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在海上怎麼看
擴展閱讀
猴子如何使用工具 2025-07-20 06:27:40
分裝費用做什麼科目 2025-07-20 06:26:04

石油在海上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3-02-05 11:15:24

1. 在海上找石油主要有哪些方法什麼叫鑽井平台有哪些類型

在海上找石油不同於在尋找陸地油氣田,陸地找油,有時可以根據一些現象,來做出最初的判斷,而海洋石油埋藏在海水覆蓋的海底深處,埋深從幾百里至幾千里,地質勘探人員要通過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尋找含油氣的盆地和地質的構造,並經過海洋鑽探,才能發現油氣田.
主要用於鑽探井的海上結構物。上裝鑽井、動力、通訊、導航等設備,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員生活設施。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有自升式和半潛式鑽井平台。
①自升式鑽井平台。由平台、樁腿和升降機構組成,平台能沿樁腿升降,一般無自航能力。1953年美國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這種平台對水深適應性強,工作穩定性良好,發展較快,約占移動式鑽井裝置總數的1/2。工作時樁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離開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並對樁腿進行預壓,以保證平台遇到風暴時樁腿不致下陷。完井後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樁腿並全部提起,整個平台浮於海面,由拖輪拖到新的井位。
②半潛式鑽井平台
。上部
為工作甲板,下部為兩個下船體,用支撐立柱連接。工作時下船體潛入水中,甲板處於水上安全高度,水線面積小,波浪影響小,穩定性好、自持力強、工作水深大,新發展的動力定位技術用於半潛式平台後,工作水深可達900~1200米
。半潛式與自升式鑽井平台相比,優點是工作水深大,移動靈活;缺點是投資大,維持費用高,需有一套復雜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於自升式鑽井平台。

2. 海上石油是怎麼勘探的

海上石油物理勘探一般是在海洋調查船上裝備特別的儀器設備

3. 海底石油和陸地石油有什麼區別嗎

海底石油和陸上石油的本質相同,都是烴類(有機物,主要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液態至半固態的混合物,但是形成條件和開發方法不一樣。

1.海相石油的有機物組成和一些化學元素的比例與陸相石油不同,根據姥/植烷比,V/Ni等元素比以及各種地質學,地球化學指標可以分析得知原油形成時的環境,確定這些原油是在海洋中形成的還是在陸地的湖泊里形成的。

2.開采方面,陸地原油和海底原油的開采有所區別,常規的陸地原油比較容易開采,而海底原油的開采涉及的工藝技術比較復雜,包括建設平台,鑽井,埋設管道等多個環節和陸地石油開采都不同。

3.陸地上的石油也有海相原油和陸相原油之分,海相原油是遠古海洋當中的有機質形成的,陸相原油則是在古代陸地上的湖泊中形成的,但是形成石油的地方,古代可能是海洋也可能是陸地,但地殼是會變動的,發生滄海桑田的變化,海平面上升,陸地下降,就可能導致原來是陸地的地方。

現在是海洋(比如中國的渤海),或者原來是海洋的地方,現在是陸地(比如中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4.把石油簡單分成海洋石油和陸地石油,石油地質學更多的關心的是這些原油形成的時候(原油都經歷了千百萬年的漫長形成過程),這個地方是海洋還是陸地,科學的說法應該是海相石油和陸相石油,就是在海洋環境或者陸地環境形成的石油。

(3)石油在海上怎麼看擴展閱讀:

海底石油是埋藏於海洋底層以下的沉積岩及基岩中的礦產資源之一。海底石油(包括天然氣)的開采始於20世紀初,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僅發現少量的海底油田,直到60年代後期海上石油的勘探和開采才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現在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近海進行油氣勘探,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150多個海上油氣田進行開采,海上原油產量逐日增加,日產量已超過100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25。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底石油

網路--石油

4. 海底為何會有石油呢

世界上大陸架的面積約有2700多萬平方千米。大陸架和深海(如海溝帶)之間,還有段很陡的斜坡,稱為大陸坡,已發現這里也有大量的油、氣資源。大陸坡的面積比大陸架還要大,有3800多萬平方千米。兩者合計,相當於陸地沉積岩盆地面積的兩倍。海洋的這些區域具有形成油、氣積聚層需要的最好的地質條件,通常這是地殼穩定拗曲區域,覆蓋著非常厚的沉積物,陸地的油礦與氣礦一般是與這樣的地帶聯系著的。大陸架是陸地的直接延續,大約在一萬多年前也曾經是陸地的一部分。人們對大陸架的碳氫化合物的形成規律有了比較透徹的研究,已發現深海盆地也有大量油、氣資源。在墨西哥的深達3500多米的海淵中鑽井,探明有含油沉積岩層。因此,大陸坡將成為人們向海洋探尋油氣寶藏的場所。目前,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將近30%來自海底。海底天然氣所佔比例接近總產量的12%。2000年海洋很可能為人類提供50%的原油。現在大部分擁有出海口的國家均在從海底尋找並開採石油與天然氣。據估測,全世界可採石油儲量3000億噸,其中海底石油約1350億噸,迄今已發現的海洋油氣田1600多個,已有40多個國家的海域在生產石油和天然氣。幾乎所有的大陸架都成為勘探、開發石油的對象和場所,都是很有希望的海洋油氣區。

5. 海上有石油嗎

海底有石油,海上面沒有。
海底石油是埋藏於海洋底層以下的沉積岩及基岩中的礦產資源之一。海底石油(包括天然氣)的開采始於20世紀初,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僅發現少量的海底油田,直到60年代後期海上石油的勘探和開采才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近海進行油氣勘探,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150多個海上油氣田進行開采,海上原油產量逐日增加,日產量已超過100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25。

海底石油主要產地:南美洲墨西哥灣。海上天然氣的儲量以波斯灣第一,被稱為「石油海」;北海第二;墨西哥灣第三。中國大陸架的海底石油產量遠景很大,很有可能成為將來的「石油海」。

石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 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 產量約佔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 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6. 科學家用什麼方法尋找海底石油

在海上找石油不同於在尋找陸地油氣田,陸地找油,有時可以根據一些現象,來做出最初的判斷,而海洋石油埋藏在海水覆蓋的海底深處,埋深從幾百里至幾千里,地質勘探人員要通過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尋找含油氣的盆地和地質的構造,並經過海洋鑽探,才能發現油氣田.
地震勘探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最經濟有效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就是通過工人地震產生地震波,傳播到海底深部的地層中,當地震波碰到岩層界面及產生反射波,並傳回到海洋地震船的接收裝置被記錄下來,經過計算機處理利到地震反射剖面,地球物理人員對地震剖面進行解釋,並編制海洋油氣田的最關鍵的圖線,地震構造圖,能看見是一回事,而能不能看清又是另一回事,為了精確,海洋地震有較為粗放的二維地震,發展到細化的三維地震,三維數據體可展示地質構造各個側面的構造形態,可任意選切不同方向地震剖面,三維地震切片如同醫院的CT掃描,不僅能看清地下構造的細微變化,還能看到沙體的變化,有時還能到油水界面.

7. 怎樣尋找石油

科學進步了,尋找石油的方法也更先進了,使人類探測海底石油方便了。比如,有一種海上人工地震法,就能探測石油。是用炸葯在海上放炮,放炮產生的地震波向海下傳播,當這種波遇到海底不同的岩層層面時,就會反射回來。有石油的地層,往往是由不同性質的石頭構成的,上面是不透水的頁岩,下面是疏鬆多孔的砂岩。地震波從這種地層反射回來後,可以用磁帶記錄下來,經過計算機分析,就能探出確有石油存在。地球上的油田,包括海底油田,百分之八十都是用這種方法發現的。

據普查顯示,海底不但有石油,而且藏量極為豐富,僅就目前探測出的,就佔地球上石油總儲藏量的三分之一。

8.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在海上如何劃分海域

這三家都是石油企業 前面2者主要在陸地 中海油在國內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西部灣水深較深處開採石油。 在近海灘塗 中石油有部分開采作業。

9. 人們勘探海上石油資源主要是在海洋的什麼地方

一般在 大陸邊緣(大陸架)與小洋盆。在世界大洋中,深海洋盆與大陸邊緣、小洋盆的油氣遠景有明顯的不同。 深海洋盆區上覆沉積層一般較薄(平均為 0.5公里),有機質含量較低,地溫偏低,地層多呈水平產狀,沉積物粒度細等,缺乏良好的儲集條件。大洋中脊頂部雖然地溫高,但沉積層極薄或缺失。因此,90%的深海洋底缺乏油氣遠景。但在某些被動大陸邊緣的外側,巨厚的陸緣沉積物延伸至深洋區,可有一定油氣遠景,如北美東部、阿根廷、南極洲和非洲西部岸外的深洋區。一些由大陸邊緣延伸至洋盆區的海嶺(見圖中箭頭所示),如鯨魚海嶺、科科斯海嶺和納斯卡海嶺等,其附近可堵截形成較厚的沉積層,可望含有油氣。洋盆中的微型陸塊及其周緣海域,一些火山島和無震海嶺的周圍海域,也可能含有油氣。 大陸邊緣與小洋盆鄰近陸地,常有大河注入,通常覆有較厚的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在南、北美洲東緣、亞洲南緣、非洲和歐洲西緣、非洲東緣、歐亞和北美洲北緣以及南極洲周緣的一些海域,沉積厚度可達10公里以上。有的沉積層粒度較粗,三角洲沉積、生物礁和濁流沉積層可構成良好的儲層。一些小洋盆海域閉塞,海水循環受阻;在被動大陸邊緣發育的早期(大陸破裂階段),環境也比較閉塞,故有利於有機質的保存。可見,大陸邊緣和小洋盆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海上油氣田,大都分布在淺海陸架區。 大陸架對石油的生成和聚集具有許多有利條件。陸架區生油有機物來源豐富。快速的沉積和沉降有利於有機物的保存。較高的地溫有利於有機質轉化成石油和天然氣。儲油層的多孔性和滲透性有利於生油岩中烴類的排出和運移。構造運動形成多種類型的圈閉。巨厚的沉積蓋層足以防止油氣的散失。加之水深較小,便於開發,因此海底石油資源的勘探和開發目前主要集中在大陸架區。然而,水深較大的大陸坡和大陸隆,也擁有良好的油氣遠景。 近20年來,世界各地共發現了1600多個海洋油氣田,其中70多個是大型油氣田。目前已開發的近海油氣田主要有中東波斯灣的背斜圈閉型油氣田,美國墨西哥灣和西非奈及利亞的三角洲相沉積滾動背斜型油氣田和鹽丘構造型油氣田,委內瑞拉馬拉開波湖的斷塊型油氣田,歐洲北海南部的二疊系斷裂背斜氣田、中部的第三系背斜油氣田和北部的侏羅系傾斜斷塊-潛山油氣田,東南亞在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泰國灣亦已發現了一系列第三系背斜油氣田。

10. 海里怎麼取石油有了解海底石油的嗎

1、海底石油的生產過程一般分為勘探和開采兩個階段。海上勘探原理和方法與陸地上勘探基本相同,也分普查和勘探兩個步驟。方法是以地球物理勘探法和鑽井勘探法為主,其任務是探明油氣藏構造、含油麵積和儲量。普查是從地質調查研究入手,主要通過地震、重力和磁力調查法尋找油氣構造。在普查的基礎上,運用地球物理勘探分析了解海底地下岩層分布、地質構造類型、油氣圈閉情況,從而確定勘探井井位。然後,採用鑽井勘探法取得地質資料,進行分析評價,確定該地質構造是否含油、含油量及開采價值。
2、海底石油的開采過程包括鑽生產井、採油氣、集中、處理、貯存及輸送等環節。海上石油生產與陸地上石油生產不同的是要求海上油氣生產設備體積小、重量輕、自動化程度高、布置集中緊湊。一個全海式的生產處理系統包括:油氣計量、油氣分離穩定、原油和天然氣凈化處理、輕質油回收、污水處理、注水和注氣系統、機械採油、天然氣壓縮、火炬系統、貯油及外輸系統等。
3、供海上鑽生產井和開採油氣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人工島,多用於近岸淺水中,較經濟。固定式採油氣平台,其形式有樁式平台(如導管架平台)、拉索塔式平台、重力式平台(鋼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合的重力式平台)。浮式採油氣平台,其形式又可分為可遷移式平台(又稱活動式平台),如自升式平台、半潛式平台和船式平台(即鑽井船);不遷移的浮式平台,如張力式平台、鉸接式平台。海底採油裝置:採用鑽水下井口的辦法,將井口安裝在海底,開采出的油氣用管線直接送往陸上或輸入海底集油氣設施。
4、供開采生產的油氣集中、處理、轉輸、貯存和外運的工程設施包括:裝有集油氣、處理、計量以及動力和壓縮設備的平台。儲油設施,包括海上儲油池、儲油罐和儲油船。海底輸油氣管線。油氣外運碼頭,包括單點系泊裝置和常規的海上碼頭(有固定式和浮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