驗都豐富得多,能提供更專業的投資建議,能更全面的規劃您的資產;
5、另外有時候銀行和券商代銷的有手續費的相同品種的話,證券公司理財產品比銀行有更優惠的折扣。
關於第三方理財產品及平台選擇判斷:
第一,有一個非常完善的理財系統。打開網站,看上去美觀完整。注冊賬號之後,從投資、收益查看、取現等等一系列都完整系統化;
第二,做好理財風控工作,避免本金和收益的損失;
第三,理財年化收益在合理范圍之內,以信廣立誠貸17%的年化收益為佳;
第四,口碑效應。對於一個好的理財平台來說,不僅在行業中有良好的口碑,而且在用戶中的傳播率也高,時時刻刻受到業界和用戶的關注,媒體曝光率很高;
第五,理財產品合理。平台上的標的,有長期的,有短期的;有金額高的,有金額低的。要看利率和期限的搭配是否合理;

㈥ 威海信託理財產品在哪裡買

信託有以下購買途徑:
1、在證券公司網點購買:
證券公司線下網點一般都有信託產品在售,個人可以通過證券公司購買信託債券。
2、在理財公司購買:
一般情況下,理財公司會銷售多種債券,其中就有信託產品,並且信託債券種類較多,可以滿足多種投資需求。
3、在銀行網點購買:
銀行線下網點櫃台也有代理銷售信託產品的服務,在銀行辦理業務時,個人可以向工作人員詢問有哪些信託債券可以購買。

㈦ 特殊時期不方便去櫃台,怎麼購買理財產品

在手機上下載手機銀行APP。注冊開通手機銀行後,開通理財功能,在手機銀行上就可以購買理財產品。

㈧ 怎麼買理財產品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合同
需要關注的也只有這么幾點:
1、產品真實的發行方是誰很多時候產品銷售方並不是發行方,所以要通過合同了解真實的發行方。最近爆出的部分理財丑聞,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資者在銀行認購,就以為買的是銀行理財,銀行總不會騙人。其實,銀行只是一個銷售方,和產品的運作管理沒有任何關系。如何確認發行方?看合同最終簽名處落誰的款、蓋誰的公章。這至少是法律層面上的實際發行方。
2、產品投向理財產品合同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交代產品投向。通過閱讀相關條款,至少可以避免銷售人員「掛羊頭賣狗肉」的道德風險。譬如,銷售人員聲稱產品可以確保10%的年化回報,但如果投向里包含了股票、期貨等高風險資產,您至少要在心裡打個問號,這個收益是如何確保的?現在部分理財產品投向上寫得非常模糊,什麼都包括,投資者該如何鑒別?一是通過工作人員獲得更詳細的信息;二是依據常識進行判斷。常識真的很重要,如果一個產品聲稱可以獲得30%的回報同時又沒有任何風險,您一定要想想為何天上掉個餡餅要砸中您?
3、關於「保本保息」任何理財產品的合同里是絕對不會出現「保本保息」這4個字的,這是中國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就連部分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也只能在合同中承諾「保本」而非「保息」,而且這類產品收益極低(比定存高不了多少)。如果銷售人員告訴您一款產品是保本保息的,您可以試試讓TA在合同里找給你看。如果TA真的找出來了

㈨ 理財產品一般通過什麼投資渠道可以購買

追求高風險高收益可以去證券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追求安全性可以選擇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四大國有銀行的理財年化收益率大概是4%到5%左右,10萬元存一年4%利率的銀行理財,利息收入4000元錢。商業銀行的理財5%到6%,也有更高的信託類的理財收益9%到10%,但是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拓展資料:理財要養成的六種習慣:
習慣一:記錄財務情況。能夠衡量就必然能夠了解,能夠了解就必然能夠改變。如果沒有持續的、有條理的、准確的記錄,理財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在開始理財計劃之初,詳細記錄自己的收支狀況是十分必要的。一份好的記錄可以使您:
1、衡量所處的經濟地位,這是制訂一份合理的理財計劃的基礎。
2、有效改變現在的理財行為。
3、衡量接近目標所取得的進步。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財務記錄,還必須建立一個檔案,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收入情況、凈資產、花銷以及負債。
習慣二:明確價值觀和經濟目標。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可以確立經濟目標,使之清楚、明確、真實、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缺少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便無法做出正確的預算;沒有足夠的理由約束自己,也就不能達到你所期望的2年、20年甚至是40年後的目標。
習慣三:確定凈資產。一旦經濟記錄做好了,那麼算出凈資產就很容易了———這也是大多數理財專家計算財富的方式。為什麼一定要算出凈資產呢?因為只有清楚每年的凈資產,才會掌握自己又朝目標前進了多少。
習慣是:了解收入及花銷。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錢是怎麼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沒有這些基本信息,就很難制定預算,並以此合理安排錢財的使用,搞不清楚什麼地方該花錢,也就不能在花費上做出合理的改變。
習慣五:制定預算,並參照實施。財富並不是指掙了多少,而是指還有多少。聽起來,做預算不但枯燥,煩瑣,而且好像太做作了,但是通過預算可以在日常花費的點滴中發現到大筆款項的去向。並且,一份具體的預算,對我們實現理財目標很有好處。
習慣六:削減開銷。很多人在剛開始時都抱怨拿不出更多的錢去投資,從而實現其經濟目標。其實目標並不是依靠大筆的投入才能實現。削減開支,節省每一塊錢,因為即使很小數目的投資,也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儲蓄和投資帶來的利潤更是顯而易見。所以開始得越早,存得越多,利潤就越是成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