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價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通過研究和探討有計劃商品經濟中的價格理論,中國逐步建立起價格經濟學。它是一門年輕的正在發展和完善的學科。價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括: 對各國價格理論與實踐進行比較研究的學科,如外國價格管理制度,或進而劃分為蘇聯東歐國家價格管理制度、西方國家價格管理制度等。
『貳』 價格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研究價格經濟學要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指導下,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才可防止盲目性,做到從客觀實際出發,協調價格所反映的經濟關系,有的放矢地不斷探索價格運動中的新問題;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才可防止片面性,做到綜合分析並統籌兼顧;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才可防止割裂性,做到系統地、發展地把握價格運動的來龍去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才可防止一般化,提高對價格運動規律認識的深度與精度。
『叄』 西方經濟學中有哪些定價
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比例的指數,或者說,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是構成商品的因素之一,是商品經濟特有的范疇。
價格的職能有:
(1)標度職能。
即價格所具有的表現商品價值量的度量標記。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時間是商品的內在價值尺度,而貨幣是商品內在價值尺度的外部表現形式。貨幣的價值尺度的作用是藉助價格來實現的,價格承擔了表現社會勞動耗費的職能,成為從觀念上表現商品價值量大小的貨幣標記。
(2)調節職能。
即價格所具有的調整經濟關系、調節經濟活動的功能。由於商品的價格和價值經常存在不相一致的情況,價格的每一次變動都會引起交換雙方利益關系的轉換,因而使價格成為有效的經濟調節手段和經濟杠桿。
(3)信息職能。
即價格變動可以向人們傳遞市場信息,反映供求關系變化狀況,引導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價格的信息職能,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形成的,是市場上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肆』 價格經濟學的簡單介紹
現代的價格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 、正在發展和完善的學科。價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價格形成規律、價格變化規律、比價和差價以及怎樣運用價格杠桿為生產經營服務等。商品價值雖然創造於生產過程,卻要通過交換在流通過程中實現,它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市場供求各項因素的制約,因而商品價格很難同價值完全絕對一致,總會有不同程度的偏離。因此需要認識價值決定與價值實現之間的矛盾,闡明在交換中價格與價值相一致與相偏離的運動的規律性。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各種商品價格相互之間具有系列銜接關系,既有縱向聯系的差價關系,又有橫向聯系的比價關系。價格運動不僅會發生水平的變化,還將引起種種連鎖反應。要認識這種關系,須研究適合於計劃商品經濟的合理的價格體系。探索價格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把握價格運動的規律性,以便發揮價格的杠桿作用,為生產經營服務,從而使價格經濟學研究對象同研究目的統一起來。
『伍』 價格的經濟學意義有哪些
(一)價格的決定與變動
1、價值與價格
商品的價值量是商品價值的大小,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2、價值決定價格
雖然價格的變動受供求影響,但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的。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商品價值量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3、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4、供給與需求
當供不應求時,銷售者趁機提價,價格上升,這就是賣方市場。當供過於求時,購買者持幣待購,價格下降,這就是買方市場。
5、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
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很多,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
(二)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的影響:消費者享有消費自由,可以根據商品價格的漲跌來決定要不要購買。一般說來,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購買;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2)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
①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②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不僅受到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還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A.在替代品(如果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則需求量此少彼多;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則需求量此多彼少。
B.在互補商品(如果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它們就是互補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則需求量此少彼少;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則需求量此多彼多。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價格變動不僅對生活(需求)產生影響,而且對生產(供給)也會產生影響。
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生產。(2)提高勞動生產率。(3)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陸』 經濟學類包括哪些專業
經濟學是一個學科門類,下麵包括兩個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包括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 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
應用經濟學包括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 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 國際貿易學、 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等。但在本科專業中一般是設置有經濟學,金融學,國際貿易學,統計學等專業,其他一般在研究生期間開設。
(6)價格經濟學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經濟學核心思想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通過研究、把握、運用經濟規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最大限度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與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經濟學核心規律
經濟學核心規律是由經濟活動中最深層次的本質展開來的經濟活動的內在必然聯系,決定支配經濟活動中其他層次的規律。經濟發展是價值的發展不是金錢的增長。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價值規律而非價格規律是經濟學的核心規律。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價值規律而非價格規律是經濟學的核心規律。
以經濟為中心是以再生生產力為中心而非以錢為中心,經濟發展是價值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再生生產力的發展、中國人民創新能力的發展而非GDP數字增長。
從現象看經濟發展是社會財富快速增加;從本質看經濟發展是先進生產力快速發展。社會財富快速增加不僅是高樓林立,先進生產力快速發展應落實為社會資源可再生能力、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與人民生活狀況確實改善。
改革開放發展的根本目標,就是提高、進一步提高、再進一步提高「先進生產力」——再生生產力。
三、經濟學基本原理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四、經濟學的對象
經濟學的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社會經濟發展是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
因此主體創造、轉化、實現價值過程中主客體的對稱關系,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規律,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根本規律。
『柒』 經濟學關於價格的描述,有哪些論點包括政治經濟學,古典經濟學,供給學派,新古典經濟學,實驗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商品價值的反映,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他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供給學派:價格受供給的影響,總是圍繞價值呈現周期性波動
『捌』 經濟學上,成本,售價,利潤,利潤率,分別用什麼字母來表示
利潤也稱凈利潤或凈收益,用字母p表示。
以W代表商品價值,k代表成本,以p代表利潤,則商品價值的構成,即W=c+v+m=k+m,進一步變成W=k+p,亦即商品價值轉化為成本價格+利潤。
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企業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的價值表現形式。產品的價值構成是c+v+m,c+v部分轉化為生產成本,m部分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部分,轉化為企業的利潤。
社會主義利潤的具體形式有:實現利潤,即企業銷售收入減去各項費用支出的餘款;上繳利潤,即按規定上繳給國家財政部門的利潤;稅後利潤,即企業實現利潤按國家規定上繳一定比例後留歸企業的部分等等。(8)價格經濟學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政治經濟學理論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企業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的價值表現形式。產品的價值構成是c+v+m,c+v部分轉化為生產成本,m部分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部分,轉化為企業的利潤。
社會主義利潤的具體形式有:實現利潤,即企業銷售收入減去各項費用支出的餘款;上繳利潤,即按規定上繳給國家財政部門的利潤;稅後利潤,即企業實現利潤按國家規定上繳一定比例後留歸企業的部分等等。
社會主義利潤與資本主義利潤有本質的區別,它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用於擴大社會主義再生產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是社會主義積累和社會消費基金的主要來源,也是衡量和評價企業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指標。
經濟利潤在完全競爭市場和壟斷性競爭市場有著特別的用途,正數的利潤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該市場,增加競爭並將市場均衡價格推低,把一些缺乏競爭力的企業排除在市場以外,達到長期均衡。
相反,負數的經濟利潤能將市場原有的部分企業淘汰,因為供給減少的緣故,市場均衡價格會被推高,同樣地達到長期均衡。兩種情況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經濟利潤在各個廠商消失,廠商的總收入相等平均成本的最低點。
『玖』 經濟學中的價格和營銷學中的價格有什麼不同
經濟學中的理論價格和實際生活中的價格不同。理論上,價格是商品的貨幣表現,在商品的交換過程中實現的是等價交換的原則。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形成價格規律。研究理論價格,主要是為國家制定商品的價格政策提供依據,有很大的理論指導意義。而在現實生活中,價格應從營銷學的角度出發,價格是企業與消費者雙方供需力量調和的結果,企業定價、調價主要遵循價值規律,但更重要的是看消費者對價格的反應、市場供求、競爭狀況、國家政策等現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