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中國糧食價格是由哪個部門管理
擴展閱讀
鑽石星塵的反叛什麼意思 2025-07-30 04:54:54
立體裁剪的工具有哪些 2025-07-30 04:23:44

中國糧食價格是由哪個部門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4-25 18:22:22

Ⅰ 中國糧食市場價格的形成與調控機制是什麼政策性收購定價誰來定

我國糧食市場從2004年全面放開,糧食價格以市場形成作為基礎。同時,國家實行以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農業補貼制度、進出口調節為主要內容的糧食價格調控體系,對於實現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每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和臨時收儲價格由國務院確定,指的是承擔政策性收購任務的庫點向農民直接收購的到庫價。面對國內外糧食市場新形勢,尤其是面對國內外糧價倒掛、國家政策性收購大幅增加的新情況,它正積極建議並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完善糧食價格形成和調控機制,更好促進糧食市場發展,更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Ⅱ 中國哪個部門主管糧食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7

Ⅲ ABCD四大糧商是怎樣控制中國糧食市場的

這是中國經營報上的文章 很能說明問題。 隨著2008年中國關於限制外資企業進入糧食流通領域的世貿組織過渡期已結束,已經牢牢掌控了中國的大豆定價權的外資糧商,又把目光急切地投向了中國的糧食產業,現在,他們決定從中儲糧開始突破。
面對拿著「彩禮」上門「提親」的外國糧商,中儲糧並不急於做出決定,已經學會吸取大豆教訓的他們,要看一看,「洋人」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而國家發改委則對此保持著高度警惕,畢竟向中儲糧提親的外資糧商,都以控制整條糧食產業鏈條而著稱於世。
被政府賦予平抑糧油價格的中儲糧,正處在事件的中心,地位微妙。
外資糧商「提親」
「他們確實一直想和我們合作。」中儲糧新聞發言人魏強告訴記者。
他說的「他們」包括世界四大糧商之一的嘉吉公司,中國總部上海,他們的工作人員對於「中儲糧」幾個字並不陌生,「我們經常有一些傳真件往來」,不過,她拒絕透露這些傳真涉及的內容。
嘉吉是一家掌控全球糧食輸出和交易業務的企業,在交易規模上已居全球之首。從食品的生產、包裝,到市場的每一個環節,無不一手包辦。公司業務橫跨五大洲及66個國家,嘉吉現在的發展戰略,就是要開發第三世界的潛在市場。
此時此刻,外資四大糧商在佔領了中國大豆行業後,謀局中國糧食行業的步伐已漸行漸快,除了嘉吉,還有ADM、路易·達孚以及邦基。此前中儲糧某高層透露:四大糧商均在與中儲糧接洽,商談合作事宜。
他們頻繁示好的中儲糧,實際上是中國政府控制的一家糧食購銷機構,主要作用為平抑糧食及農產品價格,彼時,為了使其擁有更多的資源完成這項職能,政府賦予了中儲糧進出口農產品的權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儲糧並未完成企業化改造,投資主體依舊為單一的中央政府。按照政府的安排,中儲糧直接管理著中央在地方的糧庫,負責收購糧食,並以最低收購價以及適時調整價格的方式,影響與控制糧食在流通領域中的價格。其擁有的糧食購銷渠道,在中國境內只有中糧(中國糧食集團)可以比肩,而這顯然是外資看中中儲糧的原因所在。
此時,天時又站在了外資四大糧商的一方。
根據中國簽訂的WTO協議,2008年,中國對糧食流通領域的過渡期行將結束,中國政府將不能再對糧食流通領域的外資介入問題進行限制,外資四大糧商顯然是看中了這個機會,方才頻繁示好中儲糧,希望以此為切入點,進入一直受到政府控制的糧食購銷領域。
現在,布局的還不止是嘉吉。據業內人士介紹,隸屬世界四大糧商之一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團,已經在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湖南等糧食主產區建立或並購糧食加工企業,並在江蘇等省准備建立糧食收儲企業。
產業鏈利益的覬覦
「最危險的是,外資四大糧商都是一條龍的集團化運作,從種子、化肥等生產環節到建立自己的運輸通道等流通環節,掌控了整個鏈條。」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會長劉登高說。
顯然,中儲糧只是這些外資的切入點,他們覬覦的是整條糧食產業鏈的利益,記者了解到,在向中儲糧頻繁示好的同時,嘉吉已在布局中國的化肥市場,這正是糧食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
根據嘉吉方面的公開資料,嘉吉在華有27個獨資和合資公司,但在這個資料中,嘉吉對他們在中國化肥領域的投資隻字不提。
而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嘉吉在華已經建立了全資的山東嘉吉化肥有限公司,以及合資的雲南三環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等。除了種植領域外,嘉吉在華的鏈條基本搭建完成。
「如果控制了化肥等農資,就很容易控制糧價。」劉登高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2006年以來的中國糧價上漲,農資漲價是重要因素。
在這之前,益海嘉里已經做到了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頭把交椅,佔有中國市場份額的60%~70%。
「益海嘉里集團的下一個目標是糧食。」劉登高表示,該集團已在山東兗州建立一家大型麵粉加工企業,一期年加工能力為30萬噸。另據中國儲備糧總公司調查,這個集團在河南周口、河北石家莊也正准備建設麵粉加工企業;不僅涉足糧食加工行業,在江蘇射陽,益海嘉里集團已進行了考察,准備在射陽沿海建立大型糧食收儲加工基地,進入糧食收儲領域。
發改委的戒心
大豆河山的全面淪陷讓政府早已產生了戒心, 「幾年前的教訓觸目驚心,糧食肯定不會重走老路。」中儲糧的上級主管單位——發改委農經司官員告訴記者。
他表示:「我們的國有糧庫不可能讓外商染指。即便是合作,也僅僅限於一些小的加工廠之類,小公司我們不管,國有糧庫,不可能。」
魏強也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和四大糧商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合作。」2007年,四大糧商之一的路易·達孚有意和中儲糧合作建立一家榨油企業,「最後不了了之了。」
「染指中儲糧,沒戲。」上述發改委官員說,「中儲糧並非企業,主要任務不是創造商業利潤,不會為了商業利益放棄宏觀調控職能。」
大豆行業的全線崩潰顯然是長鳴警鍾。大豆市場放開僅幾年,定價權已經完全旁落。此後,中儲糧在食用油方面的調控能力日顯蒼白。最有名的例子是,2007年的食用油漲價潮中,中儲糧拋出20萬噸食用油平抑油價,市場上卻波瀾不起。隨後的調查顯示,70%的食用油都進入了益海嘉里的倉庫。
國內一家大型油脂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抱怨說,「20萬噸太少了。」不過,魏強認為,「關鍵不是太少,是四大糧商實力太強大了,我們太弱小,就是再多投也沒用。」
「我們已經改變了方式,比如從拋售改為定點銷售,效果好了很多。」魏強說,「不過在油料市場上,失去的舊河山,再難收復。」政府顯然不希望大豆的悲劇在更重要的糧食領域重演。
不過,在商務部外資研究部主任、《中國WTO年度報告》主編馬宇看來,這一切根本不用過於擔心:「引進競爭是好的,反壟斷法也已生效,政府可以通過反壟斷法遏止他們的壟斷行為。」他說。
中儲糧的憂慮
然而,盡管如此,上述外資糧商的來勢洶洶仍然讓魏強很擔憂,「比起四大糧商,中國的幾大糧食集團勢力太弱小了,四大糧商在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我們卻沒有一家企業在國內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
目前,中儲糧作為全國最大的糧源控制企業,具有較強的實力,但卻沒有糧食加工業務;中糧集團有加工業務,卻不能掌控糧源,銷售網路也不夠;華糧集團雖然在全國屬於比較大的企業,但實力與跨國公司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另一點讓魏強擔憂的是,同時負責平抑油價的中儲糧,以前曾有過糧食的進出口權,不過,現在糧食的進出口權基本上被中糧壟斷。這一弊端在中儲糧的食用油和大豆等輪換時暴露無疑,「有時我們需要輪換,但是國內的供給跟不上,我們又沒有進口配額,這樣一來,就滯後很多。」
不過,外資四大糧商在中國糧食流通領域市場放開後的一系列動作,正在加劇這種擔憂,「不是說我們完全封閉,我們不和他們合作,我們國家糧食就安全了。」魏強說。承擔平抑國內農產品價格的中儲糧,多少有些進退兩難。
事實上,在四大糧商已經掌握了中國植物油銷售的終端渠道後,通過建立或收購麵粉、大米加工廠,通過植物油的渠道銷售進入糧食消費市場並不難,「因為在我國,糧油完全是一個銷售渠道,這就給我國糧食流通帶來極大風險。」
「而且,外資四大糧商布局銷售網點比我們要強很多,可行的路徑就是,必須有大型的糧食企業與之抗衡。」魏強透露說,下一步,中儲糧會加快糧食加工領域的業務開發,不過,具體的時間表仍然未定。

Ⅳ 糧食收購價格如何制定由省級發改委制定還是市級發改委制定

由國家發改委制定政策性糧食價格。

Ⅳ 中國古代的糧食價格是政府規定的嗎

中國古代的糧食都是由政府來定價和買賣的,私人不得私售糧食,古代糧食問題是國家的根本問題,管理好了國家就會太平!

Ⅵ 國家糧食局的機構職責

國家糧食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的負責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具體業務、行業指導和中央儲備糧行政管理的行政機構。
國家糧食局的主要職責 :
(一)研究提出全國糧食宏觀調控、總量平衡以及糧食流通的中長期規劃、進出口總量計劃和收儲、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建議,擬訂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推動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研究提出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戰略的建議。
(二)承擔糧食監測預警和應急責任,負責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研究提出糧食最低收購價原則的建議,指導協調最低收購價糧食等政策性糧食購銷和糧食產銷合作。
(三)起草全國糧食流通和中央儲備糧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和有關政策並監督執行,制定糧食流通、糧食庫存監督檢查制度並組織實施,負責對糧食收購、儲存環節的糧食質量安全和原糧衛生進行監督管理。
(四)負責糧食流通的行業管理,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政策,擬訂有關國家標准,指導糧食收購市場准入標準的制定並組織實施,指導糧食流通的科技進步、技術改造和新技術推廣,擬訂國家糧食質量標准,制定糧食儲存、運輸的技術規范並監督執行,開展糧食流通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五)承擔中央儲備糧行政管理責任,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中央儲備糧的規模、總體布局和收購、銷售、進出口總量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審批中央儲備糧輪換計劃並監督實施,監督檢查中央儲備糧的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制定中央儲備糧管理的技術規范並監督執行,指導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的業務。
(六)擬訂全國糧食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編制糧食流通、倉儲、加工設施建設規劃,管理有關糧食流通設施國家投資項目。
(七)承辦國務院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國家糧食局,行政機構直屬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處理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具體業務,指導全國糧食部門與管理中國的中央儲備糧。
國家糧食局的主要職責: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政府一直致力於在調查後提出的宏觀調控和調整,總體供需平衡和國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計劃導入和導出和建議的中期和長期戰略采購和儲存,以及對國家糧食儲備庫存的繪制。同時,還致力於起草改革方案為國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並承接此類項目的實施。制定草案的法律法規,相關政策,法規和規章的全國糧食流通和糧食儲備管理,並監督實施;對國家糧食流通,儲存和加工設施的建設制定規劃並提交限額以上那些大型和中等規模的項目,按照既定程序批准,並提出框架工作,為糧食收購的價格以及采購保護價和銷售價格限制。要在工作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協調來管理糧食質量標准;制定技術規范糧食倉儲,裝卸和運輸,並監督實施。為了指導全國糧食部門及其職業培訓的管理,引導和促進其技術改造和新技術的擴展,以及海外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它也負責晶界的統計工作。制定技術規范國家糧食儲備管理和監督其執行情況,並提出在調查後的大小,中央儲備糧和計劃對中央儲備糧的股票的采購,銷售,進口和出口,以確保整體的布局數量,質量和安全性。

Ⅶ 糧食局是幹嘛的

糧食局:

國家糧食局是國務院的職能部門之一,是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管理的負責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具體業務、行業指導和中央儲備糧行政管理的行政機構。

關於單位:

縣級的糧食局是直屬的事業單位、正科級。糧食局的領導是公務員編制,辦事人員多數為事業編制人員。

主要職責:

  1. 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研究提出全國糧食宏觀調控、總量平衡以及糧食流通的中長期規劃、進出口計劃和收儲、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建議;擬定全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

  2. 起草全國糧食流通和中央儲備糧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和有關政策及有關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編制全國糧食流通及倉儲、加工設施的建設計劃,其中限額以上的大中型建設項目按規定程序報批;提出糧食定購價格以及收購保護價和銷售限價的原則。

  3. 協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做好糧食質量標準的管理工作;制定糧食儲存、運輸的技術規范,並監督執行。

  4. 指導全國糧食流通的行業管理和全行業的教育培訓;指導並推動全行業的技術改造和新技術推廣;負責全行業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承擔行業統計工作。

  5. 制定中央儲備糧管理的技術規范,並監督執行

  6. 研究提出中央儲備糧的規模、總體布局和收購、銷售、進出口計劃,並負責督促實施;監督檢查中央儲備糧的庫存、質量和安全。指導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的業務。

  7. 承擔國務院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7)中國糧食價格是由哪個部門管理擴展閱讀:

職能部門:

  1. 辦公室(人事司、外事司)

  2. 調控司

  3. 政策法規司

  4. 監督檢查司

  5. 財務司

  6. 流通與科技發展司

參考鏈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政府官網

Ⅷ 國家糧食局和發改委是什麼關系

國家糧食局現已改革調整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二、關於國務院其他機構調整

組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國家糧食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輪換和管理,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等職責,以及民政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不再保留國家糧食局。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簡稱:國家發展改革委,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是國務院的職能機構。國家發改委的前身是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農業投資項目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察的職責劃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醫療保障局;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輪換和管理,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等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Ⅸ 糧食那個嗎部門管里價格

糧食價格已經放開了,只是保護價或臨儲等政策性收購屬於物價局管理,到國家屬於發改委的物價局

Ⅹ 糧食部門的主管單位是誰

糧食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是各地糧食局,有些地方因行政機構調整沒有糧食局,其職能有可能在各地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各地不一樣,但省級都有糧食局。

國家糧食局是國務院的職能部門之一,是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管理的負責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具體業務、行業指導和中央儲備糧行政管理的行政機構。

國家糧食局主要職責
(一)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研究提出全國糧食宏觀調控、總量平衡以及糧食流通的中長期規劃、進出口計劃和收儲、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建議;擬定全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
(二)起草全國糧食流通和中央儲備糧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和有關政策及有關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編制全國糧食流通及倉儲、加工設施的建設計劃,其中限額以上的大中型建設項目按規定程序報批;提出糧食定購價格以及收購保護價和銷售限價的原則。
(三)協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做好糧食質量標準的管理工作;制定糧食儲存、運輸的技術規范,並監督執行。
(四)指導全國糧食流通的行業管理和全行業的教育培訓;指導並推動全行業的技術改造和新技術推廣;負責全行業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承擔行業統計工作。
(五)制定中央儲備糧管理的技術規范,並監督執行;研究提出中央儲備糧的規模、總體布局和收購、銷售、進出口計劃,並負責督促實施;監督檢查中央儲備糧的庫存、質量和安全。指導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的業務。
(六)承擔國務院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