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戰上怎樣處理同行價格戰
您好。
--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也是我在大學經常需要在論文中提及的棘手問題。
--我在MBA教材中讀到的:一、清晰定位。二、放大優勢。三、精耕細作。四、團隊氣勢。說了很多,可在我看來並不實際,太過於理論化了,所以我拋開不講,說說我自己的淺見。
--無可否認降價是營銷中競爭的最直接最快速的取勝手段之一,但是它是極其不健康的。
--您說的情況就是您和競爭對手雙方都陷入了降價怪圈,這時有一方能及時剎車絕對是好事。
--顯然你們的target market是分享的,但是你的競爭對手也應該明白一味的降低售價而減少利潤,雖然可以搶占更多的消費者,但一旦形成惡性循環這樣耗下去,結果將比和競爭那個對手一較高價格共享市場來的糟的多,因此此時需要的是協商,也就是說並非一味競爭而是要為了一定意義上共同的利益來進行一些合作,或者說調整一下競爭關系和狀態從而走出降價怪圈。
--這個時侯您應當想到的是商業潛規則,如果您有一定的號召力和魄力,可以坦然的和競爭對手坐下來談,談問題的關鍵,無論兩方或是幾方,顯然都不願意放棄這同一樣商品因為顯然放棄它帶來的損失不可小時,那麼就名言繼續這樣價格戰下去的血的代價,沒有一方會贏,相反是幾敗俱傷。說服競爭者達成最終的一致協定絕非易事,這需要公司的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和審計師等人員進行一個分析,拿出一份報表,大略就是對比在全行業競爭者降價之前的利潤率和銷售額度,以及目前的利潤率和銷售額度,再推算繼續這樣打價格站未來幾個月的利潤率和加收額度。分析的結果應當顯示為decline也就是下滑趨勢,而且不只一家,是全行業各家銷售同樣產品的競爭者都在同比虧損,也就是說一塊蛋糕大家分原本每人分到一塊還算夠吃,可是價格戰導致這塊蛋糕越來越小,因此分到的比例再多也不再夠吃了。
--當然,即使達成了這樣的穩定價格甚至略微提價的「協定」,也還是無可避免的存在著競爭,這時的競爭靠的就是自身的服務質量,對消費者行為的把握度,和銷售員的素質能力了。相信這些也是公司日常極為重視的部分。
--粗略的談了我的淺見,我畢竟還只是一個在國外大學讀市場營銷的毛頭小子,對市場的實際了解不夠深入,只是談了一個空架子的構想,僅僅擁有一些理論上的東西,希望能給您一些略微的幫助。
--最後祝您和公司早日順利走出價格戰的怪圈,謝謝!
❷ 一般企業怎麼面對價格戰
現在,不論是出於擴大市場份額,還是出於刺激消費市場等其他原因,價格戰已經是商家越來越喜歡用的利器,薄利多銷也成為發展道路之一。第一個拿起降價武器的企業往往最容易招致批評,因為其他同行企業要麼自己也跟著一同降價,要麼看自己的市場一點點被稀釋掉。那麼一般企業怎麼面對價格戰。
通常面對價格戰,商家應對的方式無外乎以下幾種:
1、你降我也降
這就好比兩個武林高手對決,其中一位拿起降價的武器來挑釁,另外一家一沖動,也拿起降價的武器,兩人可能是為了名,也可能是為了利,總之是打得熱火朝天。兩人這邊打著,其實心裡苦不堪言,這邊價格低,那邊價格更低,要想贏,只能在降價,結果利潤越來越小,最後兩人達成默契,就這樣吧,不打了,目前已經兩敗俱傷了,在打就都得玩完。最高興的是旁邊看熱鬧的消費者,恨不能兩人打到天昏地暗,這樣天天能買到低價產品。
2、不降,固守
還有比較冷靜的人,看到對方拿著降價來挑戰,自己卻堅決不降:本來利潤就沒多少了,在跟著你降價,自己搞不好賣件東西不僅賺不到錢,還得貼錢。價錢是沒有降下來,利潤是保住了,但看著自己的市場份額一點點被稀釋掉,保住利潤,少了市場份額,結果搞不好還是虧了。這時候降價,已經錯失了市場時機,如果是固守不降價的陣地,到最後肯定是死路一條,企業就陷入兩難的境地。
3、不降,打明星牌
對方拿著降價來挑戰,自己既不講價,也不出手,那怎麼辦?找別人幫忙。這人得有知名度,消費者只要一看到他的臉,就算叫不出他的名字,也得知道這人干過什麼事。另外這人得有影響力,這邊一句話,那邊就算是不去執行,也得記在心裡,沒准什麼時候就成為了消費者。這種 方法 就是你降價,我找明星代言,拉高產品的標准,當然,這種方法通常也耗費不少金錢,而且效果不敢保證,如果對方一邊降價,並同時找人代言,搞不好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4、不降,追求附加價值
這種做法是,你降價,我堅決不降,不僅不降,我還提價。這種策略是在產品上家功夫。你沒有的,我有;你有的,我比你的好;你比我的好,那我就弄新的東西出來。這種方法是盡量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例如你賣刀,我就給刀加個可以削水果的功能,居家打架兩用;如果你學我,我在給刀加個可以放暗器的功能,不僅可以近距離攻擊,遠距離也有殺傷力;你在學,我就加個免費給刀保養的服務,總之就是要比你的產品強。對方賣的是價格,我賣的是價值,不僅不降價就能提高銷量,沒准還能提價創造更大的利潤。
由此可見,最後一種應對方式,是效果最顯著的。至於很多企業最終選擇其他方法,則和企業自身有很大的關系,如注重營銷忽略產品等。商場如戰場,但商場又不是戰場,戰場講究勇者勝,商場則是越勇敢的人,就越容易失敗,因為戰場以人為主導,商場確實產品說話,所以當面對價格戰的時候,只有提升產品的價值,才能最終獲得勝利。
行政調控價格戰
完善 政策法規
科學劃定惡性競爭與良性競爭的界限,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是不可避免的,良性競爭無需遏制,但對惡性競爭則必須堅決遏制,否則就不能維持正常的市場秩序。
科學劃定惡性競爭與良性競爭的界限,是政府實施市場監管職能的前提,無此,市場監管就無從著手、無法可依。價格主管部門要依法定價,根據《價格法》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建立一個健康有序的價格競爭機制和市場;要對市場出現的價格違法現象及時調查取證,依法查處。為制止低價傾銷行為,行業主管部門應當配合價格主管部門,及時發布行業平均成本,作為舉報低價傾銷行為的參考標准。對破壞競爭的違法行為,一經查處,要嚴厲打擊,以此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重調產業結構
宏觀調控好各行業生產企業的數量,集中有效資源於一些優勢企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進一步加大產業調整力度,突出抓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和堅決淘汰技術落後、市場過剩的生產能力。在調整中,要注重政策引導,減少行政干預,鼓勵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尋找新的生機。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政府應強化宏觀調控,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科學、嚴謹地制定產業政策,並保證和監督其貫徹執行,有目的地引導企業的經濟活動。
支持行業協會
支持行業協會的成立並用其制訂行規,規范企業行為,阻止惡性價格戰的蔓延。政府職員對各行各業的所有企業的行為不可能有全面准確的了解,又事務浩繁,沒有時間和精力處理這些十分具體的事務,因此單靠政府的力量是難以遏制價格戰的升級和蔓延的,必須依靠中介組織的力量。行業協會是同行企業進行自我管理的組織,對本行業諸企業的狀況有比較全面和准確的了解,易於提出切實可行的 措施 ,因此政府應支持其成立,用其制訂行規,規范企業行為,阻止價格戰的升級和蔓延。行業協會成立之後,不僅可擔負上述職能,而且可為同行企業提供信息、技術、政策法律等服務,並可代表同行企業作為整體與政府打交道,既解決了單個企業所不能解決的一些難題,又方便了政府對企業的管理,好處多多。先進的大多數行業沒有成立行業協會,政府應充分認識其價值,推動其普遍成立。
激勵約束並舉
疏導結合,雙管齊下。在激勵方面,就是樹立典型,對通過優化改善功能、提高質量、優化服務等方式進行競爭的企業給予優惠政策,並對其中的典型給予表揚,多方引導,促使企業將競爭的視線從價格競爭聚焦到提高服務質量、創新品牌、提供新業務上去;在約束方面,主要通過法律法規來規范市場行為,打擊惡性價格競爭行為,並通過行業案例宣傳來警示企業。
❸ 怎樣打好價格戰 如何應對 同行打價格戰
當服裝都是高價時,消費者自然貨比三家,尋找更加便宜的服裝店消費。服裝店主為了在銷售平淡的情況下盡快出售服裝,就容易在價格上進行相互壓制,以此來爭取更多的消費者。價格戰從來都是惡意的競爭,最後的結果是讓眾多的服裝店主兩敗俱傷,尤其是在服裝市場里,毗鄰的服裝店進行價格戰時,更容易相互傷害。那麼服裝店主如何避免與同行的價格戰呢?今天女裝網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方法吧。
3.減少其他支出成本
現在很多服裝店主在成本支出上開始縮減。因為,服裝進貨價,店鋪房租,電費水費都上漲的情況下,服裝店主需要在其他方面減少自己的成本壓力。具體的做法有與別人合租一個倉庫,減少雇傭工人的人數等等。只有自己的成本減少了,服裝的價格才會更有優勢。
服裝店主如何避免與同行之間的價格戰?以上就是女裝網分享的避免同行間價格戰的幾個實用方法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❹ 同行跟你打價格戰,虧本他也願意。被壓了全部生意怎麼辦
如果我們真的碰到打價格戰了,那麼只能應對,你不應對,客流都被對方吸走了,你怎麼生存,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活,我們要養家糊口。退一步講,客流吸走就吸走吧,市場就那麼大,別人低價把貨賣了,買了別人的了,是不是就不買你的了,你的貨是不是壓在門店,壓在庫房,再死抗價格,你的貨就成死貨了。死貨就等賠錢唄,賠的頂不住了,那就是關門大吉。所以只能應對。
但應對,必須有一定的方法。不要點對點開戰,也就是不要同類同款。可以用別類別款促銷他的低價貨物。比如,農夫山泉礦泉水,原價二元,他賣一元。你可以用紅牛飲料,買兩瓶送一瓶農夫山泉礦泉水。這樣做,你既不虧本,還有利潤,,也讓對方張口無言。顯不出他的貨的便宜,再便宜也沒有免費的便誼吧!
❺ 做女裝周圍同行價格壓得太低,無法抗爭怎麼辦
對於開服裝店的老闆老師,每年7-9月是非常頭疼的,因為這個時候正值服裝行業的淡季,而每家店的這個時候為了清庫存直接打價格戰,有人說,服裝打價格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可見價格戰對於負責人來說有多激烈,在服裝一條街或比較集中的商業區,店鋪與店鋪之間,同行與同行之間,上新與清貨的時候,促銷活動的時候,都免不了有競爭,價格戰就是其中的一種。但是時間長了我們會發現,一味地降價和促銷並不能打長久戰,而價格戰無論對於自己的服裝店還是對方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如何打好「價格戰」,其實是有技巧的。
降低進貨成本進貨。尋找更加便宜的貨源。對於開服裝店的人來說,如何在款式質量符合自己要求的情況下找到更加便宜的貨源,是節約成本最好的服飾,拿貨價格決定出售價格,低成本地拿貨價格讓店鋪的貨源有更多價格銷售空間,同時也是為我們提供著更多的利潤的基礎,也讓店鋪比競爭者更有優勢低成本讓我們有著更多的價格銷售空間,所以如果要打好價格戰,那麼就從源頭做起,降低進貨成本進貨,尋找更加便宜的貨源,然後可以,直接向廠家拿貨。
巧用「折扣」。「折扣」所有店鋪做促銷貨源慣用的一種手段,甚至還一些商家在平常也會想方設法地給顧客折扣,以至於引起顧客的購買慾望,當然,折扣也是打價格戰必用的手段,
一般童裝店老闆會在淡季的時候根據顧客的購買時間、數量等來決定師傅給折扣,就比如換季的時候將擠壓的過季尾貨清一清,這樣就可以保證流動資金充足拿下一個季度的貨品,又能吸引到客流量,而且剛上新的應季服裝也在「換季潮」中得到了很好的銷售。
獨特的服裝款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打價格戰的時候往往會在同一款衣服裡面,一家店比一家店低,同樣的款式價格戰最容易在同款服裝里產生。同款衣服是為了搶顧客,因為,同一件衣服,顧客肯定是最低那家買,但是一味地降低價格不是長久方法,所以,在淡季促銷的時候,最好是在款式上求新,求異,表面款式雷同,這樣,在其他店鋪打價格戰的時候,你的店鋪擁有更多的主動權。
尾數定價。做過銷售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一個很巧妙的定價方法就是將價格的「頭」減上一減,然後在尾數利用8或9來定價,其實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會給人的錯覺,比如這件衣服的價格原本是30元,改成29.9,原本只是少0.1,但是卻感覺原本30元買的東西,二十多塊錢就可以買到了,這是定價戰略,記好了。
減少其他支出成本。在淡季的時候生意本來就差,基本是虧本生意,加上打價格戰,那麼壓力就就更大了,因為貨源進貨,店租,水費電費等等硬性支出的情況下,店鋪需要在其他地方減少成本壓力。
以上就是服裝店鋪在淡季換季的時候與同行打價格戰的策略了,服裝店的老闆可以作為參考,切記,開服裝店千萬不要盲目地打價格戰,那樣只會兩敗俱傷,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