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價格優惠的方式有哪些
擴展閱讀
怎麼拿到小紅書資源 2025-08-04 05:45:25
庫面板能管理哪些資源 2025-08-04 05:44:07

價格優惠的方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16 17:06:28

㈠ 折扣定價策略有哪些

企業為了回報顧客的某些購買行為,常常會採用折扣形式給消費者讓利。也就是說,企業會對其基本價格進行調整,這些價格調整被稱為折扣或折讓。

1.現金折扣策略

現金折扣是對及時付清賬款的消費者的一種價格折扣。現金折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現金周轉情況,減少欠款及壞賬損失。

2.數量折扣策略

數量折扣是指企業對大量購買的顧客所給予的一種折扣。一般情況下顧客購買數量越大,企業給予的折扣也就越大。數量折扣又分累計數量折扣與非累計數量折扣兩種。

累計數量折扣是指顧客在規定的一定時期內,購買商品達到一定數量或一定金額時,企業按照總量大小分別給予不同的折扣;非累計折扣是指規定顧客一次性購買某種商品達到一定數量或一定金額時,企業給予相應的折扣優惠。

3.交易折扣策略

交易折扣策略,又稱商業折扣或功能折扣,是企業根據各類中間商在市場營銷中擔負的不同功能所給予的不同折扣。企業採取該策略的目的,是為了擴大再生產,爭取更多的利潤,或是為了佔領更廣泛的市場,利用中間商努力推銷產品。

交易折扣的多少,隨行業與產品的不同而不同。相同的行業與產品,要視中間商所承擔商業責任的多少而定。如果中間商提供運輸、促銷、資金融通等功能,對其折扣就較多;否則,折扣將隨功能的減少而減少。一般而言,給予批發商的折扣較大,給予零售商的折扣較小。

4.季節折扣策略

季節折扣是企業向某些購買非時令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所提供的一種折扣。企業採用季節折扣,可以加快產品流通和資金周轉,減輕庫存費用,減少時間風險。

5.折讓策略折讓,又叫津貼或補貼,是企業對作出額外貢獻者的一種價格補償。折讓在實踐中有推廣折讓、免費服務折讓和特約優惠折讓三種形式。

㈡ 企業促銷活動有哪四種方式

常用促銷手段有:降價、打折、返券、贈品、捆綁銷售、積分積點、會員制、有獎銷售(抽獎、多買多獎)。

1、降價式促銷:降價式促銷就是將商品低於正常的定價出售。其運用方式最常見的有庫存大清倉、節慶大優惠、每日特價商品等方式。

2、有獎式促銷:顧客有時總想試試自己的運氣,所以「抽獎」是一種極有效果的促銷活動。因為,抽獎活動一定會有一大堆獎品,如彩色電視機、洗衣機等,這樣的獎項,是極易激起消費者參與興趣的,可在短期內對促銷產生明確的效果。

有獎促銷是受消費者歡迎的一種促銷方式,但需要注意開獎規則的真實性,抽獎的公平性。抽獎促銷由於對消費者參與成本低,操作簡單,往往參與人數多,但轉化效果不好,2011年盛行一種抽獎促銷—大紅手抽獎促銷方式可以有效借鑒。

3、打折式優惠:一般在適當的時機,如節慶日、換季時節等打折以低於商品正常價格的售價出售商品,使消費者獲得實惠。

4、競賽式促銷:競賽式促銷是融動感性與參與性為一體的促銷活動,由比賽來突顯主題或介紹商品,除了可打響商品的知名度以外,更可以增加銷售量,如喝啤酒比賽等。

此外,還可舉辦一些有競賽性質的活動,如卡拉OK比賽等,除了可熱鬧賣場之外,也可藉此增加顧客對零售店的話題,加深顧客對零售店的印象。

5、免費品嘗和試用式促銷:在促銷之時,零售店可以在比較顯眼的位置設專櫃,免費品嘗新包裝、新口味的食品。非食品和其他新商品實行免費贈送、免費試用,鼓勵顧客使用新商品進而產生購買慾望。例如許多連鎖百貨店設有美容專櫃,免費為願意試用新品牌化妝品的顧客做美容。國外零售店的香水櫃台也常常進行免費試用。

6、焦點贈送式促銷:想吸引顧客持續購買,並提高品牌忠誠度,焦點贈送是一個種非常理想的促銷方式。這一促銷活動的特色是消費者要連續購買某商品或連續光顧某零售店數次後,累積到一定積分的點券,可兌換贈品或折價購買。

7、贈送式促銷:贈送促銷便是在店裡設專人對進店的消費者免費贈送某一種或幾種商品,讓顧客現場品嘗、使用。這種促銷方式通常是在零售店統一推出新商品時或老商品改變包裝、品味、性能時使用。目的是迅速向顧客介紹和推廣商品,爭取消費者的認同。

(2)價格優惠的方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每當「雙十一」臨近,商家促銷手段紛紛推陳出新,「打折」規則更為復雜。有些商家先漲價後打折,優惠力度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有的商家貼出的優惠券在實際使用中限制多多,所謂的折扣不過是「空歡喜一場」。

預付定金活動是近幾年流行的促銷方式,不少消費者已提前選定心儀的商品並支付定金,預售期支付的定金可在「雙十一」當天折抵更多金額使用。但面對眼花繚亂的促銷活動,消費者應保持理性,根據自身需要制定購物計劃,認真研究「打折」規則。

在購買商品前,應關注商品的價格變化,多渠道比較了解商品的價格情況,不要被明顯的低價所誤導,被虛假折扣迷惑;對於預付定金的商品,要充分了解定金膨脹金規則,謹慎下單,注意留存活動頁面截圖。

另外,網購支付時應盡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貨到付款,避免私下交易;通過電話、簡訊等形式接到的退款、網址鏈接、電話號碼等內容要多方核實,謹防詐騙;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銀行卡號碼、姓名、身份證號等私人信息,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或銀行卡被盜刷;此外,不要隨意扔掉快遞包裝,應將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撕掉再丟棄。

㈢ 常見的促銷類型有哪些

1、通告式促銷:將於XX日正式發售,常用於電子產品
2、純視覺沖擊促銷:強視覺刺激的海報或其他宣傳方式
3、反促銷式促銷:豪華版牛肉麵188元,堅決不打折
4、懸念式促銷:你猜多少錢,猜准打折
5、稀缺性促銷:限量定製,絕版在售
6、模糊式促銷:周五我們有活動,到場就知道
7、會員式促銷:會員特價,充值成為VIP
8、紀念日促銷:結婚周年特惠,開業特惠
9、特定日期促銷:每月10號上新,每個月某天半價
10、節日促銷:情人節,七夕
11.主題性促銷:感恩回饋
12.首創式促銷:最大的XX套餐
13.公益性促銷:每銷售一件商品,給貧困基金捐贈一定金額
14.聯合促銷:情侶裝,粉色系集合
15.配合各平台的「主題性」促銷:京東女裝大集合,蘑菇街新風尚
16.惠贈式促銷:買一送一,送積分
17.禮品促銷:買就送好禮
18.利用時事熱點促銷:慶祝中國隊打進世界盃
19.明星促銷:代言廣告
20.依附式促銷:演唱會贊助商,XXX指定品牌
21.特價式促銷:僅需一元,僅售28元
22.統一價促銷:全場2元
23.滿額促銷:滿就送禮
24.臨界點促銷
25.最低額促銷:低至3折,最低1折起
26.最高額促銷:最貴才100元,200元封頂
27.限時促銷:13日前特價
28.限量促銷:限量銷售,僅有50套賣完為止
29.單品促銷:外貿尾貨,僅此一款
30.階梯式促銷:第一天A產品特價,第二天B產品特價
31.產品賣點促銷:新功能,新款式
32.引用舉例式促銷:XXX都在用,閨蜜都喜歡
33.效果對比式促銷:使用前XX使用後YY,用了腿不疼
34.新品促銷:新品7折
35.季節性促銷:秋裝熱賣
36.清倉甩賣:搬遷大甩賣、換季清倉
37.搭配促銷:廚具全套買半價
38.捆綁式促銷:買一送一,第二件5元
39.連貫式促銷:第一件全價,第二次半價
40.指定對象促銷:教師特惠,學生優惠,單身女性優惠
41.指定產品促銷:斷碼特價
42.口碑式促銷:帶客有禮
43.服務性促銷:免費上門維修3次
44.承諾式促銷:一定見效,保證能考上
45.品牌性促銷:廣告語:純棉工匠
46.故事性促銷:她離開了曾經的愛人。。。
47.榜單排名式促銷:本月熱賣產品排行
48.優惠券促銷:現金券,優惠券,抵價券,
49.抽獎式促銷:消費就抽獎
50.互動式促銷:發朋友圈折扣,簽到有禮
51.免費式促銷:免單,免費試用
52.回扣返利促銷:滿就減,返現金
53.拼單折扣:滿幾件就送,團購價
一定要多分析每一種促銷方式背後的內在邏輯,這樣才能合理搭配使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當然,促銷只能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關鍵的關鍵,還是產品本身的吸引力。

㈣ 商場促銷手段有哪些

1、降價式促銷
降價式促銷就是將商品低於正常的定價出售。其運用方式最常見的有庫存大清倉、節慶大優惠、每日特價商品等方式。
(1)庫存大清倉:以大降價的方式促銷換季商品或庫存較久的商品、滯銷品等。
(2)節慶大優惠:新店開張、逢年過節、周年慶時,是折扣售貨的大好時機。
(3)每日特價品:由於競爭日益激烈,為爭取顧客登門,推出每日一物或每周一物的特價品,讓顧客用低價買到既便宜又好的商品。低價促銷如能真正做到物美價廉,極易引起消費者的「搶購」熱潮。
2、有獎式促銷
顧客有時總想試試自己的運氣,所以「抽獎」是一種極有效果的促銷活動。因為,抽獎活動一定會有一大堆獎品,如彩色電視機、洗衣機等,這樣的獎項,是極易激起消費者參與興趣的,可在短期內對促銷產生明確的效果。通常,參加抽獎活動必須具有某一種規定的資格,如購買某特定商品,購買某一商品達到一定的數量,在店內消費達到固定金額,或回答某一特定問題答對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辦抽獎活動時,抽獎活動的日期、獎品或獎金、參加資格、如何評選、發獎方式等務必標示清楚,且抽獎過程需公開化,以增強消費者的參與熱情和信心。
有獎促銷是受消費者歡迎的一種促銷方式,但需要注意開獎規則的真實性,抽獎的公平性。抽獎促銷由於對消費者參與成本低,操作簡單,往往參與人數多,但轉化效果不好,2011年盛行一種抽獎促銷—大紅手抽獎促銷方式可以有效借鑒。
3、打折式優惠
一般在適當的時機,如節慶日、換季時節等打折以低於商品正常價格的售價出售商品,使消費者獲得實惠。
(1)設置特價區:就是在店內設定一個區域或一個陳列台,銷售特價商品。特價商品通常是應季大量銷售的商品或為過多的存貨,或為快過保持期的商品,或為外包裝有損傷的商品。注意不能魚目混珠,把一些變質損壞的商品賣給顧客,否則,會引起顧客的反感,甚至會受到顧客投訴。
(2)節日、周末大優惠:即在新店開業、逢年過節或周末,將部分商品打折銷售,以吸引顧客購買。
(3)優惠卡優惠:即向顧客贈送或出售優惠卡。顧客在店內購物,憑手中的優惠卡可以享受特別折扣。優惠卡發送對象可以是由店方選擇的知名人士,也可以是到店購物次數或數量較多的熟客,出售的優惠卡范圍一般不定,這種促銷目的是為了擴大顧客群。
(4)批量作價優惠:即消費者整箱、整包、整桶或較大批量購買商品時,給予價格上的優惠。這種方法一般用在周轉頻率較高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上,可以增加顧客一次性購買商品的數量。
4、競賽式促銷
競賽式促銷是融動感性與參與性為一體的促銷活動,由比賽來突顯主題或介紹商品,除了可打響商品的知名度以外,更可以增加銷售量,如喝啤酒比賽等。此外,還可舉辦一些有競賽性質的活動,如卡拉OK比賽等,除了可熱鬧賣場之外,也可藉此增加顧客對零售店的話題,加深顧客對零售店的印象。
5、免費品嘗和試用式促銷
在促銷之時,零售店可以在比較顯眼的位置設專櫃,免費品嘗新包裝、新口味的食品。非食品和其他新商品實行免費贈送、免費試用,鼓勵顧客使用新商品進而產生購買慾望。例如許多連鎖百貨店設有美容專櫃,免費為願意試用新品牌化妝品的顧客做美容。國外零售店的香水櫃台也常常進行免費試用。
6、焦點贈送式促銷
想吸引顧客持續購買,並提高品牌忠誠度,焦點贈送是一個種非常理想的促銷方式。這一促銷活動的特色是消費者要連續購買某商品或連續光顧某零售店數次後,累積到一定積分的點券,可兌換贈品或折價購買。
7、贈送式促銷
贈送促銷便是在店裡設專人對進店的消費者免費贈送某一種或幾種商品,讓顧客現場品嘗、使用。這種促銷方式通常是在零售店統一推出新商品時或老商品改變包裝、品味、性能時使用。目的是迅速向顧客介紹和推廣商品,爭取消費者的認同。
8、展覽和聯合展銷式促銷
這是說在促銷之時,商家可以邀請多家同類商品廠家,在所屬分店內共同舉辦商品展銷會,形成一定聲勢和規模,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也可以組織商品的展銷,比如多種節日套餐銷售等等。在這種活動中,通過各廠商之間相互競爭,促進商品的銷售。

㈤ 常見的促銷方式有哪些

常用促銷手段有:降價、打折、返券、贈品、捆綁銷售、積分積點、會員制、有獎銷售(抽獎、多買多獎)。
1、降價式促銷:降價式促銷就是將商品低於正常的定價出售。其運用方式最常見的有庫存大清倉、節慶大優惠、每日特價商品等方式。
2、有獎式促銷:顧客有時總想試試自己的運氣,所以「抽獎」是一種極有效果的促銷活動。因為,抽獎活動一定會有一大堆獎品,如彩色電視機、洗衣機等,這樣的獎項,是極易激起消費者參與興趣的,可在短期內對促銷產生明確的效果。
有獎促銷是受消費者歡迎的一種促銷方式,但需要注意開獎規則的真實性,抽獎的公平性。抽獎促銷由於對消費者參與成本低,操作簡單,往往參與人數多,但轉化效果不好,2011年盛行一種抽獎促銷—大紅手抽獎促銷方式可以有效借鑒。
3、打折式優惠:一般在適當的時機,如節慶日、換季時節等打折以低於商品正常價格的售價出售商品,使消費者獲得實惠。
4、競賽式促銷:競賽式促銷是融動感性與參與性為一體的促銷活動,由比賽來突顯主題或介紹商品,除了可打響商品的知名度以外,更可以增加銷售量,如喝啤酒比賽等。
此外,還可舉辦一些有競賽性質的活動,如卡拉OK比賽等,除了可熱鬧賣場之外,也可藉此增加顧客對零售店的話題,加深顧客對零售店的印象。
5、免費品嘗和試用式促銷:在促銷之時,零售店可以在比較顯眼的位置設專櫃,免費品嘗新包裝、新口味的食品。非食品和其他新商品實行免費贈送、免費試用,鼓勵顧客使用新商品進而產生購買慾望。例如許多連鎖百貨店設有美容專櫃,免費為願意試用新品牌化妝品的顧客做美容。國外零售店的香水櫃台也常常進行免費試用。
6、焦點贈送式促銷:想吸引顧客持續購買,並提高品牌忠誠度,焦點贈送是一個種非常理想的促銷方式。這一促銷活動的特色是消費者要連續購買某商品或連續光顧某零售店數次後,累積到一定積分的點券,可兌換贈品或折價購買。
7、贈送式促銷:贈送促銷便是在店裡設專人對進店的消費者免費贈送某一種或幾種商品,讓顧客現場品嘗、使用。這種促銷方式通常是在零售店統一推出新商品時或老商品改變包裝、品味、性能時使用。目的是迅速向顧客介紹和推廣商品,爭取消費者的認同。

㈥ 促銷策略都有哪些

促銷策略:

1.臨界價格策略:把10元的商品改成9.9,20元的改成19.9,利用數字帶來的視覺錯誤,降低顧客對價格的敏感度。

2.價格差策略:打出「花100元買200元的商品」的促銷活動,利用原價和折後價的價格區間,刺激顧客的沖動消費。

3.限時折扣策略:「半小時內商品5折」或「折扣只限今日」,讓顧客感受到促銷活動的稀有程度,有一種錯過就是遺憾的感覺。

4.雙重實惠策略:「凡在超市內買滿500再減50,還可享受八折優惠」,利用先降價再折扣的方式,把客單價提高。

5.兌換獎品策略:買滿100即可憑小票抽獎,顧客對獎品要求往往不高,主要討一個彩頭,利用成本較低的小獎品去迎合顧客的滿足感。

6.購物卡策略:購物卡是節日送禮的好選擇,買1000元購物卡內含1100的購物金,不但能帶來廣告效應,還可以讓顧客長期在超市光顧。

7.組合銷售策略:在一打酸奶上捆綁銷售一個正值推廣的酸奶品牌,或快到保質期的酸奶,利用組合售賣,既讓顧客感覺到了實惠,又達到了經營目的。

㈦ 常見的產品促銷定價方式有哪些

促銷定價,是指公司可以暫時制定低於標准價格,有時甚至可以低於成本的定價方法。企業利用消費者的求廉和從眾心理,擇時通過特價活動、秒殺活動、買降活動、買送活動、滿減活動、滿贈活動、店鋪券、平台券等,以達到招徠顧客的目的,其本質是都是調整產品基礎價格,這些調整過的價格就是折扣價、折讓價和促銷價。其中的定價技巧有多種形式,包括現金折扣、季節折扣、數量折扣、推廣折扣、運費折扣和促銷折扣等。

圖6-20 常見促銷定價方式

1. 現金折扣

現金折扣,又稱付款期限折扣,是鼓勵消費者在規定期限內早日付款,而按原價格給予一定折扣的價格削減方式。同時,交易條件應包括:折扣期限、折扣率、付清全部貨款時間等規定。企業在特定的時間內給購買企業產品的顧客給予現金回扣,以清理存貨,減少積壓。對於在規定期限內從經銷商那兒購買產品的客戶,製造商有時會為他們提供現金回扣,把回扣直接交給客戶。例如:售樓部會告訴購房者付全款可以享受95折,交2萬訂金可抵5萬購房款等。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鼓勵顧客按期或提前支付款項,提高企業的收款率,加快企業的資金周轉,減少公司的收款成本,預防壞賬。

2. 季節折扣

季節折扣,又稱季節差價,是公司對在淡季購買產品或服務的顧客的一種讓利行為。主要適用於具有明顯淡旺季的商品。季節折扣在蔬菜、水果、旅遊等季節性使用的日常生活品,節日商品,以及旅遊、運輸等服務性行業中,應用較多。這種折扣傾向於沿著渠道轉換倉儲功能,或者跨年度的清倉處理。實行季節折扣,有利於鼓勵消費者早期進貨或在商業淡季進貨,更重要的是平衡了生產商在產品淡旺季的生產差額,使其總體生產保持平穩。實行季節折扣,對刺激生產,調節供求,擴大商品流通,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

3. 數量折扣

數量折扣是用來鼓勵顧客大量購買的讓價行為,銷售商根據顧客購買數量和金額總數的差異而給予其不同的價格折扣。數量折扣可以使賣主獲得較多消費者,或者把部分倉儲功能轉換給消費者,或者減少運輸成本、銷售費用。分為非累計數量折扣和累計數量折扣兩種形式。

Ø 非累計數量折扣,是根據消費者一次性購買數量或金額的多少,按相應的價格折扣或加成率結算貨款。目的在於鼓勵買方加大每份定貨單的數量或金額,便於賣方進行大批量銷售,從而減少組織進貨、定貨、發貨、開票、收款等各項手續費用和管理費用,加速資金周轉。這種做法是針對一次性大批量購買者而採取讓價的行為。例如商家經常推出的買三送一,五件免郵費,滿200減30等活動。

Ø 累計數量折扣,是根據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累計規模數量或金額的多少,按相應的價格折扣或加成率結算貨款,適用於長期性的交易活動。目的在於穩住顧客,並與其建立長期的商業關系,便於經營者進行銷售預測,減少經營風險。會員卡是常見的累計數量折扣方式之一,當消費到一定的金額會員級別就會提升,比如持銀卡消費95折,金卡9折,白金卡8折等。

注意,公司所提供的折扣金額不能超過大批量銷售所節約的成本,包括銷售、儲存和運輸三方面費用的減少額。其運用成功的關鍵在合理確定給予折扣的起點、折扣檔次和每個檔次的折扣率。

4. 推廣折扣

推廣折扣亦稱商業折扣。根據訂貨者購貨數量、雙方關系等因素,按商品原價的一定百分比折扣的優惠。主要形式有:生產企業對批發商和零售商為企業提供各種促進銷售工作而給予的折扣作為報酬;生產企業為購貨量較大的購貨者而給予的折扣待遇;生產企業為長期購貨者而給予折扣優惠。折扣的大小隨行業與產品的不同有所區別,一般給予批發商的折扣較大,給予零售商的折扣較小。當中間商採取積極措施推廣產品,促進產品的銷售時,生產商也會對其提供一定的價格折讓,鼓勵其行為。通常的做法:先定好零售價,然後再按相應的折扣制定各環節的價格,折扣金額不能超出多售出產品所獲取的利潤。

5. 運費折扣

企業的產品,不僅銷售給當地顧客,而且同時也有外地的消費市場。而銷售給外地時,就需要把產品從產地運到顧客所在地,此時就需要一定的運輸費用。運費折讓是當購買者承擔產品部分或全部的運輸費用時,生產商在價位上給予其的一種讓利行為。當產品需要銷往較遠地區或國際市場時,產品的運輸成本很高,此時如果購買者有自己的采購部門與運輸設備,願意自行解決運輸問題時,那麼銷售商就可以在價格上進行折讓,來彌補對方的運輸費用。

6. 促銷折扣

一些超市和百貨商店將某幾種產品的價格定得特別低,以招徠顧客前來購買正常價格的產品。這種方式在節假日運用的比較多,商家為了提高銷售額,做出一些列的促銷讓價,也可以看成是上述五種方式的綜合運用。在「雙11」期間,很多商家就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讓利來增加銷售額。

促銷定價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就一個核心目的,讓購買者從心理上覺得「便宜」,比如:一些製造商提供分期支付,讓消費者覺得不用一下子付太多錢,這樣用戶對高價的感知度就會降低,這一做法極受汽車行業的推崇。在這里再為大家介紹一個關於人性的弱點:「怕失去」的傾向強於「怕風險」。案例如下:

請做一個選擇:

A.無論如何,都得到3萬元。

B.80%的概率得到4萬元,20%的概率得到0元。

結論是面對「失去」和「風險」,人會選擇後者。定價策略不要告訴用戶買了產品會得到什麼,告訴他們不買產品他們會失去什麼。

注意,在價格折扣、折讓及促銷讓價時,對價格的調整必須十分小心,否則公司利潤會與計劃差額太大,甚至會出現一定的虧損。

㈧ 有那九類打折促銷方法

第一種:「餐廳吃頓飯,消費達200以上,可享受8折優惠」; 第二種:「若充值1000元,本次消費的200元可免單!」

以上問題經過實驗驗證,大部分人的第一直覺會認為第二種方式比較「劃算」。

但冷靜一想,咦?不對!

細心的你可能發現了——其實這兩種方式的折扣優惠度是一樣的!

第一種:滿200元打折8折,也就是8折的優惠;

第二種:充1000元免200元,200/1200≈8折!(恍然大悟)

那為什麼我們大部分會覺得第二種比較優惠呢?

其實,第二種就是利用了人的判斷錯覺,進行了「隱形打折」,讓人感覺比較劃算。而第一種是「直接粗暴打折」,這種容易對產品產生各種折後的副作用。

這種「隱形打折」的方式,和直接打折方式的優惠力度雖然是差不多的,但兩者的給消費者的感覺卻有很大區別。直接打折容易產生「產品價值被貶低」等副作用,而隱形打折卻讓人感覺佔到了便宜又不容易產生「該產品質量有問題」等等的認知問題。

例如我們常見的雙十一、店鋪周年慶等等的促銷打折,大部分消費者並不會認為這種打折是因為產品有問題。因為這種打折促銷活動就是利用了「隱形打折」的策略—— 「雙十一都是搞優惠的日子「這個正當理由來打折,避免了了產品價值感的貶低 。

你現在明白了「直接打折」就是直接說打幾折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副作用太大,盡量少用。而應該用第二種的「隱形打折」方式——採用各種心理錯覺或正當理由等方式去變樣打折,讓消費者感覺佔到了便宜且認為打折是合理的。



如果還覺得「隱形打折」方式有點難以操作,下面怪獸先森給你總結了 「隱形打折」的5個具體操作技巧,供你參考。

1.錯覺折扣
讓消費者看起來更能佔到便宜的打折方式。

比如這兩個做法:

a. 低價高購
一件產品200元,直接說「該商品打7折優惠」,不如說「只需花140元就可以買到店裡價值200元的商品,或只用140元就可以挑選店中任何一件原價的商品」的「低價高購」打折做法。雖然同樣是打折,但後者的「低價高購」做法更能讓消費者有賺到便宜的心理感覺。

b.充值免單
什麼叫充值免單?就是充值多少錢,就可以免費享受當下的消費。

比如文章前面的「充1000元,今天200元飯錢可以免單」例子,就是充值免單的做法,這和「消費200元可以打8折」的本質雖然是一樣的,但是充值免單會讓消費者產生一種心理錯覺,心裡想:「What?還有這么爽的事?」

需注意的是,這種「錯覺折扣」的隱形打折技巧,最好結合一下某個促銷理由,比如說今天是換季或者是感恩節等原因而打折。這樣才會更好地保持產品的價值感,不但能減少消費者對打折的產品質量顧慮又可吸引了更多的購買。

2.單品特價引流
在活動期間,把店裡某款產品進行低價打折,吸引更多用戶流量進店,為其他產品引流。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廣州某家酒店喝茶時,看到想在這家酒店喝茶吃飯的人都需要排隊,甚至排兩個小時都是常事。這樣的客流量相對其他競爭商家來說,是非常羨慕的現象。

㈨ 商場打折促銷的方式有哪些對於企業來說哪種方式更劃算

促銷打折、滿減優惠燈打折方式。對不同企業來說來說,不同的方式會得到不同的效果,但一般來說大部分都採用促銷打折的方式。

折扣是商品買賣中的讓利、減價,是賣方給買方的價格優惠,但買賣雙方給予或者接受折扣都要明示並如實入賬。法律上對折扣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本規定所稱折扣,即商品購銷中的讓利。

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以明示並如實入賬的方式給予對方的價格優惠,包括支付價款時對價款總額按一定比例即時予以扣除和支付價款總額後再按一定比例予以退還兩種形式。

現金折扣總價法是指購買存貨時供貨方給予的現金折扣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對購貨折扣的處理有總價法、凈價法和備換法3種方法,同樣的存貨,同樣的價格,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得出不同的存貨成本。

1、總價法:購入存貨到,「存貨」或「購貨」賬戶按總價計價,會計只反映享受了的折扣(以「購貨折扣」反映)。

2、凈價法:購入存貨時,「存貨」或「購貨」賬戶按扣除折扣後的凈價計價,會計只反映未享受的折扣(以「喪失的購貨折扣」反映),喪失的折扣作為期間成本。

3、備抵法:購入存貨時,「存貨」或「購貨」賬戶按扣除折扣後的凈價計價,「應付賬款」以總額計價,差額計入備抵賬戶「備抵購貨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