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除了煤炭和石油還能依靠什麼能源
擴展閱讀
清洗牙簽的工具有哪些 2025-07-20 10:49:55

除了煤炭和石油還能依靠什麼能源

發布時間: 2023-02-04 18:39:42

Ⅰ 地球有什麼能源可以完全替代石油

地球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生命星球,人類是地球的霸主,而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資源和能源。從古至今,人類都在跟能夠打交通。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學會了鑽木取火,利用的能源主要是以木材為主。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地下煤炭資源被發現和利用,一直延續到現在,煤炭仍然是人類的主要能源原材料之一。

如果煤炭,石油等能源慢慢使用量減少甚至停上使用,那麼必須要找到一種新的能源來替代它們,否則人類文明的前進的腳步將會減緩或停上。那麼地球上還有什麼新能源能夠取代煤炭和石油呢?其實科學家已經找到了這種能源,它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也是地球上的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環保,不像煤炭和石油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可燃冰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所謂的可燃冰其實就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90%的甲烷成分結合10%的水分。我們都知道甲烷是一種可燃氣體,也很容易點著,而且溫度也不低。因此可燃冰也是遇火即燃,非常容易燒著,溫度也是不低的。

如果可燃冰要取代煤炭和石油,那必須要有豐富的儲量才行。科學家通過探測發現,可燃冰的儲量非常驚人,它並不在地底之下,而是在深海之中。我們都明白,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海洋才是地球的主導,而海洋裡面的資源也是豐富的。可燃冰是海洋中的資源,它的儲量遠超煤炭和石油。


如此儲量豐富又清潔環何的能源,那還不趕緊開采出來使用啊,到時候就可以放棄使用煤炭和石油。雖然這個想法是非常美好的,但要開采可燃冰可不是件容易的,它比開採石油難度要大了好多倍。中國最早在1998年就開始嘗試開采可燃冰,現在也不過是能夠初步穩定產氣,能夠開采極少量的可燃冰,離真正的商業化量產還差得很遠。

除了中國,世界上其它大國強國也都在探索可燃冰開采技術,那開采可燃冰到底需要面對哪些難題呢?首先,可燃冰是處於深海之中,要在低溫高壓的特殊環境中取得成型的可燃冰,必須要使用配套的低溫,高壓技術,還要需要能夠在深海中開採的取樣器。

可燃冰跟石油可不同,石油雖然在深海中也是儲量豐富,但它是液體,可以鑽探到海洋深處,然後打入管道,用泵將石油抽上來即可,這對於現在的科技來說都不是難事。但可燃冰是固體,就像地下煤炭一樣,是一片片連接在一起,想取出可燃冰首先就要將可燃冰破碎。但深海中可不像礦洞那樣,機械可以輕松方便使用,深海中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普通的機械是無法使用的。


現在的海洋鑽探設備可以鑽探到可燃冰存在的位置,但想要將它們輸送到海面上可不容易,而且開采可燃冰還有一個更難解決的事,那就是甲烷的大量泄漏。剛才說了可燃冰的成分,我們都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是一種易燃的氣體,同時也是溫室氣體,它的溫室效應要比二氧化碳還厲害。

如果沒有先進安全的開采技術,冒然鑽探開采,有可能會讓海底之下的大量甲烷泄漏出來,這對環境的破壞將會更加嚴重,直接導致全球氣溫的更快升高,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是人類無法承受的。不過,人類的科技在快速發展,開采可燃冰的技術也在不斷完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安全穩定地大量開采可燃冰,那個時候,可燃冰會走進千家萬戶,再也不用污染嚴重的煤炭和石油。

Ⅱ 除了煤石油天然氣你還知道有哪些新能源嗎

現如今使用的的能源 燃燒化石燃料,比如煤炭這是火力發電,還有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核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沼氣 新能源 風力發電,太陽能,核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 要想節約能源,就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多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少用非可再生能源 煤是古代植物在地下沉積幾億年而產生的,能量來自於太陽 石油和天然氣是古代生物遺骸在地底埋藏時受微生物侵蝕而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演化而成

Ⅲ 替代能源包括哪些

替代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核能、地熱、潮汐發電等等很多能源都有可能替代煤和石油,氦-3是一種已被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核聚變發電燃料。核能將替代煤,讓發電更環保,並沒有能源消失的後患。

石油也不只是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我們用的塑料大都來自石油。石油的問題不僅僅是能源問題。核聚變將替代核裂變,使核電成為高效、清潔、安全、廉價的能源,個人飛行器將替代汽車,讓人可以在空中自由飛行。

(3)除了煤炭和石油還能依靠什麼能源擴展閱讀

1、天然氣:如天然氣汽車,天然氣化工,優點是可以基本替代石油的功能,且儲量和使用年限比石油長,石油才50年,天然氣要200年,是最佳的能源。

2、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能源密度小,要通過電採用轉換,可用來替代燃油汽車。

3、煤:煤化工也可作為原油的化工替代,但污染嚴重,需要開發清潔煤技術。

4、核能:主要是發電,替代柴油發電和供熱等。

Ⅳ 除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新能源,請介紹兩種

屬於新能源的還有地熱,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是比較常見和利用較多的新能源。

Ⅳ 人類可利用的能源資源

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潮汐能等。

1、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煤炭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雖然煤炭的價值大不如從前。

但畢竟目前和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煤炭還是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來源之一,煤炭的供應也關繫到我國的工業乃至整個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的穩定,煤炭的供應安全問題也是我國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環。

2、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3、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

而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於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並含有非烴氣體。

4、風能是因空氣流做功而提供給人類的一種可利用的能量,屬於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等)。空氣流具有的動能稱風能。空氣流速越高,動能越大。人們可以用風車把風的動能轉化為旋轉的動作去推動發電機,以產生電力,方法是透過傳動軸,將轉子(由以空氣動力推動的扇葉組成)的旋轉動力傳送至發電機。

5、潮汐能海水周期性漲落運動中所具有的能量。其水位差表現為勢能,其潮流的速度表現為動能。這兩種能量都可以利用,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由於在海水的各種運動中潮汐最守信,最具規律性,又漲落於岸邊,也最早為人們所認識和利用,在各種海洋能的利用中,潮汐能的利用是最成熟的。

Ⅵ 人類可以利用哪些天然能源

天然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的形式存在並沒有經過加工或轉換的能量資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核 燃 料、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據估計,佔世界目前耗能80%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的最終可采量相當於33730億噸原煤,而世界能耗正以年5%的速度增長,預計只夠人類使用一二百年.隨著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的逐步枯竭,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還沒有重大突破,目前世界正處在被稱為「青黃 不接」的能源低谷時期.為了緩解能源的供需矛盾,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研究開發新能源,特別是再生能源,以保證人 類長期穩定的能源供應.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發展核能和利用太陽能、生物能、氫能、地 熱能、風能、潮汐能、海洋 溫差、波浪發電等.

Ⅶ 石油、天然氣、煤炭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新能源嗎

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核能。

Ⅷ 如果石油和煤炭用完了,人類使用什麼能源

有太陽能、原子能、地熱能、風能。可以發射太陽能電池到太空利用空間的太陽能。未來還有引力能、中微子能等現在人類還未發現或利用的能量。利用這些能量產生電,直接利用,也可以再電解水,生成氫氣,向他設備提供能源。

Ⅸ 煤,石油之後,代替的能源是什麼

在我國的能源安全策略中,發展替代能源是未來戰略的重中之重。 在更大的時空視野中,這其實是一場科技研究的競賽,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由於較早進行研發投入,在研究替代燃料及推廣新能源方面已有一批新成果。 對核心技術的追求,是我國長期不懈的重要堅持。中國是一個大國,必然尋求對未來國家能源安全的主導能力,並且為全球未來能源做出貢獻。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替代能源技術已逐步成熟,部分產業化示範工程即將投入使用,乙醇汽油等替代燃料試點進展順利,為進一步發展替代能源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我國現有能源供給的約束條件下,我國面臨著能源供需結構性矛盾,能源自給安全壓力以及巨大的環保壓力。
發展替代能源,實現傳統能源之間、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之間的替代是解決我國能源供需瓶頸,供需結構性矛盾以及減輕環境壓力的有效途徑。
我國未來的能源消費格局中,決定不同形式能源的應用及發展前景的決定因素有兩點,一是能源使用過程中的內外部成本,二是後繼儲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再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達到16%。
水能
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水能或稱為水力發電,是運用水的勢能和動能轉換成電能來發電的方式。以水力發電的工廠稱為水力發電廠,簡稱水電廠,又稱水電站。水能主要用於水力發電,其優點是成本低、可連續再生、無

污染。缺點是分布受水文、氣候、地貌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大。水容易受到污染,也容易被地形,氣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影響。我國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有6.78億千瓦,年發電量5.92萬億千瓦時,居世界第一位,有美好的開發前景。我國著名的水電站有:三峽水電站、葛洲壩水電站、小浪底水電站。其中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風電
風電是目前最具成本優勢的可再生能源,風力資源較好的地區的風力發電成本與燃油發電或燃氣發電相比,已經具備成本競爭力。目前我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僅占我國可利用風力資源的0.1%。風電到2020年很可能超越核電,成為我國第三大發電形式。2006年到2015年風機設備市場容量總計達到1000億元以上,目前我國風機設備的國產化率僅有25%,對風電場招標有70%國產化率的要求,本土風機製造商面臨巨大市場空間。
太陽能
太陽能是最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種可再生能源的源頭。多晶硅價格上漲對於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行業的影響並非完全負面,行業內不具備競爭優勢的廠商的電池片產能和組件產能成為無效產能,避免了電池片和組件價格的惡性競爭,行業優勝劣汰得以更快的實現。高價多晶硅的壓力下,優勢企業也會有極強的動力削減成本,比如應用更先進的矽片切割技術,提高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等,以求獲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力。多晶硅太陽能行業極有可能08-09年重新進入黃金發展期。
其他替代能源
在我國能源消費新格局中,中國富煤少油的能源稟賦格局決定了煤變油,煤代油具備比較成本優勢。生物質能油品具有清潔環保,可再生的特點,中長期將成為重要的交通用能源。醇醚燃料是潛力巨大的替代能源,尤其是二甲醚是替代LPG的最佳選擇。當油價高於35美元/桶的時候,煤液化和煤制醇醚燃料具有競爭優勢;對煤頭和氣頭醇醚燃料作經濟分析的結果是,每立方米1元的天然氣價格生產的醇醚燃料成本對應的約是400元/噸的煤炭價格;原油價格跌倒40美元/桶,煤制烯烴仍有競爭優勢。甲醇作為燃料和原料,其需求必將大幅增長;而煤液化由於投資大和技術風險,國家對此仍持謹慎的態度;而甲醇制烯烴由於其成本低,是較有前景的煤化工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