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如何打好快遞價格戰
擴展閱讀
顧客嫌價格高怎麼說 2025-08-08 09:20:22
超z聯賽第二有多少鑽石 2025-08-08 08:49:03

如何打好快遞價格戰

發布時間: 2023-10-10 17:45:43

1. 快遞員含淚口述:一天送200件,每單賺2毛5,我只想先活下去

天下苦價格戰久矣!如今的快遞員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近日,央視 財經 報道,各大快遞公司此起彼伏的價格戰,帶來了派送單費的急劇下降,許多快遞員對此是叫苦不迭。

更恐怖的是,有快遞員直接吐槽,到手派件費已降至4毛錢/件,扣除簡訊費、電話費後,一單只能賺個2毛5!

一單只賺2毛5,什麼概念?我們先來算一筆賬,每個快遞員每天保持10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平均下來,每天也就能送個200單左右。就算每月再保持滿勤,一個月下來,派單收入也只有1500元。

另外,再加上許多站點沒有基礎工資這一說,快遞員每月1500元的收入,在一個十八線以外的小縣城都難以活下去。而每天累死累活,甚至都還比不上一個每月站站崗、開開門就能拿3000塊的保安,想想都讓人難以心安。

想必很多人對此都有疑問,我們平時寄一個小件,基本都在10塊錢左右,多的也高達20元以上。要說快遞員只賺當中2.5%的利潤,屬實不應該啊!

但是,當你了解了快遞行業不為人知的收費內幕之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快遞員每單只有慘兮兮的2毛5了。

快遞行業的收費標准,單票利潤都是以毫釐計算。而在利潤分配方面,可以說當中的水是真的很深。

因為在裡面,藏著無數個中間商在瓜分著這比紙還薄的利潤!

首先,我們先跟大家講下快遞公司業務具體是如何進行分配的。快遞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攬收、中轉、派送和信息服務四個環節,缺一不可。

而經過這四個環節的層層收費之後,最後才是快遞員最終拿到手的利潤。假設一個用戶付了10元的快遞費,那當中的3元便是由剛開始的攬件方拿走了,城市內分撥費1.6元,分撥中心的運費0.3元,總部還要收取1元的面單費、2元的中轉費、1.5元的派件費,最後快遞員到手的派送費大概是在1.6元左右。

但問題是,這是在沒有價格戰這個外力因素下,所做出的最佳理想收費模型。如果存在價格戰,那快遞員還能拿到1.6元的派送費嗎?

我們要知道,面單收入、中轉費、運輸費這幾個點基本都是固定不變的,而一旦發生價格戰,最先遭殃的必然就只能是末端網點和快遞員的利潤收入。

所以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而快遞員,則是被迫成為了價格戰下的受害者。

現在我們應該知道,快遞員之所以只能賺2毛5,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價格戰身上。要是沒有了價格戰,快遞員的單費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那這場價格戰到底多久才能結束呢?

我只能說,這場戰斗是一個無底洞,很難看到終點。

這就跟商業競爭的本質是一個道理。自古以來,只要有2-3家同種類、同業務的公司,在他們之間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競爭的關系。

物流也是如此,只要存在競爭,必然就會有價格戰。

另外,價格戰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要想轉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根據數據表明,從2010年開始,我國快遞行業的快遞均價就一直在跌。2010年是24.6元,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已經跌到了11.8元,短短9年就下跌了將近有1倍之多。而今年價格戰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還愈演愈烈。因此,目前來判斷,價格戰大概率是無止無休了。

其次,根據目前披露的財報信息,各家快遞的「彈葯」依然充足。 除申通外,圓通、順豐、中通等一眾巨頭的現金流都十分充足,順豐甚至在今年上半年還出現了將近一倍的數據增長。既然有錢砸,那價格戰短時間內自然是不會停止。

與此同時,通達系今年的大動作不斷。順豐有豐巢,中通收購日日順,韻達有蜜罐和韻達超市,申通喵站開始落地,圓通有媽媽驛站等等。這些快遞巨頭持續在快遞末端加碼,更是加劇了彼此之間的競爭。而要想短期之間占據新的市場,價格戰就不可避免的得繼續打。

最後,新對手的出現,給這個本就僧多粥少的快遞市場,再添了一劑猛葯。

近年來,極兔、眾郵強勢入局,讓這個市場變得更加不可控了。如果平時有用拼多多,你會發現80%的商家給你發的都是極兔快遞。而拼多多坐擁6億用戶,極兔速遞顯然是不缺市場的,而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讓快遞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劇烈了,價格戰最終也會越打越凶。

因此,剪不斷,理還亂。快遞行業要想甩掉價格戰,基本是難如登天。而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亦是深陷到價格戰的這場漩渦當中了。

作為最直接的受害者,快遞員自然是成為了我們的首要談論對象。

想必大家有看到過「外賣員、快遞員輕松月入過萬」此類信息。但說實話,這真的是極少數。根據數據顯示,75.07%的快遞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月收入超過1萬的僅為0.73%。也就是說,快遞員的收入在整個 社會 內並不高。

如今再加上價格戰,現在的快遞員收入越來越少,同樣也越來越忙了。 因為現在單價少了,意味著他需要跑更多的單量,才能達到之前的收入水平。這就間接導致他們的服務水平不可避免的會下降。

比如說,現在很多快遞員派送快遞事先都不會通知用戶,一般都是直接放到快遞驛站或者是快遞櫃,然後發個簡訊給你,這樣一個單子的派件工作算是直接完成了。

快遞櫃要收費,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接受,如果放快遞驛站,離家近倒也還好,但是如果隔了好幾條街,直線距離都得好幾公里的話,那估計每個用戶得氣吐血。

那對快遞企業來講,價格戰真就有好處嗎?

價格戰短期內的確會讓他們能夠占據一定的市場,但是這畢竟是一門耗錢的持久戰,長期以往,公司的現金流難免不會出現問題。 就像當年的全峰快遞一樣,巔峰時期增速超越順豐,四通一達,但最後卻因為價格戰導致資金鏈斷裂,從而崩盤倒下。可見價格戰對於一個公司的資金能力要求有多麼高。

所以,價格戰打了這么多年,是一損俱損,沒有任何好處可言。但現實就像大話西遊里所說的:明知道會受傷,卻還要撲到火上。

最後,我只能說,價格戰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深深影響到了我們所有人,而這也已經成為了一個根本無法改變的事實!

作者:王小孟

2. 快遞價格戰燃燒到西部,極兔與百世市場策略有何不同

90後劉強原來在酒店做一名服務員,去年疫情酒店停櫻滑業兩月,他果斷選擇在上海做了一名快遞員,每天早上5點,他就來到網點卸貨分揀,然後將快遞一件件送出去。

「每天兩個頻次共送400件,派件一單賺1元,收件5到10元不等,但一天就最多收10個件左右,基本都是派件」。劉強說, 快件放驛站平均6-8毛一個,放櫃子5毛,正常的話一個月到手7000元。

一旦遇上幾個投訴,這個月的收入就會銳減,甚至一月都白幹了。劉強介紹,價格戰導致派費降低,很多同事就因為收入低離職了,當時選擇送快遞,就是不想在疫情期間失業,沒想到這個活真的心累。

1.22元發全省

淡季不淡,價格戰真的停不下來,億豹網接到粉絲爆料稱,某快遞四川省區總部發布調價通知, 從8月份開始,再次將省內的0.5公斤的快件降到一口價1.22元,3公斤以內的也只有1.6元。 盡管只限省內,這一價格無疑將非常有吸引力,何況還是幅員遼闊、業務量大的四川。

在價格監管高壓態勢下,江浙滬粵等成為敏感地區,總部控制總量的情況下,中西部地區的爭奪開始提上日程。億豹網認為,西部地區本來發件量少,一味採取補貼形式降低發件成本, 省區對於派費的截留將增加, 從而不利於西部地區網點穩定。

「低於成本的價格,脊咐臘想靠規模來盈利,就是一茬茬的割韭菜,但韭菜也有斷茬的時候。」從上市公司公布的6月經營業績顯示,單票收入持續降低,價格戰並無停歇跡象, 頭部企業仍舊採用以價換量的市場策略。

從業務完成量同比增速看,增速最大的是順豐,為38.03%,韻達、圓通和申通的增速分別為29.29%、26.79%和4.82%。

但收入增速與業務增速並不匹配,從營收同比增速來看,圓通位列最高,達22.99%,順豐、韻達、申通分別為22.71%、10.52%和7.3%。

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0.8,較1-5月上升了0.3。CR8是件量規模排名前8位的快遞公司, 順豐、三通一達、京東物流、郵政、極兔應該都包含在內。

億豹網獲悉,價格下快遞企業利潤普遍遭遇下滑甚至虧損,順豐此前公告表示,在2021年一季度凈虧損達9.89億元之後,二季度凈利潤在16.29億元到18.19億元之間。申通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4億元至1.6億元,上一年同期盈利7000萬。

末端面臨的困境接二連三

激烈爭奪下,市場已經難見二線快遞品牌。 「收一票虧一票,一票虧一塊錢,一天虧幾百萬,天天快遞就這樣死於價格戰。」 一位前天天快遞高管這樣描述彼時的狀態。

「之前天天快遞是行業最低價,還有點競爭優勢,當極兔快遞出現後,極兔變成了最低價,天天快遞就徹底失去了生存和翻盤的機會。」億豹網了解到,百世目前遭遇同樣的境地,收貨越多虧損越多,如果想要生存下來,必須丟掉不賺錢的客戶。

快遞總部利潤微薄或虧損,網點普遍不掙錢,快遞員辛苦卻收入低,消費者網購增多但體驗不佳。 價格戰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傳導鏈條, 每一個節點都在努力忍耐,或者,在等待答案。本文開頭提到的劉強就是這個鏈條中的一個最小因子。

在這樣的循環往復下,「招人難」成為是行業面臨的又一難題。以前,看到快遞點的門頭,就會有人找上門來問「要不要招快遞員」,而現在,快遞員這一「全年無休、薪酬不算高」的辛苦行當,已經沒有太大吸引力。干到兩年以上,基本就簡並算是老員工了。

對於快遞企業而言, 規模、成本、品質,像一個三角穩定器 ,有規模才能控製成本,有成本優勢才能提升服務品質,三者缺一不可。在這場博弈中,價格戰的終局在哪裡,當前還看不出答案。

3. 1元就能發貨,極兔再掀快遞價格戰,為什麼極兔可以做到這么低

一元錢就能發貨,極兔再次掀起了快遞價格戰。極兔之所以能做到價格這么低,這是為了讓自己的品牌能獲得更多人的喜歡。其實在快遞運輸當中,貨車司機沒有太多的活,如果想拉到更多的,也可能也只能考慮到降低貨物運輸成本低。一元錢就能夠發貨,這是對於一些快遞來說可能都沒有辦法掙到費用,但是由於公司內部也會給予補貼,還是可以考慮發貨。

打響自己的品牌

極兔快遞在最先開始的時候,可能並不是考慮到掙錢,而是想到打響自己的品牌。只有通過自己的品牌打響後再從中賺錢,先開始創業,給更多的顧客一些甜頭,等到最後自己的名聲要更廣一些,可能就開始考慮到漲價的問題。不可能一味的總是考慮到虧本的問題,自己有了很好的聲譽,能夠在快遞行業站立住腳跟,再漲價。

4. 電商打價格戰如何應對

電商打價格戰應對方法有:增加sku、新上鏈接、禪緩盯玩概念、對沖等四方面。

1、增加sku

簡單來說,就是在鏈接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新的低價sku,通過這個sku去透出低價來與同行之間競爭。

新手開網店技巧

新手可以直接去搜索對應的一些藍海關鍵詞,查看一下排在首頁的產品中有沒有同行的店鋪;如果這種產品同行也是剛做的話,並且還能排到前面,說明這個產品很有潛力,也是同行即將著重推廣和打造的潛力款。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生意參謀,把他拉到你的競品分析里,直接去對標他的哪余訪客增長路線,然後跟這個同行去做就可以了。

多關注跟你產品風格、價格差不多的一些同行的店鋪,主要去看他們店鋪最近上了什麼新款,就是有新品打標的產品。針對這些新品直接去跟也是可以的,因為同行能夠把自己的店鋪做好,說明他在選品上是沒有問題的,這時候直接跟著去選,那大概率可以找到對應的潛力款。

5. 已持續多年的快遞價格戰或將宣告終結,官方對此做出了哪些相應舉措

第一,監督,第二,罰款,第三,有效的調控,第四,不斷規范行業內的風氣,第五,遇到違法問題絕不容忍。

6. 價格戰」的極兔 快遞行業迎來大洗牌

4月12日,拼多多處罰極兔快遞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們的熱議。畢竟在大家眼中,極兔快遞早已經被視為「拼多多系」,這一行為怎麼看都頗有自家人打自家人的感覺。


當然,拼多多從來都沒有正式承認過和極兔的關系,然而有關於他們的聯系在網上一直都有傳聞。極兔快遞的創始人李傑,是原oppo印尼業務的負責人,而oppo本身就是從步步高拆分出來的。有趣的是,黃崢一直被稱為段永平的「徒弟」之一,當初段永平花400萬買下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時候,就把黃崢帶上了。所以從創始人的角度上,可以說有那麼一點同門的意味。


然而在這個跨界投資的時代,僅僅是創始人方面稍微沾親帶故就把兩個企業強行綁在一起有點說不通,之所以兩者被說在一起, 主要是極兔超過90%的業務量都來自於拼多多 ,不少網友都表示「如果不是用拼多多,根本都不知道有極兔這家快遞」。



而拼多多為什麼這么青睞極兔呢?拋去那些坊間傳聞,最大的原因還是——便宜。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的崛起依靠的就是低端消費市場,大家來拼多多上買東西不就圖個便宜么!而物流作為電商的重要一環,自然也是要算入成本內的,如果說快遞費可以比別家便宜幾毛,那麼售價自然也可以隨之比其他平台便宜一些。可千萬別小看這幾毛錢,有時候這點差距足以影響消費者的選擇。而極兔作為近年才殺入中國市場的新秀,殺手鐧就是價格戰。前期憑借明顯低於行業標準的快遞價虧本吸引客戶。據報道,2021年1-2月,快遞業平均單價同比下降20.2%。而就在上個月,義烏的快遞價格擊穿1元。這一切的背後,極兔「功不可沒」。這種價格戰的手段對於消費者而言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必須承認它就是有效。憑借極低的價格,極兔的成長可謂是飛速。去年5月,極兔日單量才剛突破100萬件,僅僅兩個月後就增長至500萬以上。而根據公開消息,到了今年1月,極兔的日單已經穩定在2000萬,完全不輸於我們熟悉的「四達一通」。


當然,打價格戰的背後,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 健康 。 4月9日,因「低價傾銷」,極兔速遞遭到義烏郵政管理局整治,部分分撥中心被勒令停業整改。 考慮到國家近期對於反壟斷的態度,拼多多此時撇清和極兔的關系也情有可原。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極兔快遞剛完成了一筆18億美元的融資,由博裕資本領投,紅杉資本和高瓴跟投,完成這筆融資後, 極兔的估值已經來到78億美元。 另外,還有消息聲稱極兔即將赴美IPO。這一切都意味著快遞行業即將迎來新的洗牌,最後誰能占據市場,還是未知之數。

7. 快遞行業間價格戰的背後是什麼

快遞之間的價格戰就是為了爭奪客戶,從而搶占市場份額,畢竟現在快遞運輸的盤子特別大,而從事快遞的公司也比較多,競爭才會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