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每年帶給俄羅斯多少收益
擴展閱讀
慕尼黑資源怎麼樣 2025-07-10 18:15:30

石油每年帶給俄羅斯多少收益

發布時間: 2023-03-09 00:13:55

1. 俄羅斯每年賣石油賺取幾萬億,為何還沒有發達國家

俄羅斯是我國的鄰國,對於俄羅斯來說,其主要產業就是其能源產業和軍工產業這兩大項。所以對於俄羅斯來說,如果能夠僅僅依靠這兩個產業是很難成為一個發達國家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俄羅斯本身的產業太過於單調,而且缺乏高端產業。其次就是其始終在和美國進行對抗,導致其經濟大多用於軍費的發展。最後就是其國內人口較少,缺乏大量的勞動力,而且輕重工業分布非常不均衡。

其次就是俄羅斯本身的產業過於單調,重工業雖然強大,但是輕工業嚴重落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這個缺點從蘇聯時期延續到現在,沒有能夠改善。而且俄羅斯和美國始終在進行各種明爭暗鬥,導致俄羅斯的經濟大多數都用來發展自己的軍事裝備,這也是俄羅斯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之一。

最後就是俄羅斯國內地廣人稀,缺少大量的勞動力,導致俄羅斯的勞動力價格比較昂貴,這就是為什麼俄羅斯的輕工業始終落後的原因。

2. 俄羅斯賣石油年入好幾萬億,為何不是很富裕呢

俄羅斯賣石油年入好幾萬億,但卻不是很富裕的原因在於俄羅斯的支出也很大,俄羅斯作為一個軍事大國,它每年在軍事上的支出也是及其巨大的,而且俄羅斯還要花大量的資金為人民提供福利,因此,即便俄羅斯每年能夠靠賣石油收獲大量的資金,不過卻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俄羅斯最大的痛點就是產業大過於單一化,除了石油以及武器,俄羅斯的其他方面都顯得很劣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的國家財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目前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雖然是世界第二,不過它的經濟卻不容樂觀,俄羅斯明顯的經濟結構問題對它的經濟發展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雖然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強大,不過它在經濟以及社會管理方面離美國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3. 俄羅斯每年賣石油幾萬億,為何卻還不是發達國家

從世界歷史來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差距那是很大的,很多國家基礎條件差,歷經艱辛發展,也很難有大的進步,但是有的國家基本上躺著就能賺錢,光是賣自然資源就能過上土豪生活,最典型的中東石油富國,每年賣石油都足夠讓百姓富裕發達的。但是對於有些國家來說,雖然資源很值錢,但是錢都很難體現在百姓收入和國家發達上面,最典型伊朗每年買石油幾千億,但是百姓還是那麼窮。而還有就是俄羅斯,俄羅斯每年石油收益多達幾萬億,但是卻無法成為一個發達國家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俄羅斯絕對是世界資源寶庫,俄羅斯整個國家,到處都是資源。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鐵礦,煤礦,森林等資源,資源的總價值位居世界第一位,多達幾十萬億美元,足足夠俄羅斯人享用不盡了。

而在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因為靠著資源的豐富,成為發達國家。如挪威,靠賣石油天然氣,國家非常發達,還有盧森堡,靠賣鐵礦資源,也成為最發達國家之一……但是俄羅斯可以說那是資源價值最多,國家發展最具潛力的國家了。不說其他資源,俄羅斯光是石油資源的出賣,現在每天的量多達1000萬桶,一個月保守都是3億桶,一年起碼是36億桶。

而現在按照石油的價格,多達140多美元一桶,那麼俄羅斯一年光是石油收益,多達5000多億美元,約合人民幣那是3萬多億,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這還沒有加上天然氣等資源,所以這么龐大的錢,俄羅斯如果用來發展經濟,發展生產,那麼俄羅斯本身就擁有很深的基礎,一定是非常容易就成為發達的國家。

如果分給百姓,那麼俄羅斯立刻就是富得流油,所以潛力那是無限的。俄羅斯雖然每年這么多的石油收益,但是到現在為何不但沒有發達,反而還是很窮呢?這個錢都到哪裡去了?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第一,填窟窿。

在蘇聯解體的時候,蘇聯那是因為債務給壓垮的才解體的,而在蘇聯解體分家的時候,俄羅斯那是繼承了最大的權力,包括核武器和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但是也自然繼承了蘇聯的全部債務。

而解體後,俄羅斯又歷經長達10年的國內混亂,車臣戰爭,休克療法等,又是欠了一 *** 債,整個窟窿非常大。所以俄羅斯的錢還要去填補窟窿,在1998年5、6月的時候,俄羅斯內債和外債余額已經高達2000億美元,這在當時就是天文數字。而到2017年,俄羅斯在蘇聯時期欠的債務才還完,所以石油收益要用來還債。

第二,軍事的花銷。

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強國,擁有世界第二的軍事力量,以及龐大的核武庫。所以光是軍事維護的成本就是十分巨大,而且每年還需要采購新的裝備,還需要進行武器的研製。更加花錢的是,俄羅斯的對外戰爭,如喬治亞戰爭,烏克蘭戰爭,敘利亞戰爭等,都需要大量花錢。

而光是敘利亞戰爭,俄羅斯就花掉了50多億美元,這個錢那是十分的龐大的。所以在極端的軍事花銷下,石油收益大部分用在了這里,而且為了提升俄羅斯的實力,俄羅斯還不得不加大在軍事上的花費,以維持軍力。

第三,長期的制裁。

蘇聯解體後,西方繼續圍堵俄羅斯,而且因為烏克蘭戰爭,所以對俄羅斯還加大了制裁。而在制裁之下,俄羅斯工業和經濟下滑一度達到40%,所以損失巨大。因此,俄羅斯即使石油收益很大,但是因為經濟的倒退,整個工業不但不能發展,反而越來越不行。

所以即使有那麼多錢,也用不到經濟發展,用不到百姓身上,而石油收益絕大部分用來還債,用於軍事,用於填經濟窟窿了。俄羅斯那麼龐大的石油收益能用在經濟發展的很少,所以跟伊朗一樣,很難發達,很難有錢,所以只能是受窮了。

參考文獻:《俄羅斯史》。

4. 俄羅斯每年賣石油都收入好幾萬億,他們為何還很窮

因為他們在蘇聯解體以後欠下了很多的錢。

有了如此巨大的收益,如果俄羅斯習慣於發展經濟,那麼俄羅斯必須非常容易成為發達國家。但是,為什麼它不僅仍然不發達,而且仍然很窮?蘇聯解體後,留下了巨額債務,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最大的權力和權利,包括核武器和常任理事國,但也繼承了蘇聯的所有債務。瓦解後,俄羅斯又經歷了十年的國內混亂。車臣戰爭和休克療法欠了很多債,而且漏洞很大。 1998年5月和6月,俄羅斯的內外債余額已達2000億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 2017年,俄羅斯償還了蘇聯時期欠下的債務。

5. 俄羅斯一年賣石油可以掙這么多,為何還這么窮

這是因為俄羅斯的經濟結構是以能源出口為主,而這些年國際能源市場的價格非常的低迷,所以導致俄羅斯的能源出口,一直處在非常糟糕的水平,所以這也導致這些年俄羅斯的經濟一直非常不穩定。再加上俄羅斯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糟糕,所以也使得俄羅斯一年四季都處在非常寒冷的狀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國際投資者的青睞。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俄羅斯雖然能夠通過出口石油賺取大量的外匯,但是國內的經濟水平一直處在非常糟糕的狀態。

不過我們也看到俄羅斯總統普京這些年也在大力的發展輕工業,雖然現在還並沒有達到改變俄羅斯經濟的水平。不過俄羅斯的輕工業如果長時間堅持下去的話,相信一定會迎來質的改變。

6. 跨國石油公司陸續退出,對俄羅斯的影響有多大

意欲退出俄羅斯油氣合作的跨國石油公司隊伍正在擴大。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九家跨國石油公司宣布退出俄羅斯相關油氣合作項目或表達了相關態度。

其中,宣布將退出的石油公司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殼牌、埃克森美孚、西班牙雷普索爾(Repsol)。

尚未宣布退出但表示將不再投資新項目的石油公司,包括道達爾能源、奧地利OMV等。

此外,義大利Eni石油公司將退出連接俄羅斯和土耳其的藍溪天然氣管道。Eni擁有該管道50%的股份。

雪佛龍則表示,與其他油氣公司相比,該公司在俄羅斯的風險「相對較小」。因為其在俄的油氣投資項目較少。

上述國際能源公司採取的行動,與美歐金融制裁有關。

2月26日,美國與歐盟委員會、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及加拿大決定,將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SWIFT支付系統,並對俄羅斯央行實施限制措施。

「俄羅斯國有能源公司正在陸續失去為其帶來資本和商業及技術專長的合作夥伴,這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國內金融信息服務機構金十數據發布的一篇文章認為。在後蘇聯時代,俄羅斯能源行業能為大型石油公司帶來巨額財富,所以這些石油公司十分渴望與俄羅斯達成石油合作。

捷誠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閆建濤曾對界面新聞表示,此次地緣政治影響下,國際石油公司選擇陸續退出俄羅斯,和過去類似事件的應變態度不同,這說明世界政治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劉乾則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美歐石油公司宣布退出俄羅斯,更多是一種態度的表達,尚未看到實際性操作方案,比如退出時間、資產處置方式、下一步誰來接盤等。

「從一個國家的角度講,這確實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劉乾稱,前提是美歐企業真正採取了實際行動,但目前外企沒有任何撤資的途徑。日前,俄羅斯實施了一項臨時禁令,禁止外國投資人出售在俄羅斯的資產。

界面新聞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上述跨國石油公司在俄羅斯資產及相關收益至少達340億美元左右。

截至2021年底,殼牌在俄羅斯合資企業中擁有約30億美元的非流動資產。去年,殼牌在薩哈林2號(Sakhalin-2)能源合資公司和Salym合資公司獲得的調整後收益為7億美元。

同期,埃克森美孚在俄羅斯的長期資產為40.55億美元;Equinor在俄羅斯的合資產業價值約12億美元。

bp稱,退出在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下稱俄油)約20%的股權,可能導致其面臨250億美元的損失。

道達爾能源正在評估制裁措施對該公司在俄羅斯活動的影響,相關資產情況尚未公布。道達爾持有俄羅斯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Novatek) 19%的股份。

劉乾認為,跨國石油宣布退出俄羅斯項目,短期看對於俄國的油氣生產影響並不大。以bp為例,雖然該公司約佔俄油20%的股權,「但bp並不從事俄油任何項目的運作,只是財務投資者」。

據劉乾介紹,除了哈薩林1號和2號項目是油氣產品分成協議外,大部分俄羅斯油氣項目由本國企業自己經營和開采。合資項目產量在俄羅斯原油總產量中佔比很小。

薩哈林有1號和2號是俄羅斯的重要油氣項目之一,bp、殼牌和埃克森美孚等企業均有參與。

殼牌在薩哈林2號液化天然氣設施中27.5%的股份。該項目是殼牌在俄羅斯最大投資項目,是俄羅斯首個海上天然氣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以出口為導向的油氣項目之一。

能源資訊機構阿格斯統計稱,2018年以來,該項目年產LNG約1100萬噸。這一數據佔到2021年全球LNG貿易量3.8億噸的3%。

埃克森美孚持有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30%的權益。該項目主要包括位於薩哈林島東北部的察伊沃、奧道普圖和阿拉庫屯-達奇等三個近海油氣田。這是俄羅斯開發的首個大型國際近海大陸架油氣項目。

金聯創原油高級分析師奚佳蕊則對界面新聞表示,如果跨國石油公司真的退出俄羅斯,長期看將損傷俄羅斯的石油產業鏈,進而重傷俄羅斯經濟。

俄羅斯是油氣生產和出口大國。2021年俄羅斯原油產量約為5.2億噸,排名世界第三,位居美國、沙特之後;天然氣產量為7610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18%左右,僅次於美國。

去年,俄羅斯出口石油約2.3億噸,位居沙烏地阿拉伯之後,排名世界第二;天然氣出口約2000億立方米,世界第一。

油氣產業也是俄羅斯的重要經濟支柱。俄羅斯約40%的財政收入來自油氣行業;五成以上出口收入源於油氣。

奚佳蕊表示,雖然俄羅斯與能源貿易相關的銀行未被踢出SWIFT,但恐慌情緒加持下,石油企業撤離俄羅斯勢必造成短期內俄羅斯原油產量下降,加大原油供應缺口。

「截至今年2月,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已經持續3個月未能達到歐佩克+的增產要求。」奚佳蕊對界面新聞稱。

據金聯創船期數據顯示,2021年山東港口地煉及貿易商共上岸進口原油(不含稀釋瀝青)約1.14億噸,其中進口俄羅斯原油約2515萬噸,僅ESPO原油進口量達到2280萬噸,佔山東地煉總進口量的五分之一。

金聯創表示,短期來看,國際 社會 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行為對中國地方煉廠進口原油結構及進口原油成本均造成一定影響。

7. 俄羅斯石油收入

2018年,俄羅斯進出口貿易,總共只有6880億美元;其中出口只有4500億美元;石油出口為1200多億美元。
俄羅斯聯邦海關局的數據表明,2019年1-8月俄羅斯預算石油出口收入為799億美元。也就是2019年俄羅斯差不多出口石油也是1000億美元出頭。
而石油是俄羅斯最大宗的出口產品。千億美元級的年出口額,讓1.44億人口平均一下,那麼就不到一千美元,要說有錢,也挺難。講求生產效率的時代,人口並非就是優勢,有時更像是負擔。

8. 俄羅斯石油日產量達1013萬桶,為什麼卻沒有沙特那麼有錢

兩個國家的石油開采成本不一樣

沙特石油的開采,怎麼形容呢?大概就是,你拿著一個鋤頭,在一家後院刨坑,都有可能刨出來石油。地質比較疏鬆,而且石油上面的土層很薄。開採的話很容易,耗費的成本也比較低廉。但是俄羅斯不一樣了,它大部分的國土都是處於嚴寒地區。很多富含石油的地方,都是凍土層。想要在這種地方開採石油,那耗費的代價特別的大。

像沙特,開采出來100塊錢的石油,成本就20塊錢左右,賣出去就能賺80塊錢。而俄羅斯,開采出來100塊錢的石油,成本高達四五十塊錢,賣出去只能賺一半的錢。所以,俄羅斯和沙特,每年賣出去的石油量相差不大。但是扣除成本後,真正賺到手裡的錢,差別就大了。

而且,我們還要知道,美國和歐洲,對俄羅斯一直都是警惕和忌憚的心裡。雖然使用著俄羅斯的能源,但是對俄羅斯的發展,保持著最大的警惕。俄羅斯的發展環境,比我們國家還要差。就像這次為啥要打烏克蘭?再不打,就真的是要被北約包圍住了。而我們國家,好歹周邊還有一些親中的國家,能當個緩沖地帶。

沙特是比較有錢,但是就是一個有錢的土豪而已。國家只是富裕,但是不強大。如果哪天有強國看它不爽,想給它來一下子,它也只能乖乖的受著。俄羅斯是比較窮,但是它真的是強國,沒有人敢輕易的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