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進貨價格不一樣怎麼做賬
每間公司做法都有所不同,但是在財務處理方面含義是一致的,通常都有此如下方法:
1、先進先出
2、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3、移動加權平均法
4、個別計價法。
1、首先就是先進先出,是公司或者個人先購入的就先結轉成本,打個比方這個月是你購入了300件物品,單價9元。上月結存50件,單價是10元。本月發出(也就是用掉了)200件,這個時候結轉的成本是
=50*10+150*9=1850元。先把你以前的結轉再結轉新的就是這樣。
2、其次就是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這個是到月末才能結轉成本,平時不能結轉成本。例如本月購入300件,單價9元,上月結存50件,單價10元,又購入一次物品數量是200件,單價是11元。然後本月發出450件。計算成本的時候就是:先計算平均單價=(300*9+50*10+200*11)/550=9.82。然後成本是發出的數量乘以平均單價
即450*9.82=4419。
3、然後就是移動加權平均法;每進一次貨算一次單價再算成本。打個比方本月3號購入300件,單價9元,上月結存50件,單價10元,10號發出250件,20號又購入一次物品數量是200件,單價11元。25號發出150件。這個時候呢,在10發出存貨的時候結轉成本就是={(300*9+50*10)/350}*250=2285.70元。在25號發出存貨的話也差不多啦,就是十號還沒有用完的成本加上20號購入的來算單價。
4、第四種就是因為主要是價值特別大的資產採用個別計價法。
綜上所述如果用最好的兩種方法是先進先出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這樣就可以消除進價的誤差。而且採用這兩種方法的工作量也是比較小的。
㈡ 商品標價與實付價不同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當我們在購物時商品與實際價格不相符時,不要慌張。許多人在購物時經常會遇到商品和實際價格不符的情況,當然,大多時候是商家不小心弄錯了。溝通一下便好,但是如果遇到一些蠻不講理的商家,難么我就需要進行相應的反制措施。
一,與商家溝通
二,做好取證調查
三,舉報給相關部門
遇事先不慌,與商家溝通是否存在人為失誤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經常遇到類似的事件,這樣的事情有時候並不是商家有意為之,所以我們要先和商家溝通,說明是否存在失誤的行為。如果溝通不順,那麼就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做好下一步准備。
㈢ 京東搜抖音同款價格都不一樣怎麼辦
挑選有官方認稿兄證的進行購買。
1、因進貨批次不同價錢就會有所不同,京此敬沒東商城每一個店鋪都是從不同的渠道停止進貨的,中間商不同所以價錢森納上下也是不一樣的。
2、商質量量不同,有些店鋪賣,有的賣假貨,有的賣,價錢自然就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