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西都有哪些中葯材
晉南適合開春種植的品種很多,生地、丹參、防風、柴胡、黃芩、、、、、要根據自己的立地條件選擇,不能一概而論
適合東部山區種植的葯材,一是人參、西洋參,是北方主產的著名中葯材,目前價格穩步回升,可進行種植,如果栽苗需要種植2~3年才能收獲,用種子繁殖則要4~6年才能收獲,投入較大。需要搭棚栽培;二是北五味子,是制葯和釀酒的優質原料,近年要求量增加,價格大幅度提高。雖然近年在北方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由於很多農民沒有很好地掌握其種植技術,產量增加與面積增加不成比例,預計近5年內不會出現飽和現象,但價格會有所下降,但在其盛產年齡(5~15年)期間,每年每畝生產利潤仍可達到玉米的3倍以上。移栽苗生長2年開始初步掛果,4年後進入成果期,如果修剪得當,盛果期持續15年左右。需要搭架栽培;三是刺五加,目前人們多用其嫩芽為主產品,是優質山野菜。近年售價在20元/千克,一般可達到畝產1000千克,畝產值2萬元左右。種植2年開始產出;四是龍膽草,目前市場價格較好,達70元/千克左右,種植2~3年收獲,年均畝產值可達7000元以上。第一年育苗需要搭棚栽培;五是細辛,應注意現在葯典規定,只要其根入葯,市場價格為45元/千克左右,年均畝產值可達4000元以上。種植4~5年收獲,需要搭棚栽培。
適合中部及東部山區栽培的葯材,一是柴胡,目前市場價格28元/千克,年均畝產值可達1400元以上。種植1~2年收獲,以種植2年收獲為主。種子萌發較慢,30天後才能出苗;二是桔梗,目前市場價格鮮品2~2.5元/千克,干品12元/千克,年均畝產值可達1500元以上。種植2~3年收獲;三是薏米,目前市場價格:優級米10~11元/千克,年均畝產值可達700元以上。種植當年收獲。適宜在潮濕、低窪地種植,產量高;四是月見草(山芝麻),目前市場價格10元/千克,年均畝產值可達600元以上。種植1~2年收獲。不挑地,但鹽鹼地上生產不良。
適合西部乾旱、沙性大的地區栽培的葯材,一是防風,目前市場價格60元/千克,年均畝產值可達6000元以上。種植2~3年收獲;二是甘草,目前市場價格12元/千克,年均畝產值可達3000元以上。種植2~4年收獲;三是黃芪,目前市場價格10元/千克,年均畝產值可達2000元以上。種植2~3年收獲。
應當注意的是,各農戶必須根據自己所在地區,土壤及各種生態條件選擇種植的品種,並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目前有人推薦一些非地產葯材,如山葯、地黃、板藍根等。種植這些葯材除非有訂單,否則不宜種植。此外,產地價格與市場價格有較大差距。
B. 求!!中葯材產地一覽表.
浙八味:白術、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參、筧麥冬、溫鬱金
四大懷葯:山葯、牛膝、地黃、菊花
東北三寶:人參、鹿茸、五味子
四川:川貝、黃連、川芎、大黃、續斷、附子、天麻等
內蒙古:甘草
寧夏:枸杞
河北:祁菊、柴胡
陝西:連翹、冬花
甘肅:黨參、當歸
福建:澤瀉、神曲
江蘇;薄荷
山東;阿膠
雲南:三七、茯苓
新疆:肉蓯蓉
廣東和海南;砂仁、檳榔、藿香、地龍、陳皮等
C. 影響葯材市場價格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認為市場價格變化是取決於產品供需雙方的變化,如供大於求,市場就疲軟蕭條,價格就降低,貨源太多還可能形成爛市,無人問津;如求大於供,市場就活躍,價格就會攀升,有時還會出現預想不到的「天價」;當供求雙方基本持平時,價格和市場也會比較穩定。但影響供求雙方矛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認清中葯材是給人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不會因葯材價格上漲,有了病就不吃葯,不治病,也不會因葯價降低沒病吃點便宜葯。葯材中也有一些是葯食同源的中葯,如桔梗,除葯用外,還可做蔬菜淹制鹹菜供食用,如有出口其需要量可能增大;還有些滋補強壯葯,如枸杞、西洋參、、黃芪、黨參等等,這些葯材在價格便宜時,確實可吃點便宜葯來滋補身體,但它和水果,蔬菜等食品的需要量相比,還是相差甚遠,其需要量也是有限的。對那些純粹是葯材來說,其需要量是比較穩定的。比如,治療流感和肝炎的板藍根,在價格每千克4元時,它的年需求量是8000噸,價格上升到12元時(上漲2倍),它的年需求量還是8000噸,當價格下跌到2元時,年需求量還是8000噸。它的需求量除正常需要外,還受當年流感和肝炎的流行情況,以及自然災害等的影響,除非出口量增加或擴大醫療范圍,其需求量才會有較明顯的變化,多了就會爛市。所以中葯材才會有「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寶」,「黃金有價,葯無價」的說法。因葯材的需要量比較穩定又不是太大,客觀因素的影響作用較大。其影響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
(1)葯材的種植年限和栽培技術的難易程度 一、二年生葯材的生長周期短,栽培技術比較容易,或生長適應性較強,適宜生長的范圍較廣,生產恢復較快,容易引起生產過剩,市場的周期性變化就較短。如款冬花(以花蕾入葯有潤肺、止咳、消痰下氣的作用,是常用中葯)在1985年6月市場價是4~6元(元/千克下同),款冬花主要靠野生資源,因價格很低,農民沒積極性,不願上山採挖,1986年6月漲到30~32元,一年就漲5~6倍,因而刺激農民積極採挖野生冬花,甚至進行人工栽培,貨源多了,價格又逐漸下滑,1989年6月跌為20~24元,因庫存量大,價格一時上不去,長時間低價,1990—1995年長期徘徊在12~17元,又挫傷了農民采葯種葯的積極性。農民多年不種不採,1996年6月又暴漲到50~60元,比1985年漲10倍,1996年8月再漲到80~90元,產新後12月份又回落到50元左右,1997年下半年又漲到100~150元,最高價180元,1997、1998年農民再次大量種植,直到1998年10月產新後才開始下降,到1999年以後急降到15~20元。因為冬花是一年種一年收,栽培技術比較簡單,生產恢復很快,種植面積大了,又會造成產品過剩和價格的下跌。
太子參以塊根入葯,是一種滋補強壯葯,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等功能,適應性較強,我國許多地方都可以生產,主產江蘇、山東、安徽、浙江、上海、福建等地,是越年生植物。秋季栽種,冬季長根,春季發苗,夏季枯萎休眠,生長季短。生產的恢復更快,1986年前因產量大,供大於求,1985年出現爛市,出售價只有1元/千克,葯賤傷農,農民不願再種,產量減少,加上庫存量也逐漸減少,價格開始回升,1990年底突破百元大關,由於媒體的炒作,許多發財致富的小廣告滿天飛,又刺激農民種植太子參的積極性,特別是1992年秋農民大量購種擴種,1993年產量大增,再次跌入低谷為4~5元,農民再縮小種植面積,加上部分地區遭受水災,產量大減,1995年產新後又升到14元,1996年7月產新後再升到16~20元。
冬花和太子參都是一年生葯材,其市場變化快,大起大落的周期短,下面再舉一個多年生葯材,黃連,從種子育苗到收獲大概需6~7年的時間,市場的周期性變化起碼也需6~8年以上,黃連的栽培技術難度較大,技術較復雜,需搭棚遮蔭,生產的發展和恢復相對會較慢,市場的周期性變化可能會更長。從解放後黃連生產的變化,看黃連市場的周期性變化,20世紀50年代,國家比較重視葯材生產,黃連生產也有所發展,當時全國黃連的年產量達20萬千克,年需要量也約20萬千克,供需基本平衡,到60年代因政策原因,以糧為綱,對黃連生產不加重視,生產管理不善,加上自然災害,黃連產量劇下,年均產量只有14萬千克,1965年最低已降到8萬千克,而此時的年需要量已增到50萬千克,出現嚴重的供求缺口,因當時是計劃經濟時代,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生產有所恢復,年產50萬千克,供求緩和,1975年以前的市場價格,基本上穩定在20元以下,80年代初改革開放,市場放開,黃連的價格也逐漸攀升,到1985年曾達到50~58元,最高價曾出現過120元的高價。當時確有一批黃連專業戶脫貧致富,成為當時的萬元大戶,當地產區也曾流行過這樣一句「要掙錢,種黃連」的口頭禪,農民一哄而上爭種黃連,從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種植面積一路攀升,1982年的種植面積只有1066公頃,1984年已發展到2467公頃,1986年又創歷史新高達3600公頃,1980—1990年平均每年種植2670公頃左右,年總產量達400萬千克,產量劇增,導致市場價格猛跌,如1988年初還曾從1986年的40元升到60元,但當年下半年就猛跌到20元,1989年後一直保持在17元左右的低谷,並維持到90年代。如1994年著名黃連主產區四川(現重慶)石柱黃水鎮的收購價跌到7元的慘狀,市場的反差太大,變化太快,葯賤傷農,葯農心有餘悸,縮小種植面積,有的甚至不敢再種,黃連是多年生品種,80年代末種的要到1995年以前才能收獲,所以1995年以前的產量是相當大的,如1992年可產250萬千克,1993年可產165萬千克,加上庫存153萬千克共有320萬千克,1995年以後雖產量銳減,但由於庫存量大,又可維持幾年,市場價格還是慢慢回升,1995—1996年回升到24~26元,1998年升到40~45元,1999年升到70~80元,從2000年8月開始猛漲,只有100天左右就從春天的80元上漲到240元(最高達280元),是年初價格的3倍,是十年前的十幾倍。由於價格飛漲,有些葯農致富心切,把還沒有到收獲期的3年生黃連也挖出來賣,由於質量較差和未足干就急於出售,價又降到200元以下,最低降到150元左右,2001年上半年基本上穩定在180~200元之間,下半年再降到110~120元之間。
(2)國際金融大氣候的變化,也會影響出口葯材的出口量及價格變化 如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的金融危機,引起整個地區經濟蕭條,大大影響我國中葯材的出口量,最典型的可說是韓國對我國桔梗的進口,桔梗以根入葯是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腫痛和支氣管炎的治感冒要葯,在韓國主要把它作為蔬菜食用,多作鹹菜食用,韓國與我國建交後,大量進口我國鮮桔梗,1994年每千克鮮桔梗收購價3元,1995年升到6元,1996—1997年最高價達8元左右,致使干桔梗減少,而帶動干貨價格的上漲,從3元一路上漲到15元左右,667米
(3)自然災害的影響 如水災、旱災使許多葯材減產。某種疾病的流行,如20世紀80年代上海一帶甲肝流行,使板藍根貨奇缺;1998年年底流感流行都拉動了板藍根價格的上漲。
(4)某些葯材的葯性作用比較相近,可相互替代也會引起市場價格的變化 如人參和西洋參的葯性相近,自80年代初西洋參在我國大面積引種成功後,由於西洋參的醫療保健適用范圍比人參廣,多數人都改服西洋參進補,人參的用量明顯減少,90年代後人參的價格一蹶不振,價格一直翻不起身來。
(5)某些葯材用途的擴大,新葯的開發都會引起該葯材需要量的增加 近年來由於對銀杏葉和杜仲葉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開發,使原本被廢棄的葉有了醫用價值而身價倍增,又是出口創匯的葯材,需求量大幅度增長。丹參由於進一步開發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而被廣泛地應用,用量大增,也會拉動價格的上漲。
(6)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也會引起葯材價格的改變 如國家緊縮銀根,則可用於收購葯材的資金減少,葯材價格必定會下跌。
1998年國家出台一系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森林的政策,對一些需要搭棚遮蔭栽培的葯材如人參、西洋參、三七、黃連等由於不能隨便砍伐森林搭棚,因搭棚材料缺乏,只能研究改變遮蔭方式,如採用尼龍網棚(造價較貴需投資)或採用林葯間作或其它高稈農作物間套作,由於栽培方式的改變,需要實踐探索經驗,掌握技術,所以現階段對這類葯材的發展不會太快,有些需用木材拌栽作營養源的真菌類葯材,如天麻、茯苓、豬苓等。其發展也會受到一些限制。對那些木本葯材來說,其發展會得到保證,可做到有計劃種植和有計劃砍伐,葯材的質量會更有保證,不會因亂砍亂伐而降低葯材質量。以上這些葯材栽培,由於受國家政策的保護,不能隨便亂砍亂伐,其價格可能會上漲一段時間,以後會比較穩定。
還有,國家為保護生態環境,防風固沙,禁止甘草亂采亂挖,暫時野生甘草會減少,暫時價格也可能會上漲一些,相反它可能會大大刺激人工種植甘草的發展,當人工栽培的甘草大量種植後,甘草的價格可能很快又會滑落。
(7)人為的炒作,在葯材價格的變化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有許多葯材的供求關系,並不像人們宣傳的那樣失去平衡,有些小品種葯材,只要投入一定量的資金就很容易控制相當數量的貨源,進行壟斷經營,加上媒體的炒作,更會造成市場的混亂。如前些年的款冬花,1996年前長期徘徊在12~17元/千克,因媒體炒作,使價格一漲再漲,1996年下半年已漲到80~90元/千克,1997年下半年又漲到100~150元/千克,最高價曾創180元/千克的記錄,直到1998年10月產新後才開始下降。又如太子參,前些年所謂「發財致富」的小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價格出現大起大落,曾出現過210元/千克的天價,農民大量擴種後價格又出現大滑坡,曾出現1元/千克的地價而爛市,無人問津。
D. 冬花的概述
品名:
款冬花
別名:
冬花、款花、看燈花、艾冬花、九就花。
款冬花為應用歷史悠久的中葯材。
本品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乾燥花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1990年版收載。
款冬花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辭》,在漢初著作《爾雅》中稱為菟奚、顆凍。葯用始載於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記有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以後歷代本草均有記載。宋·蘇頌《本草圖經》載:款冬花,今關中亦有之。根紫色,莖青紫,葉似萆薢,十二月開黃花,青紫萼,去土一二寸,初出如菊花,萼通直而肥實,無子,則陶隱居(陶弘景)所謂出高麗、百濟者,近此類也。又有紅花者,葉如荷而斗直,大者容一升,小者容數合,俗呼為蜂斗葉,又名水斗葉。則唐注所謂大如葵而叢生者是也;宋《本草衍義》載:款冬花,春時,人或采以代蔬,入葯須微見花者良。如已芬芳,則都無力也。今人多使如箸頭類,恐未有花爾;明·《本草綱目》列為草部隰草類,對其形態、生境、產區、性味、功能等均有較詳細地記述。 (常用中葯材)
產地分布:
款冬花家野兼有。野生資源主要分布於甘肅、山西、寧夏、新疆;陝西、四川、內蒙古、河北等省亦有分布。主產於甘肅天水、慶陽、環縣、臨潭、徽縣、禮縣、靈台、涇川、兩當、正寧、寧縣;山西靜樂、臨縣;寧夏隆德、固原、海原、彭陽、涇源;新疆新源、裕民;陝西府谷;內蒙古准格爾旗。
家種款冬花栽培於四川、陝西、山西、湖北、河南,河北亦有栽培。主產於四川廣元、南江、城口、巫江;陝西府谷、子長、鎮巴、寧強、榆林、神木、風縣;山西婁煩、忻州、靜樂;湖北鄖縣、南漳;河南宜陽、嵩縣、盧氏、欒川。以河南產量多,甘肅質量優。(常用中葯材)
款冬花目前市場所售商品多來自家種提供,野生品已很少。野生資源主要分布於甘肅、山西、寧夏、新疆;陝西、四川、內蒙古、河北等省亦有分布。主產於甘肅天水、慶陽、環縣、臨潭、徽縣、禮縣、靈台、涇川、裕民;陝西府谷;內蒙古准格爾旗。
家種款冬花產地常因市價變化而增減或轉移。目前主要栽培於山西大同地區,如廣靈縣的加斗鄉、陽原縣的化梢營鎮;河北張家口地區,如蔚縣的白樂鎮和代王城鎮。其中蔚縣的下元皂村是最早野生變家種成功之地,也是大面積款冬花的栽培地,由於歷史原因,下元皂村逐漸形成了款冬花的集散地。每年產新時,方圓幾百公里的款冬花在這里被收購加工出售。第二集散地安國葯市的經營戶中十有八九是下元皂人。
另外四川、陝西、湖北、河南等地亦有栽培,但近年為市場提供的商品較少。(戴偉)
E. 種植什麼中葯材最好
近年中國葯材市場需求量一直都在上升,昂貴和常見的葯材的價格一直在升高。
桔梗:在病方子里經常都會看到這種葯材,在菜餚上的使用也是越來越廣泛,價格在20元/公斤。
F. 兒童可食用款冬花的嗎
款冬花其實是一種草本植物,用其泡水食用的話可以有很好的潤肺,化痰止咳的效果,而且,特別適用於肺虛久咳的問題,如果小孩子有這一方面的需要的話是可以服用的。
1、款冬花又名冬花,屬於一種菊科並且是款冬屬的草本植物,在我國的一些地方也被稱之為艾冬花以及看燈花等,泡水服用後具有潤肺下氣以及化痰止咳的效果。性味辛溫,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作用。
2、在《本經》中記載:對「寒束肺經之飲邪喘、嗽最宜」。其氣味雖溫,潤而不燥,則溫熱之邪,郁於肺經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內傷、寒熱虛實的咳嗽,皆可應用。特別是肺虛久咳不止,最為適用。
3、款冬花是一種適用於絕大部分人群的中葯材,它可以泡水,也可做成粥或者膏來食用。其氣味溫辛,是一款治療感冒咳嗽的良葯,無論是孕婦還是小孩都可以服用。
4、通常來說款冬花的服用是沒有年齡限制的,但由於孩子的體制於成人而言較差,故兒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年齡或服用方式適當調整款冬花的用量。例如,對於十一歲的孩子來說,如果是煮水服用,則款冬花的用量應為5克每天,若是研磨成粉狀服用,劑量就要適當減少,2-3克每天即可。
5、不過,盡管款冬花在臨床表現上對於人體並沒有明顯的毒理反應,但由於其功效或葯性原因,有一部分人群是不能服用款冬花的。例如,中醫名著《本經逢原》就曾言明,雖然款冬花能夠有效的治療一些肺部不舒服以及咳嗽的情況,但如果是陰虛勞嗽的患者,建議這類型患者不要服用款冬花,避免病情加重。
要是孩子能夠在爸爸媽媽的體諒中長大的話,那麼孩子在三歲以後,遇到小朋友在哭,他可能也會哭出來,看到別的人笑,他也會笑出來,這就代表著孩子懂得體諒是什麼,我們也把它叫做共感性。到了6歲左右,如果別人遇到了什麼困難,他也會主動去幫助他們。
遇到這樣樂於助人的孩子,我們只要去關注一下孩子的成長史就會發現,爸爸媽媽從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會開始注意體察其情緒,同時給予孩子相應的體諒。
孩子的體諒之心是慢慢出現的,所以爸爸媽媽太過於著急也是沒有用的,雖然在爸爸媽媽的著急要求下,孩子也會出現體諒的行為,但是這並不是出自孩子內心,只是為了獲得爸爸媽媽的表揚罷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假體諒」。
接下來大家來看看「認生」――這個與體諒的成長也是有著相應的關系的。
認生的意思就是遇到一些不認識的人,孩子會因為害怕而緊緊地拽著爸爸媽媽不放,這就說明爸爸媽媽在孩子心中是能夠給予他們安全感的。
當孩子出現認生時,爸爸媽媽其實可以放心,因為孩子怕生的話就代表著爸爸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夠體察他的情緒,能夠諒解孩子。和爸爸媽媽之間已經建立起感情的嬰兒,在差不多六七個月的時候就會出現認生的情況。
要是孩子七個月後還有認生現象,那可能說明爸爸媽媽和寶寶之間沒有很好的感情紐帶。所以,爸爸媽媽就要多給予孩子撫觸,增加彼此間的感情聯系。
在這個時候,很關鍵的一個事情就是媽媽能不能感受到撫觸的快樂。如果僅僅把它當做一個任務來做的話,孩子是不會覺得快樂的,這樣自然也建立不起母子間情感上的紐帶。
爸爸媽媽的體諒孩子的方式是: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考慮孩子的心情。
孩子的需求一般有這兩種:一個是對物質和金錢上的要求;二是想要得到爸爸媽媽的情感。物質方面的滿足要適可而止,而自己的愛,那麼就要多多地給予孩子。
孩子在1歲?3歲的時候會一直向爸爸媽媽撒嬌,在孩子覺得不安的時候,孩子會希望爸爸媽媽抱一下,整個人累了,也會想要媽媽的懷抱,有時候晚上還會鑽進媽媽的被窩,這可能是因為孩子做了一些噩夢。
安定的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孩子想要撫觸的話,媽媽一定要滿足孩子。這樣完全滿足孩子也不會讓孩子變得很嬌氣,因為,被充分接受撒嬌的孩子情緒安定,也會更加獨立。
有的小孩子很容易感冒,身體很容易發熱,其原因特別復雜,可能是體質比較差,可能是免疫力存在缺陷,可能是營養不良,還有可能是長時間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等多種因素。
1.居住環境不良,大氣污染、被動吸煙等。污染的空氣進入呼吸道,影響肺的換氣功能
2.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缺乏鈣、鋅、鐵、維生素AD等,均可導致孩子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3.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心、先天肺發育不良等.一些醫生或家長沒有給孩子詳細檢查過,就會漏診。
4.免疫缺陷病,這類孩子是先天性缺乏一些抗體或合成酶.在臨床因為化驗項目不齊全。一般的醫院還檢查不出來
5.濫用抗生素,並多次更換,產生耐葯,而且打亂人體的一些平衡。
6.療程不夠,擅自停葯,發燒一退就停葯.細菌長期處於隱伏狀態.一一旦受涼,容易引發疾病。
7.濫用激素,有些家長對發熱機理不了解.恨不得一下就葯到病除.一些醫生不耐煩家長的嘮叨.或者害怕對自己不信任從而流失病員.就給孩子使用激素,久而久之,患兒產生了依賴性.免疫功能也因此受到影響
8.臨床誤診,臨床上,嬰幼兒哮喘f尤其是一種叫咳嗽變異性哮喘)最容易誤診.孩子表現和感冒或肺炎很像。感冒咳嗽反復發生.總是按感冒治療。效果暫時緩解。另外近幾年結核病也有升高趨勢。
9.不良習慣。發現一些孩子睡前吃東西或抱奶瓶入睡的孩子.也容易誘發感冒。牛奶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不刷牙或不漱口的孩子,最容易嗓子發炎。
喜歡小編的讀者可以關注小編一下,小編的文章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歡迎廣大讀者指正,也可以盡情吐槽!
G. 中葯市場經濟走勢如何
中國中葯材市場經濟形勢分析
一、社會需求穩步增長我國正處在政治穩定,經濟穩健發展的良好階段,資金相對寬松,國際環境的總趨勢也有利於我國經濟的發展。中葯材作為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需求相對穩定略有增長。但不少從事中葯商業工作的人確感覺市場疲軟,走勢不快,需求不足,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市場反映出來的疲軟的主要問題在於供過於求,前幾年一大批家種葯材處於供求平衡或偏緊狀態(第二個周期的高峰期),價格高於價值,刺激農民大力發展葯材生產,使之形成產大於銷。葯材需求的剛性和生產的彈性決定了葯材行情的周期性變化。雖然患者還吃那麼多葯甚至還多吃了些,但由於供給過多,生產者經營者都想把葯賣掉,但總有一些賣不掉,於是感到需求不足。其次,經營者的增多,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相應地也會對各經營者的收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少數葯材由於新品種的開發或流行性疾病的發生引起需求突發性的增長,這種情況也是經常發生的。
二、過熱的生產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由於部分葯材發展過多,造成供過於求,從而導致價格暴跌,葯農收益處於虧本、保本或微利狀態,這樣就有效地遏制了生產的發展。這些品種是:北沙參、桔梗、白芍、丹皮、板藍根、白芷、鬱金、澤瀉、霍香、玄參、射干、大黃、牛膝、菊花、紅花、半枝連、山稜、芡實、車前子、薏苡仁、瓜蔞等。由於生產的調減,緩和了供過於求矛盾,使商業形勢朝著有利於經營的方向發展。在高價刺激下產大於銷或雖價落農民還有生產積極性仍產大於銷的主要品種有:太子參、黨參、川芎、三七、砂仁、胡椒、麥冬、冬花、元胡等。
三、供求偏緊品種價格暴漲,供過於求品種低價位運行2000年中葯市場的一個特點是:一些曾經有過低價悲愴的葯材由於供求偏緊和人為炒作使得價格暴漲,將葯材「少了是寶」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高價紀錄以後很難打破的。如佛手、黃連、萸肉、浙貝、八角、草果、丁香、天麻等。益智仁、良姜、遼細辛、吳萸等均有大幅度漲價。這些熱點品種價格的暴漲,使中葯市場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也為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可觀利潤。但由於持貨者爭先恐後地出售以實現利潤,部分品種又有回落。野生品種大多供求平衡,價格較為穩定,表現較為出色的是雷丸、節菖蒲、草蔻、蛇床子、五味子、水蛭、蟲草等,創了歷史最高,為中葯商業效益的提高立下功勞。
一些產大於銷供過於求嚴重的葯材在低價位運行,將葯材「多了是草」同樣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品種是:板藍根、桔梗、白芍、白芷、牛膝、半枝連、玄參、射干、大黃、澤瀉、鬱金、白前、丹皮、北沙參、菊花、瓜蔞、山稜、車前子、薏苡仁等。這些品種由於生產的調減,部分在秋收後又有較大幅度反彈,使得生產經營效益有所提高,並繼續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大部分葯材品種供求處於基本平衡狀態,價格波動幅度不大,在勤進快銷中創效益。
四、市場運作空前活躍,經濟效益不盡人意2000年的中葯市場運作空前活躍,在很大程度上對供求矛盾的轉化和價格上台階起到催化劑和啟動作用。春節開市後,葯材價格升多降少,其間都有炒作因素在內,夏季淡季不淡,人為運作力度是空前的,這反映了市場幾年來低迷,經營效益差,人們渴望活躍起來,使商品資源發揮出更大經濟效益。但中葯市場運作尚處在初級階段,人們對此褒貶不一,需要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一年來運作的商品有成功也有失敗,經濟效益不盡人意。比較成功的是1999年以來的萸肉、佛手、黃連、浙貝、益智仁、八角、草果、良姜等。有的品種升幅大,升速快,但沒穩住,主要是指貨者爭先恐後為實現利潤所致,有的品種降後又升,總的來說只要供求偏緊或在短期內不能形成產大於銷的品種成功的把握比較大。但一些品種根本沒有供求矛盾或還處於產大於銷期間且還有發展趨勢的品種,價位也不低,盲目亂炒一通,當然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益。如麥冬、川芎、桂皮、胡椒、太子參等。有的價是天價,本應以銷定購不宜壓貨的品種也毫無顧忌地剛產新搶購壓貨,過於慷慨給葯農過多利潤,使經營陷入被動,如佛手、萸肉等。一批低價位運行的品種隨生產調減或受災減產看好壓貨使之價格反彈均較安全,取得的效益較好,如丹參、桔梗、白芍、鬱金、白芷、板藍根、半枝連、雲木香、北沙參、玄參等。
H. 款冬花的介紹
款冬花,中葯名。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乾燥花蕾。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北和湖北、湖南、江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效。常用於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勞嗽咳血。
I. 本人想回家種植葯材,但不知道種植什麼好,最好生長周期短的,種起來比較簡單的,都有那些葯材啊
種植什麼葯材最賺錢
一、趨勢看好價格穩定或上漲的中葯材品種有:黃芪、黃芩、北沙參、蛇床子、黨參、白術、牛夕、旱半夏、天南星、射干、桔梗、防風、柴胡。
白芷、麥冬、板藍根、藿香、菊花、南沙參、徐長卿、苦參、紅花、當歸、甘草、遠志、川芎、黑枸杞、白芍、膽草、細辛、荊芥、人參、西洋參、貝母類等。
二、價格趨勢比較穩定,可適量發展的品種:知母、山葯、金銀花、韓國枸杞、紫蘇、蒲公英、雞冠花、玄參、丹參、附子、急性子、大黃、穿山龍。
木香、黃連、王不留、瓜蔞、沙苑子、玉竹、紫苑、白芥子、前胡、生地、玫瑰花、錦燈籠、車前子、連翹、紫草、白花菜子、天麻、大力子、半枝蓮。
地丁、合歡花、茯苓、蘆巴子、花粉、蒼術、三七、決明子、夏枯球、土貝母、辛夷花、薏米、杜仲、山萸肉、冬花、薄荷、丹皮等。
三、野生類葯材關防風、羌活、川貝、蒼術、白芨、重樓、貓爪草等。
四、中葯材不賺錢品種:王不留。慎重發展品種,如石斛人,廣告四處響,小品種不值萬金。西紅花產量低,人工蟲草市場不收,天麻只有廣告才會三個月見效。
此外一些品種如三七、黃連、人參、西洋參、天麻、川貝等價格高生長周期長有產地氣候限制,發財不易請善待本金。
名貴葯材種植有什麼優勢呢?
一、成活率高、生長周期短
選用獨特的四倍體培育方法,使高科技的種植技術,成活率更高!
二、品種純正
選用國內領先的組培技術,保證種苗品種優質純正。其名貴葯材種植的成品特級、一級楓斗均為同類產品價格的三倍以上。
三、種植簡單
名貴葯材種植簡單,不受場地局限。
四、管理便捷
管理簡易便捷,種植簡單容易,管理方便快捷,一個人可以非常輕松地管理2000~3500平方米的種植面積。
五、行業競爭力小
現代商業競爭非常殘酷,很多項目是賺了吆喝而賠了買賣,而來自農業生態種植方面的競爭則相對較小,是未來幾年投資發展的方向。
名貴葯材種植更因市場廣闊、效益顯著而成為一個風險小、收益高的種植項目。
六、投資小回報大
名貴葯材種植每年只需投入極少的養護成本即可高產、穩產、增產。
七、不愁銷路
據調查,名貴葯材種植市場貨源奇缺,而且市場需求量比較大。
J. 中草葯--冬花
你說的是款冬花嗎?我只知道款冬花有蜜制或者炒制,的確是止咳化痰的葯,但是血冬花沒有聽過哦,最好你還是問清楚這個學名是什麼什麼科什麼屬再來找會比較方便,因為有些中草葯很多別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