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商品基本價格怎麼算
擴展閱讀
雲南中化石油多少錢一升 2025-07-30 22:55:12
借卵生子的費用多少 2025-07-30 22:06:52

商品基本價格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7-14 16:36:58

㈠ 怎樣計算商品銷售價格

價格=成本+毛利

毛利=費用+稅金+利潤

從計算角度講,菜餚的價格是由原材料成本和毛利兩部分構成。因此,其價格的制定方法,要以正確地核算原材料成本與合理掌握毛利率為基礎,再運用統一的計算公式,即可計算出飲食品的銷售價格。

凈料率是核算原材料成本的關鍵因素,它取決於原材料的進貨質量和凈料處理技術。由於一些原材料要受產地和季節變化的影響,所以,凈料率的核定要從實際出發,根據正常情況核定。

㈡ 平均價格怎麼算

平均單價計算公式:單價=消費金額÷噸數

比如,A類產品單價20元,數量30個;B類產品單價25元,數量40個,

平均單價=(20×30+25×40)/(30+40)

平均單價=總價錢/總數量

=(A總價+B總價)/(A數量+B數量)

=(A單價×A數量+B單價×B數量)/(A數量×B數量)

單價=價格總額/商品數量

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稅率

實際工作中,要有數量才能計算出加平均單價的。

單位價格是相對於總價而言的,通常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用比例關系來說的話,就是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正比例,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 ,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

比如:一個足球的價格是100元,就說該足球的單價是100元。

單價:顧名思義就是單位商品的價格。它反映這一商品的具體價值。

㈢ 銷售價格的計算公式

基本計算公式
(一)理論銷售價格總公式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十稅金
(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的展開
1.生產成本=進價—生產利潤—生產稅金
2.流通費用=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
3.利潤=生產利潤+商業利潤
4.稅金=生產稅金+商業稅金
理論銷售價格=進價+運雜費十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商業利潤+商業稅金
(三)商品理論銷售總公式的推導
1.利息=進貨成本X周轉天數X日利息率
2.商品損耗=(進貨成本+利息)/(1-損耗率)×損耗率
3.進貨成本=進價+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
4。經營管理費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經營管理費率
5.商業利潤=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利潤率
6.商業稅金=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稅率商品理論銷售價格
公式的簡化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由於包括的項目很多、計算繁雜、工作量大,容易出差錯,從而影響物價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了計算方便和准確、提高工作效率、便於價格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把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逐步進行簡化,演變出了三種簡化計算方法。
(一)綜合差率法
綜合差率法是指把利息率、商品損耗率、經營管理費率、利潤率綜合成一個差 企業定價率,即四率合一,以此計算價格的方法。由於計算基數不同,綜合差率又分為順加綜合差率和倒扣綜合差率。
1.順加綜合差率。它是以進貨成本為基數計算的。
銷售價格=進貨成本×(1+順加綜合差率)
2.倒扣綜合差率。它是以銷售價格為基數計算的。
銷售價格=進貨成本/(1-倒扣綜合差率)
(二)固定差率法
固定差率法又稱做統一差率法。它是指把直接費用和綜合差率合成一個差率,以此計算價格的方法。此法是在綜合差率法基礎上的進一步的簡化,其目的在於使計價更加簡便。固定差率法也分順加固定差率和倒扣固定差率兩種。其計算公式為:
1.
=
銷售價格=進價×(1+順加固定差率)
2.
銷售價格=進價/(1-倒扣固定差率)
(三)固定差額法
所謂固定差額法,是指把商品從購到銷的各項費用、額,再和進價相加計算銷售價格的方法。
固定差額=銷售價格-進價
銷售價格=進價+固定差額

㈣ 單價怎麼計算

1、單價=價格總額/商品數量。

  2、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稅率。

  3、實際工作中,要有數量才能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的。單位價格是相對於總價而言的,通常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

  4、用比例關系來說的話,就是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正比例,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

㈤ 如何給商品定價怎麼用公式算。

依照不同的導向有不同的產品定價方法,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
定價分類:

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5)商品基本價格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企業定價首先需要考慮的方法。成本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實際耗費,客觀上要求通過商品的銷售而得到補償,並且要獲得大於其支出的收入,超出的部分表現為企業利潤。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例如,某電視機廠生產2 000台彩色電視機,總固定成本600萬元,每台彩電的變動成本為1000元,確定目標利潤率為25%。

㈥ 庫存商品出庫價格怎麼算

發出存貨的計量方法有以下幾種:

(1)先進先出。

(2)移動加權平均法。

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計算存貨單位成本。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某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某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4)個別計價法。

此法需要具體辨認領出存貨對應的那一批次的單價。

(5)後進先出法【現已取消】。

以上幾種方法,第二種和第三種用的比較多,第四種方法對於大規模企業來說,實踐起來較難。

庫存商品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核算,產成品的入庫和出庫,平時只記數量不記金額,期(月)末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產品種類較多的,也可按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其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可以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

採用實際成本進行產品日常核算的,發出產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

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㈦ 單價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單價=價格總額/商品數量。

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稅率

實際工作中,要有數量才能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的。單位價格是相對於總價而言的,通常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

用比例關系來說的話,就是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正比例,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 ,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

綜合單價的計算公式說明

計算方法:

全費用綜合單價=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

直接費=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

間接費=企業管理費+規費

措施性費用包括專門性措施和一般性或小型措施費用,前者應在工程量清單中的措施項目清單中單獨列項計費,後者在」其他直接費「中計取。

對於部分費用綜合單價,與全費用綜合單價計算方法類似,只是其中的部分費用被單另挪出計價(如規費、利潤、稅金等)。

㈧ 商品如何計算售價

預計保本售價=購入總價+稅、費÷預計銷量

稅一般同銷量有比例關系,屬於變動成本。
房租之類的費用同銷量相關度很小,屬於固定成本。

售價的制定有多種方法,如:
成本加成法 預計售價=成本×(1+x%);
預計利潤法 預計售價=購入單價+(稅、費+預計利潤)÷預計銷量
不過預計銷量的估計是較為復雜的,還有售價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往往同預計售價出入較大。
預計售價同實際售價是有差異的,預計售價的作用在於心中有譜。

㈨ 如何制定商品價格怎麼用公式算

對商品進行定價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成本、顧客、競爭對手和其他外部因素),並沒有一個直接的公式可以進行計算。

1、分析競爭者的商品與定價

只要存在對手就存在競爭,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活下來,必須要准確了解競爭對手的市場定價情況,參考競爭對手的商品價格以及定價,分析出他們的定價策略來參考自己的門店定價。比如要給毛衣定價,通過調查發現相同款式的毛衣其他門店定價都是120—150元,那定價110元就相對具有競爭力。採用這種方式定價,可在競爭中減少風險,協調行業間的關系。

2、以價值導向來定價

店家定價要以消費者為導向進行定價,根據為顧客所能創造的價值或顧客認為這個商品值多少錢來定價,這種方式會讓顧客願意接受。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商品定價不是越便宜越好,那樣不僅賺不到利潤還費力不討好,會讓顧客直覺低估了商品的價值,而商品價值不如它定價,卻又比同類型的商品價格高,這樣會讓顧客失去對該商品的信任,轉而選擇其他可替代的商品,會影響商品的銷量和門店業績。


3、考慮對價格的各種影響因素

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因素不僅僅是商品陳列和購物環境所給的視覺營銷,更多的是消費者本身也會受到包括潮流、季節以及消費心理等因素而購買。如平安夜銷售的蘋果,可以藉助「平安」的口彩來提高蘋果的價值,自然可以相對提高銷售價格,那天蘋果的價格是平時的幾倍,商家多賺了很多錢,消費者也樂於接受。

4、定價目標要明確

必須要明確制定價格的目標,若是為了消化庫存可以採用低價策略並通過促銷活動,藉助的雅量pop展示架,自由調節高度,配上價格醒目,信息清晰的pop海報,吸引顧客注意增加購買力,降低庫存;而要是想獲取更多的利潤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中高價策略,然後從各種商品中找到符合定價目標的商品,進行相應的價格調整。

5、維持生存

當然不管怎麼定價,商品始終要能夠滿足自己的生存。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定價

網路-定價方法

㈩ 定價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 定價方法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分為總成本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總成本定價法分為: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利潤定價法。成本加成定價法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其計算公式為:P=c×(1+r),其中:P—商品的單價,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r—商品的加成率。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此作為定價的標准。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預計銷量。
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分為:理解價值定價法、需求差異定價法、反向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該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隨行就市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和密封投標定價法。
拓展資料
定價策略:折扣定價
折扣定價策略,是指利用各種折扣和讓價吸引經銷商和消費者,促使他們積極推銷或購買本企業商品,從而達到擴大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的目的。
1、現金折扣
這是企業為了加速資金周轉,防止呆賬出現,給予現金付款、提前付款或迅速支付貨款的買主一定比例的優待。
2、數量折扣
數折扣是指當購買者的購買達到一定數量或金額時,企業給予一定折扣,分為累進折扣和非累進折扣兩種。
非累進數量折扣指在每次購買中,當購買量達到一定標准時,給予折扣,購買量越大,折扣越大。
累進數量折扣指一定時間期限內,顧客累計購買量(或購買金額)達到一定標准,就給予折扣。同樣,數量或金額越大,折扣越大。折扣時間的長短,可根據企業情況隨意制定,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
3、季節性折扣
生產季節性產品的企業,對銷售淡季來采購的買主,給予折扣優待,鼓勵中間商及用戶提早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