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發現海上石油怎麼辦
擴展閱讀
利息是什麼資本的價格 2025-07-20 03:25:18
電腦百度工具從哪裡找 2025-07-20 03:22:06

發現海上石油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2-06 12:38:11

① 海上石油污染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分散:噴灑強效洗滌劑,使石油迅速分散。但不宜在漁場周圍使用。
(2)沉降:播撒粉狀石灰,使其沉降。但會危害海底生物。
(3)吸收:利用麥稈、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質吸收石油,然後集中處理。只能在靜水中進行。
(4)圍欄:需要靜水環境。
(5)放任: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量不大的通常讓其自然分解。
(6)燃燒:油層厚達2毫米時即可用燃燒法清除。

② 海洋石油污染的治理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於1983年12月29日國務院公布,目的是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止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第一條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止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從事石油勘探開發的企業、事業單位、作業者和個人,以及他們所使用的固定式和移動式平台及其他有關設施。
第三條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主管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機構,以下稱「主管部門」。
第四條企業或作業者在編制油(氣)田總體開發方案的同時,必須編制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海洋局和石油工業部,按照國家基本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組織審批。
第五條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油田名稱、地理位置、規模;
(二)油田所處海域的自然環境和海洋資源狀況;
(三)油田開發中需要排放的廢棄物種類、成分、數量、處理方式;
(四)對海洋環境影響的評價;海洋石油開發對周圍海域自然環境、海洋資源可能產生的影響;對海洋漁業、航運、其他海上活動可能產生的影響;為避免、減輕各種有害影響,擬採取的環境保護措施;
(五)最終不可避免的影響、影響程度及原因;
(六)防範重大油污染事故的措施:防範組織,人員配備,技術裝備,通信聯絡等。
第六條企業、事業單位、作業者應具備防治油污染事故的應急能力,制定應急計劃,配備與其所從事的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規模相適應的油收回設施和圍油、消油器材。
配備化學消油劑,應將其牌號、成分報告主管部門核准。
第七條固定式和移動式平台的防污設備的要求:
(一)應設置油水分離設備;
(二)採油平台應設置含油污水處理設備,該設備處理後的污水含油量應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三)應設置排油監控裝置;
(四)應設置殘油、廢油回收設施;
(五)應設置垃圾粉碎設備;
(六)上述設備應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機關檢驗合格,並獲得有效證書。
第八條一九八三年三月一日以前,已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從事石油勘探開發的固定式和移動式平台,防污設備達不到規定要求的,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並在本條例頒布後三年內使防污設備達到規定的要求。
第九條企業、事業單位和作業者應具有有關污染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
第十條固定式和移動式平台應備有由主管部門批准格式的防污記錄簿。
第十一條固定式和移動式平台的含油污水,不得直接或稀釋排放。經過處理後排放的污水,含油量必須符合國家有關含油污水排放標准。

③ 海上石油怎麼勘探

海上石油物理勘探一般是在海洋調查船上裝備特別的儀器設備,來發現有利於石油聚集的地層和構造。最常用的辦法是採用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地震勘探。這些方法只能間接地確定海洋石油在海洋中的位置,究竟海底是否有石油,儲量有多大,還必須通過海上鑽探這種直接的方法才能證實。

④ 怎麼處理海上漏油

船舶在遠海漏油時,由於風大浪急,處理困難,所以很難採取回收措施,只能封堵住破損處。已經漏掉的油,只能順其自然了。

如果是在近海或港內漏油,一般採取以下措施:首先,有專用的救援船,載有橡膠製成的海面攔油浮壩,用於攔截浮油。這種船一般2艘為1組共同作業,可以象拉網漁船那樣,分別拉住一個浮壩的兩端,把油污包圍在中間,限制其繼續擴散。

第二步是伸出油污回收管,用泵把浮油抽回到船上的專用儲存罐里。這種回收管的末端裝有浮子,使管口始終浮在海面上,只吸海面上的浮油,而不會吸到大量海水。在海面油層較厚時,這種油污回收管可以發揮出很高效率。

最後一步是用吸油氈回收殘余油污。當殘余油污層很薄時,回收管就沒用了(只會抽上來大量海水),這時救援船就把大量類似白色海棉的吸油氈扔到水裡。這種吸油氈經過了特殊處理,只吸油而不吸水。而後救援船再把吸油氈打撈起來。經過這些處理,油污就基本清理干凈了。救援船就可以收起攔油浮壩返航了。

⑤ 如何解決海上的石油污染

方法一先把浮油圍住

如果泄漏的石油量大,第一步是用漂浮圍欄圍住石油。這些漂浮圍欄有些是充氣的,有些是用比水輕的材料做的,一般都高出水面1米左右,有些就「坐」在波浪上,還有些會向水下伸展出1米的「裙子」。

方法二物理化學法

對於水面的浮油,可以使用「汲油船」讓油水分離。有的汲油船把油水混合物吸進船上的罐子里,然後用離心機分離,再把水排到海里。還可以用類似海綿之類的東西把油吸到裡面,這種東西用化纖可以做,也可以用頭發之類的天然纖維。

為了獲取石油,有時候可以在其中加上「凝油劑」。它可以讓水中的石油從液體狀態變成半固體狀態,甚至像橡膠一樣的固體狀態。這種物體容易撈取,也可以避免石油向空氣中揮發苯、甲醛、丙酮等物質。這種固化劑對環境的危害相對較小。一些固化劑生產商宣稱,這種固化石油可以被再利用生產瀝青或者人造橡膠,甚至用作一種灰燼很少的燃料。

還有一種方法正相反,它不讓石油固化,而是讓它們和水更好地結合。「分散劑」打破石油完整的油膜,讓它們在海水中分散成一個個的小油滴。

方法三採用「吃油菌」

現在利用細菌降解石油主要用在修復海上小規模溢油、陸地石油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如果是大規模的海上石油泄漏,一般都先用物理、化學方法收集泄漏石油,直到剩下一些很難收集的石油,再用微生物降解。

至於要多長時間才能把石油完全降解,和環境條件有很大關系,比如環境的冷熱,在阿拉斯加和赤道的分解速度肯定不一樣。還和石油的成分有關,重油越多分解越困難,再有海水鹽分比較高,營養物質比較少,分解也會比較困難。總的來說,肯定不會是一天兩天就能分解完的。這個速度和細菌的生物量、活性、存活時間也有很大關系。

總之,人類對付石油污染有「十八般兵器」,哪一般都很難除盡石油,同時難免傷及自己,所以它們最好永遠沒有被使用的機會。

國際上都有哪些清除方法

海洋石油污染事件發生後,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油類可沾附在魚鰓上,使魚窒息,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破壞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質量。油膜形成可阻礙水體的復氧作用,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生長,破壞海洋生態平衡,此外還可破壞海濱風景,影響海濱美學價值。石油污染防治,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外,可通過圍油欄、吸收材料、消油劑等進行處理。

清理石油泄漏的第一步是切斷污染源,阻止浮油區繼續擴大。在此次大連「7·16」油管爆炸事故處理中,消防員奮戰20小時將油罐險情撲滅。隨後遼寧海事局總共布置了約9000米的圍油欄,最大限度地防止污染區域擴大。圍油欄是一種漂浮型隔離裝置,能夠將泄漏的石油控制在一定區域內。不同的風、波浪和水流等情況可能會影響圍油欄的攔截效果。

第二步是通過一些物理方法清除海面石油污染,比如用抽吸機吸油,用水柵和撇沫器刮油,用吸油氈吸附原油並回收處理等。這一步只能粗放地回收部分油污,減少石油泄漏的損失;但並不能徹底清潔水面。

這就需要第三步,噴灑化學消油劑,通過化學反應,促進石油的分解或沉降,形成能消散於水中的微小球狀物。但利用化學試劑的弊端在於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只能用於清理少量油污。

國際上通用的清理石油泄漏的方法還有燃燒和放任。但是,燃燒的方法只適用於浮油厚度大於2毫米的事故,原理是,燃燒後海上會留下一種焦油球,油船再直接把這些球狀物質打撈起來,這種做法可清除水面50%到90%左右的石油。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會引起大范圍的空氣污染,對於海洋生物的破壞性也非常大。放任適用於遠離海岸和人類活動區的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這種方法利用微生物使原油自然消解,但會擴大污染范圍,尤其是對污染地區生物的破壞不容小覷。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有關部門還討論在海上修建一座「障壁島」,以阻止墨西哥灣浮油靠岸。根據修建計劃,「障壁島」高約1.8米,長約60米,建島泥沙將從海底挖掘,工程預計耗資3.5億美元。

清理海洋石油污染始終困擾著人們,各國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究各種技術,力爭早日攻克這一世界難題,但很多方法還只停留在試驗階段。如有的科學家研究利用生物除污,即利用某些微生物及生物制劑「吃掉」或降解浮油。也有的科學家嘗試用農作物廢料清污,還有的科學家研究用液滴包裹石油的方法。這些技術還未成熟,離大規模投入實際清理泄漏原油還有相當的距離。目前,大規模清除海洋石油污染,仍以傳統方法如圍油欄、燃燒、噴灑化學試劑為主。

⑥ 找到石油怎麼辦

上報政府部門。石油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必備的兩大戰略儲備物品之一。在法律上有明文規定:任何個人和團體發現石油資源必須上報政府,找到石油要上報政府部門。個人或非國家指定的石油開采機構不得私自開采、轉讓、出售石油資源。只有國家有轉讓、開采和銷售權。

⑦ 海上有大量石油泄露之後,國家都怎麼處理

呵。。這么 關心 大事件。。不是普通級別 人物吧。。。。
你可以把 油倒在 自己家的 水盆里 清理,看能不能 清理干凈。

⑧ 原油在海面上泄露了有什麼處理方法

原油泄漏有很多種 簡單點有陸地泄露和海上油輪泄露 陸地泄露危害性大一點,簡單處理方法是直接燒掉。 油輪泄露就要打撈了。原油泄露後是漂浮海面的,首先用東西圈起來,然後聚攏,用水泵之類直接抽到運輸船上,上岸後再行處理。 再有,如果你問的意思是原油泄漏之後的污染問題怎麼處理的話,那就比較麻煩了。一般是處理不幹凈的。
採納哦

⑨ 海里怎麼取石油有了解海底石油的嗎

1、海底石油的生產過程一般分為勘探和開采兩個階段。海上勘探原理和方法與陸地上勘探基本相同,也分普查和勘探兩個步驟。方法是以地球物理勘探法和鑽井勘探法為主,其任務是探明油氣藏構造、含油麵積和儲量。普查是從地質調查研究入手,主要通過地震、重力和磁力調查法尋找油氣構造。在普查的基礎上,運用地球物理勘探分析了解海底地下岩層分布、地質構造類型、油氣圈閉情況,從而確定勘探井井位。然後,採用鑽井勘探法取得地質資料,進行分析評價,確定該地質構造是否含油、含油量及開采價值。
2、海底石油的開采過程包括鑽生產井、採油氣、集中、處理、貯存及輸送等環節。海上石油生產與陸地上石油生產不同的是要求海上油氣生產設備體積小、重量輕、自動化程度高、布置集中緊湊。一個全海式的生產處理系統包括:油氣計量、油氣分離穩定、原油和天然氣凈化處理、輕質油回收、污水處理、注水和注氣系統、機械採油、天然氣壓縮、火炬系統、貯油及外輸系統等。
3、供海上鑽生產井和開採油氣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人工島,多用於近岸淺水中,較經濟。固定式採油氣平台,其形式有樁式平台(如導管架平台)、拉索塔式平台、重力式平台(鋼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合的重力式平台)。浮式採油氣平台,其形式又可分為可遷移式平台(又稱活動式平台),如自升式平台、半潛式平台和船式平台(即鑽井船);不遷移的浮式平台,如張力式平台、鉸接式平台。海底採油裝置:採用鑽水下井口的辦法,將井口安裝在海底,開采出的油氣用管線直接送往陸上或輸入海底集油氣設施。
4、供開采生產的油氣集中、處理、轉輸、貯存和外運的工程設施包括:裝有集油氣、處理、計量以及動力和壓縮設備的平台。儲油設施,包括海上儲油池、儲油罐和儲油船。海底輸油氣管線。油氣外運碼頭,包括單點系泊裝置和常規的海上碼頭(有固定式和浮式兩種)。

⑩ 如何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海水

遇到海洋溢油的事件,一般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先布設圍油欄,防止污染區域進一步擴大。在將海面的污染區域圍起來後;
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出動清污船隻,利用吸油器和吸油氈清理油污,等於就是把這些石油抽出來,但這樣做肯定是抽不幹凈的,只能說盡量把損失降低。
採取機械回收,這是對環境造成最小污染的一種方法。機械回收的工作過程是首先在溢油水域布設圍油欄,然後將「撇油器」也就是油水分離器放到水面上,利用油和水不同物理機制將兩者分離,然後通過水泵抽到存儲艙,達到一定量後轉到岸上進行油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達到環保標准後再排到海里,油則回收。
浮在海面上的油污一般比較好清理,但海水下層的油污因為會在海浪的震盪下形成較難清理的乳狀液油污,這就需要第三步;
第三步用專門的破乳劑使得油、水分層,然後再加以清理,也就是用一些消油劑,將污染物徹底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