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石油為什麼會一直跌
1、因為中國石油上市的當天,股價高開了不少,超過了機構承受的底線。高開導致了中石油透支了預期的利潤,散戶的高位接盤造就了800億的高位套牢盤,導致股價一路下滑,但是至少說明散戶對中石油的期望還是很高的。
2、中國石油A股的估值過高,它的H股只18港元多,相比30元左右的股價比較合適。上市當天開價48.60元,估值太高,當然就要下跌了,同時,大家都看好並搶購的股票風險就大,建議遠離這樣的股票。而且A股股指偏高,上證指數達到了5500-6000的區間,顯然是很高的點位了,前期藍籌泡沫論也很熱鬧,中石油定價這么高,下跌也是必然。
⑵ 中石油 中石化 向其他國家賣油嗎
出口是有,倒賣倒不至於。出口也主要出口是的成品油,而不是原油,而且主要出口公司是中石油。中石化油田資源緊缺,將近50%原油進口,主要搞的是煉化、加工、銷售的活,因此論技術來說,中石化的煉化技術比中石油好很。兩家公司在國內市場飽和,資源充裕時,不出口乾嘛,能賺外國人的錢幹嘛不賺,只准外國人賺中國人的錢么?對於國有企業要辯證的看,雖說為民考慮不周,但是在貢獻國家稅收、增強國力、促進國家建設方面還是做出了卓越貢獻的。
⑶ 中石油到底怎麼回事
中石油還有一切國字型大小打頭的都屬於壟斷企業特別是能源壟斷,就是什麼都是他們說了算,不允許有任何競爭,然後就是暴利!國家電網一個抄電表的月薪都7000~8000 這就是壟斷的暴利
⑷ 中國出口石油非常便宜,為何自己人用這么「貴」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石油,2017年達到4.2億噸。因此,中國的石油缺口非常大。然而,中國顯然有原油勘探地點,為什麼它總是表現出這樣的「石油短缺」?
油價年年上漲,「兩桶油」年年虧損。很難彌補技術差距。當然,在石油產品的質量和供應方面,「兩桶油」是眾所周知的,也是車主們所喜愛和憎恨的。令人驚訝的是,在油價一個接一個上漲的時期,在全國擁有5萬多個加油站的「兩桶」石油從未停止虧損。根據官方數據,中石油和中石化去年的總收入為740.42億,而另一方面,國家在10年內對這兩大巨頭的補貼超過1000億。外國石油更便宜也是有原因的。正如白菜比韓國白菜便宜得多,俗話說得對。東西比薄更貴。石油出口國的石油可能比水便宜。因此,在他們看來,石油的價值可能仍然不如水。但是在中國,石油是稀有的東西,水是不同的,幾乎無處不在。因此,中國石油價格相對較高是可以理解的。
⑸ 中國自己有用不完的石油為什麼還要進口
1、中國有油田,例如大慶油田,但是油田也有採光的那天,大慶油田已經為中國服務很久了,現在新建的的油田都是海上的。
2、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也需要發展,需要的能源也不少,不進口,光靠自己國內的是遠遠不夠的。
3、目前為止我國的石油只有25%是靠我國自己生產的,而75%都是依靠進口。
4、進口主要是3個地方,非洲,波斯灣和南美洲。以非洲和波斯灣的為主,因為南美洲航路容易被美國截斷。
⑹ 為什麼中石油、中石化出口到國外的汽油那麼便宜,只要2塊多人民幣一升
一桶=159升是70美元
1升=0.44美元 *6.7=2.9元人民幣
這是輕質石油期貨的價格 ,比成品油柴油的價格低一點點,一般長期訂貨要比期貨低很多,大約是期貨價格的50-70%,而且不隨市場價格波動,每升汽油的成本不會超過1.9元,出口的汽油沒有養路費的價格,所以很低。另外石油屬於壟斷經營,誰也不怕錢咬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汽油價格每升大約5元人民幣。
⑺ 中石油和中石化真的是在大量虧本出口成品油嗎
所謂的兩桶油大量虧本出口成品油我表示完全不同意,另外強調一下我非三桶油員工。
1.所謂的大量不正確。據了解,去年一年的柴油出口量在50萬噸左右。50萬噸是多大個概念?遠不及北京中石化一年的銷售量。還不算上中石油已經各民企。我估計應該和2線或者准2線城市中石化的銷售量相差不多。可能今年一季度的出口量稍微大了點。但是你要考慮到近期國內成品油的市場很不好。當然最近因為包括中東地緣因素等等因素的影響國內成品油市場剛剛開始好轉。要考慮到國內煉廠新建產能的不斷投產,煉化能力大大增強。國內市場不好。就會產生憋罐。而新機制是10天一調整,這主要造成好多非三桶油公司的所謂"投機"行為減少,也就沒有了非三桶油企業的大量囤積行為。也就是經常說的新的機制有力的抑制了國內市場大單囤油,投機炒作的現象。我想這和兩桶油庫存大增不無關系。煉化能力的增加和國內囤油投機的減少導致庫存大增,怎麼辦?國內消化不了,那隻能出口了。也就很容易理解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量比去年要多了。
2.所謂虧本,我不這么認為。而且好像國內成品油大多出口非洲。。。我猜所謂虧本是和國內成品油的價格比較出來的吧。國內的成品油是要交各種稅啊什麼什麼什麼的。光增值稅就要17%。也就是說以現在的價格柴油7700元/噸。這個稅就是1300多。其他的消費稅啊,印花稅啊等等。而出口的成品油為了和國際市場競爭稅肯定是要退的。據說國內的成品油達到一些地區已經對中東一些國家的油價造成很大壓力。也就是說兩桶油和中東一些國家都是為了賺錢才出口的。兩桶油的出現對他們利潤造成了沖擊。換句話說如果是賠錢做的話。當你出現在某個市場賣土豆的時候,土豆的成品是10塊錢。別人都賣12,你過去賣11。別人肯定會感覺你這價格對他產生了壓力。他也可能會降到11賣。但是當你賣9塊甚至5塊的時候。那些其他的土豆商肯定會在旁邊一邊看你怎麼死的一邊等你賣完再說。我估計為了打開國際市場和品牌,這兩桶土豆的價格應該在10.3塊左右在賣。當然國外的土豆賣10.3的時候國內土豆15塊錢,你一定會認為兩桶土豆在賠錢虧本賣。滿意請採納,謝謝
⑻ 我國沙漠中石油豐富為什麼不開采而選擇去進口
資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准。作為一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國家,中國自然儲量豐富。然而,就石油而言,我國必須全年依靠進口來確保國內工業生產。
此外,我國不僅盛產石油,而且富含稀有金屬。但是多年來,沒有人嘗試過這個想法。開發資源當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一個好的生態環境更重要。西南地區的地質相對脆弱。如果遭到破壞,很可能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湧向這些地方開發資源,也許會隨之而來的是石漠化、沙漠化等問題。
石油不是固體物質,運輸主要依賴管道。無論是在沙漠還是西南山區,在這樣的地方修建管道絕對是一項巨大而困難的工程。即使用火車運輸,沙漠中的地基也不容易牢固,修建鐵路需要很長時間。此外,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弊大於利。沙烏地阿拉伯已成為一個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主要是因為其產量大,開發成本低。然而,持續開發這種不可再生資源並不是一件好事,這將不可避免地消耗資源,並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環境。因此,減少採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地球和資源。
事實上,我國仍有許多已探明的石油資源,但並沒有開采。這是因為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根據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即使儲量豐富,也不應該一直開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可能多地進口石油以保持生態發展的平衡。
⑼ 中國是原油凈進口國,為什麼還要輸出原油
我個人覺得主要是為了穩住中國國內石油的價格。
任何東西都是有一個平衡點的,如果這個平衡被打破了,那麼將會發生混亂,石油也是一樣的。
中國從國外進口很多的原油,導致中國原油儲存量變多,這時候如果不向外進行銷售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中國石油價格降低。
⑽ 為什麼中國一邊進口原油一邊又在出口
2003年,同時,我們每天進口170萬桶原油,卻每天又出口20萬桶的成品油。其中奧妙之一是因為出口退稅———出口實際繳納增值稅僅為4%左右,而在國內銷售所繳稅款卻是17%。另外一個原因是,油全部投放國內市場,競爭大了,油價就會走低。
企業之間的行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