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理財產品手續費怎麼算
理財產品是否收費詳見各產品說明書中的「相關費用」。說明書中的銷售費、託管費和管理費會在產品運作中扣除,不影響實際收益。
㈡ 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費和手續費是怎麼收取的
理財產品是否收費詳見各產品說明書中的「相關費用」。說明書中的銷售費、託管費和管理費會在產品運作中扣除,公布的產品收益率或凈值是已經扣除了上述費用,故不影響實際收益。
如果你向銀行工作人員詢問購買銀行理財是否有手續費,通常情況下得到的回答是「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大部分銀行在售出理財產品時會一次性收取一筆費用,這筆費用的名稱從管理費、託管費到銷售費各不相同,而且每個銀行的費率不同,即便是同一家銀行,不同理財產品的收費金額及方式也不相同。
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的手續費包括申購費、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贖回費等,我們可以看某款城商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說明:
1、申購費:不收取
2、銷售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2%的銷售費,按月計提
3、管理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3%的管理費,按月計提,實際收益率等於或低於預期收率,則不收取管理費,實際運作收益扣除兌付客戶收益、銷售費、固定管理費、託管費的部分作超額管理費由銀行收取
4、託管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02%的託管費,按月計提
其實在以上各項手續費中,申購費、銷售費、託管費都很低甚至不收,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費。表面上來看,管理費也並不是很高,只有0.3%,而且是按照年化收取,如果產品的期限為半年,則實際只收取管理金額的0.15%。但重點不是固定管理費,而是超額管理費。銀行理財產品都設有預期年化收益率,這是銀行根據市場情況測算出來的收益率,也是客戶能拿到的最高收益率;如果理財資金的運作收益低於預期年化收益率,則銀行不收取管理費,如果理財資金的運作收益高於預期年化收益率,則超出的部分要算作銀行的超額管理費。實際情況中,理財資金的投資收益率要遠高於預期收益率,所以銀行往往要收取較高的超額管理費。在理財產品的兌付公告中,很少有銀行披露具體的投資收益,只有個別銀行披露。在某城商行的理財產品兌付公告中顯示,管理費佔到投資總收益的30%左右,佔到兌付給客戶收益的45%左右,可見超額管理費非常高。
㈢ 理財產品費率怎麼回事
即使是同一家銀行,不同類型的產品費率收取標准也可能不同。
記者查閱多家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後發現,目前凈值型理財產品年平均固定管理費率在0.05%-0.25%之間,年銷售費率在0.15%-0.45%之間,年託管費率在0.02%-0.03%之間。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辦法自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理財類型:
2012以來,隨著國家一系列財經政策的逐步實施到位,為投資理財市場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個人投資理財可謂熱點眾多,歸納起來主要在九個方面:
儲蓄:
儲蓄或者說存款,是深受普通居民家庭歡迎的投資行為,也是人們最常使用的一種投資方式。儲蓄與其它投資方式比較,具有安全可靠(受憲法保護)、手續方便(儲蓄業務的網點遍布全國)、形式靈活、還具有繼承性。儲蓄是銀行通過信用形式,動員和吸收居民的節余貨幣資金的一種業務。
理財產品:
銀行吸收儲蓄存款以後,再把這些錢以各種方式投入到社會生產過程,並取得利潤。作為使用儲蓄資金的代價,銀行必須付給儲戶利息。因而,對儲戶來說,參與儲蓄不僅支援了國家建設,也使自己節余的貨幣資金得以增值或保值,成為一種家庭投資行為。
炒金:
自從中國銀行在上海推出專門針對個人投資者的"黃金寶"業務之後,炒金一直是個人理財市場的熱點,備受投資者們的關注。特別是近兩年,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可以預見,隨著國內黃金投資領域的逐步開放,未來黃金需求的增長潛力是巨大的。
特別是在2004年以後,國內黃金飾品的標價方式將逐漸由價費合一改為價費分離,黃金飾品5%的消費稅也有望取消,這些都將大大地推動黃金投資量的提升,炒金業務也必將成為個人理財領域的一大亮點,真正步入投資理財的黃金時期。
基金:
自1997年首批封閉式基金成功發行,基金一直備受國內個人投資者的推崇,截至2012年,基金已經明顯超過存款,成為投資理財眾多看點中的重中之重。據有關資料,今國內基金凈值已在2000億元以上。據調查,2013年,許多投資者們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穩定、風險較小等優勢和特點,希望能夠通過基金的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㈣ 理財手續費率怎麼算的
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與轉賬、補卡等業務的固定手續費不同,不同銀行和不同理財產品所收取的手續費並沒有統一標准,具體收多少也各不相同。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拓展資料: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零存整取,就是每月固定存額,一般5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存款金額由儲戶自定,每月存入一次,到期支取本息,其利息計算方法與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計息方法一致。
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未補存者,到期支取時按實存金額和實際存期,以支取日人民銀行公告的活期利率計算利息。零存整取可以說是一種強制存款的方法,每月固定存入相同金額的錢,想不做「月光族」者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養成「節流」的好習慣。所謂貨幣基金是一種主要投資央行票據、記賬式國債、金融債、協議存款等穩健型金融產品的開放式基金,因為它不像其他開放式基金一樣有認購和贖回費用,所以投資者可以把它當成「活期儲蓄」,而隨時購買和贖回,從發出贖回指令到可以取現一般需要2至3個工作日。定期定額申購基金很適合工薪族達到強制儲蓄的目標。已上市的各種開放式基金的數目已達到上百隻,它們的主發行渠道就是銀行。
㈤ 銀行理財的管理費是怎麼計算的
銀行理財的管理費是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3%的管理費,按月計提,按年化收取。
一、銀行理財的手續費
1、申購費:不收取
2、銷售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2%的銷售費,按月計提。
3、管理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3%的管理費,按月計提,實際收益率等於或低於預期收益率,則不收取管理費,實際運作收益扣除兌付客戶收益、銷售費、固定管理費、託管費的部分作為超額管理費由銀行收取。
4、託管費:按募集金額收取年化0.02%的託管費,按月計提
5、在以上各項手續費中,申購費、銷售費、託管費都很低甚至不收,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費。表面上來看,管理費也並不是很高,只有0.3%,而且是按照年化收取,如果產品的期限為半年,則實際只收取管理金額的0.15%。
拓展資料
一、超額管理費
1、銀行理財產品都設有預期年化收益率,這是銀行根據市場情況測算出來的收益率,也就是最高收益率
(1)如果理財資金的運作收益低於預期年化收益率,則銀行不收取管理費。
(2)如果理財資金的運作收益高於預期年化收益率,則超出的部分要算作銀行的超額管理費。 2、實際情況中,理財資金的投資收益率遠高於預期收益率,所以銀行往往要收取較高的超額管理費。
3、理財產品資金均投向債券市場,收益有波動,而銀行在給出「預期收益率」時,為避免風險,不會以可能取得的最高收益為准,導致到期後出現超額投資收益,這些就被歸為銀行理財管理費。
二、基金管理費和託管費是什麼?
1、基金管理費
(1)是支付給基金管理人的管理報酬,其數額一般按照基金凈資產值的一定比例,從基金資產中提取。
(2)基金管理人是基金資產的管理者和運用者,對基金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基金管理費收取的比例比其他費用要高。 (3)基金管理費是基金管理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基金管理人的各項開支不能另外向基金或基金公司攤銷,更不能另外向投資者收取。
2、基金託管費
(1)是指基金託管人為保管和處置基金資產而向基金收取的費用。
(2)託管費通常按照基金資產凈值的一定比例提取,目前通常為0,25%,逐日累計計提,按月支付給託管人。
(3)基金託管費收取的比例與基金規模和所在地區有一定關系,託管費收入與託管規模成正比。
㈥ 銀行買理財銷售手續費率每年0.4%的啥意思
指的是你買的理財產品是有手續費的,手續費率為0.4%。
㈦ 理財產品的銷售手續費,託管費,具體計算
很多理財產品都是有手續費和託管費用的,尤其是你提前贖回的話,手續費和託管費是按最高的來收費的,所以盡量不要提前贖回,而到期後再贖回的話有些理財產品是不收任何費用的,理財之前還是要和銷售人員具體的溝通清楚才行,不要盲目跟風理財,畢竟投資有風險。
㈧ 理財產品的管理費率是什麼
1.基金管理。
基金管理費是基金經理支付的管理報酬,基金經理通常根據基金資產凈值的一定比例從基金資產中提取。
基金經理是基金資產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在基金資產的維護和增值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基金管理費要高於其他成本。
2.計算方法
一般來說,管理費率與基金的規模有關。基金的規模越大,基金管理費率就越低。但與此同時,基金管理費率與基金類別和不同國家或地區有關。基金管理費率
一般來說,基金的風險水平越高,基金管理費率越高,其中最高的基金是證券衍生品基金,例如,權證基金的年收益率為1.5%2.5%。最低的是貨幣市場基金,其年收益率僅為0.5%1%。香港基金協會公布的其他基金的年收益率是:債券基金的年收益率為0.5%1.5%,股票基金的年收益率為1%2%。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基金管理通常是大約1%的年增長率。然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基金管理公司在台灣的年增長率通常是1.5%,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年利率超過3%。我們目前基金管理的年增長率是2.5%。
(8)理財產品交易費率是多少擴展閱讀:
買理財產品注意事項如下:
1.不管購買何種理財產品,一定要認清楚風險
注意本金的安全,對理財產品的風險類型要弄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類型也要搞清楚,這樣才能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2.看清楚理財產品的「說明書」
銀行銷售的產品一般有兩種:銀行發行或是銀行代理。一般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在簽訂的協議上都會有蓋銀行的公章;如果是銀行代理的理財產品。則會蓋有信託公司或是保險公司的公章。再有就是投資者在購買產品之後可以拿到銀行給的基金或是保險憑證,一旦發生糾紛有憑據。如果沒有得到上面的保證,沒有協議或是憑證,投資者就要謹慎了。
3.要弄清楚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
所謂預期收益率,即不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一種浮動收益的表達形式,它是說你所購買的理財產品的收益在未來到期時,大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並不是確切的值,是一個參考值,中間存在著風險變數的,這個要注意。
㈨ 買理財百分之0.04的認購費一萬塊等於多少費用
用認購費一萬元乘以0.04%得出四元錢,只需要支付四元認購費就可以買一萬元的理財產品。答案僅供參考。
拓展資料:
認購費,指投資者在基金發行募集期內購買基金單位時所交納的手續費,認購費費率通常在1%左右,並隨認購金額的大小有相應的減讓。
認購就是在基金發行的時候購買,和買股票原始股有點相似;申購就是基金出了封閉期之後再購買,和在二級市場上買股票一樣。
在基金的募集期購買的時候花認購手續費;出了封閉期再購買就需要花申購手續費。和你買基金的時期有關,兩種手續費不同時收取。
1、認購金額比較小時,按認購費率計算費用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1+認購費率)
認購費用=認購金額 - 凈認購金額
2、認購金額比較大時,每筆收取固定費用
認購費用=固定金額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 - 認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