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原油)的分類及其物理性質
石油(原油)是一種由碳氫化合物(烴類)及少量氧、硫、氮化合物所組成的混合物,其狀態取決於溫度、壓力和分子間的作用力。根據原油中某些物質的含量,可以對原油進行分類。具體的分類原則是:
1.按膠質-瀝青質含量分類
(1)少膠原油——原油中的膠質和瀝青含量在8%以下;
圖2-4-4 地層水的黏度與溫度的關系
(a)純水;(b)含鹽量為60000mg/L的水
(2)膠質原油——原油中的膠質和瀝青含量在8%~25%之間;
(3)多膠原油——原油中的膠質和瀝青含量在25%以上。
2.按含蠟量分類
(1)少蠟原油——含蠟量在1%以下;
(2)含蠟原油——含蠟量在1%~2%之間;
(3)高含蠟原油——含蠟量在2%以上。
3.按含硫量分類
(1)少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下;
(2)含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上。
膠質-瀝青質在原油中形成膠體結構,對原油的流動性有很大的影響。膠質-瀝青質含量過高可形成高黏度的原油。原油中的含蠟量影響原油的凝固點。含蠟量越高,其凝固點越高。原油中的硫是一種有害物質,對用鋼製成的煉油設備有腐蝕作用。
石油的物理性質主要有溶解氣油比、體積系數、壓縮系數、黏度。
1.溶解氣油比
原油的溶解氣油比定義為原油在地面脫出的氣量與地面脫氣原油的體積之比:
岩石物理學基礎
式中:Vg為在地面狀態下由原油中脫離出來的氣體體積;Vo為地面脫氣原油的體積;Rs為在溫度和壓力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的溶解氣油比,單位是m3/m3。在物理上,溶解氣油比表示在地面上單位體積的原油在地下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所能溶解的天然氣體積。
2.體積系數
體積系數定義為原油在地下的體積與其在地面脫氣後的體積之比:
岩石物理學基礎
式中:Vfo為原油在地層中的體積(在某一溫度、壓力下);Vso為原油在地面脫氣後的體積(20℃,0.1 MPa)。
圖2-4-5 某地層中的油在飽和壓力下的相對體積系數(體積系數與飽和壓力下的體積系數之比)
①直線;②實測數據;③實測數據與直線的離差值
根據實踐經驗,地下溶解氣和熱膨脹的影響遠遠地超過了壓力對原油彈性壓縮的影響,因此地層油的體積系數一般大於1。這意味著,原油在地面的體積一般小於其在地層內時的體積。原油在地面上由於脫氣而使體積變小的現象稱為原油的收縮,收縮系數為1/Bo。
地層原油的體積系數除了與溶解氣油比有關外,還與溫度和壓力有關(圖2-4-5)。
3.壓縮系數
令αo代表地層原油的等溫壓縮系數,則
岩石物理學基礎
地層原油的壓縮系數主要取決於原油的溶解氣量、溫度、壓力。如果原油中含有的氣體多,則原油的密度下降,壓縮系數變大。
4.黏度
原油的黏度主要由原油的化學組成所決定。地面脫氣原油的黏度具有很大的變化范圍,從零點幾到幾千萬毫帕秒(圖2-4-6,圖2-4-7)。
B. 為什麼石油輸出國組織不能保持石油的最高價運用供給,需求,彈性的觀點分析。謝謝了,大俠們!
石油是富有彈性的商品,每一單位的價格變動會帶來較大商品數量的變化,所以石油的需求曲線比較平緩,這就意味著降價往往能使石油的總收益得到增加。。。
C. 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彈性理論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經常限制石油產量
因為石油是需求彈性極小的商品。限制產量導致價格上升,但需求下降極小,因而收益=P*Q變大。
D. 試用供求理論及彈性理論分析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要限制石油產量
因為石油是一種缺乏需求彈性的商品 即價格的波動對需求量的影響不是很大 但是產量的波動卻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這樣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高產量不一定比低產量的收益更高 因為收益主要是取決於產量和價格 在產量低的時侯價格就會高 當然也不一定因為這裡面有石油交易市場的影響 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產量是會對價格產生成比例的影響 因此石油輸出國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和更好的控制石油市場 往往會採取限制石油產量的方式達到目的 當然這一直是受到國際上譴責的一種手段 我知道的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E. 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影響因素
在現實世界中,不同需求的彈性是不同的。比如說,金屬的彈性估算值是1.52,而石油的彈性估算值是0.05。是什麼導致一些產品富有彈性,而另一些產品缺乏彈性呢?
彈性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1)替代品的相近性;(2)支出在產品的收入比例;(3)自價格變動以來的時間長短。 一種產品或服務的替代品越相近,則對該產品的需求越富有彈性。例如,石油有替代品,但並沒有非常相近的替代品(想像一下蒸汽推動的、煤做燃料的汽車)。因此,石油的需求是缺乏彈性。塑料是金屬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對金屬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
兩種產品之間的替代程度還取決於我們如何狹義地(或廣義地)定義它們。例如,個人電腦是沒有真正很相近的替代品,但戴爾卻是惠普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對個人電腦的需求彈性比對戴爾或惠普的需求彈性更低。
在日常語言中,我們稱食品和住房這些產品為必需品,而稱到國外度假這些產品為奢侈品。必需品是指該產品的替代品少而且對我們的福利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必需品是缺乏需求價格彈性的。食物和石油可歸為必需品。
奢侈品是指通常有許多替代品的產品,購買其中任何一種都可以。因此,一般來說,奢侈品是富有需求價格彈性的。傢具和汽車可以歸為奢侈品。 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支出在一種產品的收入比例越大,該產品的需求越富有彈性。
考慮一下你自己的關於口香糖和住房需求的彈性。如果口香糖的價格翻了一番,你對口香糖的消費幾乎與以前一樣,所以你對口香糖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如果公寓租金翻了一番,你就會大喊大叫並找更多的同學與你共同租房。你對住房需求的彈性比口香糖需求的彈性大。為什麼有這種不同?因為住房佔了你預算支出的很大比例,而口香糖只佔了很小的比例。雖然你不喜歡這兩種產品價格上升,但你很難注意到口香糖的價格上高了,而如果房租升高了則使你的預算緊張。 價格變動的時間流逝越長,需求越富有彈性。20世紀70年代石油價格上漲了400%時,人們幾乎沒有改變對石油和汽油的消費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和飛機引擎的燃料利用效率提高了,石油的消費量下降了。由於巨大的價格上升,隨著時間更多的流逝,人們對石油的需求變得更有彈性。同樣地,當個人電腦價格的下降,起初個人電腦的需求量只增加了一點。但是隨著更多的人對使用電腦的各種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個人電腦的購買量急劇增加。個人電腦的需求變得更富有彈性。
F. 石油消費收入彈性系數對比
經濟發展對石油消費的依賴也可以用石油需求的收入彈性系數表示,它是石油消費增長率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比值,說明的是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所需要的石油消費的增長率。圖6.24是中國與美國石油消費的收入彈性系數歷史,從中可以看出,美國的收入彈性系數在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跳躍幅度非常大,在60年代基本穩定在了平均0.58的水平上,70年代和80年代由於石油危機,收入彈性系數出現異常,90年代以來基本維持在0.43左右的水平上。中國的石油需求的彈性系數在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劇烈跳躍,相當於美國40年代末和50年代時的情形。70年代和80年代中國的石油消費收入彈性系數也出現異常。而90年代以來中國石油消費收入彈性系數變化幅度變小,基本維持在平均0.67左右的水平上,相當於美國60年代的情況。
圖6.24 中國和美國石油消費的收入彈性系數對比
G. 石油供給被認為是相對有彈性的原因
一、 產品差異性小,高度類似,因此在價格促銷中具有較高的價格彈性。
二、 購買頻率高,價格透明度高,易於比較,消費者價格意識強;或在終端市場上,經銷商和零售商經常有價格競爭。
H. 石油是短期需求彈性缺乏,長期富有彈性
任何商品都是短期缺乏,長期富有。。 你把彈性的感念在仔細琢磨琢磨
I. 石油供給完全無彈性供給需求怎麼變動
1、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供給彈性,供給彈性是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2、其次結合供給曲線分析。
3、最後採用了所有技術上可能採用的調整增加供給量,包括大量培訓僱傭新工人,購置新的機器設備,擴大廠房。
J. 用價格需求彈性分析中國的石油市場
首先,短期的,成品油的價格需求彈性較小,人們不會因為價格太高而去放棄購買燃料和衣服等石油化工製品。但長期來看,石油的價格需求彈性還是挺大的,會扭曲人們的石油需求。所以,政府確實可以把成品油(開車用的汽油)的價格作為調控市場的工具,不如調高某號汽油的價格,則會使消費者更多的考慮購買小排量的汽車,或是少開車,這樣能夠減少大排量汽車污染所造成的負外部性。高的價格也能夠激勵市場上新能源的發展進程。。。
但是,石油作為一種化工原材料,它的價格也是一種調控手段——他可以間接地導致衣服價格的變動,導致印刷業報紙的成本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