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棉梭織面料單價計算公式
要計算首先要弄清兩個公式:
1、紗支(英支)也就是我們通常用S表示的,與旦尼爾(用D表示)的換算公式:S=5315/D
2、旦尼爾數表示9000米紗線的克數,比如我們經常說的100D就表示9000米紗線的重量為100克。
知道這兩點,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舉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經紗和緯紗的根數,63"表示面料的門幅為63英寸。
計算公式:
每米經紗用量:133×63×(5315÷40)÷9000×1.1(織縮)=136克,其中織縮根據緯紗粗細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別,緯紗越粗、越密,織縮也越高。
每米緯紗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後再用每米用紗量乘以紗價,比如40S的精梳紗是25元/公斤,則該面料紗的成本為(136+70)÷1000×25=5.15元
然後再加上織造費用,一般箭桿機是3分一緯,即:72*0.03=2.16元
該面料的總價則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捨五入了。
梭織彈力布克重及價格的計算方法
大家先看一下,緯彈布的原理與此相同。
一般彈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門幅僅有48"/50"。一般坯布上機門幅與成品門幅比例在:1.44~1.48:1,具體要看織物是平紋、斜紋還是緞紋。也有廠家為了偷工減料故意將上機門幅減少的。
舉例說明:40S*40S+40D/133*7248"/50",此為成品的門幅和經緯密,坯布門幅則要做到72"。
每米經紗用量:133(成品經密)×50(成品門幅)×(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緯紗用量:72(緯密)×72(門幅)×(5315÷40)÷9000*1.1=84克
72(緯密)×72(門幅)×12(旦數)÷9000=7克,註:4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12D,7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25D
每米緯紗用量為:84+7=91克
然後再分別除以紗價,加上織造費用以及利潤就是成品價格了。
❷ 面料克重怎麼計算
面料克重一般指平方米克重,最常用的用克重測試器,一切就是10平方厘米,用天平稱完,得到的克數乘以1000,就是克重。
針織面料算克重:
就是面料長度1米*寬度1米的重量,如果手上沒有那麼大片的面料的話,可以稱0.5米*0.5米的克重,然後再換算成為平方米的重量即可。
克重:紡織絲綢產品評價常用單位,是每平方米織物的重量,單位是「克/平方米」(g/m2),縮寫為FAW。
要計算首先要弄清兩個公式:
1、紗支(英支)也就是我們通常用S表示的,與旦尼爾(用D表示)的換算公式:S=5315/D
2、旦尼爾數表示9000米紗線的克數,比如我們經常說的100D就表示9000米紗線的重量為100克。
知道這兩點,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舉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經紗和緯紗的根數,63"表示面料的門幅為63英寸。
計算公式:
每米經紗用量:133×63×(5315÷40)÷9000×1.1(織縮)=136克,其中織縮根據緯紗粗細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別,緯紗越粗、越密,織縮也越高。
每米緯紗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後再用每米用紗量乘以紗價,比如40S的精梳紗是25元/公斤,則該面料紗的成本為(136+70)÷1000×25=5.15元
然後再加上織造費用,一般箭桿機是3分一緯,即:72*0.03=2.16元
該面料的總價則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捨五入了。
梭織彈力布克重及價格的計算方法
大家先看一下,緯彈布的原理與此相同。
一般彈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門幅僅有48"/50"。一般坯布上機門幅與成品門幅比例在:1.44~1.48:1,具體要看織物是平紋、斜紋還是緞紋。也有廠家為了偷工減料故意將上機門幅減少的。
舉例說明:40S*40S+40D/133*7248"/50",此為成品的門幅和經緯密,坯布門幅則要做到72"。
每米經紗用量:133(成品經密)×50(成品門幅)×(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緯紗用量:72(緯密)×72(門幅)×(5315÷40)÷9000*1.1=84克
72(緯密)×72(門幅)×12(旦數)÷9000=7克,註:4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12D,7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25D
每米緯紗用量為:84+7=91克
❸ 真絲彈力緞面料多少錢_
所謂真絲彈力面料,是指真絲和氨綸絲交織的綢緞,這個多少錢一米可不好說的,因為你光是說了成分,沒有說規格啊?不同門幅、不同平方米克重的面料怎麼能夠一樣呢?
舉個例子,要是有人問你,棉布的價格是多少?你能回答嗎?紗布也是棉布、牛仔布也是棉布,厚度完全不同,價格可以相差十倍以上。
❹ 彈力棉和全棉的區別是什麼哪個貴啊
彈力棉就是在紡紗時加入很細的高強度橡膠皮筋.一般是98%棉+2%橡筋 .織出的面料有彈性.穿著合體、舒適。
當今社會,無論什麼服裝,都講求一個檔次,更需要一定的質量,棉製品經科學證明,穿在人身上是人體感覺最好的材料,於是,棉織品逐漸成為了消費者在購買服裝等物品的首先材料。各個廠家紛紛在自己的產品上打上標簽:100%純棉。
但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的嗎?不是。
如果真的全是純棉,經科學證明,如果100%純棉,那麼你的衣服就是一次性的了。為什麼?因為棉有以下幾個特徵:
1、容易其皺
2、極易縮水
3、容易起球
其中第三個特徵是一般老百姓所不能理解的,買棉製品,為的就是不起球,是的,那隻是棉和一定的化學纖維組合在一起才起得到那樣的作用。
看看你還是買彈力棉的好。
有空到我淘寶網店看看有沒你喜歡的時裝。網址我資料里有。
❺ 彈力布克重的演算法
1平方米經紗克重為:Ax100xB/9000x(1+2%)
A為化纖布經向的密度(每1厘米經紗的根數,用緯密鏡可測出)
100是1米為100厘米
B為經紗的粗細,單位為D (是化纖紗的國際單位,可以原料
盒上找到或用儀器測出,還有另一種單位分特,下回分解,
9000為將B轉算為克得的基數)
1平方米緯紗克重為:Cx100xE/9000x(1+2%)
C為化纖布經向的密度
E為緯紗的粗細,單位為D(是化纖紗的國際單位,可以原料
盒上找到或用儀器測出,還有另一種單位分特,下回分解)
化纖布每平方米的克重為[Ax100xB/9000+Cx100xE/9000]x(1+2%)
一磅(指454克)重的棉紗或其他紗),長度為840碼(0.9144碼/米)時,紗的細度為一支。如果一磅紗,其長度是10×840碼,其細度是10支。
也可以用:切出100平方厘米大小的試樣,然後用精度為0.01克的天平稱出重量,乘以100就是織物的每平方米的克重。
"百米用紗量=(經密/經紗支數+緯密/緯紗支數)*門幅*系數 這個公式適用於快速計算,一般估算。系數根據不同原料而分,如果是棉:系數為0.064--0.068" 以下是我對於該公式的回復:我來補充一下吧!steven說的公式一般只用於纖維素纖維(棉,麻,或者T/C,T/R),而且很重要的一點,這個公式主要針對短纖維的,中長纖維(比如:T/R仿毛)用這個公式計算會有比較大的誤差。而且,這是一個素色坯布(也就是染色布)的計算公式(色織不能用)!另外要注意一點,公式裡面的門幅是坯布門幅,不是成品的門幅。舉例說:43/4"(成品)--47「(坯布);57/8/9"(成品)--63」(坯布),這些都是常規,無彈力的。彈力品種又分四面彈(經緯向都有氨綸);緯向彈力。用緯向彈力舉例說明,72"的坯布,成品通常只有48/50"了。門幅變化很大。因此,現在做彈力的品種通常要說明成分。含棉多少,氨綸多少。總之一句話,紡織品千變萬化,不能一概而論。我現在用上面的公式通過常規品種舉例說明: 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要知道它的百米用紗量百米用紗量=47×(128/20+60/16)×0.=28.17(KG) 相當於281.7G/M 呵呵,再羅嗦一句:其實百米用紗量對於面料的價格計算意義不大,因為這個數值只是得出了原料的用量,坯布的價格還牽涉到人工,損耗等多項因素。而且,原料的價格最近兩年由於市場放開以後上浮很大,不要說去年和今年的價格完全不同,就是上個月和本月的價格也不盡相同。所以,我認為百米用紗量的結果對於計算面料的理論克重還有一定的意義。還那上面一個結果來說吧: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每米用紗281.7G,那麼染色以後的成品克重會是多少哪?我也提供一個公式僅供參考:每米用紗量×退漿率(通常為0.9左右,根據品種不同還有所變化)/成品門幅(要換算成米制)。因此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成品克重=281.7×0.9/1.12=226.3G/SQM(平方米)。
❻ 請問如何算布料的價格急
棉布的價格計算是先算出第米的經緯紗各自的用紗量,乘以紗價,然後加上織造費用。
先說說不帶彈力的面料吧,這個比較簡單些。
公式:每米經紗用紗量: 密度*門幅/紗支*5315/9000*織縮
每米緯紗用紗量: 密度*門幅/紗支*5315/9000
織造費用:根據品種與機型不同有差距,各個廠家之間演算法也不盡相同,箭桿一般是3分一緯,噴氣3.5-4分一緯。
象樓主的32S/2為股線,算紗支為16S。
化纖布的偶不懂,估計演算法差不多,但是噴水織機的織造費用就很低了,據說是1分一梭。按梭算指的是厘米緯密,按緯算指英寸緯密。如樓主的32/2*32/2 82*66 則指的是英寸緯密,織造費用按3.5分一緯算則是66*0.035=2.31元/米
320T指經緯密加起來共320根/英寸。75D*150D指經紗與緯紗的旦尼爾數,旦尼爾數為9000米紗線的克數,旦尼爾數越大,紗越粗。
紗支與旦尼爾的換算公式:S=5315/D,S:紗支,D:旦尼爾
一般棉紗及棉類混紡紗用S表示,化纖紗用D表示。
下面就是一個算化纖呸布的公式:
C白=C經+C緯
C經={(總頭紋*D數)/9000}*縮率*每克滌綸的價格
C緯={(門幅*D數*緯向的根數)/9000}*縮率*每克滌綸的價格
解釋一下,C白就是白呸的價格,C經是指經向的價格,C緯就緯向的價格
總頭紋我也不好解釋,它是指機器的固定指數,有很多種,我那時候用的是11086和11200,當然機器不同總頭紋也不一樣
9000是個常數,一般紡織計算中都會有的.我就不解釋了,
縮率分很多一般情況在15%--3%之間,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我從前輩那裡學的.
每克滌綸的價格:這個意思是前面的那D數每克的價格.
為了讓大家更明白,我就把那個75D*150D的價格算一下,我們就按78*26的根數.
C經=(11086*75)/9000*1.1*0.0122=1.24
C緯=(165*150*26)/9000*1.03*0.0145=1.07
C白=2.31
這不是最後的價格,還有一個加工費,或者機器費用,
C加=緯向的根數(也是梭)*加工費用((每梭的費用)機器費用)
我就用我以前廠的計算,
C加=26*0.0575=1.5
白呸的價格是:2.31+1.5=3.81現在的價格我也不清楚,有些東西都長價了,但是我想這個價格最後應該在4.6左右!不會偏的太遠
克重問題,先分個織造原料克重、坯布克重和成品克重,主要是織造克重:
1、經定量=總經數×(1+織縮率)×(1+捻縮率)×(1+漿伸率)×(1+其他縮率)×並合根數×原料條份(s)/5315×(1+回絲率)
2、緯定量=公分緯密×鋼筘外幅×(1+捻縮率)×(1+其他縮率)×並合根數×原料條份(s)/5315×(1+回絲率)
織造原料克重=經定量+緯定量=坯布克重/(1+回絲率)=成品克重/(1+回絲率)/練染折
至於第二個絲織物的,你把條份換成D/9000就可以了
D是指旦尼爾,是表示紗線粗細的一個單位,即9000米長的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克數,75D*150D如果是滌綸低彈絲一般是桃皮絨的表示方法,徑向75旦低彈絲,緯向是150D/144F、或者150D/288F的細旦絲,磨毛後絨毛聳立,有類似桃皮的外觀。
T指一英寸內經緯密度之和,例320T春亞紡經緯密度194*126*58/59
經紗150D單股,緯紗150D雙股
D表示紗線的粗度
--------------------------------------------------------------------------------------------------------------------------------------
紡織常用計算公式分為定長制計算公式和定重製計算公式二種。
定長制計算公式:
(1)、旦尼爾(D) =g/L*900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克),L為絲線的長度(米)
(2)、特克斯(號數)[tex(H)]: tex=g/L*1000 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克),L為絲線的長度(米)
定重製計算公式:
(1)、公制支數(N):N=L/G 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
(2)、英制支數(S):S=L/(G*84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磅),L為絲線的長度(碼)
2、選擇換算公式:
(1)、公制支數(N)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9000/N
(2)、英制支數(S)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5315/S
(3)、分特克斯(dtex)與特克斯(tex)的換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tex=K/S K值:純棉紗K=583.1 純化纖K=590.5 滌棉紗K=587.6 棉粘紗(75:25)K=584.8 維棉紗(50:50)K=587.0
(6)、特克斯(tex)與公制數(N)的換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 dtex=10K/S K值:純棉紗K=583.1 純化纖K=590.5 滌棉紗K=587.6 棉粘紗(75:25)K=584.8 維棉紗(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與公制支數(N)的換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與英制英寸(inch)的換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與英制碼(yd)的換算公式:1碼=0.9144米
(12)、綢緞平方米克重(g/m2)與姆米(m/m)的換算公式:1m/m=4.3056g/m2
(13)、綢緞的實際重量與磅重的換算公式:磅重(lb)=每米綢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品種為: 58」32/2*32/2 82*66
用幅寬*經密/經紗支*系數*經紗紗價即為經紗的成本.
用幅寬*緯密/緯紗支*系數*緯紗紗價即為緯紗的成本.
用經紗成本+緯紗成本+織造加工費=對外報價.
因經緯紗相同即:58*(82+66)/16(32/2)*0.065(固定系數)*32/2的紗價即為成本.即:34.87公斤/百米(布料的克重)*紗價21.5元/公斤/100=7.5元/米
加工費為:緯密*3分/緯=1.98元(這包括企業的各種費用和利潤在內)
對外報價:7.5+1.98=9
全棉坯布價格:
40 x 40 + 40D 133 x 72 門幅:48/50「
設:紗價 33,000元/噸
第一步:算出經紗條數:133 x 50(門幅)= 6650 (經條總數)
40支化成Deniel. 5310(系數)/ 40D = 133 Deniel
6650 x 133 / 9000(系數)=97。53 x 1.05(損耗)
經紗重量= 102g/m
第二步:算出緯紗重量
40s +40D = 173 deniel x 72
= 12456 x (1.27+0.10m) / 9000 x 36
= 68.26 g/m
(布重:170克/米)
第三步就是算價格了
經紗重X經紗的單價+緯紗X緯紗的單價 =每米的價格了.48元/米.
全棉:40 x 40 + 40D 133 x 72門幅:48/50「
設:紗價33,000元/噸
第一步:算出經紗條數:133 x 50(門幅)= 6650(經條總數)
40支化成Deniel. 5310(系數)/ 40D = 133 Deniel
6650 x 133 / 9000(系數)=97。53 x 1.05(損耗)
經紗重量= 102g/m
第二步:算出緯紗重量
40s +40D = 173 deniel x 72/2.54
= 4904 x (127+10cm) / 9000
= 74.65 g/m
布重:176克/米
❼ 為什麼面料用公斤報價
針織布料一般有彈力,量米數不準的;
你把克重,幅寬轉換一下,每公斤出多少米這樣算針織;
❽ 派力司面料售價是多少
180g有彈力的蘭精莫代爾在60元/kg左右,根據顏色跟品質要求可能還會有出入。其他莫代爾的話在50元/kg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市場上將粘膠(人造棉)做成的面料也叫成莫代爾。粘膠的手感比純棉要軟但是沒有莫代爾那麼滑。還有粘膠有不同的品次和級別,而且粘膠面料在浸濕的狀態下強力會降低比較明顯,就是濕衣服容易被拉破,而莫代爾沒有不同品級也沒有濕強差的缺點。普通的粘膠面料價格明顯低於莫代爾面料,通常在40-45元/kg左右。更差的也有也更便宜。
❾ 布料的克重演算法是什麼
面料克重一般指平方米克重,最常用的用克重測試器,一切就是10平方厘米,用天平稱完,得到的克數乘以1000,就是克重。
針織面料算克重:
就是面料長度1米*寬度1米的重量,如果手上沒有那麼大片的面料的話,可以稱0.5米*0.5米的克重,然後再換算成為平方米的重量即可。
克重:紡織絲綢產品評價常用單位,是每平方米織物的重量,單位是「克/平方米」(g/m2),縮寫為FAW。
要計算首先要弄清兩個公式:
1、紗支(英支)也就是我們通常用S表示的,與旦尼爾(用D表示)的換算公式:S=5315/D
2、旦尼爾數表示9000米紗線的克數,比如我們經常說的100D就表示9000米紗線的重量為100克。
知道這兩點,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舉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經紗和緯紗的根數,63"表示面料的門幅為63英寸。
計算公式:
每米經紗用量:133×63×(5315÷40)÷9000×1.1(織縮)=136克,其中織縮根據緯紗粗細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別,緯紗越粗、越密,織縮也越高。
每米緯紗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後再用每米用紗量乘以紗價,比如40S的精梳紗是25元/公斤,則該面料紗的成本為(136+70)÷1000×25=5.15元
然後再加上織造費用,一般箭桿機是3分一緯,即:72*0.03=2.16元
該面料的總價則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捨五入了。
梭織彈力布克重及價格的計算方法
大家先看一下,緯彈布的原理與此相同。
一般彈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門幅僅有48"/50"。一般坯布上機門幅與成品門幅比例在:1.44~1.48:1,具體要看織物是平紋、斜紋還是緞紋。也有廠家為了偷工減料故意將上機門幅減少的。
舉例說明:40S*40S+40D/133*7248"/50",此為成品的門幅和經緯密,坯布門幅則要做到72"。
每米經紗用量:133(成品經密)×50(成品門幅)×(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緯紗用量:72(緯密)×72(門幅)×(5315÷40)÷9000*1.1=84克
72(緯密)×72(門幅)×12(旦數)÷9000=7克,註:4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12D,7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25D
每米緯紗用量為:84+7=91克
❿ 面料價格怎麼算
針織面料成本=[(原料價格/織造損耗)+織工費]/印染損耗+印染工費+運費。
: s+ S6 h- D/ I7 N一般須要較強的專業知識----知道面料用什麼原料,什麼機器織1 K! p' I# S% b+ t( n豐富的專業信息----知道面料原料,織工,印染工費: ]2 y6 o- D& b/ q2 X$ `3 \# {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咨詢相關市場信息。9 o. R) e; h: U# ]3 i例:圓筒28.5"620GM/YARD ,2*2 ,棉/氨綸羅紋。
# u: ~, v4 W q ?7 W% E3 p用於衣領面料成本核算:
1 J3 f5 U% h c1)確定用34"15G羅紋機織造,JC32S*2+70D氨綸,氨綸1隔1吃上針。6 H% X6 N \9 O( n! S2)70D氨綸---60元/KG,面料內含量2%。
$ D! d8 F- N7 S: U% p, aJC32S--------24元/KG,紗損0.5%
: C, A' t; Z6 D2 r0 E' n織工費--------3元/KG,織損1.5%! K7 y$ J/ j6 _7 U, d* ?染工費------12元/KG染中色圓定工費,染損8%
8 a' S) i# }7 O _, j5 r& e/ S運費--------0.5元/KG
0 S5 f+ E& L4 O' L; h& D+ q3)。成本價=[(24*0.98+60*0.02)/0.98+3]/0.92+8+0.5=39.2元/KG
' K* z6 `2 k( N4 Q) C3 f! R考慮園筒,加氨綸,2*2,羅紋,門幅/克重/縮水率控制有一定難度風險,且近期棉價波動。加1~1.5元/KG風險費。, m1 K. }# A* E, @1 o報價在45~48元/KG,視客戶的付款方式/信用/訂單量而論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這里的理論計算只適合定做的品種,特殊規格的面料。如果是常規品種,市場上面的價格一般比理論計算的價格要便宜,實際的價格有市場行情,在各大紡織網站基本上都可以查到,因為數量大,各個環節的加工費便宜,損耗小,還有一些偷工減料生產出來的就更便宜了,比如克重不到,經緯密度不到,紗支偏細,染色質量不好,用的紗線條干差、強力不好等等。
3 r) ], s1 [. t0 L; q; C! t5 s6 X# B" G- J( z+ t$ y" A) L3 D- k9 P
我把我公司後整理劑消耗以及成本的公式簡單寫一下:
0 k/ i$ a; t" {2 X7 D8 Z以1公斤布為基礎單位。用量為3%即0.03。75%的帶液率即0.75。價格單位:元/公斤。以下為整理劑理論消耗量及價格,不包括損耗和工廠加工費用.! G4 A& {1 } D4 l& p9 W6 \0 U
% u$ @6 p$ O% t# g$ p
「三防」產品後整理劑消耗量及成本:1 z. ^! w* S6 C& O$ E3 x; _
1公斤布*0.03的用量*0.75的帶液率*###元的價格=###克消耗量*###元=###元
( }3 z8 Q& u* X, h& h
( \) N. A p* o「導濕排汗」產品以及其他後整理劑消耗量及成本公式類似.
- [" G: v3 S7 q註:1公斤布折算米數(每件衣服成本)請根據實際面料克重(每件衣服用布量)來計算。
% C- h* C/ J9 i, o; y! A8 E+ q' s2 s以上公式為我公司後整理劑消耗成本計算方法,其他廠家其他後整理劑請按具體情況計算!
% @. o j9 q. g" Y 緯向縮率為35%,經向縮率為23%,一般是長車扎染
; ` M' d" Q' N# d3 g. n這個產品我接觸過好幾年了,也有用機缸染色的,我們在2004年的時候用機缸染色,結果出現門幅不一致,可能與坯布也有關系,我們現在都是用長車扎染,我所提到的經緯方向的縮率,也是一個大概數據,不同組織,不同規格,原料不一樣,特別是氨綸的質量不一樣,染色的工藝不一樣,表現的縮率相差很大。
3 ]+ L7 j) c1 } 坯布在加工成成品時,不一定是全部收縮的,也有伸長的,象我們公司在做的布在漂泊或染淺顏色時(特別是在長車染色的情況下)都有不同程度的伸長,有一些棉布,特別是平紋的比較薄的面料如果用長車做是有伸長,那麼這個染色縮率就為負數,這個公式照樣實用。 面料成本=原料成本+織造費用+染色印花後整理加工費+檢驗打卷包裝費用+稅+各個環節的損耗) Q5 ~- p- k' {' n9 K
一、原料成本
8 j9 F( [9 P# `) Y+ r* u原料成本=每米用紗量X紗價
) k6 y/ |0 M' g怎樣計算每米用紗量?( e) e$ z* [) a$ m
我們把所有的面料分為沒有彈力的面料,緯彈面料,四面彈面料來一一說明。' m# o! @0 S( [# S. |
1.
: @! K6 }6 m0 k8 L& b: S沒有彈力的面料% m+ R. X6 i. k" ^$ i3 @. m9 Q" t
客人給我們的樣布或者規格大都是成品,已經染色好了,我們就需要把成品規格還原到坯布規格。. g; y% I8 c' G3 u7 G
坯布經向密度=成品經向密度X成品門幅/坯布門幅
8 g8 v% g4 s. k) \$ Z( O- b坯布緯向密度=成品緯向密度X(1—染色縮率): @% T5 K% x; f0 z6 M
註:染色縮率,大概全棉的2-5%,滌棉的3-8%,全滌的8-15%,布越薄染色縮率越大,機缸染色比長車染色縮率要大,成品面料蒸燙縮水率要求越小,染色的縮率越大。# Z5 B2 t L' S6 J1 A9 v
我們來舉例說明,比如常規品種全棉紗卡坯布規格是21s*16s/128*60門幅63英寸(注意規格的紗支單位都是英支支數,密度的單位都是英寸,門幅的單位也是英寸,有些規格不是這個單位的,可以換算過來,比如化纖的單位是D,那麼D數X英支支數=5314,150D=5314/150=35.4支)& J- Q! w1 }* {; ^2 e/ U
公式:經紗用紗量=(經密X門幅X0.65)/經向紗支即:128X63X0.65/21=249.6克
% |# L4 _% X3 q7 o. G2 ?8 b
' k9 C& b( _" v6 H L( |4 F" G緯紗用紗量=(緯密X門幅X0.65)/緯紗紗支即:60X63X0.65/16=153.6克
! d3 Y. W1 {! i4 z6 b4 o
/ M4 D ^# H8 L, I! g) {6 m, I0.65是一個系數,很粗糙的一個系數,這里有很多因素影響這個系數的大小,比如織縮率,經向因為有張力的伸長,損耗等等。<br>0 t/ g# W, x% P/ p3 s( t6 y& N+ f7 l9 a; e+ q<br>這里的每米布的用紗量並不等於成品面料的每米克重,也有一個系數,一般用0.88,我們計算出用紗量是249.6+153.6=403.2克/米,成品的克重大概是403.2X0.88=355克米,平方米克重是355/1.5(門幅)=237g/m2,不同的面料這個系數相差很大,在染色的時候,有很多因素影響這個系數,比如縮率,鹼減量,前處理等等,很多時候要靠經驗去總結這個系數。<br>& _! [* X% ~6 C, o' u& `/ W, w, g<br>假設21支棉紗的價格是20000元/噸=0.02元/克,那麼經向用紗成本是:<br># s) l+ U9 _$ b2 ?$ T! b4 K249.6X0.02=4.992元每米, ?* f6 w& t% L) _8 O, @0 _) F& \3 i# W<br>同樣,假設16支的棉紗價格是18000元/噸,那麼緯向的用紗成本是; l/ T: z0 m) x$ `) a<br>153.6X0.018=2.76元每米<br>$ [9 Q+ S! n, [: }4 L8 ~2 y. T. v: f* `
這個規格的面料原料成本就是4.992+2.76=7.75元每米。5 f" p1 c) f7 I" J1 I# h) [: z3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