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油田壓裂用的鋼球投球工藝是做啥用的
1、油田壓裂用的鋼球投球工藝是在壓裂過程中,堵住一部分射孔孔眼,以便壓裂時壓出多條裂縫來。
2、在塑料領域,壓裂是層合塑料的一種缺陷。通常是指以紙、布或其他材料為基材的層合塑料,因成型壓力過大而引起的基材破壞的現象。透過表層樹脂可觀察到有明顯裂紋。在石油領域,壓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氣層形成裂縫的一種方法,又稱水力壓裂。任何壓裂設計方案都必須依靠適當的壓裂工藝技術來實施和保證。對於不同特點的油氣層,必須採取與之適應的工藝技術,才能保證壓裂設計的順利執行,取得良好的增產效果。壓裂工藝技術種類很多,主要有分層及選擇性壓裂技術、控縫高壓裂技術。
3、鋼球根據生產加工工藝分為研磨鋼球,鍛造鋼球,鑄造鋼球。根據加工材料分為軸承鋼球,不銹鋼球,碳鋼球,銅軸承鋼球球·合金球等。其中軸承鋼球為工業的重要基礎零部件,合金鋼球是以碳、鉻、錳、鉬等為主要添加金屬元素,並通過鍛打、旋壓、軋制和鑄造等方式生成的一種球狀形鐵合金耐磨體,它是當今粉碎工業礦山用球,水泥用球等最重要組成部分。鋼球廣泛應用於軸承、五金、電子、鐵藝、機械設備、電力、礦山、冶金等領域。
Ⅱ 碳九石油樹脂用橡膠的回彈大是什麼原因
1、橡膠伸長率大,壓縮保持變形小的橡膠,彈性好,導致橡膠的回彈大。
2、子量大的橡膠豎睜彈性好,導致橡納纖褲膠的回彈大洞簡。
Ⅲ C5石油樹脂的使用方法
JP98-68085[日本專利公開]/日本:Nippon Ruspart K.K(Homi, Atsushi)-1998.3.10-7頁.-96/226681(1996.8.28);IPC C23C22/00
該底漆含有漆料[主要由環氧樹脂、20~200份鋅粉和0.05~0.5 份(以漆料為10份計)可熱膨脹的粉末組成]以及0.2~2.5份(以100份鋅粉為基準計)環氧型硅烷偶聯劑。例如,將由Epo Tohto VD.01193份、Dicyanex 200(雙氰胺)4份和 Omicure 943份構成的漆料10份,與F1000(鋅粉)200份、SH6040(二硅烷偶聯劑)2份、P17(可熱膨脹的粉末)2.5份和 Disparlon6900-20X(防沉劑)15份混合,用二甲苯/乙基溶纖劑/異丙醇稀釋,得到一種底漆。經脫脂處理過的鋼螺釘用該底漆浸塗,乾燥,170℃烘烤,得到的塗漆鋼螺釘在與鹽溶液接觸200h(噴霧,JIS Z-2371)後的銹蝕<0.1%.
98-32 含二價金屬離子的防腐蝕耐磨有機硅水性塗料及其在船體上的應用
W098-18855[國際專利申請.英]/美國:Blue.River.International,L.L.C.等(Gedeon,Anthony A.等)-1998.5.7.-26頁.-US29468(1996.10.25);IPC C08K3/10
該水性塗料含有倍半硅氧烷低聚物(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母體或與少量其他可共聚硅烷三醇在非水溶劑中的混合物,以及二價金屬離子(如Ca2)在單甲基硅醇(r-縮水甘油氧基硅醇和苯基硅醇)部分縮合產物的水-醇酸性溶劑體系中的溶液。例如,將含0.12mmol氧化鈣、5g冰醋酸和235g水的水溶液(pH2.8)緩慢加入400g含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50%異丙醇溶液中,得到pH約3.4的混合物。將其塗覆於鋁板上,80℃固化30min,進行1000h的鹽霧試驗,底材未腐蝕。
98-33 對油性表面附著性好的防腐蝕塗料組合物
JP98-120975〔日本專利公開〕/日本:Nissan Motor Co.,Ltd.(Torii,Nobuyoshi等).-1998.5.12.-6頁.-96/297883(1996.10.23);IPC C09D163/02
題述組合物含有由雙酚A和/或雙酚F衍生的液態環氧樹脂、蠟、增塑劑、活性稀釋劑和環氧樹脂用的潛固化劑,由其形成的塗膜經400h鹽霧試驗不銹蝕,剪切強度≥11Mpa。一種組合物含有Epikote 828 100份、雙氰胺8份、1:1磷酸三甲苯酯-丁基縮水甘油基醚100份、Hiwax NL-100 5份、F-351 10份和碳酸鈣10份。
98-34 用乙烯基硅烷防止金屬板腐蝕的方法
WO98-19798[國際專利申請,英]/美國: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等(Van Ooij,Wim J.等).-1998.5.14.-22頁.-US743864(1996.11.5);IPC B05D7/00
題述方法操作如下:從塗漆鋼板、鋁板和鋁合金板中選取一種金屬板,把含有≥1種可水解的乙烯基硅烷的溶液塗覆到金屬板上。該乙烯基硅烷一端為乙烯基,另一端為Si(OH)(OR1)(OR2)基(R1、R2=H、烷基、乙醯基)。可把塗料(如聚酯或聚氨酯粉末塗料)或其它聚合物直接塗覆在乙烯基硅烷塗膜的上面。
98-35 用多聚膦酸型附著性防腐蝕塗料塗裝金屬的方法
EP846733[歐洲專利公開,德]/德國:Daimler-Benz A.-G.(Negele,Ute等).-1998.6.10.-5頁.-DE19650478(1996.12.5);IPC C09D5/08
在題述工藝中,金屬用由帶膦酸基數個/分子的聚合物和玻璃化溫度>100℃的聚合物和/或相對分子質量低的膦酸和/或羧酸(C原子數≤30)構成的混合物塗覆。卷鋼鋼板用聚(乙烯基膦酸)(相對分子質量12000)的5%水溶液底塗,200℃烘烤10min,再用常規塗料組合物噴塗,得到的塗層具有良好的干、濕附著性和耐鹽霧腐蝕性。
98-36 耐熱水性、耐腐蝕性和耐化學品性均優異的塗有樹脂的金屬
JP98-202786[日本專利公開]/日本:Nippon Kokokan Co.,Ltd.(Kitakawa,Takao等).-1998.8.4.-7頁.-97/8132(1997.1.21);IPC B32B15/08
金屬底材用聚(醚-酯-酮)(PEEK)、聚)(苯硫醚)和/或聚(醚-碸)組合物(含有10%~15%無機填料)塗覆,再用類似聚合物基料的無填料組合物罩塗。例如,經鉻酸鹽處理過的鋼板用含玻璃算是片粉填料的PEEK塗覆,再用不含填料的PEEK塗覆,製得的試樣具有良好的塗層附著性、耐熱水性和耐酸性。
98-37 適用於金屬的液體橡膠防腐蝕塗料、用其塗覆的工件及其硫化
WO98-22225 (國際專利申請,英〕/美國: MMR Technologies(Rappoport,Leonid).-1998.5.28.-30頁;-US754216(1996.11.20);IPC B05D3/02
一種混合物含有環氧化液體橡膠、胺固化劑和硫磺。將其塗覆於金屬表面,固化,得到的塗膜耐久性好,對金屬的防腐蝕作用極強。通過將閉環結構打開,胺固化劑可活化和溶解硫磺,從而縮短固化時間,並使橡膠分子相互連接在—起,形成連續的分子膜。活化後的硫磺也可與橡膠分子連接在一起,並通過化學鍵的作用使聚合物膜錨固於金屬底材表面。這種配方最好加進兩種類型的促進劑(由於它們的協同作用可使固化時間縮短至不到1h)。配方中加入氧化鋁微粉可提高固化期間的加熱均勻性,從而形成更均勻的塗膜。將氧化鈣與胺和氧化鋁一起加入,可完全吸收固化期間所產生的酸性氣體。加入相對分子質量高的丁腈橡膠可提高塗膜的抗沖擊性、低溫柔韌性和附著性。
98-38 醉基銹轉化透明塗料
CNll97824A[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中國: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王澍等).-1998.11.4.-97104156.3(1997.4.28);IPC C09D129/14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鋼鐵鑄件表面的塗料組合物。它是由聚乙烯醇縮丁醛、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磷酸以及成膜助劑、增塑劑、流平劑、促進劑、乙醇和丙酮組成的。本發明是集磷化、覆膜為—體的單組分透明塗料,具有附著力強、柔韌性好、耐油、防腐蝕性能好,施工時毒性小等特點。可用於柴油、汽油發動機等機械設備的鋼鐵鑄鍛件的長期保護,也可作為船舶、橋梁、機械、管道及化工:設備的底漆。
98-39 鋼材的塗裝方法及所用防腐蝕塗料
JP98-137683〔日本專利公開〕/日本:Nippon Steel Corp.(Daitoku,Kazumi).-1998. 5.26.-13頁.-96/265379(1996.9.13):IPC B05D7/14
該方法是在塗覆有富鋅底漆的鋼材表面用含樹脂(如環氧樹脂)、帶鹼性基團的礦渣和/或鹼性化合物粉末(pH 8~13,如偏硼酸鋇)的組合物塗覆。
98-40 鉻酸鹽防腐處理液及由其處理的金屬板
JP98-176280[日本專利利公開]/日本:Nippon Steel Corp.(Yamazaki, Atsushi 等).-1998.6.30.-7頁.-96/336145(1996.12.16);IPC C23C22/28
題述鉻酸鹽處理液含有(A)含≥20%水分散熱塑性彈性體的水分散性混合樹脂,用量在5~150g/L之間;(B)水溶性鉻化合物,用量(按CrO3計)在5~60g/L之間,Cr(VI )/〔Cr(VI)+Cr(Ⅲ)〕之比在0.2~0.8之間;(C)Si02,用量在A/SiO2之比1~5之間:(D)無機酸,用量在A/D之比0.5~5之間。經表面處理的金屬板在鉻酸鹽液膜中含有Cr 5~300mg/m2。例如,在鍍鋅鋼板的一面塗覆含有60g/L丙烯酸-苯乙烯-丁二烯橡膠、15g/L(以Cr計)Cr03、30g/L Si02和30g/L H3P04的鉻酸鹽處理液,於80℃下乾燥。該膜含有Cr 50mg/m2,煮沸30min後Cr的洗出量<5%,在JIS Z 2371鹽霧試驗中不形成白銹,並顯示了優異的對三聚氰胺-醇酸樹脂徐膜的附著性。
98-41 防空泡腐蝕塗料
CNll99073A〔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中國:化學工業部海洋塗料研究所(於良民等).-1998.11.18.-97105861.X(1997.5.11);IPC C09D163/10
一種防空泡腐蝕塗料,包括底膠和面層組合物2部分,其特徵是底膠由環氧當量為180~240的環氧樹脂、端環氧基聚氨酯、填充料、助劑和固化劑所組成,它們的質量分數分別是45~55、7.5~20、6.5~26、0.5~2.5和15~22.5,固化劑中預先混入了占總質量2%~10%的催化劑。本發明的塗料其底膠對其材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其面層具有良好的抗空泡腐蝕和耐腐蝕及抗水解能力,並且造價底,施工工藝簡單。
98-42 防腐塗料組合物和防腐處理方法
CN1203056A[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日本:日本塗料株式會社(金井洋等).-1998.12.9.-98114727.5(1998.5.14);IPC C09D5/08
本發明提供了—種廉價、無鉻的防腐蝕塗料組合物和防腐蝕處理方法,其防腐蝕性優於普通含鉻的防腐蝕塗抖組合物。在總量為1L的基於水性樹脂和水的組分中,本發明的防腐蝕塗料組合物含有0.2~50g的含硫代羰基的化合物和0.1~5g的磷酸根離子,或另外含有10~500g的水可分散的二氧化硅。本發明的防腐蝕處理方法包括所述防腐蝕塗料組合物塗覆用鋅包覆的鋼板或未包覆的鋼板。
98-43 防腐防粘塗料
CN2200388A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中國: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戚國祥等).-1998.12.2.-97107522.0(1997.5.26);IPC C09D123/34
本發明公開了—種防腐防粘塗料,它的組成為(質量比):氯磺化聚乙烯80%~98%、石墨1.5%~20%、二硫化鉬0.5%~2%。本塗料成本低,塗覆工藝簡單,使用方便,在金屬管道內壁使用本塗料,其表面均勻,無粉塵粘滯、無腐蝕,特別適用於輸送含水分、粉塵、腐過性氣體的金屬管道及設備的防腐、防粘。
98-44 防銹液
CNl200386A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中國:闕仕修(闕仕修).-1998.12.2.-97108922.1(1997.5.27);IPC C09D5/08
本發明為水溶性防銹液,主要用於黑色金屬製品、機械零部件的防銹,其配方為:苯甲酯鈉8%~10%、亞硝酸鈉8%~10%、尿素4%~6%、澱粉2%~2.5%、燒鹼0.4%~0.45%,其餘為水。本防銹液安全,組分簡單,成本低且防銹期長,黑色金屬製品、機械零部件塗覆此防銹液後並用防水材料封裝起來,可以保持4a以上不生銹。
98-45 含油表面用防腐蝕塗料組合物
JP98-183383[日本專利公開]/日本:Nissan Motor C0.,Ltd.(Torii,Shinkichi等)-1998.7.14.-6頁.-96/355895(1996.12.25);IPCC23F11/00
適用於汽車標准鋼板的題述組合物含雙酚A和/或雙酚F型環氧樹脂、消泡劑、增塑劑、活性稀釋劑和潛固化劑。其塗層在鹽霧試驗400h後不會生銹。例如,一種組合物含Epikote828 100 份、雙氰胺8份、縮水甘油丁醚100份、Flowlen AC326F (乙烯-丙烯酸聚合物)3份、核-殼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份和CaCO3 10份。其塗層對含油表面的附著性好,且固化後不起泡。
Ⅳ 石化產品c5是什麼
C5石油樹悶緩脂及其它石化產品。 石油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返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 [編輯本段]石油的生成與聚集 1.石油的生成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可達到5億年之久。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伴隨各種地質作用,沉積盆地中的沉積物持續不斷地堆積。當溫度和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沉積物中動植物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碳氧化合物分子,最終生成石油和天然氣。 2.石油的聚集 石油不像水聚集在水庫中那樣聚集在沉積盆地最初形成的岩石——生油源岩,也就是沉積岩中,而是透過岩石的孔隙,被擠壓到壓力分布更低的岩石裂縫和孔隙中,直至停留在被完全封閉的儲集岩中。儲集岩是聚集石油的岩石。儲集岩形成了儲藏石油的地質環境——圈閉構造,它是阻止石油被繼續運移的地質構造。石油的這種聚螞世模集方式就如同水被一塊海綿吸收一樣。
Ⅳ 瀝青使用若干年後為什麼變得脆而硬甚至開裂
主要原因是在長期受到溫度、空氣、陽光和水的綜合作用下,石油瀝青中低分子量組分會向高分子量組分轉化。由於樹脂向地瀝青質轉變的速度更快,使低分子量組成減少,地瀝青質微粒表面膜層減薄,瀝青的流動性和塑性降低,脆性增加。在外界作用下瀝青防水層易開裂破壞。
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其中,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後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
在土木工程中,瀝青是應用廣泛的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主要應用於屋面、地面、地下結構的防水,木材、鋼材的防腐。掘銀瀝青還是道路工程中應用廣泛的路面結構膠結材料,它與不同組成的礦質材料按比例配合後可以建成不同結構的瀝青路面,高速公路應用較為廣泛。
(5)石油樹脂裂縫什麼原因呢擴展閱讀
瀝青行業上游為石油化工、煤炭和改性劑及乳化劑,下游為高速公路、防水建築材料、機場建設和市政工程道路建設等。
在完整的石油化工產業鏈中,石油瀝青的前端產品為醚、烷、烴、苯等各大類產品,作為原油加工後端產品的石油瀝青經過焦化工藝可得到石油膠。
對於瀝青行業來說,上游產業對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原油價格波動、原油加工能力變化帶來石油瀝青產量及產品價格的波動。
從下游需求來看,瀝青產品主要應用於高速公路、市政道判伏宴路、橋梁及機場等場所的鋪設,其中公路建設對於瀝青的消耗量佔到82%。在產能一定的情況下,下游需求的增加會進一步推動瀝青產品價格的增長,反之,則會帶來價格的下行。
不過,道路建設的施工周期一般在3-4年,且鋪設瀝青主要集中在施工建設尾廳亂聲,因此,「十二五」最後兩年,瀝青的需求狀況將逐步改善。
Ⅵ 石油樹脂c5能封pS嗎
下午好,C5和C9石油樹脂和聚苯乙烯可以良好兼容可作為後者的補強增粘助劑使用,如果是已經成型孝碰的PS容器有小面積裂蠢陵縫或者缺口時也能用C5溶於芳香烴或者熱熔進行粘合。石油樹脂和大多數含有聚烯烴分子的高聚帶慎戚物沒有沖突。
Ⅶ 我想知道碳9{c9}對身體的危害石油樹脂對身體的危害
為了解c9,t11-CLA和t10,c12-CLA兩種不同異構體在降低體脂中作用有何差異,Park等人研究了該兩種異構體分別對小鼠身體組成分的影響。結果發現,降低體脂、增加蛋白質、增加水分及灰分與t10,c12-CLA有關.用t10,c12-CLA對脂肪前體細胞3T3-L1進行體外培養,發現該細胞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甘油三酯和甘油的含量降低,並增加甘油向培養介質中的釋放。這說明脂肪的降低是由於脂蛋白脂酶提高了對甘油三酯的水解作用,介質中甘油的增加則是由於甘油三酯水解後而釋放出來的。C9,t11-CLA不影響這些參數,更加證明引起身體組成成分變化的是t10,c12-CLA。
2.1.5 人體實驗
2.1.5.1 對運動員的實驗 美國田納西州孟斐斯州立大學的Kreider博士於1997年報告了在運動員耐力訓練期間補充CLA對人體你謝、身體組成成分和體能影響的實驗結果。他隨機選取了27名男性,分別給別們補充CLA和安慰劑橄欖油,利用雙盲實驗(即參試者和進行測定的人都不了解個人補充的是CLA還是橄欖油),28天後,雖然實驗組與對照組的體重、脂肪和非脂肪組分的含量均沒有差異,但實驗組的體能增加了30磅,而對照組僅增加9。5磅。這說明運動員服用CLA後可以增加體能。
2.1.5.2 對練習健美的人的實驗 Lowery等人選擇了24名19-28歲練習健美的男性,每天服用7.2克CLA,共6周。結果發現,受試者上肢變粗枯檔、體重增加、大腿力量增強,但皮下脂肪、總體脂肪、水分和血液生化指標與對照組的均沒不差異。這說明體重的增加是肌肉增加的結果,CLA對練習健美有好處。
2.1.5.3 對體重正常的健康人的實驗 挪威的Thom博士選擇了20個體重為156磅的健康人進行試食實驗,其中一半人在每天早、中、晚吃飯時各服用1.2克CLA,另一半人服用安慰劑作對照。3個月後,服CLA的人的體重平均降低5磅,體脂從21.3%降至17%,降低了20%;對照組體重平均卻增加了0.5磅。Mougios等人和Smedman等人也對健康人進行了實驗,受試者每天分別服用0.7-1.4克和3.2克CLA,前者的實驗期為4周,後者的為12周,結果是體內脂肪分別降低了3%和3.8%.上述實驗結果說明,體重正常的健康人服用CLA也能使體內脂肪降低.
2.1.5.4 對肥胖和超重人群的實驗 挪威科學家Blankson等人於2000年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了一份CLA對肥胖和超重人群的身體組成成分和血脂影響的實驗報告.他們選擇了60名超重或肥胖的人(體重指數為25-35千克/平方米),分為5組,每天分別補充0克、1.7克、3。4克、5。1克和6。8克CLA。在12周後,補充CLA各組受試者的栓脂重量都明顯低於未補充CLA的對照組(P=0。03),其中體脂下降最多的是補充3。4克和6。8克失。據此作者建議,對肥胖和超重人群每天補充3。4克CLA為宜。
另外,Riserus等人對肥胖的男性進行實驗,每天服用4。2克CLA,4周後其體內脂肪降低了2%。Berven等人給肥胖的男性和女性每天服用3。5克CLA,12周後,其體內脂肪平均降低了1。0%。Gaullier等人對一批肥胖的男性和女性進行了為期1年的實驗,每天服用3。4克CLA,結果體內脂肪降低了9%
現有的資料顯示,CLA降低脂肪可能有以下3種機理:(1)增加脂肪代謝的速,使從食物中攝取的脂肪更多地進入肌肉細胞而被逗敗察氧化,變成能量而被利用;(2)提高脂肪細胞中脂類降解的速率,降低已經儲存在體內的脂肪,使脂肪細胞變小;(3)山茄降低脂肪細胞的數量。
2.2 抗癌作用
大量的實驗證明,CLA可以防治多種癌症,包括乳腺癌、皮膚癌、前列腺癌、肺癌、結腸癌、胃癌等。CLA可能是膳食中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抗癌物質。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會於1998年如開了「類激素受體和營養素相互作用的學術研討會」。參加會議的專家們認為,「CLA具有很強的抗癌活性」。下面就CLA對幾種癌症作用的研究情況做簡要介紹。
2.2.1 抗乳腺癌
在CLA的抗癌研究中,對乳腺癌的防治作用研究得最多。
強致癌物二甲苯並芘(DMBA)會誘發大鼠產生乳腺癌。1991年,美國Rosweel Park癌症研究所的IP等人用該致癌物誘發大鼠乳腺癌,在這之前的2周,在其飼料中添加0。5%、1。0%或1。5%的CLA,結果發現大鼠發生乳腺腺癌的數量分別比對照組的低32%、56%和60%,並發現添加量中1。0%以下時其抗癌效果與添加量成正比。
後來,IP等人又在大鼠出生後21-42天期間,在其飼料中添加1%的CLA。研究發現,CLA可明顯地降低大鼠在乳腺發育成熟階段(即出生後56天)給予致癌物誘發現乳腺癌發生的程度。但是,如果先給予致癌物,然後飼喂CLA,要達到相應的抑制效果則需要連續不斷地飼喂CLA。研究結果說明,CLA對乳腺癌的抑制效果同攝取的時間和期限長短有關。
1996年,IP等人又研究了食物中不同種類的脂肪及其含量對CLA抑制乳腺癌效果的影響。他們在飼料中分別添加10。0%、13。3%、16。7%20。0%的玉米油或20%的豬油,發現對1。0%CLA的抑瘤效果效果均無顯著影響,說明CLA抗乳腺癌作用同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和類型無關。
華盛頓州立大學Shultz等人用乳腺癌細胞MCF-7進行了體外培養實驗,證明了CLA對乳腺癌抑製作用大大高於亞油酸。他們分別用亞油酸和CLA在體外培養這種癌細胞,發現較高濃度的亞油酸在開始竟然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8天後才起抑製作用,而CLA從實驗一開始就MCF-7細胞的生長起抑作用,且抑制效果隨劑量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而加強。幾種不同濃度的亞油酸使癌細胞生長的延遲率為4%-33%,相應濃度的CLA引起的延遲則高達54%-100%。該實驗說明,雖然亞油酸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其效果遠比CLA的差,而且太多的亞油酸還可能促進癌症生長。
除了IP和Shultz等人以外,華盛頓州立大學的Cunningham等人、加利福尼亞大學的Hubbard等人以及費城Wister研究所的Visonneau等人都分別就CLA對乳腺癌的抑製作進行了研究,均得到了類似的結果.他們的研究還發現,CLA不僅能抑制乳腺組織中腫瘤的發生和發展,而且還能防止或推遲其向肺部轉移。
2.2.2 抗皮膚癌
TPA(即12-氧-14烷基佛波醇醋酸鹽,一種致癌物)會誘發小鼠產生皮膚癌。Belury等人的研究發現,在TPA誘發生皮膚癌的同時,在小鼠的飼料中添加CLA,可使其皮膚癌的發生率顯著低於對照組的。添加量為1。0%和1。5%時,平均每個小鼠身上誘發的皮膚癌數量分別為4。94個和4。35個,而未添加CLA或添加0。5%CLA飼喂的每個小鼠身上的腫瘤數則分別為6。65和5。92個,前者顯著低於後者,證明CLA對皮膚癌有抑製作用。
Liu等人用小鼠皮膚的角化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實驗發現,CLA可降低TPA誘發的前列腺素2(PGE2)的合成,而PGE2會促進癌症的發生和發展,從而證明CLA可間接地抑制皮膚癌的發生。
2.2.3 抗前列腺癌
Cesano等人於1998年報告,在給免疫缺陷型小鼠(SCID)皮下接種DU-145人類前列腺癌細胞之前2周,向其飼料中添加1%CLA,小鼠體內誘發產生的前列腺癌數量和腫瘤體積都比對照組的小,比喂亞油酸的小鼠也低,癌細胞向肺部的轉移也大為降低。
CLA除了抑制乳腺癌、皮膚癌、前列腺癌以外,還可以抑制結腸癌、胃癌、肝癌以及惡性黑色素瘤等。
CLA的抗癌作用有僅通過動物體內實驗和體外癌細胞培養實驗得到證實,而且流行病學研究也提供了證據。在芬蘭,對4600名女性進行25年的跟蹤調查中發現,牛奶的攝入與乳腺癌發生率之間呈負相關,即飲牛奶越多,患乳腺癌的幾率越小。分析其原因,認為牛奶中的CLA是導致這種相關性結果的原因。在法國進行的實驗也發現,女性的乳腺脂肪組織中CLA含量高,其乳腺癌發病率就明顯低。
CLA對腫瘤不僅有預防作用,也具有治療作用。CLA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發展和轉移,並能促使腫瘤細胞死亡。
2.2.4 共軛亞油酸的抗癌機理
Kim等人在用兩種CLA異構體抑制結腸癌的研究中發現,只有t10,c12-CLA才能抑制癌細胞生長。進一步的研究發現,t10,c12-CLA能減少癌細胞內的細胞促生長因子-2型(IGF-2)的分泌(該因子能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從而使癌細胞的生長受到抑制。Ha等人認為,CLA的抗癌作用是其抗氧化作用的結果,因為細胞內的某些成分被氧化後會產生自由基,而自由基是很多癌症了生的罪魁。另外,雌激素過多會引起婦女患乳腺癌等疾病,Durgam等人認為,CLA可以影響雌激素反應系統,使其具有抗癌作用。Cunningham等人則將CLA的抗癌作用機理歸結為CLA抑制會引起癌症的二十碳脂肪酸的合成的結果。我國陳丙卿等人研究發現,CLA對黑色素瘤細胞B16-MB的粘附和運動能力而達到阻止腫瘤轉移的作用的。除了上友誼賽的各種看法外,更多的學者則同意Josyula等人的觀點,認為CLA的抗癌機理是阻礙致癌物與人體細胞中的DNA形成加成物,從而減少致癌物對機體細胞DNA的損傷。到目前為止,雖然對CLA的抗癌機理已進行了一些研,但還是初步的,至今還沒有大家一致認同的、明確的抗癌機理,因而仍需做進一步的研。
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地區的環境不斷惡化,社會壓力不斷加大,惡性腫瘤對人類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對癌症的預防比治療更顯急迫和重要。由於CLA以化學致癌劑引起的各種腫瘤有明顯的預防和抑製作用,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進行CLA抗腫瘤葯物的研究已成為當今腫瘤治療葯物研究開發的新熱點之一。
2.3 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
衰老同免疫力下降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免疫器官如胸腺、脾臟將逐漸退化與萎縮,其中又以胸腺的變化最為明顯。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方誌玲在其碩士論文研究中發現,CLA可使免疫力低下小鼠的胸腺和脾臟重量恢復至正常水平。
2.3.2 促進T淋巴細胞分裂
T淋巴細胞是人和動物體中一類非常重要的免疫細胞。病原菌第一次侵入人體後,T淋巴細胞就可以「記住」這些病原菌,當此類病原菌再次襲來時,原來記憶這些病原菌的T淋巴細胞(免疫學上叫「致敏的殺傷性T淋巴細胞」)可迅速增殖分化,直接殺傷受其攻擊的靶細胞,清除病原微生物。方誌玲的實驗發現,CLA對T淋巴細胞分裂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2.3.3提高抗體水平
抗體是由B淋巴細胞所分泌的存在於血清、淋巴液和組織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IG有沉澱、凝集、溶解和粘著抗原的作用,不僅能通過刺激巨噬細胞的吞噬(調理作用)能力、活化補體系統而消滅抗原,還能中和細菌外毒素和病毒等,具有廣泛的生物學作用。2003年,Albers研究了CLA對健康男性免疫功能的影響,發現食用CLA的人,其體內抗B型肝炎病毒抗體的量是正常人體的2倍。Sugano等人給大鼠飼喂1%CLA,其脾臟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增加。方誌玲的實驗也發現,CLA對特異性抗體的產生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這些實驗結果證明,CLA具有增加機體抗體水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3.3 促進細胞因子分泌
細胞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細胞和某些基質細胞產生的各種可溶性的生物活性物質,如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2、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等,它們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應答。實驗發現,CLA可顯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產生1L-1的能力,提高脾臟T淋巴細胞產生1L-2的水平,對免疫系統有顯著的調節作用。Hayek等人在4月齡的年輕小鼠和22月齡的老年小鼠飼料中添加1%CLA,也發現其脾細胞產生的1L-2明顯增加。
2.3.4 抑制過敏
CLA可以抑制由免疫應答引起的體重和食慾下降等不良反應,對過敏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在養雞過程中,為了防止雞生病,需在注射免疫刺激劑來刺激其免疫系統,但注射免疫刺激劑會影響雞的生長。1993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Cook等人研究了CLA防止注射免疫刺激劑而引起雞生長緩慢的作用,結果發現,在雞飼料中添加0。5%CLA就能防止因免疫刺激劑對生長的影響,而不喂CLA的雞中有的生長停止或重量下降。Cook等人在大鼠飼料中添加0。5%CLA,同時給大鼠注射免疫刺激劑,其體重的下降只是非曲直對照組的一半。上述實驗說明,CLA能有效地防止免疫刺激劑引起的分解代謝作用。Miller等人也發現,給小鼠注射免疫刺激劑後,飼喂添加CLA的飼料,其生長率比喂添加魚油的飼料的對照組高2倍。研究結果還顯示,CLA可以防止因注射刺激劑而引起的厭食,還可有效地防止過敏性疾病及嚴重的瘙癢症等。
2.4 降低血脂與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2.4.1 什麼是血脂
血脂是血漿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脂肪酸、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等脂類和類脂的總稱。但一般所說的血脂主要是指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2.4.2 什麼是脂蛋白
由於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都不溶於水,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轉運,也不能直接進入組織細胞,必須與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質和極性類脂(如磷脂)一起組成親水性的球狀巨分子,才能在血液中運輸,並進入組織細胞。這種球狀巨分子復合物就稱作「脂蛋白」。
2.4.3 脂蛋白的分類
應用超速離心方法可將血液脂蛋白分為五大類或六大類,即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間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此外,還有一種脂蛋白是後來發現的,稱作「脂蛋白a」(LPA)。
VLDL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很豐富,占上半以上,血漿甘油三酯的水平高低主要反映VLDL的多少。IDL是VLDL身LDL轉化過程的中間產物,與VLDL相比,其膽固醇的含量已明顯增加。LDL是血漿中膽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種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包括膽固醇酯和游離膽固醇)佔一半以上,所以LDL被稱為「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血液中膽固醇約有70%存在於LDL內。患單純性高膽固醇血症時,血漿膽固醇濃度的升高與血漿中LDL水平是一致的。HDL的顆粒最小,其結構特點是脂質和蛋白質幾乎各佔一半。在臨床上,通常認為VLDL、LDL高對人體健康不利,而HDL高則有利。
2.4.4 什麼是高脂血症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血脂的合成與分解保持一個動態平衡。我國正常人空腹時血漿甘油三酯為0。22-1。21毫摩托車爾/升,總膽固醇為2。86-5。20毫摩爾/升。所謂臨床上所稱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總膽固醇高於5。72毫摩爾/升或甘油三酯高於1。70毫摩爾/升。臨床上還常常以總膽固醇與HDL膽固醇之比和LDL膽固醇與HDL膽固醇之比來評價高脂血症的病情。
2.4.5 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變,導致血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硬化中常見且最重要的類型,同脂質代謝障礙有密切關系,多見於大、中動脈,以動脈內膜上有脂質沉著、形成粥糜狀病灶及纖維增生、使血管變硬為特徵,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
2.4.6 動脈粥樣硬化的危害
動脈粥樣硬化會減少或阻斷血流,常導致管腔閉塞或管壁破裂而出血等嚴重後果。粥樣硬化斑快通常是散在性的,可以在主動脈及直徑為3毫米的動脈內膜上發生,最常見於冠狀動脈,是冠心病的主要發病原因。如果發生在腦血管內,則會引起腦血栓。由於LDL的主要成分是膽固醇,而膽固醇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和LDL膽固醇水平可以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
2.4.7 CLA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2.4.7.1 動物實驗 多年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就CLA對血脂的調節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進行了不少的研究。
德國的Stangl在處於生長期雄性大鼠的飼料中添加3%的CLA,飼喂3周,然後再飼喂基礎飼料18天,結果表明,體重比對照組的體脂含量低37。4%(P〈0。05),瘦肉高10。9%(P〈0。05),肝臟中膽固醇含量低41%,血漿VLDL濃度明顯低於對照組的,但LDL和HDL含量不受影響。
Lee等人給12隻兔子喂含14%脂肪、0。1%膽固醇的飼料22周,然後給其中6隻每天每隻增加0。5克CLA,另6隻繼續喂原來的飼料作為對照。12周後,實驗組兔子的血液中總膽固醇、LDL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顯著降低,LDL膽固醇/HDL膽固醇以及總膽固醇/HDL膽固醇之比也顯著降低。對動脈的形態觀察也發現,動脈粥樣硬化比對照的兔子少。Kritchevsky等給紐西蘭白兔喂含0。1%-2%膽固醇的半純化飼料,進行誘導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實驗,發現在這種飼料中添加0。1%的CLA就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即使已經患了動脈粥樣硬化,在這種飼料中添加1%CLA,90天後,動脈粥樣硬化也平均減少30%。
Nicolosi等人於1997年給倉鼠的飼料中分別添加0。06%、0。11%CLA和1。10%亞油酸(LA),研究它們對血脂的影響。結果發現,CLA能顯著降低血漿總膽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沒有影響。喂LA雖也能降低血漿總膽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但除甘油三酯外,其他降低的程度在統計學上沒有明顯差異,說明CLA的降血脂作用比LA好。對動脈血管形態形觀察表明,喂CLA和LA的倉鼠的早期動脈粥樣硬化都比對照組的少。
此外,還有報道,添加3%CLA的飼料可使老鼠肝臟膽固醇濃度下降41%,血漿LDL顯著減少;還有的研究發現,CLA能抑制一種促進膽固醇吸收的酶的活性,降低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這種酶叫「腸醯基輔酶A膽固醇醯基轉移酶」。
從上述結果看出,CLA在幾種不同動物體內都表現出了降低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2.4.7.2.人體實驗 Blavkson等人在研發中發現,每天服用1.7克和3.4克CLA的受試者,其血漿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明顯比對照組低,但每天服用超過3.4克的卻沒有顯著的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雖然攝取CLA多了,但同時攝入了更多的其他脂肪酸。該實驗中未發現CLA對甘油三酯含量有影響。
Rockway等人在人體實驗中發現,每天補充2.25克CLA,血漿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顯著下降,LDL膽固醇也下降,但不明顯。
Truitt等人比較了CLA和LA對人血小板凝集和花生四烯酸(AA)代謝的影響(花生四烯酸 膠原質 凝血酶和鈣離子載體A2318都能引起血小板凝集)。結果發現:C9,t11— CLA和t10,cl12 — CLA兩種異構體降低由花生四烯酸和膠原質引起的血小板凝集能力較強,分別比LA高30%和50%;對凝血酶後鈣離子載體A2318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抗凝作用也比LA高;著兩種異構體以及他們的混合物還能抑制環氧化酶催化的產物TXA2的形成,後者會導致血小板凝聚。這些研究表明,CLA可能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2.4.8 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理
2.4.9 CLA調節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理尚不十分清楚,他可能對肝臟內脂質和脂蛋白的合成起抑製作用,促進膽固醇從糞便中排出;另外,他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減少血栓的形成,延緩動脈粥狀的進程,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還有人認為。可能是通過影響前列腺素代謝改善血小板及白細胞功能而起作用。
2.5 調節血壓作用
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血管中血液粘稠度過高,血流的阻力增大,導致血流過緩,使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產生呢感沉積,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其結果是,使血管狹窄 血管硬化 從而導致高血壓。我國的高血壓人群已經超過1億,患者大多集中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大 中城市。
2.5.1 人體實驗
我們在進行CLA減肥作用的人體實驗中發現,參加實驗的30人中,在實驗開始時有10人血壓偏高,其高壓均值為150±10毫米汞柱,低壓均值為94±15毫米汞柱。當服用CLA膠囊2個月後,他們的血壓均降到正常值范圍內,高壓均值下降為129±15毫米汞柱,平均下降了22毫米汞柱:低壓均值下降為84±10毫米汞柱,平均下降了10毫米汞柱;經數理統計,與實驗前相比有極顯著的差異(P值分別為0.0003和0.0001)。其他血壓正常的參試人員,實驗後血壓都沒有明顯的變化。這說明,CLA確實具有調節血壓的作用。國外的文獻中尚未看到有關CLA調節血壓的報告,只是在個別產品的宣傳中提到CLA有降血壓的作用。
CLA降血壓的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歐洲的一份專利指出,CLA能有效發揮「血管清道夫」的作用,可清楚血管中的垃圾,有效調節血液粘稠度,達到舒張血管 改善微循環 平穩血壓的作用。美國的兩份專利指出,CLA所特有的共軛雙鍵可清楚血管壁沉積的粥樣硬化斑塊,恢復細胞膜的完整性和血管彈性,使血壓趨於正常;同時指出,CLA的降血壓作用是十分安全的,沒有任何副作用,還能明顯降低脂肪和改善睡眠。還有人認為,CLA具有擴張和鬆弛血管平滑肌 抑制血管運動中樞的作用,降低血液循環的外周阻力,使血壓下降,尤其是使舒張壓下降更明顯。
2.6. 調節血糖作用
2.6.1 動物和人體實驗
美國印地安那普渡大學的Houseknechtdeng等人證明,CLA能提高患有糖尿病大鼠對葡萄糖的耐受性,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改善其高一道書血症的症狀。
在我們進行的人體實驗中發現,CLA使受試者的血糖值降低了4.4%,與實驗前有明顯的差異。
2.6.2. 調節血糖的機理
PPAR(活化的過氧化物酶增殖體的受體)是細胞核受體大家族中的成員之一,是對體內環境和食物成分進行調節的一種重要的調節劑,對膳食中脂肪的儲存和分解代謝起關鍵的調節作用。已知的PPAR有三種亞型,其中 亞型主要在脂肪組織中表達,它不僅在脂肪細胞的分化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調節作用,還對血糖的調節有重要的影響。
PPAR對糖代謝的調節主要表現在增加外周組織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病理特徵。在胰島素的抵抗狀態下,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使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另外,血漿游離脂肪酸水平升高也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肌肉中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
研究證明,CLA是PPAR的激活劑和配體,它可以激活PPARr,從而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並促進對血漿中脂肪酸的清除,改善糖耐受量異常及高胰島素血症,抑制和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其作用機理與治療糖尿病的葯品TZD相似。
CLA被認為是可能作為一種預防和治療2型糖尿病的重要的潛在葯物。
2.7 提高骨質密度作用
2.7.1 動物和人體實驗
骨骼是由磷酸鈣等礦物質的微小晶體和骨基質所構成的,磷酸鈣使骨骼具有強度,而其中的膠原蛋白則使骨骼具有韌性。人體正常的骨骼代謝包括骨骼吸收和骨骼形成兩個過程。在成長期,骨骼形成速度大於吸收速度,骨質密度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或由於其他疾病因素影響,骨骼吸收速度會逐漸超過骨骼形成速度,因而使骨骼成分流失,骨質密度降低,久而久之,便會發生骨質疏鬆現像。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纖維結構退化(膠原退化,見不到纖維)為特徵的,以致骨的脆性及骨折危險性增高的一種全身性骨病。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的疾病,是老年人喪失運動能力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目前我國的骨質疏鬆症患者約有5000萬人,50歲以上婦女的患病率高達50%,而因骨質疏鬆症引起的椎骨、髖骨等骨折者佔50%-60%。
Li等人的研究發現,食物中補充CLA後,其在各組織和器官中的分布是不同的,大腦中的含量最低,骨骼中的含量最高。在頸骨及大腿骨細胞培養介質中加入CLA可起到降低骨吸收、增加骨質密度、提高骨骼形成率等到作用。
Kreider等人測試了CLA在耐力訓練中對骨骼礦物質含量、骨質密度等指標的影響。通過雙盲實驗,23名受訓的男性每天服用6克CLA和3。2克其他脂肪酸,對照組服用9克橄欖油作安慰劑,共28天,結果CLA組的骨骼礦物質含量增加,同骨質密度的變化密切相關(P〈0。001)。
用雞和大鼠進行的實驗也證實,CLA可以增加骨骼中的無機成分,增加骨質密度,提高骨骼形成率。
2.7.2 提高骨質密度的機理
前列腺素是骨骼在炎症、損傷以及受壓力作用時產生的細胞因子,對局部骨骼代謝起調節作用,其中PGE2作用最強。PGE2的過量生成與骨質疏鬆症有密切關系,能使骨骼成分流失。研究表明,在食物中加入CLA能明顯降低PGE2的合成,使體內的胰島素樣生長因-1(IGF-1)增加,後者可促進骨基質的形成。CLA還能增加環加氧酶(COX)的合成和活性,通過COX酶系來影響PGE2的合成。因此,CLA提高骨質密度的機理可能是降低PGE2的合成,增加IGF-1,促進骨膠原的形成,從而降低骨的吸收,提高骨質密度,增強骨骼韌性,促進骨骼的形成,緩解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2.8 人休需要補充共軛亞油酸
人體本身不能產生CLA。實驗表明,給受試者每天服用16克亞油酸達6周,其血漿中CLA的含量沒有變化。因此,人類要靠從食物特別是牛肉、牛奶和乳製品中獲得CLA。影響人體從膳食中獲得CLA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食物的種類、CLA的含量,人的年齡、性別、生理狀態、飲食習慣等等。不同國家的人攝入CLA的量差別很大。據報道,瑞典老年人CLA的攝入量是160毫克/天;德國男性和女性平均攝入量分別為430毫克/天和350毫克/天;加拿大年輕人C9, t11-CLA異構體攝入量平均為94。9毫克/天;美國男性和女性CLA的總攝入量則分別為212毫克/在和151毫克/天。
由於CLA主要存在於動物脂肪中,而現代人因害怕肥胖或擔心患上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與肥胖有關的疾病,不敢多吃牛肉、牛乳或乳品等動物性食品,因而大大減少了從這些食物中獲得CLA的機會。另外,現代養牛方式大都採用舍養,其飼料以谷類等配合飼料為主,很少在牧場上放牧。研究發現,放牧的牛奶中CLA的含量比以谷類為主要飼料的牛奶高4-5倍,因而使得現代人從牛奶中獲得的CLA更少。據估計,現在西方人從食物中獲取CLA的量只有20年前的1/3。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從肉、奶等食物中獲取的CLA更低,每天大約為50毫克(按250毫升鮮奶+100克豬肉計算),僅是加拿大人攝入量的1/2、美國人的1/4、德國人的1/8。
c9,t11-CLA有利於促進生長,提高飼料效率和降低甘油三酯,出於此類目的則應選擇含該異構體比例高的產品。
Ⅷ 底漆是環氧帶銹底漆,面漆是醇酸磁漆,不到半年,磁漆就開裂脫落是什麼原因
你這個是典型的醇酸磁漆品質太低造成的,用於室外應該選用丙烯酸磁漆、丙皮隱烯酸-聚氨酯磁漆、氟碳磁漆等。低品質醇酸磁漆含有極低耐候性的C9石油樹脂或松香改性樹脂,用於室外或室內外交界燃昌廳處會在很短時間內開迅臘裂、粉化(時間視紫外光和氧化強度而論)。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和底漆關系不大。
Ⅸ 石油成因之謎是什麼
石油是當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化工原料。然而關於石油的起源,自從200年前,俄國兩位有名的科學家分別提出了石油的有機成因和無機成因以來,學者們也就分成旗幟鮮明的兩大學派,各持一說,至今仍爭論不休,難分勝負。
世界上第一個試圖探索石油成因的是俄國的羅蒙諾索夫。早在1763年,他就提出了以下觀點:地下肥沃的物質,如油頁岩、瀝青、碳、石油和琥珀等都起源於植物。因為油頁岩不是什麼別的東西,而是古代從結果實的地方和從樹林里被雨水沖刷下來的爛草和爛葉變成的黑土,它像淤泥般沉在湖底……樹脂和石油以它們的(重量)輕和樹脂的可燃性表明它們的成因也是同樣的。
1876年,俄國另一位著名人物、元素周期表的創始人門捷列夫提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地球上有豐富的鐵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鐵,以後又缺唯滾與過熱的地下水作用,遂生成碳氫化合物,而碳氫化合物類似於石油。已生成的碳氫化合物沿地殼裂縫上升到適當部位儲存冷凝,形成石油礦藏。「碳化說」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曾流行一時,但不久因為在地球深處並沒有發現大量碳化鐵的跡象,而且地球深處也不可能有地下水存在,此說漸漸被人們所否定。
這一期間,天文學家利用光譜分析,發現太陽系某些行星大氣層和彗星核部都有碳氫化合物存在。它們顯然與生物作用無關。俄國的索柯洛夫即於1889年推出石油成因「宇宙說」,認為地球在誕生伊始尚處於熔融的火球狀態時,吸收了原始大氣中的碳氫化合物。隨著地球不斷冷卻,被吸收的碳氫化合物也逐漸冷凝埋藏在地殼中形成石油。反對者則指出,地球形成的大氣成分與現代大氣差不多,不可能存在大量碳氫化合物;即使有的話,遇到高溫有熔融狀的地球也早就分解了。
人們把「碳化說」、「宇宙說」稱為無機成因說。還有一種無機成因說,叫「火山說」。持「火山說」的人不多,他們認為石油是火山噴發作用的產物,但世界上位於火山帶的油礦畢竟是極少數,這種學說無法解釋大量的不存在於火山帶的油礦的形成。
到了1888年,傑菲爾繼承羅蒙諾索夫的有機成因說,向無機成因說「發難」。他認為所有石油都是海生動物的脂肪經過一系列變化而形成。不久又有人提出植物殘骸在湖或海底受溫度壓力等影響生成有機質,然後再轉化成石油的觀點,其中有的強調海生植物的重要性,有的則說陸生植物對石油生成更有利。
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古勃金綜合兩家意見,發表「動植物混合成因說」,認為動植物的混合物經一系列變化更有利於生成石油。石油有機形成的最新理論認為,形成石油和天然氣的有機物包括陸生和水生的生物,而以繁殖量最大的浮游生物為主。它們同泥沙和其他礦物質一起,在低窪的淺海、海灣或湖泊中沉積下來,首先形成有機淤泥,有機淤泥被新的沉積物所覆蓋,造成與空氣隔絕的還原環境。隨著低窪地區不斷沉降,沉積物不斷加厚,有機淤泥承受的壓力和溫度也不斷加大,經過生物化學、熱催化、熱裂解、高溫度質等階段,逐漸轉化為石伏余油和天然氣。
20世紀40~50年代,人們普遍認為石油烴類是沉積岩中的分散有機質在成岩作用早期轉變而成的。有人在現代沉積物中發現了與沉積物幾乎同時形成的烴類物質,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機成因早期成油說,又稱「分子生油說」。山高
20世紀60年代,取代「分子生油說」的是晚期成油說。晚期成油說認為,當沉積物埋藏到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的晚期、蘊藏在岩石中的不溶有機物質——酐酪根,才達到成熟熱解而生成石油,因此又被稱為「酐酪根生油說」。
然而,無機成因學派並未偃旗息鼓。1951年,在過去40年中一直是有機成因論者的前蘇聯地質學家庫德梁采夫,突然180度大轉彎,創立「岩漿說」。
他深信地球深處的岩漿中不僅存在碳和氫,而且還有氧、硫、氮及石油中的其他微量元素。它們在岩漿由高溫到低溫的變化過程中,自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從而形成一系列石油中的化合物。然後伴隨著岩漿的侵入和噴發,這些石油化合物在地殼內部的有利部位經運移和聚集而形成石油礦藏。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高爾德,1977年起,在宇宙說和岩漿說的基礎上,多次提出:石油來自地球深處,而且早在45億年前地球形成時就已產生。他反駁有機說的理由是:世界上油礦的規模比其他任何沉積礦體大得多,已查明的油氣儲量也比原先根據生物成因說估計的高出數百倍之多;最難以解釋的是許多油氣伴生氦,但生物對氦的濃集不起任何作用;再有,生物作用說明世界油田分布高度集中的現象(指中東)。另外,按照傳統理論,花崗岩是火成岩,不可能有油氣,可是高爾德預言,瑞典中部一個歐洲最大的隕石沖擊坑——呈環狀的錫利延地區,系由花崗岩構成,卻因有隕石撞擊產生巨大裂縫,足以使地下深處的碳氫化合物流到地殼表層。為此,瑞典國家能源局在隕石坑裡鑽了7口500米左右深的探井,居然都見到了少量天然氣似乎證實了高爾德的假說。
由此可見,現在要對石油的成因下結論,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