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萍鄉為什麼石油多
擴展閱讀
猴子如何使用工具 2025-07-20 06:27:40
分裝費用做什麼科目 2025-07-20 06:26:04

萍鄉為什麼石油多

發布時間: 2023-02-05 12:43:05

Ⅰ 為什麼有的地方多產石油,而有的地方多產天然氣

為什麼有的地方生成石油多,有的地方生成天然氣多?這個問題的提出很自然,從目前我國的油氣分布現狀看確實會給人留下這樣的一個印象。我國東部石油儲量多,油田規模大,如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等使東部成為中國主要的石油生產基地。天然氣區則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近些年來在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發現了大氣田,在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一些地區也有氣田發現。石油與天然氣能源在我國東西部的分布不夠均衡。這也正是國家建設「西氣東輸」工程以保證東部經濟持續發展的地質科學依據。
我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為什麼會這樣分布?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由特定的地質、地球化學條件決定的。主要決定因素有兩點。
(l)有機質類型的差異是決定是生油還是生天然氣的最基本條件。
有機質類型,就是生油母質類型的不同是決定以生油為主還是以生氣為主的根本原因。而不同的生油母質類型又與形成有機物質的不同生物來源密切相關。大量研究表明,古湖泊中或古海洋中富含的低等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各種藻類等)是生成石油最有利的生源物質來源。而帶入湖水中或海洋中的陸生高等植物,是有利於生成天然氣的母質類型。若是由兩種來源的生源組成,則既可生油也可生氣,但更多還是生油,且其生成量較第一種類型小。以水生生物為重要生源的有機質雖然可生成大量油,但在特定條件下,也可能生成大量天然氣。而以陸生生源為主的有機質類型,一般生油很少,而生成天然氣相對多。
在我國發現的大油田(如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都是以水生生物為主要生源的大型湖泊相沉積,其有機質屬最好的腐泥型乾酪根類型,因此形成了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天然氣則相對較少。又如塔里木盆地庫車地區發現的大氣田,其生源物質主要來自陸生高等植物,其有機質主要屬於腐殖型乾酪根類型,因此基本形成的是天然氣資源。
(2)有機質的成熟度以及演化史是生成石油或天然氣的關鍵因素。
有機質成熟度高低與生油或生氣密切相關。在開始生油時成熟度不是很高,但隨著地下溫度、壓力的增加有機質成熟度不斷增高,石油生成量會不斷增加;但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進入過成熟階段時,這時,就使已生成的原油不斷發生裂解開始生成濕氣,最後進入生成干氣(CH4)階段。在生成干氣階段,以生油為特色的腐泥型有機質也只能生成天然氣了。我國的四川產氣區和鄂爾多斯含氣區的中生界、上古生界的天然氣藏都屬於此類。這也是我國中部地區富含天然氣的重要原因。
此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我國石油界對天然氣的石油地質特徵並不十分了解,沒有摸清天然氣勘探的規律,而且對天然氣的勘探工作也重視不夠。經過學習與探索,我國的石油地質學家們已經認識到,自然界存在著從石油裂解出來的「油型氣」、由煤或煤系生成的「煤型氣」以及由厭氧甲烷菌生成的「生物氣」(就是俗稱的「沼氣」)等類型的天然氣。在我國開拓了越來越廣的找天然氣領域,不但在不同地區,而且在同一盆地的不同層系都發現了一些新的天然氣藏(層)。

Ⅱ 中國什麼地方石油最多

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油田有500多個,探明石油儲量近220億噸,發現氣田共185個,探明天然氣儲量2.56萬億立方米。那麼,從不同角度看,中國油、氣田之最有哪些呢? 中國最大的油田是大慶油田,面積1414.3平方千米,儲量44.14億噸;最小的油田是江蘇的肖劉庄油田,儲量僅22萬噸。最大的氣田應屬長慶氣田,面積5754平方千米,儲量為4911.2億立方米;最小的氣田則不足1億立方米,如勝利的套爾河氣田(0.09億立方米)、四川的新店子氣田(0.11億立方米)。 大中型油氣田中埋藏最深的是塔里木盆地的塔河油田,達5391米;埋藏最淺的是延長油田(小於l00米)。埋藏深度最大的氣田是柯克亞氣田(6388米)、塔里木牙哈氣田(5473米)、四川五百梯氣田(5000米);最淺的氣田是柴達木盆地台吉乃爾(210米)及澀北二號(500米)等第四系氣藏。 油氣田中含油氣層位最老的天然氣田是遼河興隆台氣田(太古宙(Ar))和四川威遠氣田(震旦系(Z));含油氣層位最老油田則有遼河靜安堡(太古宙)油田和華北任丘油田(震旦系)。最年輕的氣田是青海澀北一號第四系淺層氣田;而最年輕的油田為老爺廟油田(新近系)。 全國石油儲量最多的含油層系為中生界下白堊統(占總儲量45.89%),最少的含油層系是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占總儲量5.73%)。氣田儲量最多的層系為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占總儲量40.69%),而第三系儲量最少(占總儲量17.98%)。 中國年產量最多的油田是大慶油田,年產油5000萬噸(1996?1997年),天然氣年產量最高的氣田是四川氣田,達79.9481億立方米。 中國油田中單井石油產量最高的井是華北任丘油田的任9井,單井日產原油5435噸。單井氣產量最高的井是四川龍門天東4井,最高日產量達315.7萬立方米。 中國油氣田中位於最北邊的是大慶油區海拉爾油田;位於最南邊的是海南島以南的鶯歌海?瓊東南盆地的崖13-1氣田及樂東22-1氣田;最靠東的油氣田,在陸上為大慶油田,在海上為東海盆地黃岩14-1氣田;最西邊的油田為塔里木盆地西南的柯克亞油田。 西藏倫波拉油田是海拔最高的油田,海拔5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則是珠江口盆地流花11-1油田,井口水深364.8米。 中國油氣田最多、石油儲量最大的省是黑龍江省,其次是山東省(勝利油田)。氣田最多、儲量最多的省是四川省,天然氣儲量為6238.28億立方米;其次則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然氣儲量5739.35億立方米;陝西長慶油田居第三位,天然氣儲量為4911億立方米。

Ⅲ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為什麼會有很多石油

石油是由早期海底的動物生物屍體經過漫長的沉積演化而來的,因為人類有上萬年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動物和生物的屍體不斷累積,產生的石油也不斷累積,所以現在地球上會有很多石油。


石油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錘煉才能為人類所用,表面上看起來地球上石油很多,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石油的需求也不斷攀升,只有珍惜能源才能讓人類文明生生不息。

Ⅳ 中東地區石油為什麼那麼多

中東地區是個天然大 油庫,2005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001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7%;石油產量11.3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多少年來,中東以其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促進了人類的繁榮和進步,但也成了無數戰亂的根源。 2002年中東出口石油8.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41%,其中向美國出口1.14億噸,向西歐出口1.6億噸,向中國出口3890萬噸,向日本出口1.95億噸,向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出口3.1億噸。由此可見,中東是主要石油消費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 毫無疑問,中東在21世紀仍將是世界石油供應的中流砥柱。由於這一特殊地位,也將成為經濟、政治、軍事激烈爭奪的焦點。戰亂此起彼伏,將使中東人民在享有石油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蒙受油田被破壞的損失,石油產量升降無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犧牲。 原因:第一,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 第二,中東地區在世界內,地形較其它地區低矮,形成盆地狀態。中東猶如「盆底」,容易石油累計其中。 第三,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

Ⅳ 石油到底能用多少年,如今的石油為什麼越來越多

為什麼石油越來越多?

第一,石油勘測、開采技術的提高。

經過發展之後,全球的石油勘探和開采技術都有所提高,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被發現過的超大油田,而且以前我們開采不了,現在也已經能開采了,尤其是美國開采頁岩油技術的突破。

全球頁岩油儲量大約在11萬億~13萬億噸之間,遠遠超過傳統石油儲量,未來隨著頁岩油開采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開采成本的不斷下降,而頁岩油也有可能成為人類的主要能源來源之一。



總結

其實不管石油資源到底會不會枯竭,不能否認的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確實存在著許多自然資源,而這些可以說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的一種饋贈,但是有時候這種饋贈並不是持續源源不斷的,是需要我們的珍惜才會「持續」下去的。

總之,石油資源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枯竭的,不過我們也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開采、合理的利用,與此同時也還要保護我們的環境。




Ⅵ 中國哪些地方最多石油

1、松遼盆地

松遼盆地是我國最主要的含油氣盆地,勘探始於1955年,松遼盆地深部含油組合為農安油層,下部含油組合為扶余、楊大城子油層,中部含油組合為薩爾圖油層、葡萄花油層和高檯子油層,上部含油組合為黑帝廟油層。

2、渤海灣盆地

渤海灣盆地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含油氣盆地,是我國油氣總產量最高的盆地。渤海灣盆地是在華北克拉通東部地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中-新生代疊合型裂谷盆地,是華北克拉通破壞的產物,也是華北克拉通破壞的重要地質事件標志。

3、鄂爾多斯盆

鄂爾多斯盆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石油產量年均增長速度均居中國第一位,每年新增石油地質探明儲量均超過1億噸以上。是建立石油生產基地的最有利地區,也是最現實的地區。2002年整個盆地生產的石油超過了1200萬噸,2007年2000萬噸(包括延長)。

4、柴達木盆地

青海石油管理局(以下簡稱青海油田)是我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地處青藏高原,位於青海省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是青海、西藏兩省區重要的產油、供油基地。主要生產工作區域位於素有 「聚寶盆」之稱的青。

5、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目前已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噸油當量,被地質學家稱為21世紀中國石油戰略接替地區。

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始於1952年的中蘇石油股份公司 ,塔里木油田1989年建成投產後,逐漸成為中國西部的能源經濟中心。原油產量不斷增長,天然氣產量也從2004年的約14億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億立方米,成為「西氣東輸」工程的主力氣源之一。

Ⅶ 我國的各大油田分別位於什麼地區(平原

我國的西藏地區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油田
我國的西藏地區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油田,是我根據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說」最先提出的觀點,目前,國內外尚未發現有人提出這一觀點。這一觀點的理論基礎對石油的開發具有普遍意義和世界意義。這一觀點的提出對緩解我國的石油緊缺,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我的這一觀點希望能引起石油等有關部門的重視,進行學術研討,鑒定,開發,為早日解決我國的石油緊缺作出貢獻。
18世紀70年代到現在,人們對石油的生成問題歸納為兩大派,既有機生成派和無機生成派。有機生成派認為石油是有機物生成的;無機生成派認為石油是無機物生成的。有機生成派的主要問題是,為什麼有些地區發現了15億年前的石油?為什麼油氣藏多存在於海溝和大型線狀斷裂帶及大陸盆地之中。
人們為什麼對石油的產生會產生這么多的疑問呢?這主要是因為對地球的演化史沒搞清楚。我根據地球膨裂說得出的地球演化史認為,46億年前,太陽因燃燒而發生爆炸,飛出許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地球形成之後,由於在冷卻過程中散發的熱量,大於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釋放出的熱量,氣溫逐漸下降,地球逐漸收縮。由於形成地殼的成分不同,收縮時造成地球的表面高低不同,低的地方形成了盆地。39億年前,由於地球的氣溫逐漸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這時的海洋覆蓋著整個地球,平均1.2萬米深。38億年前,生命在海洋中出現。6億年前,由於氣溫和海洋的溫度逐漸升高,產生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5.2億年前,由於地球的膨裂,部分陸地逐漸露出了海面,4.8億年前一些陸生生物開始出現了。6500萬年前,地殼發生了最後一次大的膨裂,造成海水最後一次從大陸上徹底退出,恐龍滅絕了。
如果根據地球膨裂說得出的地球演化史,就能很好地解釋所有的石油之謎,並能對石油的產地和產量作出很好的預測。
1、為什麼一些地區找到了15億年前的石油?這是因為39億年前,海洋就已經覆蓋著整個地球,38億年前生命就在海洋中出現了,石油又是海洋微生物的殘骸生成的,所以發現15億年前的石油就可以理解了。
2.為什麼油氣藏多存在於海溝和地殼的大型線狀斷裂帶?這是因為地球膨裂總是在地殼的最薄地區,也就是海盆地區。這些海盆地區存在大量的石油,因為海溝的邊緣和地殼的大型斷裂帶是地球海盆膨裂的邊緣,所以必然有大量的石油。
3.為什麼石油多存在於大陸盆地之中?因為這些地區歷史上是海洋中的盆地,一些海洋微生物的殘骸在海底洪流的作用下,必然被沖積到這些盆地形成石油。
4.為什麼90%以上的油氣和含鹽有關?因為海水的鹹度很大,受陽光的照射形成很多的蒸發鹽,這些鹽有利於石油的保護。
5.為什麼99%的油氣和火成岩有關?因為石油的生成需要溫度,這些海洋微生物殘骸在火成岩的溫度幫助下才能生成石油。
6.世界上的油礦規模比任何礦體的規模大得多,這么多的海洋微生物殘骸是從那裡來的呢?因為生命38億年前就在海洋中出現了,6億年前又發生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到6500萬年前海洋從大陸上徹底退出,這期間經歷了38億年。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石油儲量1770.62億噸,按38億年計算,每年產生46噸的海洋微生物殘骸這是完全可能的。
7.石油為什麼高度集中在中東地區?因為中東地區地質史上是海盆地區,處於熱帶的時間長。氣候炎熱非常適合海洋生物的繁衍,所以這一地區的石油就多。
8.石油生成的主要時間?石油是由海洋微生物殘骸形成的,而大量的海洋微生物是在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之後,到6500萬年前海水從大陸上徹底退出這段時間生成的,所以石油主要在寒武紀之後到6500萬年前的海相沉積層中產生。
9.石油的原產地。因為石油是海洋中微生物的殘骸生成的,所以石油的原產地必然是海相沉積層。但是由於石油的運移,石油也可以在火成岩、陸相沉積層中發現。
10.石油的生存環境。關於石油的生存環境,有機生成派分為海相成因派和陸相成因派。陸相盆地形成的時間短、動物殘骸少不可能形成油田。雖然在陸相油田中發現動物化石,也不能證明陸相沉積層能生成石油,因為這些石油是從海相沉積層中運移過來的。在這些陸相沉積層的下面肯定有海相沉積層,只不過我們沒有鑽那麼深,沒有發現海相沉積層而已。在撫順和茂名均有較厚的油頁岩,同時含煤層中大都含有油頁岩。油頁岩與煤共生,油頁岩無疑是陸相成因,這說明由於時間短,動物殘骸少只能生成油頁岩,不能生成石油。
11.生成石油的物質是什麼?生成石油的物質是生物的屍體。生物的細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是由碳、氫、氧等三種元素組成的。生物遺體沉降於海底並被淤泥覆蓋後氧元素分離,碳和氫則組成碳氫化合物。比石油更輕的碳氫化合物則組成天然氣。煤與石油的成因很相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態,所以不能生成石油。這也就是煤為什麼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深度、同樣的壓力、同樣的溫度下,沒有變成石油的原因。
12.為什麼沙漠地區有石油?因為沙漠是海洋形成的。5.2億年前海洋覆蓋著整個地球,海底洪流把沙子、海洋生物殘骸、蒸發鹽沖擊到海底盆地,所以這些地區存在著石油。地殼膨裂後,海水從大陸上退出,這一地區露出海面形成陸地,由於這些地區不適合植物生長,逐漸變成了沙漠。在撒哈拉大沙漠和我國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已發現大量的石油,我國的內蒙古沙漠肯定也有大量的石油。
13.我國是富油國。在我國境內存在大量的海相沉積層,已探明的海相沉積層455萬平方千米。在這些海相沉積層中蘊藏著大量的石油,但由於我國的海相沉積層大部分比較深、石油基礎理論及地球演化史沒搞清楚、石油勘探開采技術的落後,這些石油還沒有得到開發。
14.石油的產量。因為石油是海洋盆地中的海洋微生物殘骸生成的,所以海相沉積層的厚度、海盆面積的大小、海盆是否處於熱帶地區、海盆在熱帶地區的時間長短,這是決定石油產量的四要素。
15.我國的西藏地區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油田。我國西藏地區完全符合決定石油高產量的四要素。(1)珠穆朗瑪鋒地區,早奧陶世至始新世中期的海相沉積層厚達1.1萬米。在這一地區的奧陶世海相沉積層下面,肯定存在寒武紀海相沉積層,如果加上寒武紀海相沉積層的厚度,這一地區的海相沉積層肯定超過1.2萬米。而塔里木地區從寒武紀到志留紀的海相沉積層僅1000米。(2)珠穆朗瑪鋒地區在中生代(2.25億年)時,位於南緯24度,而後才逐漸移至現在的北緯28.6度,說明中生代時喜瑪拉雅山地區處於熱帶地區。(3)西藏地區地質歷史上是海盆地區,以後才逐漸隆起形成青藏高原。西藏盆地北至新疆南部,東至滇西、青海南部,面積很大。(4)西藏地區如果從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算起,至6500萬年前海洋從西藏地區徹底退出,這期間近5.5億年的時間都處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下面。而塔里木盆地主體缺少泥盆紀海相沉積層,從寒武紀到志留紀僅2億年時間處於海洋下面。我國的西藏地區上述四條優越的生油條件是世界上其它油田所無法相比的,所以我國的西藏地區必然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油田。
證據:
1995年;青藏高原發現一個10-15萬平方公里的巨型地下空間。 在1995年,一支由來自加拿大、愛爾蘭、中國、法國等國的學者組成的國際聯合小組運用了電磁學方法,布置了四條超寬頻帶大地電磁深探測剖面,希望能找到地球內部反饋出的信息。魏文博一行科學家分析了幾種可能性。「通常來說,固體岩石的導電性差,高導體物質一般為金屬、石墨、水等。」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是地下金屬成分增多了,但探測結果卻表明沒有如此富足的礦藏,而石墨層在青藏高原的分布也被排除。或者地下有一些類似於水的液態物質,並溶解了很多鹽分,但這一點也很難得到觀測的證據。最後,科學家們判斷,在深層的地殼下,水一般以形態特殊的水分子存在於岩層中,出現如此集中的高導電性則證明,青藏高原東部有可能存在廣闊的地下海洋。地球膨裂說認為「地下海洋」其實就是石油。

2004年11月29日14:57 [ 張愛林 葉2輝 ] 來源:[ 新華網 ]
地處西藏羌塘地區的西藏第一口海相石油深鑽現已進尺800米。 據專家介
紹,面積16萬平方公里的西藏高原羌塘盆地屬於特提斯海相盆地,位於世界特
提斯構造域東段。被國際地學界稱為"特提斯構造域"的地區,不僅是重大基礎地
質理論誕生之地,也是世界上探明儲量和開采儲量最大的含油氣地帶。

作者:賴柏林

Ⅷ 我國哪裡的油氣儲量最多

那就是得屬西北的新疆的大油田,已經探明的儲量是現我國最大的,但是暫時因為交通的問題開采起來成本太高,所以等我國的西部基礎設施略完善後,我國立刻會啟動西部大開發也有利於或者提升西部建設的步伐。這是戰略性的。

Ⅸ 石油究竟是怎麼形成的為何地球上那麼多石油

人類文明已經發展了5000年,但是真正發展起來的只有200多年的時間,人類文明的真正起飛於18世紀60年代的一場工業革命,這場工業革命最大的標志就是大量的機器代替了人工,讓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得益於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類文明發展速度迅速提速,人類用短短200多年的時間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就超過了過去5000年文明總和,人類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首先離不開人類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其次是有像愛因斯坦這些偉大科學家的指引道路,除了這兩點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球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些礦產資源為機器的持續運轉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機器的持續正常的運轉最終保證了人類文明高速持續地發展,所以人類文明成就離不開地球上的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