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價值會下降
市場利率上升,即人們持有貨幣會獲得更多的收益,人們會有持有貨幣的需求,那麼他們便會變賣手中的債卷,人們紛紛拋售債卷,債券的價值就會下降。
市場利率上升引起債券的價值下降是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中的關於投機動機的觀點。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隨利率的變動而相應變化的需求,它與利率成負相關關系,利率上升,需求減少;反之,則投機動機貨幣需求增加。
(1)為什麼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擴展閱讀:
凱恩斯貨幣需求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由三種動機決定:分別為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除了上述的投機動機,還有以下的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
交易動機:
凱恩斯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
預防動機:
凱恩斯認為,出於交易動機而在手中保存的貨幣,其支出的時間、金額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確定。但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的、不確定的支出和購物機會。為此,人們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貨幣在手中,這類貨幣需求可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
② 為什麼利率上行的時候,債券價格會下跌
債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是固定不變的,影響債券價格的利率是市場中由資金供求因素而導致的一些基礎性的利率,比如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PR利率等,一般將其統稱為市場利率。
市場利率對債券價格的影響是這樣的:在債券票面利率固定的前提下,市場利率上升,就會導致債券的相對收益率下降,這時候市場就會賣出債券投資收益更高的產品,債券需求降低,債券的價格就下降;反之,市場利率下跌,債券的相對收益率就會上漲,債券的需求提高,債券的價格就上漲。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0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試分析為什麼債券價格下降就是利率上升
因為債券的實際收益等於票面價格與利息之和再減去買入價,債券價格上升的話,實際利率當然也是會下跌的。除此之外,債券價格與市場整體的利率環境也呈現反比關系,因為債券的一般規定了票面利率,票面利息是固定的,當市場利率下跌的時候,債券的收益相對就高了起來,這時候市場對債券的需求就會提高,債券的價格也就會上升。
債券的價格除了受到市場利率環境的影響之外,也與債券的供給有關系,如果整個社會的融資需求旺盛,債券的供給就會提高,從而導致債券價格有所下跌。
所以債券價格下降,市場利率也就上升。
拓展資料
市場利率是指由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市場利率因受到資金市場上的供求變化而經常變化。在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情況下,由於自由競爭,信貸資金的供求會逐漸趨於平衡,經濟學家將這種狀態的市場利率稱為「均衡利率」。與市場利率對應的是官定利率,所謂官定利率是指由貨幣當局規定的利率。
貨幣當局可以是中央銀行,也可以是具有實際金融管理職能的政府部門。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前,中國的利率基本上是官定利率。
在近20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隨著資金分配和融資格局的變化,市場利率在利率體系中的比例已逐漸加大。官定利率和市場利率是從資金價格決定權的角度來分析利率形式的。實際上,在統一的官定利率背景下,由融資形式多樣性、一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市場分割等因素所決定,市場利率也會有多種表現。例如在中國,經濟較發達的沿海地區和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中西部地區,其市場利率水平也有相當的差距。
④ 為什麼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一定下降呢
金融產品有個特點,今天的價格*利率=未來的現金流,等式中的三個數字永遠都在變,但是這個等式是一直成立的。
首先需要注意,本文所說的利率並非債券的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是固定不變的,影響債券價格的利率是市場中有資金供求因素而導致的一些基礎性的利率,比如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PR利率等,這里我們將其統稱為市場利率。
市場利率對債券價格的影響是這樣實現的:在債券票面利率固定的前提下,市場利率上升,就會導致債券的相對收益率下降,這時候市場就會賣出債券投資收益更高的產品,債券需求降低,債券的價格就下降;反之,市場利率下跌,債券的相對收益率就會上漲,債券的需求提高,債券的價格就上漲。
拿股票來說,一般是企業的盈利情況時好時壞,所以未來能夠取得的分紅是不一定的。盈利情況差,分紅少,現金流少,今天的價格就要下跌。反過來也一樣。
有時候企業自己的盈利狀況沒有變,但是央行調整了利率,比如今天利率下調了0.25%,那麼股票的價格就應該上升。(當然實際的影響機制比這要復雜,但是大致意思是一樣的)
用這個公式去套債券就很明顯了。債券的特點就是每個月付息多少錢、到期一共還本多少錢都固定好了,未來現金流是不會變的,所以利率越高、今天的價格就越低。
這裡面稍微有點繞人的是,債券實際上有兩個「利率」!
一個是市場利率,就是我們用來套公式的那個利率。
另一個叫作「票面利率」,雖然名字也叫作利率,實際上只是用來計算未來現金流的一個參數。債券一旦發出來,這個票面利率就不變了,相應的未來現金流也就固定下來。在計算債券價格變化的時候,不要把這個「票面利率」當成市場利率套進去了,這是兩碼事。
以上是比較機械的解釋,背後的道理可以參看@發哥 @曹志偉 的回答。
補充一下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是什麼關系:
在債券剛剛發行的時候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是有關系的,就是市場無風險利率+一定的風險溢價=票面利率。比如說我的錢存銀行一年3%的利率,借給一個企業還要面對它倒閉的風險呢,所以要在3%的基礎上加一點風險補貼。
等發行完成之後,票面利率就再也不動了,未來現金流也就固定下來。
⑤ 為什麼收益率上升,債券價格會下降呢
利率上升會引|起債券價格下降這是因為債券利率是固定的,在利率上升的時候,為了保證債券收益率和債收益率一致只能將債券價格下調。簡單來說,利率上升會引弓|起債券價格下降是因為債券利率只能大於等於一般利率, 當債券利率固定而一般利率下降時,債券就需要以降低債券價格的形式來提高債券的收益率,這樣債券才有其投資的意義。
拓展資料
一、利率上升的影響
1、資金:利率上升會導致借款人借款的成本增加,對於缺少資金的人的負擔也會增加;
2、經濟:所有的居民收入一般分為支出和存款。利率的增加就會導致存款的增加,也就會讓居民的消費慾望降低;
3、匯率:利率增加時貸款和消費減少,物價也會相應的降低,也就會導致出口額的增加和進口額的減少。外匯的需求也會隨之降低,而外匯的匯率也會降低。
二、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有三種關系:長期債券,其價格隨利率的高低按相反方向漲落;國庫券價格受利率變化影響較小;短期利率越是反復無常的變動,對債券價格的影響越小。
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是利率與債券價格的關系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長期債券,其價格隨利率的高低按相反方向漲落。
例如,一種面值為1000元的債券,息票率為9‰,償還期限為30年,如果市場利率也為9‰,那麼,債券價格與其面值剛好相等。但如果市場利率提高為14%,則這一債券的價格只有650元。
第二種情況是國庫券價格受利率變化影響較小,因為,這種債券的償還期短,在這一短時期內國庫券可以較快地得到清償,或在短期內即以新債券可代替舊債券。
第三種情況是,短期利率越是反復無常的變動,對債券價格的影響越小。例如,一年到期的債券,即使利率提高2%,也只使債券價格下跌2%。
市場利率是由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市場利率因資金市場的供求變化而經常變化。在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情況下,由於自由競爭,信貸資金的供求會逐漸趨於平衡,處於這種狀態的市場利率為「均衡利率』與市場利率對應的是官定利率,官定利率是指由貨幣當局規定的利率。
⑥ 債券的收益率會隨著利率變動而變動嗎為什麼利率升高,債券價格反而下降呢
例如:債券的收益率3%,銀行存款利率3%,當利率上升時,銀行存款利率變成4%就會引起投資者賣出債券變成存款,假設原來債券的價格是100元(債券的票面利率固定3%),當債券收益率要達到4%時才能和利率保持平衡,這時債券的價格應該下跌1.03/1.04*100=99.03846元
一;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二;債券(Bonds/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三;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
四;債券盡管種類多種多樣,但是在內容上都要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這些要素是指發行的債券上必須載明的基本內容,這是明確債權人和債務人權利與義務的主要約定,具體包括:
1.債券面值;債券面值是指債券的票面價值,是發行人對債券持有人在債券到期後應償還的本金數額,也是企業向債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計算依據。債券的面值與債券實際的發行價格並不一定是一致的,發行價格大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小於面值稱為折價發行,等價發行稱為平價發行。
2.償還期;債券償還期是指企業債券上載明的償還債券本金的期限,即債券發行日至到期日之間的時間間隔。公司要結合自身資金周轉狀況及外部資本市場的各種影響因素來確定公司債券的償還期。
3.付息期;債券的付息期是指企業發行債券後的利息支付的時間。它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個月支付一次。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付息期對債券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有很大影響。到期一次付息的債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單利計算的;而年內分期付息的債券,其利息是按復利計算的。
4.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是指債券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率,是發行人承諾以後一定時期支付給債券持有人報酬的計算標准。債券票面利率的確定主要受到銀行利率、發行者的資信狀況、償還期限和利息計算方法以及當時資金市場上資金供求情況等因素的影響。
5.發行人名稱;發行人名稱指明債券的債務主體,為債權人到期追回本金和利息提供依據。上述要素是債券票面的基本要素,但在發行時並不一定全部在票面印製出來,例如,在很多情況下,債券發行者是以公告或條例形式向社會公布債券的期限和利率。
⑦ 為什麼債券價格下降,利率上升
債券的實際收益等於票面價格與利息之和再減去買入價,債券價格上升的話,實際利率當然也是會下跌的。除此之外,債券價格與市場整體的利率環境也呈現反比關系,因為債券的一般規定了票面利率,票面利息是固定的,當市場利率下跌的時候,債券的收益相對就高了起來,這時候市場對債券的需求就會提高,債券的價格也就會上升。債券的價格除了受到市場利率環境的影響之外,也與債券的供給有關系,如果整個社會的融資需求旺盛,債券的供給就會提高,從而導致債券價格有所下跌。
(7)為什麼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擴展閱讀:
道理是這樣的,當債券發行的時候,債券的到期日以及票面利率就已經是固定不變的了。當銀行利率上升的時候,意味著市場的無風險利率上升,因此資金會從債券流向銀行(或者廣義的無風險資產),從而使得債券價格下跌。理論上,當債券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使得債券的實際收益率(可理解為名義利率和無風險利率的差額)回到發行時的水平的時候,債券價格達到均衡。
再回到債券回報率的問題。我們假設債券發行的時候,面值100元,一年後到期,年利率5%。而當時銀行存款利率是3%。因此我們發現,這張債券的回報率高於無風險利率2個百分點。假設發行了 2個月以後,現在銀行利率漲到了4%,而債券由於票面利率無法更改,依然是5%,由此可見這張債券的回報率只高於無風險利率1個百分點了(不考慮折現率),但是債券內在的風險不變,因此這樣一來等於是在同樣的風險條件下,債券的回報率下降了。
回報率下降以後,由於相應的風險無法得到利息的補償,因此這張債券在市場上的價格會下降,比如降到99元左右,而到期以後依然可以拿到本息和105元,這樣6%左右的利率比當前市場利率(4%)依然高2個百分點左右,和發行時的情況一致,假設當前債券的內在風險依然和發行時一致的話,債券價格達到均衡。
⑧ 為什麼市場利率上升了,而債券價格反而下降了呢
債券價格=債券未來的現金流收入現值。大家都知道,債券的票面金額和票面利率在債券發行時就已經固定,因而未來的現金流收入(債券利息收入和債券到期返還的票面金額)已經固定。
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降,反之亦然。
為什麼呢,因為債券的理論購買價格=未來現金流收入/貼現利率(市場利率)
假設你有100元,同期一年期市場貸款利率為5%。那麼你借給別人一年後的現金流入為:
貸款利息收入+到期返還本金=100*5%+100=105元
這時有一家公司發行面值100元一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5%,他們發行時應該怎麼確定債券賣多少錢呢?
大家都知道,不購買債券,100元用於貸款給別人,一年後的現金流入至少有105元,那麼要我買債券,債券一年後的現金流收入也至少要有105元,否則的話,人們就不會購買債券,而選擇直接貸款。
所以債券購買價格(本金)*市場利率+本金=票面金額*票面利率+票面金額
即:債券購買價格(1+市場利率)=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
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5%)=100元;
所以該公司的債券將定價為100元,保證投資於該債券的未來收益至少不低於市場水平。
假設市場利率由5%上升到6%,那麼
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6%)=99.057元;
所以市場利率上升,債券購買價格反而下降;
再假設市場利率從5%下降到4%,那麼
債券購買價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1+市場利率)=100(1+5%)/(1+4%)=100.96元;
由此看出,債券價格與市場利率成反比。其實道理很簡單,債券的票面利率固定,如果同期市場利率比他高,那麼債券購買價格就必須下降,去彌補低票面利率,才能吸引投資者購買該債券;反之亦然。
同樣可以類比,
其他金融產品的價格與市場利率也是成反比的,但是其他金融產品的未來現金流入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響,所以並不能像債券一樣有絕對的反比關系。
比如說股票,理論上股票價格與市場利率是成反比的。但是,實際上股票未來的現金流入不僅僅受到市場利率的影響,他還受到公司未來經營狀況、國家方針政策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有時候市場利率上升,但是由於人們對公司的未來充滿希望、國家的大力扶持等利好因素,股價不跌反而上漲。
⑨ 為什麼說,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上升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上升,從而使債券內在價值降低
因為在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上升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上升,從而使債券的內在價值降低;反之,在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下降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下降,從而使債券的內在價值增加。
1、債券價值影響因素主要是:折現率,債券價值與折現率反向變動。 到期時間,溢價發行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接近,價值逐漸下降; 折價發行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接近,價值逐漸上升; 平價發行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接近,價值不變。
2、債券定價的基本原則是: 折現率等於債券利率,債券價值就是其面值; 如果折現率高於債券利率,債券的價值就低於面值; 如果折現率低於債券利率,債券的價值就高於面值。 到期時間 對於平息債券(付息期無限小),當折現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變時,隨著到期時間的縮短,債券價值逐漸接近其票面價值。 平息債券 付息期無限小(不考慮付息期間變化) 溢價:隨著到期時間的縮短,債券價值逐漸下降; 平價:隨著到期時間的縮短,債券價值不變(水平直線); 折價:隨著到期時間的縮短,債券價值逐漸上升;即:最終都向面值靠近。 零息債券 隨著到期時間的縮短,債券價值逐漸上升,向面值接近。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 隨著到期時間的縮短,債券價值逐漸上升。 付息頻率 折價發行的債券,加快付息頻率,債券價值會下降 溢價發行的債券,加快付息頻率,債券價值會上升;平價發行的債券,加快付息頻率,債券價值會不變。
3、影響債券利率的因素主要有: 發債公司的信用程度:公司信用程度的高低與債券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發債公司的預期收益:債券的利率不能高於發債公司的預期收益; 債券期限的長短:債券利率的高低與債券期限的長短成反比; 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債券利率應略高於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但最多不能超過同期居民銀行儲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且不得高於同期的國庫券利率; 發債公司的平均利潤率和對債務的承受能力:債券利率在通常情況下不能高於公司的平均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