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食用油價格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生活必需品,2007年以來,國際國內價格持續走高,後市價格走勢如何?行內人士十分關注,有必要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分析預測。
一、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2007年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幾乎貫穿了全年。12月26日四級豆油每噸價格(下同)10714元,比年初7310元上漲3404元,漲幅46.6%;四級菜籽油出廠平均價11140元,比年初7858元上升3282元,漲幅41.8%;棕櫚油港口平均價8828元,比年初6150元上升2678元,漲幅43.5%。
江蘇省食用油市場價格持續走高。2007年末四級菜籽油批發價11338元,比年初8081元上漲3257元,升幅40.3%;零售價11762元,比年初8462元上漲3300元,升幅39%。四級豆油批發價11250元,比年初7930元上漲3320元,升幅41.9%;零售價11417元,比年初8280元上漲3137元,升幅37.9%。色拉油批發價11405元,比年初8122元上漲3283元,升幅40.4%;零售價11865元;比年初8446元上漲3149元,升幅40.5%。2008年以來,四級菜籽油、豆油和色拉油的批發價分別上升6.1%、5.6%和6.6%;零售價分別上升6.9%、8.3%7.6%和7%。
泰州市食用油市場零售價格持續走強。2007年末四級菜籽油零售價114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3000元,升幅35.7%。四級豆油零售價112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2800元,升幅33.3%。色拉油零售價11200元,比年初8400元上漲2800元,升幅33.3%。2008年以來,四級菜籽油、豆油和色拉油的零售價分別上升8.8%、10.%和12.5%。
二、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國內油料減產,進口信賴度進一步提高,是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高位的決定因素。據監測,2007年我國大豆、菜籽和花生播種面積呈兩減一增態勢,總面積繼續下降。其中大豆880萬公頃,較上年減少48萬公頃,減幅5.2%;油菜籽648萬公頃,較上年減少41萬公頃,減幅6%;花生468萬公頃,較上年增加11萬公頃,增幅2.4%。預計油料總產下降,其中大豆1450/1500萬噸、油菜籽1000/1200萬噸、花生1500萬噸左右。初步統計,2007年國內食用植物油總產量900萬噸左右,較上年降低6.3%。其中2007年我國大豆產量145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的消費量600萬噸,折油100萬噸;油菜籽產量110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的消費量1000萬噸,折油350萬噸;花生產量1400萬噸,全年用於榨油消費量660萬噸,折油220萬噸。去年我國大豆進口量3100萬噸,植物油進口量預計達到840萬噸,全年進口油脂油料摺合食用油量高達1500萬噸左右,國內植物油對外信賴度高達62.5%,比上年56.8%提高5.7%。
二是國際糧油價格上漲,拉動其進口成本上升,帶動國內市場價格上揚。受原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部分主產國因災減產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國際市場糧油價格大幅上漲,1~11月平均,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豆油價格均比上年同期上升50%左右。另外,國際海運費用大幅上漲,也增加了進口糧油的成本。12月中旬,我國進口大豆和豆油的到岸價比年初分別上漲79%和53%。
三是不規范經營行為是推動食用油價格上漲的人為因素。一些地方出現少數企業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現象;有的企業故意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推動物價上漲。
三、促進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平穩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國家堅持宏觀調控長效機制,促進國內市場物價穩定。國家繼續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執行力度,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進生產發展,保障市場供應和低收入群眾生活。目前,生豬生產正在恢復增長,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增加,國家糧食庫存充裕,主要工業消費品供大於求,完全能夠保證市場供應。
二是調整大豆進出口關稅、增加國儲大豆、豆油進口數量,豐富國家調控國內食用油市場的物質基礎。
三是中央儲備食用油適時投放市場,平抑市場價格。為保證節日期間食用油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國慶前夕,國家有關部門在糧食批發交易市場組織競價銷售中央儲備食用油20萬噸,貨源主要分布在京津滬和東南沿海等主銷區。這次競價銷售進展順利,所有標的全部成交。豆油成交均價8508元/噸,菜籽油成交均價9083元/噸,均略低於當地市場價格。
四、2008年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走勢分析預測
全球2008年油脂油料供應情況不容樂觀。由於全球油籽減產、各國政府制定的生物燃料目標雄心勃勃,全球油脂油料市場形成結構性缺口。預計2007/2008年度(當年10月至下年9月)全球10種油籽產量3.88億噸,比上年減少1650萬噸,下降4%;消費總量預計4.1億噸,增長3.7%;預計產消缺口2100/2200萬噸。其中大豆1900萬噸、油菜籽200多萬噸。
預計2008年國內油菜籽增產。由於07年油菜籽價格走高,種植面積將小幅增加,預計全國種植面積將增加4.5%。
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市場價格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通脹」確定為2008年經濟工作的基調之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大力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依靠自身確保糧食安全」作為根本之策敲定,強調「決不放鬆糧食生產,必須把糧食生產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不脫銷不斷檔」,努力實現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不大漲不大落」,成為2008年農業工作要完成的主要任務之一。國家糧食局按照中央部署,2008年將著力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保障糧油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
國家政策力促油菜播種面積提高。為了調控國內食用油價格過快增長,2007年9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在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優勢區,中央財政將對農民種植油菜給予每畝10元補貼,鼓勵農民利用冬閑田擴大「雙低」油菜種植面積。力爭到2010年,我國油料種植面積比2006年擴大6%左右;到「十一五」期末,油料單產比2006年提高6%左右。力爭到2010年我國油料總產量增長14%。
繼續增加食用油進口。繼調整大豆進出口關稅、增加國儲大豆、豆油進口數量之後,國家決定將大豆進口關稅下調至1%的期限延長至2008年3月底;又計劃進行第二批大豆、豆油進口采購,用於投放國內市場,平抑物價。
國家糧食局進一步加強糧油市場價格監測。國家糧食局在全國設立了332個糧食市場信息監測點,跟蹤掌握食用油的供需狀況,國家糧食局正在建立全國重點食用植物油企業加工、銷售、庫存和價格監測制度,擬從2008年初正式實施。
國家實施價格干預措施。在大力發展生產、切實保障供應的同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強化對價格的管理、監督和必要的調控,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根據價格法的規定,採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實行提價申報,達到一定規模的生活必需品批發、零售企業實行調價備案制度。對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非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規定履行提價申報、備案程序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厲查處。
春節食用植物油消費旺季的影響。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按常規油脂消耗量高於平常,節前都會出現一輪采購高峰。
綜上分析預測,2008年全球油脂油料市場結構性缺口,國內食用油產不足需,決定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國家宏觀調控長效機製作用逐步顯現,油料產量增加,將增加國內食用油有效供給量,促進國內產需平衡;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力度進一步加大、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手段進一步完善和實施價格干預措施等,將利於緩解國內食用油市場供需矛盾、促進市場趨穩、控制價格上行速度。個人認為,2008年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將會維持高位運行態勢,市場趨穩,價格上行速度趨緩。同時,由於國內食用油漲價已經持續一年,居民心理准備比較充分,春節所需食用油的采購已超前行動,節日期間國家會加大對市場調控力度,今年春節食用油市場相對平穩,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很大。
搞不懂,你的餓補充,請你說明白一些.
㈡ 現在的糧油價格是不是漲的很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原因有三點:1、消費旺季 受冬季備貨需求影響,糧油米面成為了這消費旺季當中的主角,而下游市場對於需求也將逐漸增加。因此,在這供需關系發生變化之中,促成了食用油價格上漲。 2、原材料上漲 早從去年開始,食用油的原材料漲幅就已達到了20%之多,像大豆、紫蘇、菜籽等這類原料,價格漲勢迅猛。企業采購成本的上升,從而推高了食用油終端市場價格。 3、進口數量減少 我國食用油對外依存度超過60%,像美國的大豆油、馬來西亞的棕櫚油以及加拿大的菜籽油等都是我國主要進口的對象。但受疫情影響,國外勞動力短缺,各類食用油產量下降嚴重。相應的,我國進口的數量就會減少,市場供應偏緊誘發價格上漲。拓展資料食用油現在多少錢一斤花生油:河北石家莊市井陘縣花生油9元/斤;吉林白城市大安市花生油12元/斤;山東青島市即墨區花生油13元/斤;湖南衡陽市衡陽縣壓榨花生油13元/斤;廣東江門市恩平市純真花生油12.5元/斤等。 橄欖油:黑龍江哈爾濱市道外區橄欖油34.95元/斤;江蘇蘇州市太倉市橄欖油39.8元/斤;北京市海淀區橄欖油38元/斤;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橄欖油30元/斤等。 菜籽油:上海市黃浦區菜籽油10元/斤;安徽池州市東至縣菜籽油12元/斤;江西撫州市樂安縣菜籽油12.83元/斤;湖北襄陽市棗陽市菜籽油11元/斤;湖南益陽市沅江市菜籽油12.2元/斤;貴州貴陽市雲岩區菜籽油14.72元/斤;四川成都市雙流區壓榨菜籽油7.75元/斤;甘肅天水市武山縣純菜籽油13元/斤等。 棕櫚油:山東濟南市天橋區棕櫚油5.75元/斤;上海市上海市寶山區棕櫚油6.62元/斤;重慶市重慶市渝北區棕櫚油5.95元/斤等。 大豆油:河北邯鄲市永年區大豆油8元/斤;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大豆油7.2元/斤;黑龍江哈爾濱市五常市大豆油8元/斤;廣東惠州市惠城區大豆油6.5元/斤;江蘇鹽城市阜寧縣大豆油8元/斤等。
㈢ 如何看待豬肉價與糧食價
作為人們的生活中的兩大問題,一是人們的飯碗吃飯問題,另一方面是人們關心的菜藍子中的豬肉問題,可以說這兩大問題都是關心著人們生活上面的大問題。人們的飯碗中能不能夠有飯吃,這是我國建國以後的主要基本國策。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包括糧食在內,在供應方面和價格掌控方面都有著不同的方法,但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要力求做到糧食價格的相對穩定,同時保證有充足的數量供應。我們國家也不例外,對於糧食方面,從生產到供應方面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從而保證了多年以來糧食價格的穩定。市場經濟情況下價格和供求有著一定的關系,目前的豬肉價格主要還是因為供應量的原因所致。
㈣ 從經濟學常識角度談談你對五穀雜糧價格異常波動的認識
①供求關系的變化影響價格的變動。我國糧油價格的上漲,是當前糧油產不足需引起的,並受國際市場的影響。(3分)(若答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必然結果,給2分) ②商品價格和供求關系的變化調節生產。糧油價格上漲有利於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 ,增加農民收入。(2分)③市場經濟具有本身的弱點和缺陷,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糧油價格的上漲,有可能帶動其他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導致經濟波動,政府應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 ,採取宏觀措施,保護糧油生產能力,保持物價穩定,維護市場秩序。(5分)
㈤ 在經濟學中,決定和影響糧油價格變動因素有哪些
我來講一下影響中國糧油價格變動的因素吧。
第一,天氣原因。10年的天氣原因是影響糧油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北方的乾旱啊什麼的對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農業本身的周期性。有時候農業的收成較好,農產品數量充裕,價格相對較低;而有時候農業的收成不佳,農產品數量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以致價格相對提高了許多。
第三,游資。這些游資是有空便鑽的,當我國市場存在投機機會時,他們便成為市場囤積居奇的開拓者,自然而然,他們要操控某些商品價格的目的也會達到。
第四,中國農產品市場建設不完善。目前,我國的農產品市場還不是很完善,甚至造成無處可管的局面,這也是影響我國糧油價格波動難以及時調控的因素之一。
+++++++++++++++++++++++
我只是個初學者,回答不完善的地方還望指教
㈥ 為什麼糧食的價格怎麼也漲不上來
最近幾年我們的糧食價格可以說是一路下滑,給我們農民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也讓我們農民苦不堪言。說起糧食掉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產能過剩,這個不用多解釋,什麼東西多了也不值錢。
很多人把糧食價格的下跌的元兇歸咎於產能過剩和進口糧食的增加,這個問題我們怎麼來看待呢?我們首先說產能過剩的問題,我們看到我們的大豆,絕大多數依賴進口,玉米,水稻,小麥也進口,當然我們也出口糧食但是很少。問題來了我們國家不缺糧食嗎?不是過剩嗎?為啥還要進口那麼多糧食?我們國家是不缺糧食,這個只是針對我們的口糧來說的,我們國家糧食自給是沒問題的,但是我們日常吃的有多少糧食?蔬菜,肉類,水產以及其他的食品消費總額要遠超糧食的消費總額。換句話說,糧食不值錢是因為我們只是吃很少的糧食。
我們進口糧食的主要用途除了大豆是為了榨油供我們食用,其他的不是作為工業原料就是做了飼料,有多少進口糧食是我們直接食用的?直接食用的糧食根本不會對我們的糧食價格造成沖擊,為什麼?我們到超市看看進口大米就就知道了,幾十元一斤大米,是不是錢多沒地方花了,我們有多少人會購買?所以不會對大宗的糧食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
㈦ 食用油價格為何持續上漲
受疫情、極端天氣影響、部分國家限制食用油出口,以及俄烏沖突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全球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其中棕櫚油、豆油和葵花籽油等部分品種食用油漲幅,達到創紀錄高位。
小夥伴們知道,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不僅對食用油需求大,而且對國外食用油進口量也很大。受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動性因素影響,此次國際食用油價格上漲,不僅引發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價格上漲,但供需形勢總體穩定,食用油價格仍存在回調可能,是由於國內居民食用油消費,主要是以豆油、菜油、花生油為主,因此市場漲價預期受限。目前,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營養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預計對食用油的需求也將會逐漸下降,而且我國在穩定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的基礎上,今年逐漸擴種大豆油料,並持續促進各類特色油料作物和木本油料的生產,從而提高油料的綜合保障能力,這樣就進一步加強了國內食用油生產、供應的穩定性,從而能夠有效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
㈧ 如何看待糧油食品價格上漲高中政治
糧油食品屬於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會影響經濟的平衡,如果是小范圍上漲,則影響不大,如果上漲幅度很大,則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