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2019年吉林的稻子價格怎麼了
擴展閱讀
空瓶記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8-08 06:53:49
如何查四級價格表 2025-08-08 06:43:17

2019年吉林的稻子價格怎麼了

發布時間: 2023-10-13 01:16:52

⑴ 東北水稻的價格低,而且還滯銷,到底是什麼原因

對於東北來說,今年是氣候特別的一年。水稻生產中後期,降水量頻繁,低溫、過度擁擠,不利於水稻成熟,水稻容重下降,成熟度下降,出米率在6.0 ~ 6.3個之間,超過6個班的情況以1米0.21元計算為1。由於東北稻米質量不好,經銷商收購不活躍,農民價格低,江蘇、湖南等南方稻米流入東北市場,擠壓了東北玉米市長/市場份額。

市場對大米價格的期望一般較低。目前市場上的很多觀點認為,由於稻米的庫存很大,後期漲價空間有限,所以經銷商、加工廠都很好,購買積極性也不高。食品流通企業運營方向因素。進入秋季以來,東北地區玉米、大豆價格有望大幅上漲,後市較高,大部分銷售商收購玉米和大豆,資金和倉儲容量用於玉米大豆,水稻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甚至部分地區無人問津,導致黑龍江水稻低價和滯銷。庫存因素。東北地區水稻庫存較多,東北水稻主要用作糧食,直接出售給飼料企業的庫存水稻大部分是早、中、中、迪水稻。黑龍江已經開始收購東芝,但由於數量原因,振興作用有限。

⑵ 市場上影響新季水稻價格的,都有哪些因素

經過近幾年的玉米托市收購,目前水稻庫存量仍然比較大,據了解目前庫存大約在1.3億噸左右,超過年度總產的一半以上,已經超過玉米庫存量。這些庫存水稻需要投放到市場銷售,對現貨水稻價格會產生一定的壓力,也將制約著2019年水稻價格。

⑶ 水稻價格很難有實質性的提升,為什麼會這樣

水稻是我國居民重要的口糧作物,所以水稻生產對於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據最新消息顯示,2020年稻穀總產有望再創新高。關於今年水稻行情,自從早稻上市以來,一直到中晚稻收獲,始終保持穩中上揚的態勢。

綜上分析,這些推動水稻價格上漲的因素還將延續,短期內水稻價格繼續強的概率較大,但鑒於今年水稻豐收、庫存稻穀數量龐大等因素,上漲的空間也會相對有限。預計普通粳稻價格會在目前的1.30-1.40元上漲到1.35-1.50元/斤,秈稻價格會達到1.35-1.50元/斤,優質品種稻穀差異較大,很難預測,不過會在春節這段時間繼續走強。

⑷ 大米近10年來價格變動趨勢和原因

中國一直是糧食生產大國,水稻種植面積在全球持續排前列。2020年7月,聯合國發布《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2020)報告,估計2019年近6.9億人遭受飢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飢餓人數將新增超過1.3億人。從中國來看,當前我國稻穀生產形勢總體良好,大米供給較為充足。

2020年水稻種植面積有望增加

2010年以來,我國稻穀種植面積持續在3000萬公頃以上。由於稻穀價格走低,種植成本不斷上升,以及傳統農業結構的變化等因素,2018年我國稻穀種植面積開始下滑,全年種植面積為3018.9萬公頃;2019年更是跌破3000萬公頃,下滑至2969.4萬公頃。

進入2020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有所回升。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早稻播種面積475.1萬公頃,比2019年增加30.07萬公頃。總產量2729萬噸,比2019年增加102.8萬噸,扭轉了7年來連續下滑的態勢。早稻播種面積的增長主要是由於國家多舉措助力早稻生產,激發農戶種植積極性;以及春播氣象條件對生產總體有利。此外,根據農民日報報道,截至2020年8月中旬,晚稻栽插基本結束,長勢總體正常。雖然2020年南方洪澇對水稻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但由於抗災搶插工作及時,晚稻栽播面積有望增加。總體來看,預計2020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有望達到3026萬公頃。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米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⑸ 今年糧食價格比往年低怎麼回事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濕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曬玉米(達到收購標准)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台河市官方通報配檔,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曬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托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托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老行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麵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侍賣嘩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盡管有國家托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國家力量影響趨弱。而中國的玉米市場價格已經和國際市場接軌。

⑹ 目前水稻的收購價格如何呢以後價格會不會繼續上漲

水稻做為主食之一,為了更好地平穩農作物生產量,提升農戶種地的主動性,一直以來擁有倉儲的規章制度,栽種水稻大部分不必擔心銷售市場難題,每一年會傳出相匹配的最少收購價。在2004至2007年時,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的最少收購價各自為0.7元/斤、0.72元/斤和0.75元/斤,2008至2014年逐漸上漲最少收購價,2014年、2015年做到巔峰,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各自為1.35元/斤、1.38元/斤和1.55元/斤。接著發生下降最少收購價的狀況,2019年早稻、中晚稻粳稻的最少收購價各自為1.2元/斤、1.26元/斤和1.3元/斤,以粳稻為例子,從巔峰時1.55元/斤下降至1.3元/斤,畝產量1200斤盈利減少了300元。很多時候最少收購價變成農戶賣糧時的最高成交價,最少收購價的起伏一定程度上面危害水稻價錢,也直接影響著農戶種地的主動性。

針對中後期水稻的價錢總體上而言增漲的力度並不會很大,特別是現在已經寒露了,東北三省的水稻可能相繼的發售,也影響了水稻的價錢的增漲。根據我國對水稻的最少回收保護價與往年差不多,可以說水稻的價位相對而言有下滑的一點,終究還有一些通脹在這裡面。最少回收保護價早秈稻的價錢為1.20元1斤,中晚鮮豆的收購價格為1.26元一斤,粳稻的價錢為1.30元一斤。但現階段收購價格都略高於這種,自然僅有早秈稻的價錢稍稍低一些,均值在1.15元上下一斤。危害在我國水稻漲價的要素十分的多,但最主要的緣故是我國庫存量的水稻的生產量十分的大,現階段在1億斤噸上下,並且去產能的心願特別的明顯,每星期都是有方案的開展銷售市場上競拍,交易量非常的低。終究水稻的主要用途便是做為老百姓的正餐,別的的功能十分的少,工業級也就在500萬噸級上下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