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底為何會有石油呢
世界上大陸架的面積約有2700多萬平方千米。大陸架和深海(如海溝帶)之間,還有段很陡的斜坡,稱為大陸坡,已發現這里也有大量的油、氣資源。大陸坡的面積比大陸架還要大,有3800多萬平方千米。兩者合計,相當於陸地沉積岩盆地面積的兩倍。海洋的這些區域具有形成油、氣積聚層需要的最好的地質條件,通常這是地殼穩定拗曲區域,覆蓋著非常厚的沉積物,陸地的油礦與氣礦一般是與這樣的地帶聯系著的。大陸架是陸地的直接延續,大約在一萬多年前也曾經是陸地的一部分。人們對大陸架的碳氫化合物的形成規律有了比較透徹的研究,已發現深海盆地也有大量油、氣資源。在墨西哥的深達3500多米的海淵中鑽井,探明有含油沉積岩層。因此,大陸坡將成為人們向海洋探尋油氣寶藏的場所。目前,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將近30%來自海底。海底天然氣所佔比例接近總產量的12%。2000年海洋很可能為人類提供50%的原油。現在大部分擁有出海口的國家均在從海底尋找並開採石油與天然氣。據估測,全世界可採石油儲量3000億噸,其中海底石油約1350億噸,迄今已發現的海洋油氣田1600多個,已有40多個國家的海域在生產石油和天然氣。幾乎所有的大陸架都成為勘探、開發石油的對象和場所,都是很有希望的海洋油氣區。
⑵ 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氣是怎麼產生的
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氣是海洋中的有機物質在合適的環境下演變所產生的。這些有機物質包括陸生和水生的低等植物,死亡後從陸地搬運下來,或被江河沖積下來,同泥砂和其他礦物質一起,在低窪的淺海或陸地上的湖泊中沉積,逐漸使此處淤泥的中形成有機質含量。這種有機淤泥又被新的沉積物覆蓋、埋藏起來,造成一種不含氧或含極微量游離氧的還原環境。隨著低窪地區的不斷下沉、沉積物不斷堆積,有機淤泥所承受的壓力和溫度不斷增大,處在還原環境中的有機物質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慢慢地轉化成對人類影響甚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經過數百萬年漫長時間的萬物更迭的交替變化,有機淤泥經過壓實和固結作用後,變成沉積岩,並進一步生油岩層。沉積盆地是指沉積物的堆積速率明顯大於其周圍區域,。
在一定特定時期,沉積岩沉積在像盆一樣的海洋或湖泊等低窪地區,並具有較厚沉積物的構造單元,稱為沉積盆地。沉積盆地在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中,隨著地殼運動抬升,海洋變成陸地,湖盆變成高山,一層層水平狀的沉積岩層也跟著發生規模不等的撓曲、褶皺和斷裂等形變,從而使摻雜在泥砂之中具有流動性的點滴油氣離開它們的原生地帶(生油層),經「油氣搬家」再集中起來,儲集到儲油構造當中,形成可供開採的油氣礦藏,所以說,這一個個沉積盆地就像是一個個聚寶盆。
在儲油構造里,由於油、氣、水所佔比重不同,因此各自的分布也有不同:氣在上部,水在下部,而石油層在中間。儲油構造包括油氣居住的岩層——儲集層;覆蓋在儲集層之上避免油氣向上逸散的保護層——蓋層;以及遮擋油氣進入後不再跑掉的「牆」——封閉條件。只要能找到儲油構造,就不難找到油氣藏。油氣藏通常是多種類型的油氣藏復合出現,我們將多個油氣藏的組合稱為油氣田。
世界上,海洋油氣同陸地油氣資源一樣,分布極為不均。在四大洋及多個近海海域中,波斯灣海域的石油、天然氣含量最為豐富,約占總貯量的50%左右;第二位是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海域;第三位是北海海域;第四位是墨西哥灣海域;其次是亞太、西非等海域。據中國南海油氣資源也有巨大的發展遠景,是世界海洋油氣主要聚集中心之一。石油和天然氣是人們向海洋索取資源的一大重要成果。
⑶ 石油為什麼大多在海上或大慶呢
石油很多在海里的啊 在很深的海底
地表不容易開采,鑽洞鑽那麼深。。。比海里難多了你想想就知道啦
⑷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有的國家要把石油埋回去
世界上有很多埋藏於地底下的寶貴資源,除了我們將長看到的煤炭以外還有大量的天然氣和石油,世界上的很多國家也經常由於對地下自然資源的爭奪而拉下臉來爭鋒相對,為世界和平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現在出現的一個奇葩現象就是有的國家將石油又埋到地下去,那石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有的國家要把石油埋回去?石油是由地殼運動被埋葬在地底下的很多生物和其他一些本來就生活在地下的生物的屍體長年累月地經過一些化學反應而形成的,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一些國家之所以將石油又埋回地下,最大的目的就是以備不時之需。
而那些國家之所以會將原本已經出土的石油又埋回去,就是想讓自己的國家有更大的石油儲備,用於不時之需。有的國家甚至從國外將石油買回來埋在本國的地下,讓自己的國家有更大的安全感,也為他們的後代子孫留下更多寶貴的自然資源。所以說這些國家這么做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是給自己的國家留一條後路。
⑸ 海洋石油污染主要來源
石油
及其煉製品(
汽油
、
煤油
、
柴油
等)在開采、煉制、貯運和使用過程中進入
海洋環境
而造成的污染。是目前一種世界性的嚴重的
海洋污染
。
煉油廠
含油廢水
經
河流
或直接注入海洋;油船漏油、排放和發生
事故
,使
油品
直接入海;海底油田在開采過程中的溢漏及井噴,使石油進入海洋水體;大氣中的低分子石油烴沉降到海洋水域;海洋底層局部自然溢油。石油入海後即發生一系列復雜變化,包括擴散、蒸發、溶解、乳化、
光化學
氧化、
微生物
氧化、沉降、形成
瀝青
球,以及沿著
食物鏈
轉移等過程。
⑹ 為什麼在海底也會有石油
世界上大陸架的面積約有2700多萬平方千米。大陸架和深海(如海溝帶)之間,還有段很陡的斜坡,稱為大陸坡,已發現這里也有大量的油、氣資源。大陸坡的面積比大陸架還要大,有3800多萬平方千米。兩者合計,相當於陸地沉積岩盆地面積的兩倍。海洋的這些區域具有形成油、氣積聚層需要的最好的地質條件,通常這是地殼穩定拗曲區域,覆蓋著非常厚的沉積物,陸地的油礦與氣礦一般是與這樣的地帶聯系著的。
大陸架是陸地的直接延續,大約在一萬多年前也曾經是陸地的一部分。人們對大陸架的碳氫化合物的形成規律有了比較透徹的研究,已發現深海盆地也有大量油、氣資源。在墨西哥的深達3500多米的海淵中鑽井,探明有含油沉積岩層。因此,大陸坡將成為人們向海洋探尋油氣寶藏的場所。
目前,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將近30%來自海底。海底天然氣所佔比例接近總產量的12%。2000年海洋很可能為人類提供50%的原油。現在大部分擁有出海口的國家均在從海底尋找並開採石油與天然氣。據估測,全世界可採石油儲量3000億噸,其中海底石油約1350億噸,迄今已發現的海洋油氣田1600多個,已有40多個國家的海域在生產石油和天然氣。幾乎所有的大陸架都成為勘探、開發石油的對象和場所,都是很有希望的海洋油氣區。
⑺ 問個比較幼稚的問題:如果石油流入大海,會有哪些嚴重的危害謝謝
魚類大量死亡,食物鏈破壞,如果人類誤事死亡的魚類也將會中毒
⑻ 石油污染流入海洋,相對一個地方水循環帶來的好處
沒什麼好處吧,形成油膜,降低水的含氧量。使大量海洋生物缺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