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農產品是哪個部門監管
擴展閱讀
登機牌怎麼查價格 2025-05-17 17:27:20
毛利率中的成本包含哪些 2025-05-17 17:26:02
鑽石團怎麼加粉絲團 2025-05-17 17:24:54

農產品是哪個部門監管

發布時間: 2022-07-15 23:36:11

A. 食用農產品屬於食品葯品監督局管理嗎

  1. 食用農產品,在收獲之後,進入銷售之前,歸農業部管。

  2. 食用農產品在收獲之後,並且進入到銷售環節,例如進入農貿市場等進行銷售開始,歸食葯監局管。

  3. 國家規定依據是《農業部食葯監局發布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見》,具體內容為: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調整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後的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由食品葯品監管部門依法履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不再履行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後的相應質量安全監管職責。

  4. 食用農產品的定義是:食用農產品是指來源於農業活動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農業活動」既包括傳統的種植、養殖、採摘、捕撈等農業活動,也包括設施農業、生物工程等現代農業活動。

B. 農產品質量監管屬於哪個部門職能

農產品質量監管屬於農業部。

C. 食品安全主要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有哪些

主要監管部門是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1、與農業部的有關職責分工。農業部門負責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責獸葯、飼料、飼料添加劑和職責范圍內的農葯、肥料等其他農業投入品質量及使用的監督管理。

2、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安全標准制定。

3、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食品包裝材料、容器、食品生產經營工具等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的監督管理。

4、與商務部的有關職責分工。商務部負責擬訂促進餐飲服務和酒類流通發展規劃和政策,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和酒類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

5、與公安部的有關職責分工。公安部負責組織指導食品葯品犯罪案件偵查工作。

(3)農產品是哪個部門監管擴展閱讀:

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條規定:

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其職責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承擔有關食品安全工作。

D. 蔬菜,水果是不是由食品監管部門監管

蔬菜,水果等等,因為都屬於食品,當然由食品監管部門監管,至於你的營業執照和門面房不符,這是由工商局管理,如果你發現商家營業執照和門面房不符的話,也可以去工商局投訴。
工商局投訴需滿足以下條件:

出現以下情況下可以打工商局投訴電話:

1.當您的權益受到侵害,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2.當您在消費過程中,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3.當您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時請您撥打12315投訴電話,我們將幫助您調解糾紛;如發現經濟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將依法查處。

以工商局投訴商家流程為例:

一、可以要求賣家提供賣家資料,否則可以投訴或起訴淘寶。

二、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工商部門受理投訴的流程如下:

1、消費者投含源訴: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前往工商部門等形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說明投訴事項和理由;

2、工商部門受理投訴:如消費者投訴事項符合要求,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七個工作日之內受理投訴並記錄相關信息;

3、在六十日內,消費者當事人同意調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組織調解,並告知當事人調解的時間、地點、調解人員等,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製作調解書並歸檔。

三、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

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談李態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E. 食品安全屬於哪個政府部門監管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葯品(含中葯、民族葯,下同)、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

擬訂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章,推動建立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地方人民政府負總責的機制,建立食品葯品重大信息直報制度,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著力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葯品安全風險。

負責制定食品行政許可的實施辦法並監督實施。建立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制定全國食品安全檢查年度計劃、重大整頓治理方案並組織落實。

負責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統一公布制度,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參與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食品安全標准,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

(5)農產品是哪個部門監管擴展閱讀: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加強食品安全制度建設和綜合協調,完善葯品標准體系、質量管理規范,優化葯品注冊和有關行政許可管理流程,健全食品葯品風險預警機制和對地方的監督檢查機制,構建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葯品安全風險的機制。

規范食品葯品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的機制,推動加大對食品葯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依法懲處力度。

F.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督管理辦法是什麼

相關回答如下:

第一條:為規范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行為,加強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本辦法所稱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是指通過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便利店等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活動。本辦法所稱集中交易市場,是指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含農貿市場)。

第三條: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市、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及其監督管理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原則,推進產地准出與市場准入銜接,保證市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可追溯。

第五條:縣級以上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與相關部門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協作機制。

第六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依法對入場銷售者履行管理義務,保障市場規范運行。食用農產品銷售者(以下簡稱銷售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銷售活動,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第七條:縣級以上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信息化建設,匯總分析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加強監督管理,防範食品安全風險。

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應當按照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要求提供並公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數據信息。鼓勵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採集和記錄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信息。

第八條: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相關行業協會和食用農產品相關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督促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履行法律義務。

相關介紹:

為加強食用農產品進入銷售市場的監督管理,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13〕24號)的規定, 國家食品葯品監管總局起草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督管理辦法》。

按照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的原則,廣泛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現公開徵求意見。

G. 哪個部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質量安全的基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直接關繫到大家吃得安全的民生問題!從土地到餐桌各個環節都存在很多影響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因此,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質上是一個需要多部門聯合,密切協作,全力以赴,盡心盡職的系統工程。可民說,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情況不容樂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監管不力是主要原因之一,關鍵是:部門之間協調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我國與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機構有:農業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葯品監管局。各省、市、縣三級都相應設置農業、衛生、工商、質檢和食品葯品監管廳、局。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網路。為了進一步加快食品質量安全的發展和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根據《關於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4]35號):「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以下簡稱《決定》),經國務院、中央編委領導同意,現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進一步明確如下:按照《決定》提出的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將現由衛生部門承擔的生產加工關節的食品衛生監管職責劃歸質檢部門;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

H. 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有哪些

食品安全涉及從農田到餐桌的各個環節。我國已開始對食品葯品實行統一監督管理。農業部負責農產品種(養)殖環節的監管;而將原來食品安全辦、食品葯品監管局的職責、質檢總局的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工商總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整合。

組建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對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的食品和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管。經過此次機構調整,食品安全的監管職能將高度集中到兩個部門,即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農業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2010年國務院決定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作為國務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有15個部門參加。

主要職責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勢,研究部署、統籌指導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同時,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具體承擔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8)農產品是哪個部門監管擴展閱讀:

食品安全問題處理如下:

1、生產者與銷售者必須保證食品質量與安全,講究誠信,憑良心辦事,把食品企業對社會的食品安全責任化為自己的自覺意識,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2、良好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證,各部門應該互相協作,層層落實,並應該隨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行政執法的結果應該向人民群眾公開。

3、盡快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標准,完善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從嚴要求,約束企業保障食品的合格。

4、加大對食品檢測檢驗研究和應用的投入,控制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並建立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應急處理體制,減輕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

5、建立安全教育宣傳體系,讓作為食品安全的終端受眾的消費者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認識水平,並學會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