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種植澳洲堅果是不是已經晚了
不晚,種什麼都不晚,幾方面交流一下,
一,農產品的價格,它體現在品質上,價值體現產量上,兩者並存,那怎樣才能做到,做農業首先要有高度的耐心,還有雄厚的資金,技術支撐,因為它幾年以後才有成效,所以前期的基本條件必須具備。
二,選地,多數種植基地以山地為主,基礎設施配套較難,那麼選條件較好的,平地,緩坡,方便營林道路,水肥一體,機械化的配套
三,氣候,種植戶選址,你要先知道您所在區域的水文條件是否具備種植您所選的產品。氣候條件好的區域會大大降低成本。
四:選種,一定要經過比較權威的科研機構,經過試種認定的成熟品種進行選種,
以上純是個人觀點與經驗,供朋友們參考。
⑵ 夏威夷果是怎麼長的
夏威夷果樹:中等尺寸,熱帶常青樹,有延展,完整遮蓬,寬30英尺,高20-30英尺。葉子是直的倒卵形,4-6英寸長,有少數利齒,厚;整體給人感覺象大的冬青葉。
花,授粉:花兒是完美的,大多數品種是自己成熟,但有時交叉授粉生長得更好。開花不同步;樹木可能在同一時候會有花,未成熟和成熟的堅果。花兒生長在長的,芬芳的許多個體花組成的總狀花序上,從在1年樹木上的側面倍蕾。冬季中期開花,7、8個月後,在7-11月份收獲堅果,盡管一些堅果在一年內成熟得好或差一些。
夏威夷果實:植物學上叫做核果,外部果肉被去除得到堅果。在一根長滿的莖上有10-30個堅果,覆蓋著厚的,亮綠的外殼(=中果皮和外果皮),其連接到內果皮上。堅果是圓的,內核封在硬的殼內,殼佔40%。
夏威夷果又稱澳洲堅果,是一種原產於澳洲的樹生堅果,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氨基酸,享有「乾果皇後」的譽稱!
在世界上眾多的乾果之中,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經濟價值最高,素來享有「乾果之王」的譽稱。澳洲堅果又名澳洲胡桃、昆士蘭栗,香港稱為「夏威夷果」,屬山龍眼科常綠高大喬木,高可達18米,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沿海、昆士蘭州東南部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亞熱帶雨林中(南緯20o31'一30o)。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營養豐富,其外果皮青綠色,內果皮堅硬,呈褐色,單果重15—16克,含油量70%左右,蛋白質9%,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還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獨特的奶油香味,是世界上品質最佳的食用用果,有「乾果皇後」,「世界堅果之王」之美稱,風味和口感都遠比腰果好。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除了製作乾果外,還可製作高級糕點、高級巧克力、高級食用油、高級化妝品等。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晶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產品供不應求。目前國內市場尚無產品供應,市場潛力很大,發展種植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將獲極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夏威夷果的故事
夏威夷果這個好聽的名字看起來似乎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是美國夏威夷群島上的寶貝,事實上,夏威夷的確是夏威夷果的主要產地之一,但並非是其發祥地,只是精明的美國商人從澳大利亞把這種神奇的果子引進到了夏威夷群島,並且在那裡商業性的發展起來。
人們認為很久以前,澳洲大陸被歐洲探險者發現的時候,土著居民聚居在澳洲東部Great Dividing Range 以兩種常青的樹木果實為食,其中的一種他們叫做'Kindal Kindal'。
1850年,這些樹被一個英國植物學家Ferdinand Von Meuller和澳洲Brisbane種植園主管Walter Hill注意到,這兩個人在Queensland的森林裡面發現了這種美妙的植物。唯一的區別是他們所發現的兩種澳洲堅果有所不同,分別是Macadamia integrifolia (光滑果皮)和Macadamia tetraphylla (粗糙果皮),兩者都可以食用,只是後者烘烤以後沒有前者美味,Macadamia這個生物類名是為了紀念那個時候一位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而命名的,他是Dr John McAdam.
夏威夷果也叫做澳洲堅果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是唯一一種澳大利亞土生土長的被用來作為食用經濟作物的植物,集中生長在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和South eastern Queensland,這里具有植物蓬勃生長所必須的肥沃土壤和充足的降雨量。
澳洲堅果樹可以緩慢生長到12-15米,深綠色有光澤的樹葉,精巧,細小的長簇狀芬芳的花,成米白色或者粉色,每一簇花團有40-50朵小花,結4-15個小果蕾,成熟後就是夏威夷果。
夏威夷果仁本身被非常堅硬的木狀的殼子包著,外面還有一層綠色的纖維質果皮包裹,自然的夏威夷果樹在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其花朵,果蕾,成熟的果實,都會同時的存在和生長。果實在每年三月到九月之間會成熟掉落到地上,收割機按時的來收集。
夏威夷果種植統計:世界范圍的指數還未知。
1. 夏威夷 1998年19200英畝產出24000MT,大多數在大島。價值=35-45百萬美元。2700-3000lbs/英畝。[收入-支出=0.67-0.74 $/lb]。1980年後期開始價格有一次大的降低,大約.20/lb。90年代面積增長了大約5%,表明有回升。
2. 南非 生產數據未知;70年代有4000英畝
3. 瓜地馬拉 夏威夷的種植者們發展到了這片區域,4000英畝。
4. 其他. 澳大利亞(3000英畝),拉美,牙買加,紐西蘭,以色列,和馬拉維正在發展小作物。加利幅尼亞1989年在2000英畝上生產150000lbs,一些沒bearing。全都是M.tetraphylla。
植物學描述
夏威夷果樹:中等尺寸,熱帶常青樹,有延展,完整遮蓬,寬30英尺,高20-30英尺。葉子是直的倒卵形,4-6英寸長,有少數利齒,厚;整體給人感覺象大的冬青葉。
花,授粉:花兒是完美的,大多數品種是自己成熟,但有時交叉授粉生長得更好。開花不同步;樹木可能在同一時候會有花,未成熟和成熟的堅果。花兒生長在長的,芬芳的許多個體花組成的總狀花序上,從在1年樹木上的側面倍蕾。冬季中期開花,7、8個月後,在7-11月份收獲堅果,盡管一些堅果在一年內成熟得好或差一些。
夏威夷果實:植物學上叫做核果,外部果肉被去除得到堅果。在一根長滿的莖上有10-30個堅果,覆蓋著厚的,亮綠的外殼(=中果皮和外果皮),其連接到內果皮上。堅果是圓的,內核封在硬的殼內,殼佔40%。
生長和環境狀況
氣候:盡管是熱帶樹木,澳大利亞堅果容忍輕度嚴寒(28-32F),不能忍受過份的熱;在夏威夷,冷的海洋風充許在海平面上培植,但在熱帶內陸,樹木必須長在1500-3500英尺高度上。他們沒有冷卻要求,但季節性的溫度變換也許可以幫助同步開花。樹木在4-5年後開始產出果實,有75-100年的產出生命。為了防止擁擠,樹木需要在熱帶有35X35英尺的空間。
收獲,收後處理
盡管機械收獲機被考慮採用,堅果大部分還是以手工收獲的。收獲也許會維持6-12周時間。收獲的堅果以機械方式除殼,使其干到低水份含量(<2%)。堅果被粉碎,然後揀選以去除無色內核和殼碎片。內核通過浮選被評為兩種等級,I級內核(>72%油)漂浮,II級(<72%油)下沉。
營養貢獻,食物用途
作物的大部分被用來作糖果,但整個內核被烘烤,加鹽,裝在罐頭中賣,通常在市場中「gourmet」區有售。
澳大利亞堅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堅果之一。他們含有高量的油,因此非常育肥。
營養價值,每100克可食用部分:
水 (%) ............................................ 2
卡路里 ............................................ 727
蛋白質 (%) .......................................... 9.2
脂肪 (%) .............................................. 78
碳水化合物 (%) .....................................10
生纖維 (%) ......................................... ?
% of US RDA*
維生素 A .......................................... ---
硫胺, B1 ...................................... 16
核黃素, B2 ..................................... 7.5
煙酸 ............................................... 9
維生素 C ........................................... ---
鈣 ............................................ 4.5
磷 ............................................ 21
鐵 ................................................. 18
鈉 .............................................. ---
鉀 .................................................8
*FDA所定每日推薦允許百分比,假設154lb成年男性,2700卡路里每天。
——————————————————————————————
種植: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作為果樹來栽培的時間很短,只有數十年的歷史,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其原產地,當地居民從野生樹上採收果仁食用或榨油,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直到20世紀30年代果仁來源仍靠從野生樹採取,當時人工栽培的最大果園只有幾英畝。美國加州大學於1880年最早從澳大利亞引入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作為觀賞樹在校內栽種。夏威夷大學農業試驗場於1892年第一次從澳大利亞引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922年試圖作商品性栽培,但未成功。直到1954年夏威夷才有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214.1公頃,產量500噸;但隨後發展十分迅速,1970年產量6000噸;1981年種植面積5584.86公頃,其中投產面積為4047公頃,產量1.51萬噸;1988年種植面積為8600公頃,其中投產面積6240公頃,產量1.94萬噸。美國加州1986年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量為3噸,1988年的面積為320公頃。1960年之前,澳大利亞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種植面積還不到100公頃,產量不到50噸。60年代以後澳大利亞才開始大面積、商業化發展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980年澳大利亞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2832.67公頃和1500噸,1989年為6000公頃和6800噸。1992年產量為1.35萬噸,2000年約為2.5萬噸。
我國引入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約在1910年,最先引種在台北植物園作為標本樹。1931年又從夏威夷引入種子和實生苗500株在嘉義栽種。1940年原嶺南大學引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於廣州。經過多年實踐,肯定了其生長結果正常,但到1951年仍未作商品性栽種。1979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開始進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引種試種研究。80年代初,我國粵、桂、瓊、滇、黔、川、閩等省區不少單位也開始引入優良品種試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從而成為我國南方各省區20年來引種試種最熱門的果樹之一,局部進行了大規模發展。1990年廣西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面積為52公頃。1995年華南7省區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為200多公頃。1997年雲南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面積已達733公頃,2000年發展到約3000公頃。
近年來,宜植地帶的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展這一新興果樹。現在主產於美國、澳大利亞、肯亞、南非、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巴西等國。其它生產國有:斐濟、紐西蘭、馬拉維、辛巴威、坦尚尼亞、衣索比亞、委內瑞拉、墨西哥、秘魯、薩爾瓦多、牙買加、古巴、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以色列等。1993年世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約2萬公頃,產量3萬多噸,主要產於美國和澳大利亞(佔世界總量的90%以上)。1995—1996年度7個主產國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為4.33萬公頃,產量6.07萬噸。1997年世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產量約為1.73萬噸。盡管如此,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量仍然不到全球干堅果總量的0.1%,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既有廣闊的國際市場,國內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屬植物有10個種,可食用、有栽培價值的僅有2個種,即光殼種和粗殼種,但它們的雜交種很多。粗殼種種仁率和含油量都低於光殼種,產品質地和風味也比不上光殼種,且加工產品易變成褐色,但含糖量高於光殼種。所以,目前所推薦種植的優良品種均屬於光殼種,且每畝生產成本為200元以內,產值可達2000元以上。粗殼種可作觀賞樹或綠化樹種,也可作為光殼種嫁接的砧木。
在適宜的條件下,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定植後6-7年即可獲得相當可觀的產量,豐產期達40-60年,甚至更長,生長良好的健康樹,其豐產性隨著樹齡的增長和植株增大而增長。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子球形,乳白色,直徑1.2—3厘米,含油達60%—80%,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各約9%,並含有相當豐富的鈣、磷、鐵、氨基酸和維生素Bl、B2,經炒制後風味獨特,質地細膩,清脆可口,香氣濃郁,與腰果和胡桃近似,並廣泛用作菜餚、餅食、麵包、糕點、糖果、巧克力和冰淇淋等的配料,又是天然白色拉油。因此,近年來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風靡全球,身價日增,成為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高級堅果。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樹型優美,枝葉稠密,花美麗而芳香,木材堅實細密,且耐粗放,抗病蟲,不失為一種優良的園林綠化和用材樹種。
去外皮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收割後的24小時內,要去除其纖維質的外皮,以減小果實的受熱呼吸左右,和加快果實烘乾。這些被剝離的外皮,通常被回收做為有機肥料,而帶著外殼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就被送到了堅果處理廠加工處理。
烘乾
小心的烘乾是夏威夷果(澳洲堅果)處理工藝中非常關鍵的一部,直接決定著果實的保存期限和最終產品的口感和質量,剛剛豐收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含上至30%的水分,烘乾過程大約需要三周,能夠把含水量降低到1.5%,果實也會縮小到果殼的內部,與殼體內壁分離,這就使得果實破殼的時候不會損傷果仁。
破殼和分揀
盡管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土生土長在澳洲,早期的處理方式都是有這些狂熱者們手工緩慢的破殼,直到1954年,第一個商用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破殼流程才出現,現代機器大大促進和改善了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業歷史,在果仁完好的情況下,去除外面這曾堅硬的果殼。這種機器有一片固定的刀片,一個活動的切割刀片或者一個聯動的滾筒和一個基座用來壓迫果殼,同時根據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質量不同也進行相關的分揀。
包裝
破殼後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一般保存在密封的金屬或者塑料包裝中,儲藏在陰涼、乾燥的環境下,一年內不會變質。低溫低濕情況下可以延長保質期。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再處理和再包裝時很容易變質,您需要留意幾個必須的原則。不像其他可食用的堅果,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需要一個低濕度,低氧氣含量的儲藏環境。它最好是真空保存在密封袋中,然後儲藏在食用級的二氧化碳或氮氣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個滿意的保質期。
市場配送
當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成熟後,經過收貨,去外皮,烘乾,破殼分揀,食品烘製加工,儲存,包裝一系列的工序後,終於可以成為消費者桌上的美味,當然這就需要陪送到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消費者手中,這同樣是一個復雜的工序,拖車,貨櫃,海運,到岸分銷,陪送。夏威夷果產業近年來不斷的進步也是有著這一套完善的市場物流保證,才能夠使得產業的發展。
⑶ 夏威夷果那麼貴,營養價值真的比一般堅果高嗎
夏威夷果算是堅果之王,他的確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而每一種堅果都有各自的營養,但就綜合能量最高的是夏威夷果。
第一,夏威夷果為什麼那麼貴?
夏威夷果可以起到調節血脂的作用,而且經常吃夏威夷果,可以健腦益智,對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有幫助。但是夏威夷果雖然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都很豐富,卻不能多吃,適量的吃可以調節血脂,但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而且容易上火,會長痘痘。
總之,夏威夷果價錢和它的營養價值是成正比的,而夏威夷果的營養價值在某些方面的確比一般的堅果高。建議大家購買哦。
⑷ 種五十畝澳洲堅果一年最低收入多少
按一畝25棵種值計算50畝為1250棵,收益後一棵結滿果300-500元,太概30多萬元。
⑸ 澳洲堅果的主要價值
澳洲堅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堅果之一。他們含有高量的油,因此非常育肥。
澳洲堅果營養豐富,含油量 70% -79%, 尤其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為特點,以油酸和棕櫚酸為主,光殼種澳洲堅果種仁的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值為6.2,粗殼種為4.8;蛋白質9% ,還含有豐富的鈣,磷 ,鐵,維生素B1、B2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
澳洲堅果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獨特的奶油香味,是世界上品質較佳的食用堅果,素有「乾果皇後」「世界堅果之王」之美稱 ,風味和口感都遠比腰果好 。 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是工業化國家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澳洲堅果油這種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極高的天然植物油,不僅自身不含膽固醇,同時還可以降低血液中LDL膽固醇(壞膽固醇)的含量,同時又能維持甚至增加HDL膽固醇(好膽固醇)的含量。這種一箭雙雕的雙向調節作用是其他脂肪所不具備的。這也是澳洲堅果油為什麼能預防心臟病的原因。
經醫學證明,澳洲堅果油能很有效地降低血壓。國外於199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中,16位血壓偏高的婦女同意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改吃澳洲堅果油。結果,她們的血壓平均從161/94降到了151/85,舒張壓與收縮壓幾乎都降低了10毫米汞柱。
長期食用澳洲堅果油,人的血脂會控制在一個健康的狀態下。由於澳洲堅果油對血脂的雙相調節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可以有效地保護心腦血管系統。最新研究認為澳洲堅果油有預防血栓形成和控制血壓的作用。
糖尿病:
澳洲堅果中富含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壓、調節和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質代謝,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脂肪補充來源;此外,澳洲堅果中富含的抗氧化劑,可以限製糖尿病患者體內的過氧化過程。美國著名的Jean Carper醫學博士說:「油酸能降低血壓,平衡血脂、血糖,使之正常」。難以經常就醫的糖尿病患者,堅持飲食療法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事。
腫瘤、癌症:
在經常食用夏威夷果油的人群里,各種癌症的發病率很低,特別是乳腺癌和胃腸系統的癌症的發病率明顯低於其他人群。地中海地區由於食用夏威夷果油,肺癌的發病率比美國低50%。研究發現,澳洲堅果油能減少致癌物的酮衍生物在腸道形成腫瘤的速率。澳洲堅果油的保護作用與其自身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劑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有關。它們彼此協同作用,增強了保護效應。在防腫瘤食物中澳洲堅果油的攝入(伴隨蔬菜水果)特別重要。
乳腺癌相關研究報道說,婦女如果每天有一餐食用澳洲堅果,能減少25%的癌症危險,如果用澳洲堅果油代替其他食用油可減低50%的癌症。研究表明:單不飽合脂肪酸攝取較多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比率大幅降低。研究人員建議人們應以單不飽合脂肪酸替代多不飽合脂肪酸,即以澳洲堅果油替代其他食用油,從而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險性。
腸癌在另一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證實,B一谷甾醇是存在於澳洲堅果油中的一種植物脂肪,能阻止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最近的一項研究則表明:澳洲堅果油能預防腸癌,澳洲堅果油同胃酸反應後能防止腸癌與直腸癌的攻擊。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感染性關節慢性炎症,不食澳洲堅果油的人群患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比長期食用澳洲堅果油的人群高2.5倍。同時發現澳洲堅果油中富含的維生素E能起到一個「有益的類似抑制物的作用」。人體攝入飽和脂肪酸後,它們分解產生促進炎症的荷爾蒙;而當人體攝入澳洲堅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它們將分解產生抑制炎症的荷爾蒙。因此長期食用夏威夷果油可以預防風濕性關節炎。
皮膚:
在澳洲堅果油的眾多成分中,胡蘿卜素和葉綠素賦予澳洲堅果油金黃透綠的獨特色澤,而葉綠素起新陳代謝作用,促進細胞生長,加速傷口癒合,還有助於營養和美化皮膚,減少皺紋的產生。澳洲堅果油還是一種極好的治療皮膚疾病的天然葯物。根據皮膚科外用葯治療原則,用澳洲堅果油製成的3種劑型對5類15種滲出性皮炎、潰瘍療效顯著。由於澳洲堅果油含有多酚和脂多糖成分,所以澳洲堅果油還有防輻射的功能,因此澳洲堅果常被用來製作宇航員的食品。經常使用電腦者更視其為保健護膚的佳品。
抗衰老:
衰老與人體內的過氧化反應密切相關,人的生命就如同一支燃燒的蠟燭,氧化燃燒得越劇烈,壽命就越短。澳洲堅果油含有大量抗氧化劑,飽和脂肪酸含量低,富含大量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充足但並不超量。同時人體必需脂肪酸ω3和ω6的比例非常理想,當人體必需脂肪酸ω3和ω6的比例為1:4時,各種疾病很難侵入人體。骨質疏鬆是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澳洲堅果油在預防這種疾病方面有非常積極的效果。攝取的澳洲堅果油越多,骨骼的礦化就越好。澳洲堅果油中所含的豐富油酸能促進機體對鈣、磷、鋅和其他礦物質的吸收,提高骨密度。澳洲堅果油在從生長發育到成年的所有時期對人體都是必需的,它可以防止鈣的流失。到了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就會下降,對營養特別是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都變得很差。澳洲堅果油在消化和吸收方面也具有極好的特點,並且具有溫和輕瀉劑的功效(可消除便秘)。 澳洲堅果市場前景看好,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具佳,是一種含油量高、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食用堅果。全球對澳洲堅果的市場需求量在40萬噸以上,但由於其生長對光、熱、水、風等自然條件的選擇性極強,且投資周期長,全球種植面積僅4萬公頃,種植區主要在美國夏威夷和澳大利亞,年產量不足3萬噸,因此,發展澳洲堅果種植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⑹ 現在盈江澳洲堅果收購價格是多少
6、7元左右
⑺ 通過看電視對澳洲堅果的介紹,我想規模種植堅果書,但不知道未來5-10年市場情況需求量怎麼樣因為
呵呵,那東西要看地方的!不是什麼地方都能中出來的!
⑻ 什麼是澳洲堅果
山龍眼科澳洲堅果屬常綠果樹,喬木。又名昆士蘭栗、夏威夷果、巴布果、澳洲胡桃(台灣)。學名Macadamia intcgri-folia L.S.Smith。
起源與分布
原產於澳洲昆士蘭東南海岸雨林和新南威爾士北部河谷地帶。1882年傳入夏威夷,1946年以後迅速發展。澳大利亞於20世紀60年代始積極發展。夏威夷和澳大利亞是主要商品生產地區。墨西哥、美洲中部、非洲東南部地區也在積極發展。美國加州和佛羅里達州也有栽種。中國約於1910年引種實生苗,在台灣、廣州、南寧等地有少量標本樹,雲南、四川曾試種。1979年華南熱帶作物研究院粵西試驗站(在廣東湛江市)引進基霍(Keauhou)等9個無性系試種。
特徵與特性
高10~15米。葉3~4片輪生,長12~36厘米,寬2.5~5.5厘米,披針形、革質,光滑,邊緣有疏離刺狀鋸齒。總狀花序腋生,花米黃色,花柄長1.5毫米,被毛,花被有毛,長約8毫米。果圓球形,直徑約3厘米,果皮革質,內果皮堅硬,種仁米黃色至淺棕色(見圖)。
最適生長溫度為15~30℃,高於30℃生長嚴重受陽,10℃停止生長,成齡樹能耐短期的-4~-5.6℃低溫。在年降水量為1300~3000毫米、干濕季明顯的熱帶和溫暖無霜的亞熱帶地區栽培最佳。乾旱或適當的低溫有利於成花和坐果。年降水量低於1140毫米而無灌溉條件的地區不宜種植。土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pH4.5~6.5、海拔770米以下為最宜園地。海拔過高則果殼變厚,生長緩慢,產量下降。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但新墾高錳瘦瘠紅壤種植則生長差,產量低。
種與品種
本屬僅2種可供食用,即光殼種(M.integrifolia)和粗殼種(M.tetraphylla)及其雜交種。普遍作經濟栽培的是光殼種。粗殼種加工特性差,僅有少量生產。夏威夷農業試驗站在10萬多株光殼種實生苗中選出基霍(Keauhou)、伊凱卡(Ikaika)、卡基(Kakea)、基奧(Keaau)、考(Kau)、莫卡(Mau-ka)、馬凱(Makai)等7個優良株系,並已推廣栽種。
栽培技術要點
苗木可嫁接或扦插繁殖。采向陽、健壯、老熟枝段10~22厘米,保留頂部2~4輪葉,插於恆濕沙床中,保持在24℃培育;扦插前枝條基部浸500ppm吲哚丁酸,促進發根。行距10~12米,株距4~5米,每公頃植165~255株,華南地區可稍密,並在前期間種其他作物或果樹。幼樹根淺而少,抗風力差,可用石柱支撐。矮化、通透的樹形較抗風,所以,要重視整形修剪。理想的樹形應在主幹離地面60~90厘米長出,以後每隔45~60厘米抽生分枝,使主枝均勻排列。修剪時,宜在無葉節之上短截,促發壯健分枝:骨幹枝宜選分枝夾角較大的外側葉芽。在夏威荑,施氮、磷、鉀的比例幼樹為1∶1∶1,結果樹為1∶1∶1.5,施肥時期主要在花蕾高峰期前、夏季和秋季;年施肥量按主幹基部直徑每厘米150克的10∶10∶15復合肥計算。乾旱和適當的低溫有利於花芽分化。各栽培國已發現有近20種病蟲害。
嫁接苗定植後5~6年開始結果,豐產期40~50年。果實10月份以後成熟,果皮內膜深褐色為成熟的標志。可用人工採摘或撿落果,大果園則用機械搖落收集。果實需在收後1~3天內去殼,置通風處風干或烘乾,或迅速連殼乾燥,以免變質。商品種仁含水量要求在3.5%以下。生產園去殼及殼仁分離多用機械操作。種仁用比重法分級,浮於清水的為一級,浮於比重為1.025的鹽水的為二級,其餘為三級。加工種仁多用135℃干炒40~50分鍾或油炸12~15分鍾,後加鹽食用或作糖果、餅食和烹調原料。炒炸後的種仁若保持含水量在1.4%,在室溫下色澤風味可保持18個月不變。
經濟價值
種仁含油量60~80%,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各9%,並含豐富的鈣、磷、鐵及維生素B1、B2等,營養豐富,製品香甜可口,深受消費者歡迎。20世紀80年代世界市場每噸生果仁售價為8000美元,經濟價值很高。中國南部地區可通過試種發展。此外,澳洲堅果也是美麗的行道樹和庭園綠化樹。
⑼ 今年澳洲堅果市場價是多少錢一公斤
今年澳洲堅果市場價是200元——300元左右一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