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長樁和短樁哪個價格高
擴展閱讀
京油果什麼價格 2025-08-03 04:39:23
1個燒麥的成本是多少 2025-08-03 04:23:32
自己在哪裡找產品貨源 2025-08-03 04:21:04

長樁和短樁哪個價格高

發布時間: 2022-05-17 09:14:06

A. 急!請問長樁和短樁的分界長度是多少謝謝!

400以上的10米為界限 10米包括以上的是長樁
300的9米為界限

B. 怎麼樣判斷鑽孔灌注樁的長樁和短樁

【1】可以根據有效樁長+超灌長度(需要截樁)=實際樁長。
【2】鑽孔灌裝樁: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通過機械鑽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並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鑽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鑽孔灌注樁是按成樁方法分類而定義的一種樁型。

C. 樁基靜載試驗是選擇短樁好還是長樁好,

長好些。短樁一般
持力層
較淺,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長樁代表更好些。經驗還是隨機選。對個別施工有疑問的,也要抽一個。總之在有限的
靜載試驗樁
里挑出有代表性的!

D. cfg樁怎樣合理長樁大間距還是短樁小間距好

CFG樁和樁間土一起,通過褥墊層形成CFG樁復合地基共同工作 。短樁小間距好。
CFG樁為樁體中摻加適量石屑、粉煤灰和水泥加水拌和,製成一種粘結強度較高的樁體,與樁間土一起構成CFG樁復合地基。密度越大肯定承載力越高。
主要技術指標為:
1.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
2.樁 徑:宜取350-600mm;
3.樁 長:設計要求,樁端持力層應選擇承載力相對較高的土層;
4.樁 身 強度: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通常≥C15;
5.樁 間 距: 宜取3-5倍樁徑;
6.樁垂直度:≤1.5%;
7.褥 墊 層:宜用中砂、粗砂、碎石或級配砂石等,不宜選用卵石,最大粒徑不宜大於30mm。厚度150-300mm,夯填度≤0.9。
實際工程中以上參數根據地質條件、基礎類型、結構類型、地基承載力和變形要求等條件或現場每台班或每日留取試塊1~2組確定。

E. 旋挖機鑽孔灌注樁和長螺旋鑽孔灌注混凝土樁的區別

區別是:施工機械不同、適應范圍不同以及所指的內涵不同。

一、施工機械不同

1、旋挖鑽孔灌注樁是通過長螺旋鑽機鑽孔;

2、長螺旋鑽孔壓灌樁是通過旋轉鑽機鑽孔,旋挖機是一種綜合性的鑽機,它可以用短螺旋鑽頭進行干挖作業,也可以用回轉鑽頭在泥漿護壁的情況下進行濕挖作業。

二、適應范圍不同

長螺旋鑽孔壓灌樁適合小直徑灌注樁,超過800的就要使用旋挖了。長螺旋鑽孔壓灌樁較旋挖鑽孔灌注樁的適應范圍更廣,效果也更佳。

三、所指的內涵不同

1、旋挖鑽孔灌注樁一般指的早期的一種工藝,即長螺旋鑽孔-空轉清孔-提鑽-下鋼筋籠-灌注混凝土;

2、長螺旋鑽孔壓灌樁:一般是指在早期的工藝基礎上演化出來的,即長螺旋鑽孔-空轉清孔-提鑽200mm-通過長螺旋鑽鑽桿中心向內壓力灌注混凝土(邊提鑽邊壓入)-下鋼筋籠(連同振動棒一同下入)-振搗成樁。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旋挖樁、網路-鑽孔壓灌樁

F. 鋼筋混凝土中長樁的概念是什麼多長稱為長樁依據哪個規范

大直徑、小直徑,有界限,≧800mm為大直徑樁,因涉及按截面配置構造鋼筋百分率。
長樁、短樁,規范無規定界限,僅見於書籍、文獻中,是以樁長與樁徑之比而論,因為有時考慮長細比,不以數量多少為准。也無定值,有人認為長細比≧20為長樁。

G. 為什麼規定樁的最小有效樁長

有效樁長是對樁頂荷載和樁頂沉降有無貢獻的角度來定義的,超過有效樁長部分的樁體並不是不承受軸力而是曾長的樁體在定量的樁頂荷載下,對減小樁頂沉降量的效果來說無貢獻,這就是合理設計樁基的樁長問題。是隨著作用的樁頂荷載或樁頂沉降變化而變化的,是一個動態值。

H. 為什麼打樁時,先大後小,先長後短就可以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

1、你說的應該是預制樁吧,一般預制基樁施工時都會有擠土效應(就是樁打下去會把土擠上來,導致樁周圍地面抬高),由於直徑大的樁體積大對周圍的擠壓效應就強,更容易導致已施工的樁偏移和傾斜,所以要先大後小。
2、先長後短的意思是先施打同一條樁配樁中的長樁,主要也是考慮到擠土效應。短的樁焊接後抗擠壓力是發生的傾斜會更小。

I. 長樁和短樁的區別,長樁和短樁的區別知識

1、設計樁長:一般設計人員給一個范圍值,因為場區各土層不會很均勻,尤其是持力層的埋深不會是一樣的,設計一般對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深度有明確要求。鑽孔和挖孔樁要看持力層土層的土樣或岩樣決定,打入和壓入樁要以入土深度油壓或者入土深度、貫入度雙控制。 2、有效樁長:在特定的荷載作用下(或一定的樁頂沉降限制下),樁頂荷載未能有效傳遞至樁端、僅傳至樁身某一位置的長度,一般指傳遞深度小於實際樁長的長度。業內一般指「全斷面」部分。 對端承樁來說也可以是樁承台以下的樁長。 3、施工樁長:有的要計算超灌部分,有的直接用孔深或入土深度代替施工樁長和委託方結算。 4、測點下樁長:感測器安裝部位以下樁的實際長度。一般是根據入土深度結合開挖處理深度計算得到。 5、孔深:從自然地面到挖孔樁或鑽孔樁樁底的深度,實際上混凝土的總高度一般要低於孔深。 6、入土深度:一般預制樁或沉管樁施工用這個概念,也是從自然地面算起的。

J. 樁基礎中,長樁相對於中,短樁,其承載變形機理有什麼差異

The "analogy method" and "Zoning Method" of Large Diameter and Super-long Pile Bearing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TIAN Shu Yong
【摘 要】目前國內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規定的中長樁設計計算方法不能較好的吻合超高層建築目前常採用的長樁或超長樁基礎承載和變形機理。本文綜合對比分析和研究了國內大量超高層建築的樁基設計、樁基礎沉降及單樁載荷試驗等工程實踐及實測資料,探討了大直徑長樁或超長樁基樁的承載特性、荷載傳遞機理、承載及變形影響因素及單、群樁基礎在在設計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根據對長樁或超長樁單樁承載變形規律總結分析,探討和提出了確定單樁極限承載力的「類比法」和確定單樁設計荷載和極限荷載下樁頂位移計算的「分區法」的計算模型;根據對長樁或超長樁群樁考慮上部結構基礎—樁—土共同作用的承載變形規律總結分析,探討和提出了超高層建築群樁基礎的沉降計算思路。以期本文所提出的見解、方法或建議引起同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並能在工程實踐應用時予以參考。
【關鍵詞】長樁或超長樁;承載及變形特性;類比法;分區法;設計計算方法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middle long pile in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Design Code」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bearing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long pile or super long pile which are often used in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tudy of a large number of high - rise buildings of the long pile or super long pile foundation design, pile foundation settlement and single pile load test data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large diameter long piles and super long piles of the bearing characteristic, the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key problem for single or skirt pile design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earing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pile or super long pile, the "analog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and the "Zoning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ile top displacement under the design load and ultimate load of single pile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earing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eraction of superstructure-foundation-pile-soil are considered, a idea is put forward to calculate the settle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 skirt pile foundation. It's hopeful tha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in this paper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nd can be us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super high-rise building; the bearing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ogy method; Zoning Method;consolidation degree;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method
引言
目前大直徑深長鑽孔灌注樁或超長樁(以下統稱「長樁」)在我國己被廣泛使用,長樁以其具有較高單樁承載力的優點在橋梁及超高層建築等工程上的應用無可替代。雖大直徑深長鑽孔灌注樁得以廣泛的應用,但對這類樁的荷載傳遞機理及承載變形計算方法到目前為止還正處於研究階段,迄今仍無與實際工程承載變形相吻合的長樁基礎承載力及變形計算方法。應用於超高層建築的大直徑超長灌注樁的理論研究落後於實踐,且隨著後注漿技術的應用,給傳統樁基理論提出了新的挑戰[1]。現行規范[2]中關於大直徑深長鑽孔灌注樁的設計理論並非以其承載變形機制為基礎,仍以研究和應用歷史較長、設計方法相對成熟的中、短樁的計算理論為根據,通過經驗加以修正的方法來估算長樁基礎的承載力或變形,進行相關地基基礎的設計。基於中、短樁試驗和研究基礎上建立的長樁相關計算和設計方法,對於大直徑長鑽孔灌注樁的設計,仍存在適宜性問題,如未考慮到長、短樁承載性能及變形的差異,在理論上尚需定性、定量的研究[1],且上部結構—樁—土共同作用機理認識不夠充分、共同作用計算方法有待深入研究等。
為了更准確的確定長樁單樁的承載特性,國內一些學者及技術人員結合工程項目的情況進行了大量長樁現場載荷試驗和其它參數測試試驗,對長樁的承載及變形特性進行了研究。文獻[1]總結大量現場實測數據,系統研究了大直徑灌注樁承載變形特性、樁側摩阻力和端阻力發揮性狀及後注漿對其承載特性的影響。文獻[3]據軟土地基、非軟土地基中(北京和天津)長鑽孔灌注樁靜載荷試驗和樁身軸力的測試結果,分析探討了豎向荷載下長樁的受力性能及沉降特徵的一些規律。文獻[4]通過對北京、天津和上海的代表性超高層建築(上海中心大廈、天津117大廈、北京的央視新台址主塔樓)的樁基載荷試驗資料的對比,對於超長鑽孔灌注樁的荷載傳遞規律、荷載-沉降的性狀、側阻力變化特徵以及後注漿工藝增強效果進行了比較研究。王衛東等[5]綜合分析上海地區十餘項工程的樁端後注漿灌注樁測試資料,對樁端後注漿大直徑超長樁的樁端承載特性進行了研究。目前較為典型的研究方法和成果[6~15]主要是根據現場測試結果研究分析和總結相應場地的單樁荷載傳遞特性。少量研究考慮承台、樁土共同作用效應,針對群樁的荷載傳遞特性進行初步的研究[16]。上述研究成果進一步的揭示了樁基礎的荷載傳遞特性、變形規律,並指出了長樁基礎與中、短樁基礎承載及變形特性的異同。文獻[17、18]對既有主要沉降計算方法進行了驗證和分析,闡述了變剛度調平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必要性。劉金礪等[19]通過工程案例採用既有方法進行了沉降計算比較,指出了Mindlin解均化應力法的優越性,為超高層建築樁基礎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支持。
本文基於國內大量的試驗、研究成果,綜合對比分析和研究了國內大量超高層建築或橋梁等工程的樁基設計、沉降計算方法及其它實測資料,總結並結合大直徑長樁基樁和實際工作狀態下群樁的承載變形特性、荷載傳遞機理,提出了大直徑長樁基礎承載變形計算的類比法和分區法計算模型,以供同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討論和工程實踐應用時參考。
1.超長樁承載力計算的類比法
1.1超長樁破壞模式及承載變形特性
通過對比分析國內既有長樁或超長樁的試樁、實測等研究成果[3~15]及工程實踐成果,總結了長樁單樁荷載傳遞的一般規律及破壞模式。關於長樁單樁荷載傳遞的一般規律及破壞模式的論述基於以下假設:①端承摩擦型樁;②樁身不發生強度破壞;③通過清底、後壓漿等技術消除泥皮及孔底沉渣的影響;④不考慮樁身范圍因後注漿與砂卵石地層形成類似擴徑樁的影響。在上述假定條件下,總結國內長樁單樁荷載傳遞的一般規律和破壞模式論述如下:首先,隨著試驗荷載逐級增加,荷載較小時,樁身上部發生彈性變形,與周圍土體產生相對位移,樁體承擔的荷載(包括樁體自重)全部由土體提供的側摩阻力承擔,此時樁端阻力為零;其次,當荷載逐漸增大,樁土相對位移較大,樁頂下一定范圍內的樁側土體側摩阻力發揮到極限,發生所謂的「樁側土塑性段」,側阻力峰值開始由樁頂附近下移,「樁側土塑性段」以上樁側阻力發生應力重分布,即側阻力軟化現象。該階段增加的荷載繼續向下傳遞,並由「樁側土塑性段」以下樁側土體側摩阻力逐漸發揮來承擔。在某一級荷載點或其附近,樁端阻力仍然為零,當荷載繼續增大,大於這個樁端荷載零點,樁端端阻開始發揮作用,從此時起,所施加的荷載就由樁側阻力和端阻力共同分擔(也有這種可能,即當樁長徑比較大時,樁身強度較低,樁身發生了破壞樁端也不承受荷載,但工程實踐很少發生這種情況)。第三,當荷載繼續增加,樁端阻力及側阻力亦在增加,若此時刻所施加的荷載不再增加,整個設計估算的荷載由樁側阻力和端阻力共同承擔,此時樁身下半部分側阻力及端阻力均未達到特徵值。工程實踐中,大多數試樁的結果屬於這種情況。第四,若荷載繼續施加,樁端阻力及側阻力繼續發揮,「樁側土塑性段」繼續下移,此時會發生兩種情況:一種是樁端阻力先達到極限,單樁發生刺入變形或群樁出現梨型破壞,樁土相對位移較大,樁側阻力從而亦發揮到極限,基樁或群樁發生破壞。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樁端持力層強度較低、清底不徹底或樁端後注漿效果不理想狀態;另一種情況是樁側阻力先發揮到極限,應力重分布後,繼續增加的荷載由端阻力承擔,直至端阻力至極限值而導致基樁或群樁失效。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樁端持力層強度較高、清底徹底、樁端後注漿效果較好的狀態。為了既能滿足工程應用確定基樁的承載力,又能對基樁的承載性能進行一定的研究,絕大多數基樁的載荷試驗都未載入至破壞,極少數工程或研究[20~22]進行了破壞試驗。因此,對於基樁上述極限狀態承載變形性能及破壞模式分析,有待破壞試驗進一步驗證。

圖1 基樁承載力估算分段示意
1.2大直徑長樁單樁承載力估算的類比法計算模型
基於上述側、端阻力發揮過程分析,由於一般超高層基樁載荷試驗均未載入至基樁發生破壞就滿足了設計對承載力要求,本文提出了大直徑長樁單樁承載力估算的類比法。所謂「類比法」即根據同一地區或同一場區附近地層分布情況、已有試樁資料、基樁擬承擔的載荷及其它設計條件,結合基樁側阻力沿樁身分布變化規律,分段(圖1)估算基樁的極限承載力。基樁極限承載力具計算公式如下:

2.超長樁單樁變形計算的分區法
2.1超長樁變形分析
國內工程應用或研究表明:在基樁整個載荷試驗過程中,長基樁側阻力的發揮主要依靠樁身相對土層的彈性壓縮變形或塑性、彈性壓縮變形來產生。一般為基樁上段發生較大的彈性變形或塑性+彈性變形,下段發生彈性變形且量值較小甚或無變形(量級較小,儀器測不出),這也是實測基樁下段側阻力較小或端阻力未能充分發揮的原因。對承受荷載水平較高的基樁,樁頂以下一定范圍內鋼筋混凝土發生了塑性變形[8],若整個基樁假定僅發生彈性變形進行相關變形計算,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發生變形量相比就會偏小。當基樁樁長較長,下段樁身軸力一般較小(大大小於樁頂附加荷載),若基樁變形計算時樁身荷載取樁頂的附加荷載,計算結果比實際基樁發生的變形量相比就會偏大。規范[2]方法在工程設計實際應用時,基於中、短樁試驗成果,考慮這一偏大偏小的效應相互抵消了一部分變形,並根據不同長徑比選取相應的樁身壓縮系數後會使得計算「總結果」趨於實際值,但並不是長樁真實的變形反映。
2.2 超長樁變形計算的分區法
為了使基樁樁身壓縮變形( )更符合工程實際,基樁變形應考慮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通過試樁,判斷使用荷載下基樁上段部分是否發生了塑性變形及發生塑性變形的深度;二是要根據基樁載荷試驗實測基樁軸力分布情況,採用不同的荷載進行計算。因此,提出長基樁樁身變形估算的「分區法」計算模型。所謂「分區法」即根據擬建工程場地或附近已有的試樁資料,綜合分析長基樁變形沿樁身分布變化規律,分區段(圖2)估算基樁的壓縮變形量。即樁身壓縮變形 = (樁身塑性變形區段)+ (樁身彈性變形區段)+ ( 倍附加荷載彈性變形區段)。 值及各計算段深度均可以根據試樁實測結果綜合分析確定。實際工程中樁頂荷載一般僅達到載荷試驗最大值或極限值的一半,樁身塑性變形區段很小或可忽略不計,可近似按彈性變形區段進行計算。由於基樁下段軸力分布一般趨於三角形或梯形分布(圖2),基樁變形為彈性變形,因此 值可取三角形或梯形中線值予以近似。由北京CCTV基樁載荷試驗成果[2]可以看出,樁長分別為52m和33m左右同樁徑(1.20m)相同樁頂荷載(約33000KN)作用下,樁長52m實測樁頂沉降為18~22mm,樁長33m實測樁頂沉降為15~21mm,兩者總變形量非常接近,可以看出樁長52m基樁在樁身33~52m部分變形量非常小,原因是因為該部分樁長范圍內樁身軸力很小,33m左右樁長足以消化掉載荷試驗所加的最大荷載。這也是超高層建築基樁設計時應按變形控制設計的最好佐證。因此,估算超高層建築單樁變形時採用根據載荷試驗實測的樁身軸力分布分區計算較為接近實際狀態,這對較為准確估算超高層建築核心筒外框架柱下疏樁基礎沉降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

圖2 基樁變形估算分區示意
3.超長樁群樁承載變形特性
3.1超長樁群樁承載特性分析
眾所周知,群樁與單樁的承載變形性能差異非常顯著。基於現場測試的群樁基礎相關承載變形性能研究試驗極少,文獻[18]為了更能充分的研究中長樁群樁側阻力、樁端阻力隨荷載水平、位移變化的分布特點和發揮性狀進行了群樁基礎的現場試驗,並討論了北京地區群樁基礎中樁土承台相互作用產生的各種「削弱」和「增強」作用性狀和作用機理,並由此歸納總結了北京地區群樁基礎側阻力、端阻力的分布特點和模式,為群樁基礎應力分布計算所需的參數提供了實測數據,對長樁群樁基礎研究起到參考和借鑒作用。
長樁與長群樁基礎的承載變形差異亟待研究。超高層建築長樁或超長樁群樁受到基礎結構剛度、長樁承載變形性能、深部地層及施工工藝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更是如此。超高層建築群樁基礎通過基礎結構(承台)的約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受力體系,將上部結構傳遞到樁頂上的豎向荷載通過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來傳遞給樁側、樁端土體,同時基礎及上部結構、樁側土體、樁身及樁端以下土體發生變形協調後形成一復雜的平衡體系,這一平衡過程即「上部結構-樁-土共同作用」。
超高層建築尤其是核心筒位置,單樁承擔的荷載較高,一般設計樁距S≤6D(樁徑),採用後壓漿輔助措施,剪力牆及基礎結構剛度很強,群樁效應較為明顯,群樁基礎的沉降及破壞模式主要為整體沉降、整體破壞。隨著基礎結構、上部結構、附屬結構施工進行及使用階段荷載各種荷載的逐級施加,超高層建築結構樁基受力變形規律也在發生變化,最後形成一有機協調的平衡體系。下面參考既有中、短樁群樁的研究或分析,結合超高層建築施工及運營階段上部結構荷載的施加過程,對超高層建築核心筒下長群樁基礎承載變形機理作如下分析和探討。
首先,基槽開挖卸荷,基底土層發生一定的回彈變形。隨著基礎等上部結構荷載增加,荷載較小時(假設結構施工到正負零時),樁體承擔的荷載(包括樁體自重)主要由土體提供的側摩阻力承擔,此時樁端阻力近為零。這個階段,基樁發生較小的彈性壓縮變形,基礎底板發生相應的下沉使得地基土層分擔基礎荷載發生了相應的壓縮變形。由於地基土層的分擔荷載結果發生了變形,與單樁同等位移條件下,樁土相對位移減小,樁側土層側阻力發揮相對單樁狀態顯然也偏小。樁頂處由於基礎結構的約束,使得側阻力的發揮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基礎結構下一定范圍內由於樁土剛度差異較大,樁土位移差迅速變大,且基樁樁間土分擔上部結構的荷載使得土中應力增大,即增大了樁側法向應力,此兩方面綜合因素使得基樁側阻力發揮得以加強,但總體上小於單樁狀態側阻力發揮。
其次,隨著施工進展,荷載逐漸增大(假設上部結構施工到頂),基底一定范圍內的樁、土繼續發生各自的變形,群樁中、下段側阻力逐漸發揮,樁端端阻力開始發揮(或之前就開始發揮),樁端以下土體發生變形。這個階段,樁土承擔的荷載進一步增大,樁、土變形及其相對位移也進一步增大,各土層側阻力進一步發揮。由於基礎對樁側土的約束作用,樁土相對位移一般達不到土層極限側阻力發揮所需的相對位移值,因此,群樁實體基礎內一般不會發生「樁側土塑性區」。由於核心筒部位荷載相對其周邊柱或牆的荷載較大,由基礎、基樁與土體組成的實體基礎產生壓縮變形和樁端土體的變形迭加後與其周圍土體的相對變形較實體基礎樁間土與基樁相對變形要大的多,因此,基樁樁頂以下一定范圍內實體基礎周邊側摩阻力發揮比樁間土側摩阻力發揮要大。根據北京CBD某超高層工程實測基礎沉降結果和單樁載荷試驗結果對比分析,實體基礎上段土體側阻力可能達到極限值,群樁實體基礎外側周圍土體可能會發生「樁側土塑性區」。與單樁載荷試驗一樣,若群樁基樁樁頂荷載達到單樁載荷試驗同等荷載值時,基礎底板下一定范圍內群樁樁體同樣會發生塑性變形,而不是僅是假定的彈性變形,但實際工程群樁樁頂荷載一般達不到單樁載荷試驗時的最大荷載。
第三,當荷載繼續增加(各種附加荷載、人群荷載均已施加等使用階段,對應單樁載荷試驗確定基樁特徵荷載階段),實體樁基礎中、下段樁間土層及實體基礎外側摩阻力繼續發揮,樁端阻力繼續增加。此階段群樁實體基礎承載變形與上一階段類似,僅是在各項承載和變形發揮方面進一步深入,由於荷載增加及地基土層固結作用,各類承載及變形繼續加大,逐漸形成一有機平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