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安全農產品配送多少錢
擴展閱讀
石材用什麼工具鑽10cm孔 2025-08-01 16:57:53
南澳縣有哪些文化資源 2025-08-01 16:50:34

安全農產品配送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7-19 15:57:16

⑴ 農產品物流配送和普通貨物配送的區別

一、物總流量大、配送目標類型豐富多彩
生鮮農產品類型多種多樣,依據不一樣商品的特點基本上分成水產品類、蔬菜水果類、肉類食品、蛋禽等。因為在我國人口非常多,對農產品的需要量和成交量均處在領跑的影響力。
二、配送的地區性
生鮮農產品歸屬於易腐爛品,尤其是生鮮蔬菜水果對商品新鮮程度的規定很高。而且就算採用的一定的冷藏對策,仍會導致一部分商品的耗損。與此同時耗損的水平與運送的時間和間距具備緊密的關聯,那樣在一定水平上限定了農產品尤其是生鮮蔬菜水果的商品流通半經。促使農產品的配送不宜長期在跨距很大地區中間開展。這一點顯而易見差別於常溫下貨運物流配送運行方法。
三、配送的技術標准高
在生鮮農產品的配送全過程中,我們要採用技術專業的設施,例如冷藏運輸車、控溫車、獨特的包裝製品及其運送醫用冰袋等。與此同時,在全部商品流通全過程中,大家還需要嚴苛的開展溫度測量與監管,確保貨品是在適合的溫度下配送。
四、耗損大、食品衛生安全難題突顯
因為其易腐爛性,造成了農產品在配送及其倉儲物流全過程中造成的耗損較為大。據有關統計分析,在我國蔬菜水果類農產品在商品流通全過程中耗損率做到25%-35%,而資本主義國家農產品的耗損率一般在5%下列。在其中,英國的蔬菜水果、新鮮水果在貨運物流階段耗損率僅有1%-2%。
五、配送花費高
為了更好地維持生鮮蔬菜水果的新鮮水平,務必對車輛運輸開展獨特更新改造,為生鮮農產品給予融入的儲存自然環境,進而防止農產品在運送中途霉變。因而與普通產品的配送對比,農產品配送的花費要高得多。
六、嚴苛的時間管束及周期性
生鮮農產品配送的時間若請求超時,會造成貨品爛掉或是霉變,減少商品價值,因而,農產品配送一定要確保及時性。農業的周期性強,生鮮農產品發售後假如短期內內無法調整,會促使價格行情起伏很大,這在中國農產品商品流通銷售市場上經常會出現。
七、配送連接點總數多、遍布廣
因為城市交通出行的限定,其買賣必須在回京地區設定很多的配送點。現如今,城市農產品貨運物流配送系統軟體日益健全,農產品生產加工公司、市場批發、農貿批發市場、物流行業、超市連鎖店、餐館及各大食堂(行政機關、公司、院校)均變成了城市生鮮農產品貨運物流配送互聯網中必不可少的連接點,他們遍布在城市的每個部位,極為普遍。

⑵ 中國惠農網交易平台收費是一年多少錢

1 現在是2988會員費,保證金另算 2 8月3日訊繼年內先後兩次較大幅度降低交易手續費和市場監管費後,證監會昨日下午宣布,將再度大幅降低交易手續費和市場監管費,以兌現此前許下的再度降費承諾。調整後的收費標准。本次降費中,滬、深證交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四家期貨交易所將再度聯手,調整後的收費標准將從9月1日起實施,預計調整後全年證券、期貨市場合計可減輕投資者交易成本155億元。據證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監管部門不斷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減輕投資者負擔的總體要求,滬深證券交易所A股交易經手費將按成交金額的0.0696‰雙向收取,降幅為20%;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A股交易過戶費將按成交面額的0.3‰雙向收取,降幅為20%;4家期貨交易所分品種交易手續費降幅從6.25%到50%不等,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手續費整體降幅分別為26%、17%、15.5%,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指期貨交易手續費將按成交金額的0.025‰收取,降幅為28.57%.另外,該負責人還明確表示,在總結前兩次降費效果的基礎上,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指導與監管,確保讓投資者直接得到降費的好處
3 中國惠農網主要產品包括:手機惠農APP、真源碼、縣域農業產業帶、惠農優選等。平台率先推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B2B2C模式,切實有效解決農產品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難賣、賤賣等問題,為用戶提供農業電子商務服務、農產品質量安全防偽溯源服務、三農信息服務和縣域農業產業項目綜合服務。
中國惠農網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趨勢,旨在「用科技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實現「讓農民更富裕,讓居民更健康」的願景,不斷進取,銳意創新,推進農業電商健康可持續發展,探索「互聯網+現代農業」新途徑、新模式,促進互聯網發展與農業融合發展。

⑶ 鄭州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價格行情

周(2007年02月03日—2007年02月09日),春節將至,蔬菜上市、下市速度略顯加快。交易紅火。本地、外地蔬菜價格波動都較大。

黃瓜價格波動明顯,2月7號的價格為1.60元/斤截止2月9號,質量最好的黃瓜價格跌至1.00元/斤,銷量仍然不大,預計還會有小幅度的下跌。大白菜、包菜、甘藍價格與上周相比變化不大。四季豆、龍豆的價格上漲,散裝四季豆平均價交易價為1.65元/斤,箱裝的價格為2.30元/斤,箱裝龍豆價格為3.00元/斤。長豆角行情看好,價格繼續上漲,為3.5元/斤。杭椒的價格從4.50元/斤的價格一直上漲到9.00元/斤後開始下滑,今天交易價為7.20元/斤。青辣椒本周二交易價為0.95-1.20元/斤,從周三開始上漲,截止今天,平均交易價為1.45-1.70元/斤。苦瓜價格與上周相比繼續上漲,今天交易價為3.10元/斤。由於天氣的反常本地大棚蔬菜上市量大,葉類菜,茼蒿的價格平穩,現交易價為0.4元。油麥菜價格繼續下滑,交易價為0.5元/斤。產自甘肅的紫茄子從上市以來行情一直不太好,上市量小、下市速度慢,成本價為1.10元/斤,現在交易價1.00元/斤,買家還是很少。土豆、洋蔥類價格穩定,食用菌類的價格波動也較小。

⑷ 有機蔬菜配送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多地關注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近年來時常見於報端的食品安全問題,城市居民對優質、安全農產品的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消費的新趨勢,針對家庭銷售的有機農庄應運而生。

但是隨著有機農場的數量增多,問題隨之而來,要知道農產品配送未來的發展情況,就要先了解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調查可以了解到現在存在的問題有兩點:

  • 顧客對產品的不信任,進而導致銷售不暢;

  • 保持高水準的服務與降低物流成本之間的矛盾。

  • 要想穩定顧客,就要持之以恆地提供高水準的服務,進而才能樹立企業形象,進一步擴大銷售。但要提供高水準的服務,就會產生高額的物流費用。如何控制農場的物流成本成為關鍵問題。

    了解了必須的問題,還要知道農場物流的特殊性。

    現代物流是指產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地之間的整個供應鏈,運用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進行高效率計劃、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務業。它通過對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與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從而達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加企業利潤。
    農產品物流是以農業產出物為對象,通過農產品產後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配送等物流環節,做到農產品保值增值,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

    相較一般物流方式,農產品物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農產品物流要求高、農產品標准化程度低。

    由此,我們從中可看出物流體系的構成對經營有機農場的重要性,由於今年疫情影響對整體市場造成負面影響,農場想要有良好的發展未來就要注重物流的發展。針對物流的發展,可以考慮:

  • 採用會員制營銷策略

  • 近年來,我國有機農產品市場發展迅猛,產品魚龍混雜,有很多掛著有機標簽的農產品,卻還是使用了化肥和農葯,生產、儲運沒有嚴格按照標准執行。如果有機農產品還是通過傳統的模式進行銷售,那麼有機的名分就盪然無存了。

    而會員制營銷有助於提高顧客對企業的認識,增加信任度,是為企業培養眾多忠實的顧客,建立起一個長期穩定的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有了穩定的顧客,才能減少物流波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 開展電子商務,利用網路進行銷售與客戶管理

  • 電子商務平台可以使企業的數據、流程、決策實現信息化,是一種能夠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工具。農產品企業之間的競爭表面上看是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實質上是能力的競爭,即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或為顧客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競爭。

    開展電子商務,能有效推進銷售業務的網路化管理,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機會,提高交易效益。通過實施農產品生產監控、物流調度、質量追溯等電子商務工具,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顧客響應、業務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等能力,使整個企業的競爭力得到提升。

⑸ 農產品用哪種方式寄最便宜省外

1、賣農產品,怎麼才可以降低快遞費
自己買個車,送到市裡的快遞公司,或者縣城,怎麼樣ei' an yi

2、圓通速遞對郵寄農產品有優惠嗎
沒有。但是量大,單多,價格可以談。

3、快遞寄農產品
如果比較重的,而且不是那些必須馬上吃的,不吃會壞的,那就必須用快遞了。如果幾十斤重,並且可以放很久的,那就可以選擇物流了。快遞的會貴一些,除了訂單量多的,一般都在在5元每公斤以上的,有些地方是直接3公斤內5元吧。不同地方,不同快遞,不同的訂單量,價格不同,根據你的訂單量多少去談價格的。

4、農產品用哪種方式寄最便宜?省外
便宜的還是發零擔/配貨物流了,到站自提去

再就是各個快遞公司的快運服務了,比快遞慢一天,但是可以送貨上門,運費也不算太貴

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是什麼產品了,物流收不收了

5、中通快遞寄農副產品很貴啊
快遞公司一般都是按所發物品的,距離和重量來收費的。並不存在寄哪一種便宜或者哪一種貴。只是對於貴重物品有一個保值費的要求。

6、請問農產品用什麼快遞運輸最便宜,
請問農產品用什麼快遞運輸最便宜;如果不要求時間,最最便宜的是郵政普通包裹(平郵)。。。

這種郵政普通包裹(平郵)主要時間速度要慢些了,但也是最最便宜種郵寄方式。

如果想快點,用申通等快遞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省市(省外)現在收費:首重15元/公斤;續重8元/公斤,也是合理的。(有速度,僅次於順豐)

如果邊遠區的收費要貴一點;如果同省地區收費就要便宜點了。

採用順風、郵政EMS快遞收費要貴些了。(用安能物流也要宜點的)

供參考

⑹ 關於對學校進行農產品配送的公司 應該注意什麼

學校農產品配送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一,農產品安全,食品安全是農產品配送公司的立命之本。二、二次送貨的速度,學校食堂需要的品種繁多,難免需要二次配送,這個時候速度就很重要。宏鴻在這些方面做得不錯,畢竟是一家老公司。

⑺ 蔬菜配送如何盈利

蔬菜配送要盈利需要找準定位,關注采購。

一、定位方面,

蔬菜配送生意主要是蔬菜食材的配送,配送的定位一定要准確,一般的配送范圍有超市配送、餐廳配送、機關事業單位食堂配送等這些。有一個比較清晰的配送定位會給配送生意帶來非常大的便利,對於剛入行的蔬菜配送企業來講,找到清晰的定位相當於有了新的開端。

二、采購方面,

想要做蔬菜配送生意盈利的話,那麼必須要在采購方面做好工作,因為蔬菜生意涉及方方面面,而源頭就在於蔬菜的供應產地,無論是蔬菜的品質還是價格方面,一定要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生產基地,這樣的話才能夠保證蔬菜配送企業有利可圖,

如果在蔬菜的采購方面控制不嚴格的話,產生的不良影響會是極深的,很有可能會導致配送的成本增高,而且等到規模擴大之後,弊端會顯現的非常明顯。

三、物流配送方面,

物流配送方面對於蔬菜的配送生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整個配送中比較關鍵的一個點,如何按質按量的將蔬菜配送到客戶的手中,是蔬菜配送企業需要思考的地方。

蔬菜配送的注意事項:

1、蔬菜配送的生意需要每天都進行相同的流程,形成規模之後,會涉及很多的對賬單據,這就需要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一旦出現很明顯的漏洞,就十分容易造成成本的損失。

2、對原料進行加工,使原料成為附加值更高的成品或半成品。這是最重要的蔬菜銷售方式,也是最具競爭力的盈利方式。不同的企業在蔬菜加工中有不同的附加值,這有利於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

⑻ 農產品配送模式有哪些

農產品直接配送到家給消費者實在帶來了不少的便利。雖然目前所佔市場比例還不大,但諸多的農產品配送公司和配送模式蓬勃發展,目前主要的農產品配送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基地直配式
這種模式是由農產品種植基地,採收好後直接打包快遞給消費者,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流轉過程較少能保證農產品質量,缺點是品種不夠豐富,偏遠地區難以保證時效。
二、倉儲中心分撥式
這種模式是建立大型的倉儲配送中心,在基地收購好農產品,統一存儲在配送中心,根據訂單再打包快遞給消費者,這種模式優勢是品種豐富,缺點是時效性略差,構建大型配送倉儲中心成本較高。
三、社區點配送式
這種模式是在密集的社區開配送點,由社區配送點負責配送周邊社區,這周模式的優點是配送速度可以大幅提高,配送點一方面可以線下營業銷售,一方面可以作為周轉配送點。缺點是要備貨會積壓庫存。
四、農產品商戶合作式
這種模式就類似於外賣,和周邊的蔬菜和水果店合作,客戶下單後可以委託第三方短時間內配送給客戶,這種模式的優點是配送時效性強,運營成本低,缺點是質量難以把控。

⑼ 農產品配送知多少

現在農產品配送行業,門檻比較低,真懂的不太多,你多了解了解這方面,應該沒問題

⑽ 農產品這塊如何向社區推銷

現代農產品如何向社區營銷?

農業實現產業化與農業實現現代化的步伐在不斷加快,在產業升級與產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農民千辛萬苦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由於各種原因,經常出現滯銷或者銷路不暢,農民增收存在一定的風險,農民如何讓生產與銷售緊跟發展步伐成為一個現實問題,我們知道標准化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如果出現滯銷的局面,損失是非常巨大的,產品在有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邁進的過程中,怎麼突破銷售困局,怎麼讓我們生產的農產品不愁銷售,是所有研究農業問題人士關心的,下面要闡述的不是農業產業政策與農業現代化建設,而是怎麼樣拓展農產品的銷售,談一些看法。
現代農產品的營銷定義:現在農產品基本上延續舊的銷售辦法,以農貿市場為主要源頭,向交易集中的菜市場延伸,超市與社區菜市場結合的銷售思路,農民種菜,商販收購,集市銷售的模式,有些是自己種自己銷售,也有通過合作組織集中采購銷售等存在,所以農產品的銷售本質上思路仍然以政府主導的大市場為主,不斷提出要建設大的貿易市場,建設規模型農產品交易市場,這樣的銷售方式將在很長時間存在,因此,現代農產品的營銷定義有兩個部分。一是做好渠道流通銷售模式;二是直接專營銷售模式;第一種模式以政府指導為基礎,另外一種純粹屬於新的商業交易模式,模式的手段各有特長,在不斷豐富交易的基礎上,產品的品質、新技術、特色產品、高價值產品為主要龍頭,逐步滲透的辦法,經營新的思路,來創造農產品新的價值體現。
農產品生產經營現狀
農產品的經營一直關系著兩個家庭,一個是生產家庭,一個是消費家庭,兩個家庭的順利對接才是農產品銷售與經營的關鍵所在,如果生產家庭沒有辦法生產,消費家庭就談不上消費,而消費家庭買不到需要的農產品,生產家庭生產了也賣不出去,兩者互為關系出現的簡單問題,到目前位置,已經變得越來越讓人揪心,本來只要兩個家庭互相需要,那麼經營農產品就不是一件難的事情了。
近年來,政府給了不少的農業項目的支持,可是沒有收獲,為什麼?政府也不知道怎麼辦?道理很簡單,很多國家的錢都打水瓢,為什麼?中間環節有問題,沒有直接用在項目上,中間監督出了問題?農業企業都是農民在做,缺少指導。由於農民他們本身素質有限,所以如何把農產品生產、加工、物流、倉儲、銷售整合一體,成為現代農業的最大問題,現在所謂的農業專家們都知道農業的問題是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可是他們也不知道怎麼銷售,只知道弄大批發市場,弄幾個什麼協會來糊弄農民,農民盲目陷入什麼協會的圈套,導致現在農民增收出現困局。
農業營銷切忌 「嫦娥奔月」,農產品銷售的困難很多時候歸結在產品的老化,農產品的結構不配套,大多數是政府主管部門喊出的口號,實際上是無力來突破農產品的營銷困局面,只是想「嫦娥奔月」,而不做營銷與消費市場的研究與突破,抓農民很有手段,但抓銷售就迷惑不前,因為前者可以行政手段,而後者是市場手段,由此,在基本盤面上的指導人員,需要強化一體化的專業人才,主管人員要抓生產更要懂市場,而懂市場遠遠不夠,懂市場的所謂農業專家很多,但需要懂營銷的就很少,因此,兩者或者多者結合,將是關鍵。
農產品經營困局有三大因素
1、人才:農業產品銷售人才很少,也很少有農產品或者農業銷售人才交流,目前在農業產品銷售大部分是一些農民出生,現在有轉型後(初步土地經營升級)的一批人在主導,很難融合現代營銷手段,高級農產品營銷、策劃、銷售為一體的「地面營銷人才」更是難以尋找,這與我們的農業大國格格不入,最多的是研究與政府主管人員,因此,農產品國內營銷人員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市場消費需求,也就是農戶家庭到消費家庭之間傳播的橋梁被人為阻隔,消費者想知道農產品的信息、質量、品項特點、產地情況、安全情況等等均缺乏對接,依靠農民做不到,依靠政府不精通,只有滿大街丟在那裡,出現兩極分化。
2、產品:在全國有不少農產品接近我們國家最高標准—有機標准,但是標準的使用、建設、管理需要花很多費用,農民承擔不起,所以在當地消化,價格低,出不去,很多特色產品由於缺少標準的支持,上市後價格上不去,競爭就下降,農民賺不到錢,結果就不了了之。農產品的周期性與存儲特點,決定了產品必須要有嚴格的經營時間通道,而時間通道掌握在政府部門,比如標准、運輸、管理、銷售價格等,把很多優質產品浪費在與市場的人為交道裡面,而比如生鮮的農產品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因此農民害怕產品進城市,也是一大問題。
3、市場:純粹的市場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對政府主導信息的管理,而全國市場消費階段停留在批發市場,政府的信息來源也在批發市場,並不清楚消費者想吃什麼,怎麼吃,吃的代價、吃的便捷、吃的安全、營養,均不是非常清楚,而批發市場是無法掌握直接的消費信息的,所以存在很多產品雷同,高價值的產品不多,也沒有人去引導消費者去消費什麼樣的農產品,所以市場出現盲目現狀,大量好的農產品消費者不習慣、進不了餐桌,由此影響到農民的生產,結果農產品新品市場萎縮,高價值產品提不上價格,消費者吃不到,兩者又開始對立。
那麼如何來做農產品的銷售呢,在管理與經營上,如何把農民的好產品賣出去,提高農民積極性,能夠賺到錢,來繼續推動農產品升級,成為關鍵,而農產品的經營模式成為新農產品銷售突破的關鍵所在。筆者對現代農業營銷的定義裡面提出農產品的直營銷售,成為現代農業營銷的突破口,確定什麼樣的銷售,如何才能滿足廣大消費家庭的實際需求,才是營銷思路的延續,我們把消費家庭的分類,就可以看出農產品採取什麼樣的銷售模式,基本上城市消費家庭分為3個類型,一個是工薪消費階層,一個是年輕白領族與高退休階層,一個是小康階層,三個階層所消費的農產品完全不一樣,也很具有代表性,而大多數農產品是不分消費家庭的,愛誰買就賣,因此管理與經營費用增加,損耗非常大,作為農民的銷售路數不對,就形成惡性循環。
按照三個階層的消費不同,工薪消費階層主要消費一般的農產品,也就是常規產品,追求便宜與實惠,大部分銷售在農貿市場(菜市場),消費為常規的無公害產品,以限制高農殘為主要產品,價格比較優惠量大。年輕白領族與高退休階層,消費一般以上的產品,追求產品的營養與外觀,追求產品的時尚性,比較喜歡凈的農產品,價格比普通農產品價格稍高影響不大,比如綠色食品,大棚種植的反季節時令農產品等,追求新鮮,喜歡在超市消費,干凈。另外小康階層的消費者要求比較高,追尋特別的農產品,享受時尚的同時,追求高檔,比如出口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等,市場上少見,所以追求安全、營養、高價值是他們的目標。
根據不同的消費目標,制訂不同農產品的銷售方式,才是農產品現階段提升的有效辦法,一般無公害農產品的銷售由於成本問題,可以在統一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交易,在各社區的菜市場進行銷售,而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可以在社區根據專營銷售模式,為自己的產品進行宣傳與推廣,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對接消費家庭,提升產品的銷售方法,也建立可以銷售的周年化生產計劃,這樣的專營銷售模式將大大拓寬銷售基層面積,不至於產品生產以後不知道怎麼辦,同樣有利於農產品市場的多樣化良性發展。
綠色與有機農產品直營的10大銷售策略
1、配送策略:市場特定的消費對象,城市在不斷擴大,買農產品越來越不方便,特別是安全營養的農產品,因此很多家庭需要有這樣的配送渠道,有品質保證的配送渠道,這樣的享受,可以體會配送帶來高效便捷的銷售服務,做好消費家庭的資料庫銷售目標,建立龐大穩定的銷售體系,成就現代消費觀念在農產品銷售上的突破,也是新的嘗試。配送不僅僅是將所需要的農產品送到消費家庭,而是要建立一個消費管道,這個管道包括先進的電子商務、電話、店面等互相配合,協調運行。
2、免費體驗策略:把農產品的優、劣完整體現在消費者面前,通過對產品的觀、聞、品、驗等手段,讓消費者明白什麼樣的產品符合自己的需求,這樣將大大拉近消費者的感官識別,從而建立牢固的產品信任感,促進產品的就地就時消費。體驗策略運用的產品非常重要,貨真價實是體驗的關鍵。
3、教育服務策略:社區服務是銷售模式的通常做法,一般是依靠社區的組織關系來進行農產品的教育與消費,通過對物業、居委會的聯合,把社區教育與服務的關系建立起來,通過對產品的橋梁作用,把農業的場景從生產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演繹,使消費者明白農產品怎麼生產、加工、運輸到消費者手中的,通過怎麼樣的質量檢驗保證品質,互相共融,保證常年的農產品供應,建立良好的供應關系與渠道,提高信任度,也服務當先,做好教育消費的引導工作。
4、引導對比策略:農產品的銷售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比,對比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觀望,看外觀;品嘗,嘗品質;比較價格、重量、產地、顏色、品牌等,通過對比手法,強調產品的實質,引導消費者使用產品的諸多好處,消費者通過觀望、嘗試到消費的過程全部是引導出來的,因此,引導消費策略是農產品銷售的重要環節,並不需要廣告來扶持。
5、公眾公益策略:農產品走公益的策略也很重要,比如與體育結合,現在流行奧運生產的農產品很吃香,還有會議、旅行、餐飲等諸多公益活動的切入,很多活動把農產品介入進去,提高知名度,這樣可以大范圍在各種渠道進行銷售,農產品品牌建設也可以迅速提高。
6、小范圍團購策略:農產品做團購優勢很大,家庭廚房的所有食品均可以做成禮品銷售,通過對農產品的包裝與貼牌,把簡單的一種農產品包裝成消費時尚的禮品包裝,特別是水產、水果、糧油、蛋等等,小范圍的團購就是在一定有效的單位裡面,包括機關食堂、各辦事機構、單位等,由於我們國家節日特別多,所以節慶農產品禮品銷售將異常火暴。
7、社區活動推廣策略:社區推廣活動歷來是農產品銷售的好渠道,也是宣傳的最好陣地,社區活動主要要貼近消費家庭的實際需求,比如贈送廚房用具,把活動按照社區的特點安排開來,小區設攤、節日活動慶祝、社區組織活動介入等等,長期不停的搞,把社區當作產品宣傳的一塊陣地,效果非凡。
8、單位合作推廣策略:單位合作的優勢很明顯,農產品需要走量才好,與單位的合作將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單位配送與單位效益掛鉤,機關食堂與單位食堂合作,有效提高產品的使用效果。
9、個體直銷策略:農產品在各地可以與當地的社區便利店有效結合起來,比如水站、洗衣店、小賣部、茶樓、社區會所等等,通過對接,把農產品的信息發布出去,這樣大大加快產品的直接銷售。
10、媒體網路廣告策略:在網路上進行產品宣傳將越來越流行,什麼樣的產品均可以在網上找到,網路重點介紹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重點突出產品的營養價值,什麼樣的消費者適應,有什麼好處,吃了後能對身體有什麼改變等,這樣的宣傳在網上越流行,產品的知名度就越高,越能夠與消費家庭融合。必要的時候可以利用電視與報紙傳媒結合起來,加快農產品的現代化營銷步伐。
現代農產品營銷要放開思路,結合成熟的消費觀念,把營銷的步子邁開,從產品的立項上就要把產品的營銷成本計算進去,而不是光光是生產成本,將來農產品的銷售重點分為四個環節: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倉儲、銷售渠道四個部分,而核心的是把好產品通過合理的銷售渠道,把產品傳輸到消費家庭,傳輸到餐桌上,因此,一個農產品的整條連接要考慮生產的現代化,還要考慮營銷的現代化,從田間地頭要餐桌的每一個過程都不能忽視。
從目前來看,農產品生產與技術方面沒有多少問題,主要是考慮環境與農產品的關系,重點在營銷上面,現代農產品的營銷要照顧消費習慣、消費心理、消費潛力、消費心態等諸多方面,要從小商小販的心態里走出來,建立一套可持續發展的農產品營銷模式與銷售通路,建立農產品身份證制度以外,需要建立農產品消費家庭的識別系統,逐步建立可以穩定發展的高效農業銷售體系,這樣,任何產品的升級換代將不存在風險,只有市場有保障,產品才有出路,農業現代化才有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