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是能源進口大國嗎
法國能源相對貧瘠,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有限,而煤炭資源早在上世紀50年代便逐漸枯竭。但是,通過對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法國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道路,使國內能源不足的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法國應對能源不足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大力發展核能。上世紀兩次石油危機後,法國政府下決心推廣核能。早在1958年,法國就從美國西屋公司購買了壓水核反應堆技術專利。
通過對該技術進行創新改進和國產化,法國最終成為全球核能利用第一大國。目前,法國電力供應80%以上依靠核能。通過發展核電,法國的能源自主率從1973年的22.7%提高到了今天的50%以上,每年因此減少石油進口費用240億歐元。
因核能具有高產、安全、廉價的特點,法國大量建設核反應堆不僅充分滿足了國內的電力需求,還向西班牙、比利時、瑞士、德國等歐洲鄰國出口電力。目前,法國第三代壓水反應堆EPR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其發電成本比天然氣發電還低30%。但是,法國政府並不滿足於現狀,計劃今後幾年投入7億美元研發第四代核反應堆技術。
除核能外,法國還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其主攻方向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根據法國政府的計劃,2007年法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達到2561兆瓦至7810兆瓦。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佔法國電力供應總量的21%。
近年來,法國政府通過補貼等方式大力推動風能發電。2003年,法國風力發電量僅239兆瓦。而根據法國政府的規劃,2007年該國將擁有2000多台風力發電機組,年裝機容量將超過6000兆瓦。另外,法國政府於1996年發起「太陽行動」計劃,目標是5年內安裝兩萬個太陽能熱水器。該計劃在1999年提前實現,法國由此每年少進口石油1萬噸,而該國熱水平均價格也因此下降三分之一。
作為歐洲第一農業大國,法國發展生物能源的基礎非常好。在政府鼓勵下,今年法國用於生產生物燃料的作物耕種面積已達200萬公頃,生物燃料總產量預計將超過300萬噸,從而超越德國成為歐洲生物燃料第一生產大國。按照政府制定的目標,2008年法國生物燃料占總能耗的比重將由目前的不到2%提升至5.75%,2015年這一比重將超過10%。如果目標實現,法國每年可減少石油進口1100萬噸,每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300萬噸。
為實現本國能源多元化,法國以政府補貼和減免稅收等方式鼓勵企業和個人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汽車為例,如果一位法國居民購買了汽油和生物燃料混合動力車,他就可獲得至少1500歐元的免稅優惠
❷ 世界十大石油消費國
據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雜志iwd2007年第29期(7月19日)消息,2006年世界石油的消耗總量為38.96億噸 ,其中十大原油消費國分別是,美國(9.42億噸)、中國(3.47億噸)、日本(2.41億噸)、俄羅斯(1.36億噸)、德國(1.23億噸)、印度(1.19億噸)、巴西(1.04億噸)、加拿大(1億噸)、南朝鮮(1億噸)、法國(0.94億噸)。
❸ 歐洲每天消耗多少桶石油
2019年歐洲地區日均消費1490萬桶/日
2019年整個歐洲地區的日均原油消費量1490萬桶/日,其中消費量較大的國家有英國—154.5萬桶/日,德國—228.1萬桶/日,法國—153萬桶/日,義大利—121.8萬桶/日,西班牙—129.8萬桶/日,從油品消費結構看,歐洲消耗比例最大的油品是柴油,佔比44%,其次是汽油14%,再次是航煤11%。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石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
❹ 作文《科技是把雙刃劍的題記怎麼寫
【科技是把雙刃劍】第1篇
隨著科技的進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和舒適。但是,在便捷和舒適的背後。科技,也帶走了一些東西…… 我的家鄉在湖南。聽爸爸說,小時候,他們過得很貧窮。家裡只有兩間房間,有時,還要去樓上的閣樓,和雜物睡在一起。那時,他們天還沒亮就要起來,生火、割草、做飯、喂牲畜、放牛……一直干到太陽當頭。雖然那時很辛苦,很貧窮,但他們很開心。在那時,玩的東西可多了。可以在小河裡游泳、捉魚。在山上找松果、在樹上掏鳥蛋。在地里挖紅薯……渴了,就喝清涼的山泉水,悶了,走到山頂向下俯視,看著優美的景色,總會覺得心情舒暢。 但是現在,一切都變了。昔日的美景變成了高樓大廈,曾經的田地變成了商業區。科技,給人們提供了方便,卻要我們拿環境作交換。當一片片土地變成了豎立著大樓的水泥地面,當環境漸漸褪色,只留下一片鋼筋混凝土。我們不禁深思:科技,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退步? 科技和環境真的無法共存嗎?答案是否定的。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發現讓科技和環境融合的方法。當換取高樓大廈的代價不再是一片片樹林、土地,這,才是真的進步!
【科技是把雙刃劍】第2篇
斯坦普說過:」整個社會由於科學的迅速發展得到的好處待以彌補所造成的損失。「是的,科技是把雙刃劍,最重要的是你怎樣去使用他。
列如,近幾年的風能開發,已受到廣泛國家的推廣;還有一個更好的便是核能的開發和利用。如,法國常規能源中缺少石油資源,水利資源也不豐富,而且95%也已經充分利用開發,但仍不能滿足對能源的需求,只能大量進口石油。20世紀70年代西方石油危機造成油價猛漲。1976年法國政府作出大規模的利用核能的決定,核電的比重逐步提高。充足的電量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求,還可以向歐洲鄰國出口。通過發展核電,法國每年減少進口石油8800萬噸,節約240億歐元。這難道不足以證明科技的突飛猛進對人類的好處?巴普洛夫說過:」感謝科技,他不僅使生命快樂和歡欣,並且給生活支柱和自尊心。「對啊,感謝那純朴善良的科技,為我們人類做了這么多貢獻。
但是,科技也有不好的一面。
是他造成了環境污染,造成了酸雨,造成了臭氧空洞,是他造成了水污染。而最可怕的是2013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所在的建築爆炸。是日本方元幾十里寸草不生,多少人受輻射變成了不完整個體。這樣的事情並不止一次,在很多國家也發生過同樣的事件。這使全球人民聞」核」色變。大家請看,這些事的指使者是誰。對了就是我們人類。我認為科技是把雙刃劍,最主要是看你怎樣去使用他。作為祖國的花朵,黨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好好的利用科技將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初二:蘇必然
學業無憂家教網作文頻道為您整理,歡迎下載【作文無憂】客戶端,搜索、瀏覽百萬優質作文,幫您解決作文難題。
❺ 法國和日本誰的核電比重最高
法國比日本的核電比重高,是全球最高的國家法國核電占總發電量85% 每年少進口石油8800萬噸法國電力公司的報告顯示,2003年核電已佔法國總發電量的85%,充足的電力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求,還可向歐洲鄰國出口。上世紀70年代,西方石油危機造成油價猛漲。1976年,法國政府作出了大規模發展核電的決定。通過發展核電,法國的能源自主率從1973年的22.7%提高到了今天的50%。法國因此每年減少石油進口8800萬噸,節約240億歐元。法國現有54台核電機組,政府目前正考慮更換這些機組中的核反應堆,並考慮以第三代反應堆——歐洲壓水反應堆替代現有反應堆。法國發展核電受到法國環保人士的質疑。他們認為,一旦政府決定更換這種新型核反應堆,便意味著未來幾十年法國電力生產仍要以核電為主。而歐盟規定2010年可再生能源(風能、水電以及太陽能)要佔歐盟總能源消耗的12%,過高的核電比例容易偏離這一目標。但法國政府人士認為,到2025年法國1/3的核反應堆的使用時間將超過40年,繼續延長這些反應堆的使用壽命已不太可能,而可再生能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不能擔當電力生產的「主角」,因此更換核反應堆已很迫切。核電未來仍是法國能源生產的主角。(新華社 楊駿) 查看原帖>>
❻ 巴黎最大的港口
馬賽作為法國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最大海港,城市人口達到123萬。這里被石灰岩山丘環繞,景色宜人,氣候溫和。馬賽東南臨地中海,水深港闊,萬噸級船隻可輕松進出。西部則通過羅納河及其平坦河谷與北歐相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馬賽的港口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構成,年貨運量達到1億噸,是法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門戶。這里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工業中心,集中了法國40%的石油加工工業,福斯-塔爾泊地區擁有4個大型煉油廠,每年處理石油量高達4500萬噸。
馬賽的修船業也非常發達,其修船量佔全國該行業的70%。新港區設有10個大小船塢,其中第10號船塢長465米,寬65米,深11~12.5米,能夠修理世界上最大的油輪,即80萬噸級的船隻。
馬賽不僅在工業和港口貿易上占據重要地位,還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遊客可以在這里游覽古羅馬遺址,參觀著名的加爾水道博物館,體驗地中海風情。此外,馬賽還以其足球俱樂部——馬賽隊聞名於世,是法國乃至歐洲足球文化的一部分。
馬賽的自然風光同樣吸引著眾多遊客。夏季,人們喜歡前往海灘享受陽光和海風;冬季,則可以漫步在老城區,欣賞那些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築。這里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經濟中心,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和休閑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