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浮式石油儲量有多少
擴展閱讀
如何找英國做工具客戶 2025-07-04 20:49:19
石油地質局是做什麼的 2025-07-04 20:46:52

浮式石油儲量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23 03:36:05

㈠ 全球石油儲量是多少

各個不同的來源對世界上的石油儲藏量的估計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計世界的總儲藏量為1.26兆(萬億)桶(1717億噸),同年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為1.15兆桶(1566億噸),《科學》甚至估計世界總儲藏量為3兆桶。

今天已經確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術能夠經濟地開採的儲藏量近年來甚至有所上漲,2004年的數據是目前最高的。由於每年的開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東、東亞和南美洲的儲藏量有所下降,同時非洲和歐洲的儲藏量有所上升。

2008年,英國石油公司曾發表過調查報告,根據世界各國的石油儲藏量與石油消耗資料,推斷全球石油今天的世界儲藏量還夠用41.6年。但由於過去就已經有過類似的預言,而且石油從未告罄,這個數據也被人戲稱為「石油常數」。

2003年最大的石油儲藏位於沙烏地阿拉伯(2627億桶)、伊朗(1307億桶)和伊拉克(1150億桶),其後為阿聯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

批評者懷疑這些數據,他們指出出於政治原因許多國家篡改它們的數據,此外許多國家雖然每年開采大量原油,但其數據始終不變,這說明這些數據已經陳舊了。有些專家認為21世紀初人類將到達哈伯特頂點,這時開采量將達到頂峰,此後開采量無法繼續提高,由於供給無法滿足需求,油價將高漲。

因此許多國家備有短期的儲藏來防止短期供不應求導致的危機。歐洲聯盟的國家必須擁有足夠90天的備用儲藏。

用途

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潤滑油的礦物油基礎油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開採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

由於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能源,許多人擔心石油用盡會對人類帶來嚴重的後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稱為黑金。

㈡ 世界石油資源儲量為多少

人類經濟、生活的現代化,對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在當代,石油在能源中發揮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於比較容易開採的陸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業已告罄,有的瀕於枯竭。為此,近20~30年來,世界上不少國家正在花大力氣來發展海洋石油工業。

探測結果表明,世界石油資源儲量為10000億噸,可開采量約3000億噸,其中海底儲量為1300億噸。中國有淺海大陸架近200萬平方千米。通過海底油田地質調查,先後發現了渤海、南黃海、東海、珠江口、北部灣、鶯歌海以及台灣淺灘等7個大型盆地。其中東海海底蘊藏量之豐富,堪與歐洲的北海油田相媲美。

東海平湖油氣田是中國東海發現的第一個中型油氣田,位於上海東南420千米處。它是以天然氣為主的中型油氣田,深2000~3000米。據有關專家估計,天燃氣儲量為260億立方米,凝析油474萬噸,輕質原油874萬噸。

㈢  使用多功能浮式儲油生產處理系統開發陸豐深水油田技術

陸豐22-1油田位於南海珠江口盆地17/22合同區塊,在香港東南方約250km,油田平均水深333m,是目前我國海上已開發油田中水深最深的一個油田。

油田面積9.8km2,國家儲委批准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903×104t,控制地質儲量473×104t,總儲量為2376×104t。

油田發現於1986年5月,原作業者為美國西方遠東石油公司。1991年9月,澳大利亞AMPOLEX石油公司接替了原作業者,繼續對陸豐22-1油田進行評價。1995年9月向中方提出總體開發方案報告,1996年3月獲主管部門批准。同年6月AMPOLEX公司正式將陸豐22-1油田轉讓給挪威STOTAIL石油公司。STOTAIL石油公司接替作業權後,對油藏開展進一步評價,並對開發方案進行了優化調整,最後選用一艘多功能「睦寧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輪FPSO和水下井口,並由柔性立管回接到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的開發方案。

工程建設自1996年1月開始,1996年12月開始鑽開發井,到1997年10月機械完工,12月27日正式投產,高峰日產原油量0.9×104m3,開采年限5年。

一、陸豐油田開發技術難點

a.地質條件復雜。油田為底水油藏,油水界面深度1626m。為滿足完井射孔避射高度不小於10m,井眼不能鑽過1615m的深度,使井眼軌跡控制相當困難;油藏受斷層走向分割控制,水平井的井眼軌跡必須沿主斷層走向,致使水平井的水平段必須拐彎;另外,井眼軌跡特別是造斜點深度斷層的影響和小於5m斷層風險的存在,很容易造成鑽井過程中的泄漏和垮塌。

b.底盤鑽井方案決定了平台的位置,同時影響到5口水平井的軌跡,影響到整個鑽井工作量,加大了實施鑽井作業的難度。

c.各井水平段要求精度高,容許變化量小,井眼軌跡控制難度大,這不但要求精確的測量技術,而且變L形井眼軌跡容易形成鍵槽和磨損套管,同時增加了中靶難度。

d.鑒於鑽井存在井漏危險,因此需綜合考慮井眼清洗和井眼穩定,認真研究和選用泥漿的類型,確定各項水力參數。

e.防止鑽進過程中發生屈曲現象,保證滑動鑽進也是一道難關。

f.鑽井平台除完成鑽井作業外,還要承擔許多海底安裝任務,因此,鑽井作業成為油田開發的關鍵路線。

二、陸豐油田採用的新技術

該油田是中外雙方利用當今世界高新技術,在南海海域開發的又一個大型深水油田,成功開創了我國只用一艘油輪開發一個海上油田的典範。概括起來,所採用的主要新技術有9項:①多功能、標准生產模塊組合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輪 FPSO;②可折疊懸掛式組合底盤HOST;③多相水下電驅動海底增壓泵;④新式可解脫的沉沒式STP單點系泊系統;⑤深水吸力錨;⑥水下雙定位卧式採油井口;⑦立管重力垂直對接安裝新工藝;⑧油田全水平井開發,有2000m以上的單井水平段沿斷層走向拐彎鑽進;⑨電液遙控無潛水作業方式。

三、設計條件

1.環境參數(百年一遇)

陸豐22-1油田位於亞熱帶地區,受季風影響,頻繁的台風和從西伯利亞來的強烈寒流使該地區海況更加惡劣。內波流是一種海洋水下流,對海洋建築物的安全和生產操作都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主要的環境參數如下:

最大天文潮:1.58m

最大波高:22.8m

最大波高周期:12.2s

海水溫度:①表層最高溫度30.42℃;②表層平均溫度24.81℃;③表層最低溫度21.5℃;④底層最低溫度10.78℃

海水表層流速:2.11m/s

海水底層流速:0.75m/s

一分鍾平均風速:50.3m/s

最高氣溫:36℃

最低氣溫:7℃

2.流體性質參數

地層原油:黏度4.35mPa.s

氣油比0.7m3/m3

脫氣原油:相對密度0.856

傾點43~46℃

黏度22.8mPa·s

凝固點42.2℃

含蠟量25.46%

膠質瀝青量5.0%

含硫量0.07%

油田水:水型CaC12

總礦化度28252mg/L

氯離子16927mg/L

四、油田開發方案

陸豐油田水深333m,海況惡劣,地質情況復雜,油藏氣油比低、壓力低,早期含水高、含蠟高,油田開發難度很大。中國海油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應用高新技術,將無商業開采價值的油田變為有開采價值的油田的經營理念,經過認真細致的經濟評價和技術研究,最後確定採用近幾年海上石油開發的新技術,用技術上可行、設備簡單、費用少的工程開發方案:只使用1艘多功能浮式生產油輪,配合水下井口方案。油流通過海底水下井口直接輸送到多功能浮式生產油輪上進行處理,然後用穿梭油輪外運。

與以往常規油田開發方式建造平台、設置單點、鋪設海底管線、系泊浮式生產設施的開發方式完全不同,陸豐22-1油田只租用1艘新造的多功能浮式生產油輪,在陸豐22-1油田作業2~7年後,還可以到其他油田服務,這將大大降低油田初期資金投入和總體工程開發費用,使本來不具備開發條件的邊際油田具有了更高的商業開發價值。據估計,這種開發方式使油田開發設備投資至少減少了將近一半。

陸豐22-1油田開發工程設施主要包括(圖12-2):5口水平井;水下懸掛式組合井口底盤HOST;用於人工升舉的多相電驅動海底增壓泵;裝有生產模塊的多功能浮式生產油輪「睦寧號」;可解脫的沉沒式轉塔生產系泊系統;4功能(產出液、高壓電、低壓信號和液壓)多通道旋轉接頭。

(一)水下井口

陸豐22-1油田採用5口水平井,水平井段長達470~2060m。水平井井口和採油樹坐落在鉸鏈式組合底盤上,生產井的液流經採油樹輸送到底盤上的生產管匯,再進入2條203.2 mm(8in)柔性生產立管,柔性生產立管回接到浮式生產儲油裝置上。

圖12-2陸豐22-1油田工程設施圖

(二)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

「睦寧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輪是由多功能穿梭油輪改造而成的,該油輪船長253m,寬42m,具有雙殼體,總載重量10.3×104t,可儲存原油10.2×104t(64萬桶)。處理設備安裝在主甲板後方,設計原油日處理能力為1.9×104m3(12.5萬桶)油水混合液;主機機艙、生活區和直升機甲板設置在船艏,所有的油艙均可蒸汽加熱。貨油、壓載泵艙以及電力螺旋槳發動機機艙也設在船艏。船上使用柴油電動推進器及動力定位系統,該系統在不使用錨時仍能使船保持在預定位置。中央控制室(CCR)可對船上的主要設備和水下生產實施進行監控。生活區定員86人。船上還安裝了3個自由落體式救生船。

由於原油含蠟高,生產處理設備必須保持原油溫度在62℃以上。進艙合格原油的含水標准設計為0.3%,分離出來的生產水處理到含油量低於50×10-6,符合環境保護排放標准後排入大海。

在強台風到來時,海上人員需要從現場撤離,「睦寧號」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可以從沉沒式轉塔生產系泊系統迅速解脫撤離。

(三)沉沒式轉塔生產系泊系統(STP)

沉沒式轉塔生產系泊系統主要包括兩部分。

(1)STP浮筒及系泊系統

「睦寧號」系泊用6個吸力錨固定在沉沒式浮筒上,該浮筒可系泊到浮式生產儲卸油輪上,也可在浪高7m時解脫。解脫後STP浮筒沉入水下約45m處。由挪威APL公司和天津海王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設計的吸力錨,直徑5m,高度10m,單個錨重量45t,單錨設計系泊力680t。

(2)STP旋轉接頭(STP-RC)

STP-RC旋轉接頭包括6個高壓電旋轉接頭向增壓泵供電,1組液壓旋轉接頭向水下裝置提供液壓動力和注化學葯劑,1組控制訊號旋轉接頭在頂部設施和水下控制系統之間傳遞訊號,還設有2條φ203.2mm原油生產通道,水下生產的原油通過這兩個通道輸往「睦寧號」。

(四)水下懸掛式井口組合底盤HOST

1.懸掛式組合底盤的特點

全稱Hanger Over Subsea Template,簡稱HOST,是挪威Kongsberg Offshore a.s(簡稱KOS)海洋工程公司近兩年研製開發的井口底盤。陸豐22-1油田所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套,是我國海上油氣田首次採用HOST系統井口。HOST系統的主要特點如下。

(1)設計靈活,適應性強

針對常規整體式底盤在製造、運輸、安裝和生產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弊端,HOST系統把整體式底盤分成中心模塊和若干個井口導向模塊HOGS。導向模塊的數量和大小視油田規模和井數而定,適應性強。

(2)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中心模塊固定後,把井口導向模塊逐一組裝到中心模塊周圍,再根據作業程序相繼把鑽井用的井口和完井用的採油樹通過導向柱分別安裝到導向模塊上。所有安裝作業都可以用常規的鑽井平台來實現。

(3)輕便靈活,運輸方便

HOST底盤可分成若干個小模塊,並且是專門為常規半潛式鑽井平台6.5m×5.5m月池設計的,因此,它可以用駁船送到平台月池下方,再用吊機吊裝到月池上,同平台一起拖航到目的地,下放到井位。用於陸豐22-1油田的HOST系統的中心模塊尺寸為5.95m×5.45m×1.777m,重量為30t。

(4)節省鋼材,安裝費用低

與同等井數的常規整體式底盤相比,可節約鋼材25%,節約安裝費達40%。

(5)滿足完井要求

HOST井口所用的完井系統適應常規完井要求,井口系統使用UWD-5型103.3MPa(150001b/in2)系列,油管懸掛器使用常規的127mm×50.8mm(5in×2in)系統。177.8mm(7in)油管掛與平卧式採油樹是HOST系統的特點。

2.HOST系統的安裝技術

a.在鑽井平台拖航之前,將HOST吊放到鑽井平台上。

b.鑽井平台和HOST中心模塊拖到油田井位後,首先對海底障礙物進行調查,檢查范圍為40m,海床坡度低於1.0°,同時檢查月池區導向繩和氣動絞車以及再回收導向繩接頭。

c.鑽井平台定位合格並壓載後即可開始鑽1066.8mm(42in)中心井眼,井眼設計深度394m,測量井斜α小於或等於0.5°,起鑽前替入20m3的高黏泥漿。用水下機器人ROV在距井眼4m左右處安裝一個感測器,在6m前後處安裝3個2m長繩索的浮標,用於檢查中心模塊的安裝高度。

d.下入中心模塊:

·用常規下套管方法連接914.4mm中心導管串,接上762mm(30in)導管井口頭下入工具和固井管串並作好標記。

·割開中心模塊和鋼梁以及鋼梁與月池左右舷之間的固定焊點;下放導管串並坐到月池上的HOST中心模塊上,鎖緊中心模塊的上鎖模塊,卡緊中心導管,推出下鎖模塊卡緊中心導管,確認處於鎖緊狀態。

·把導向繩的導向頭插入中心模塊4角相應的導向柱並鎖緊,上提中心模塊並移開模塊下的鋼墊梁;往中心導管灌注海水,關閉下入工具上的閥門;將中心模塊下放到海床上方,在下放過程中保持導向繩處於拉直狀態,當中心導管離海床3~5m時,藉助ROV尋找浮標並對准1066.8mm井眼下入導管鞋;繼續下放中心模塊,直到離海床2m為止,從中心模塊上表面至海床的最大距離控制在3.5m之內;用調整4根導向繩松緊的方法控制中心模塊的水平度使其斜度小於2°。

·用常規方法固井,注水泥漿後,保持中心模塊靜止直至水泥硬化;檢查和調節中心模塊的水平度使其等於或小於0.10,最大0.3°。

·用ROV將1根導向繩繩頭插入平衡儀連接頭使之扣緊,從中心模塊上拉出水平儀並起出水面;重新下入該導向繩,並插入下次要下的導向模塊(HOGS)相應的導向柱上。

e.安裝井口導向模塊(HOGS):

井口導向模塊(HingOverStructure)系中心模塊連接井口的特殊機構,起到支撐和懸掛井口以及將導管下入井眼的作用。HOGS模塊也是用鑽機安裝的。

·用ROV檢查中心模塊可旋轉分離的導向桿(GuidePost)接頭處於作業狀態,並確認鎖緊插銷位置。

·用月池後吊車把下入工具組裝到HOGS上,然後起吊到平台船尾月池後方,再把從鑽台上下來的吊環接到下入工具的吊環上,由司鑽和吊車司機聯合操作,將HOGS送到月池作業區。

·連接導向繩,用鑽桿送下HOGS,下入工具藉助導向柱的作用使HOGS坐在中心模塊的正確位置上。

·用ROV鎖緊上扣模塊和中心模塊連接固定。

·鑽機移位,然後接上中心模塊上相應的導向柱,即可進行下一個HOGS的安裝。

f.安裝鑽井井口永久導向架(FGB):

·鑽914.4mm井眼至419m。

·用ROVXX起HOGS上的補心,用月池後絞車將導向架FGB移至月池中間。

·用吊裝HOGS同樣的方法把FGB移到鑽機轉盤底下,連接762mm導管,並用鑽桿下放到月池,導管坐封在FGB上,然後下放導管和FGB。

·將導管鞋插入相應的HOGS,坐封FGB到HOGS上,調整水平度小於0.5°;注水泥漿固井並核實FGB的水平度。

g.安裝中心管匯

·將一對對角導向桿安裝到中心模塊相應的對角導向柱上,鎖住導向柱插銷。

·把中心管匯模塊吊裝到月池BOP插車上並固定好。

·把中心模塊管匯送到月池下方作業區,將提升中心模塊的鋼絲繩和鑽桿接頭對接,提升鑽桿,吊起中心管匯模塊。

·通過中心管匯模塊的一對對角導向柱,把導向繩下放到海底中心模塊上並對接到事先安裝的導向桿上;下放中心管匯模塊並坐到中心模塊底盤上使其固定。

h.中心模塊HOST系統的安裝時間僅3.35d,比計劃的7.5d提前了4.15d;而中心管匯模塊的安裝時間為38h,比計劃的60h提前了22h。中心管匯模塊安裝後,開始水平採油樹安裝作業,5口採油樹安裝作業時間為293h。

㈣ 到目前為止。世界石油現存儲量為多少

目前處於全球石油儲量佔比中的前五名的分別是委內瑞拉、沙特以及加拿大、伊拉克,總儲量是1422億噸,佔比是61.7%,對市場的石油供需量占著主導的位置。在2019年沙特一種是促成全球的原油減產,為了穩定油價的變化,當然是為了其沙特阿美IPO考慮,真正為了市場的幾分不得而知。不過減產的效果還可以,沙特減產了5%,原油產量下降了4.9億噸。不過俄羅斯作為減產聯盟的支持者確沒有減產而增長了0.8%,這主要是其在是不是減產上處於搖擺不定的情況。作為頁岩油的主要儲量地的美國則是奉行較為獨立的准則,出現了增產的情況,在2019年增長最快,直接抵消了減產國家的努力。而這些矛盾對於發生在2020年3月份的原油暴跌埋下了禍根,因為新冠大流行造成了世界上的石油供需出現了極大不平衡,而造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我國柴油和汽油價格也因此出現變化。
沙特和委內瑞拉作為世界上主要的產油國,這些國家經歷幾乎是完全是依靠出口石油。委內瑞拉現在儲量是2965億桶,按照其日消耗74.6萬桶計算的死後,可以使用775年。沙特儲量是2626億桶,按照其現在出口的量,還可以使用273年
全球石油儲量出現增長不代表著還是還會用之不竭,除了佔比之外就是人類開采原油的速度。根據石油儲量在前面20的國家數據,開採的年線是46.8年,當然中東的較長為60年,伊拉克則是82.8年。不過還有一點就是隨著現在的油氣勘探的技術提高,路上深層以及深海的資源可以作為主力軍。當然現在再生資源也是一再發展,到時候不一定就會用到汽油枯竭。

㈤ 在海洋中有多少噸石油

海底蘊藏了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在世界油氣勘探開發中,許多國家和地區海上都有新發現和新油氣田投產。海洋的油氣儲量和產量都顯示出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據統計,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海洋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的20%至22%,石油產量占總產量的25%至26%,海洋的天然氣儲量和產量佔世界天然氣儲量和產量的15%至16%左右。據1995年的估計,世界淺海已探明的石油資源儲量為379億噸,天然氣的儲量為39萬億立方米。據不完全統計,海底蘊藏的油氣資源儲量約佔全球油氣儲量的三分之一。許多國家的專家預測,如果今後海上年產油量增大率以3.5%至6%往上升,海上年產氣量增長率以1.5%至3%往上漲,不久的將來年產油氣量,路上和海上可能平分秋色,各佔一半,預計世界未來的油氣儲量和產量將主要來源於海洋。總之,海上油氣有很大的潛力,後備資源充足。我國陸架區海域遼闊,面積達200萬平方千米,其中沉積盆地面積近90萬平方千米,共有大、中型的中、新生代含油盆地20多個,估計淺海石油總資源量約2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可達14萬億立方米。我國發現了渤海、南黃海、東海東部、東海西部、珠江口、北部灣、鶯歌海等7個大型中、新生代含油氣盆地和90多個含油氣構造,現已勘探證實具有工業價值的油氣田40多個。全世界大陸架面積約為3000萬平方米,佔世界海洋面積的8%。關於海洋石油的儲藏量,由於勘探資料和計算方法的限制,得出的結論也各不相同。法國石油研究機構的一項估計是:全球石油資源的極限儲量為1萬億噸,可采儲量為3000億噸。其中海洋石油儲量約佔45%,即可采儲量為1350億噸。中東地區的波斯灣、美國、墨西哥之間的墨西哥灣、英國、挪威之間的北海、中國近海,包括南沙群島海底,都是世界公認的海洋石油最豐富的區域。

㈥ 如今地球上還有多少石油儲量

對於如今地球上還有多少石油儲量呢之話題,我個人認為,如按現代的開發速度,不足150年內會將儲存在地殼層中的原油層徹底開發完畢。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人類開采利用石油生物能源己有近2百年歷史了,目前,從表面上看,人們只知道地殼層中的原油層(碳化物沉積層)是天然的能量資源,是天然資源的能源財富,各國都把它視為寶藏。

原油層也是重要的一環,破壞自然規律是會受到懲罰的,要權衡好利益與生存的關系,人類今後能源的發展應取向於綠色能源方面,如太陽能、風能、水能、溫差能、滲透能和原子能等等,只有這樣去想和去做,不要再做出無知的違背自然規律的蠢事,保護好地球完整存在的自然性,我們才可以為後代作出交代。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准確?

㈦ 地球上的石油儲量有多少為什麼會越采越多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它是一種天然形成的能源,那麼就有很多人疑惑地球上的石油儲量有多少?為什麼會越采越多?換句話說,一些專家地球目前石油的儲存量至少可以再開採用50年,越來越多是因為人類對石油儲存量的認知也隨著技術的發展在逐漸刷新。

石油的在地球的儲存量是巨大的,給國家經濟政治也帶來很大影響,所以現在很多國家發生戰爭都是因為爭奪石油的管控權,如我們都很熟知的伊拉克戰爭,這也是警醒我們全世界思考的一場戰爭,石油的儲存量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標准,而目前全球的石油還可以供人類開采50年,而這類認知是不是也會隨著開采技術的發展而有新的標准呢,我們不得而知。

㈧ 海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究竟有多大

海洋石油由於世界大洋的大部分區域尚未詳細勘查,還沒有一個准確可靠的數字。據統計,僅世界陸架區含油氣盆地面積達1 500萬平方千米,已發現800多個含油氣盆地,1 600多個油氣田,石油地質儲量達1 450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達140萬億立方米。 石油和天然氣是兩種在成因上密切聯系的有機流體礦產。它們都是由復雜的碳氫化台物組成的,其化學成分主要是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等。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已經證實,石油、天然氣是古代多種生物殘體的腐泥物質,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經過漫長、復雜的變化過程形成的。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生油條件、儲存空間和保存條件。首先,要有大型的由地殼沉降形成的積水盆地,一般是淺海和湖泊。其次,要有適宜的氣候,使生物生長繁盛。這些生物一般是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有孔蟲、腕足類、珊瑚、苔蘚等,它們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第三,要有河流攜帶大量的泥沙注入盆地,使一代又一代的生物邊繁衍、邊死亡、邊被泥沙一層又一層地掩埋起來。當一個盆地被幾千米基至上萬米厚的泥沙填滿後,就完全成為一個沉積盆地了。經過地殼變動及適當的溫度和壓力的作用,那些腐爛的有機質就發生了復雜的變化,最終形成了石油或天然氣。石油和天然氣開始分散在泥岩和砂岩的孔隙中。在地層壓力下它們發生流動,一直運移到適合流體停留的部位儲存下來。一個倒扣著的鍋,其朝上的鍋底部位是最容易儲存油氣的,類似的地質構造叫做「儲油構造」。儲油構造上部必須是滲透性很差的泥岩,這樣油氣才不至逃逸。這層泥岩叫做「蓋層」。

㈨ 二戰時東南亞的石油儲量到底有多少

東南亞是世界主要產油區之一。現已探明儲量近20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年產量1億噸左右,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以上。是亞洲太平洋地區重要產油區

二戰前夕,全區曾年產油1000萬噸,為東方首屈一指的石油產地
尤其是印尼,被稱為浮在石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