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冷湖石油小鎮為什麼廢棄
冷湖石油小鎮廢棄的原因是石油資源的枯竭。
1959年,冷湖油田年產原油30多萬噸,躋身於全國四大油田之首,給我國現代工業的崛起和發展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貢獻。當然這個成績離不開第一批開采冷湖石油的工人和家屬辛勞貢獻,他們不僅開發了冷湖油田,也建設了繁華的冷湖石油小鎮。
然而曾經繁華的冷湖石油小鎮現在已經被廢棄,變得和「鬼城」一樣。這是因為冷湖油田資源枯竭,原油產量逐年減少,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產業發展,冷湖石油小鎮就這樣被廢棄了。
20世紀60年代後期,隨著國家石油發展戰略的東移和油田原油產量逐年減少,冷湖油田也慢慢進入低谷時期。不可再生資源支撐起來的小鎮,最終也會隨著產能的降低而走向消亡。
1977年西部尕斯庫勒油田被勘察發現,80年代敦煌七里鎮青海石油基地建成,冷湖石油小鎮的數萬名石油職工家屬在國家的號召下,相繼東遷西移,撤離了冷湖石油小鎮。沒有了人口支撐,曾經繁華的冷湖石油小鎮走向沉寂,只留下一片如同樓蘭古國一樣的小鎮遺址。
❷ 聊城為什麼稱為鬼城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里的故事有很多是出自聊城的,聊齋裡面鬼特別多呀,所以叫鬼城。聊城市,山東省下轄市,位於山東省西部,西部靠漳衛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台市隔水相望,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與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和河南省為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
山東聊城的特點
聊城全市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轄東昌府區、臨清市、冠縣、莘縣、陽谷縣、東阿縣、茌平區、高唐縣8個縣(市、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3個市屬開發區。
聊城市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膏、石灰石、飲用礦泉水和溫泉水等,地熱資源26482立方米,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如山陝會館、孔繁森同志紀念館、海會寺、 臨清舍利寶塔等景區。
❸ 康巴什為什麼叫鬼城
康巴叫鬼城是因為鄂爾多斯市因為煤礦使一些人富裕了,開始興建房地產,恰巧那些年房地產比較火,但是後來煤礦企業不景氣,很多工人流失,資金鏈也斷了,撤資後,留下了很多已經建好的樓和一些爛尾樓,加之媒體的炒作,讓這里成了大家眼中的鬼城。
康巴藏區位於橫斷山區的大山大河夾峙之中,即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西藏的昌都市,雲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州,青海的玉樹藏族自治州等地區。藏區有典,法域衛藏,馬域安多,人域康巴。
康巴亦稱康區或康巴地區,這里人傑地靈,山川秀麗。那嵯峨峭拔的冰山雪嶺,奔涌騰躍的急流大川,澄澈湛藍的高原湖泊,牛羊遍布的綠色草原,那剽悍粗獷的康巴漢子,婀娜多姿的藏族姑娘,以及那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無不令人耳目一新,心胸坦盪,神往流連。
❹ 玉門為什麼被稱為鬼城
傳說玉門老城已被廢棄,是個鬼城,房價極低。但是還保持著一座小縣城的正常樣貌。
玉門是甘肅省西北部的一個行政縣,可能現在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但是在幾十年前,玉門在國內都是十分有名的,甚至超過了現在的杭州和廣州。
因為玉門誕生了我們國家第一口油井」玉門油田「,而玉門油田最早是在清朝同治時期發現的。油田坐落在祁連山腳下,根據歷史記載,祁連山是河西走廊、絲綢之路背後的「天之山」。
那時候玉門人都會因為自己是玉龍油田的人而感到自豪,當時這座城市的人也只分為兩種,那就是石油採集工作者,和非石油採集工作者。
但是玉門第一批油田人生活也是十分艱苦的,他們為了躲避風雨和野生動物的襲擊,就在山壁上鑿出洞口居住。很長一段時間,呈現出山壁上全部是是密密麻麻的洞穴,而山腳下全部是密密麻麻小型油罐和採油機的景象。
再豐富的資源也會面臨被開采完的一天,而玉門也是沒有逃過這樣的結局。2006年,玉門油田的資源已經完全枯竭。2009年,玉門市政府搬到新建的玉龍新城區,9萬多人隨政府搬走。
老玉門從最鼎盛時候的13萬人口,降到了只有2萬多人,隨著人們陸續的搬離,房子價格也大幅度下跌,玉門已經成為了一座」鬼「城。
❺ 中國的鬼城是哪為什麼叫鬼城
豐都為什麼又叫鬼城??豐都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地處長江上游,全縣幅員面積2910平方公里,總人口74萬人。豐都是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春秋時稱「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從枳縣劃出單獨設縣,定名為「豐都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
豐都,自古以來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國最有特色,最有名氣的歷史文化小鎮,以其作為陰曹地府所在的豐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這?流傳著許多鬼神傳說,《西遊記》、《聊齋志異》、《說岳全傳》、《鍾馗傳》等許多中外文學名著對「鬼城」豐都均有生動描述,頗富傳奇色彩。
豐都縣境內主要景觀有:豐都名山、雙桂山、「鬼國神宮」、「陰司街」,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觀,也是西南地區最壯觀的動態人文景觀,這?還有建築奇特壯觀,密集程度大,時代跨度大、文化價值高,在全國實屬罕見的匯南漢墓群;有正在施工建設中的樹人大鬼石刻,還有低海撥(海撥380-520米)的四坪森林公園,有三撫原始林場,龍河風景區(溶洞、漂流)等自然景觀
漢唐以來,豐都縣的名山就被稱為「鬼城」,從那時起,豐都這座長江北岸上的小縣城,以其神秘的面貌和眾多的傳說名揚天下,成為長江黃金旅遊線上一處飽含中國文化內涵的風景名勝,引人探幽。歷代騷人名士,羽流遷客紛至遝來,登山攬勝,游覽題吟,在「鬼城」中留下了層層足跡和厚重的歷史文化。
在豐都「鬼城」旅遊,導游一定會給你介紹兩個人,因為在把豐都稱為「鬼城」的眾多傳說中,他們功不可沒。
這兩人一個叫陰長生,一個叫王方平,相傳從漢代起,他們曾先後在豐都縣城東北角的平都山也就是今天的名山修道成仙,白日飛升。到了唐代,有人誤將「陰」和「王」兩人的姓連在一起,成為「陰王」,再訛傳為「陰間之王」,於是豐都就成了「陰曹地府」。
下笑世上士
沉魂北豐都
這是詩人李白游覽豐都名山「鬼城」之後留下的詩句。
如今,李白的詩句成了豐都名山「鬼城」的一幅名聯。向世上之人昭示一個關於生與死、來與去的人生道理。
豐都名山林木幽勝,風景如畫。古木掩蔽的翠綠叢中,石徑曲回,廟宇重疊。歷朝歷代的人們在滄桑的歲月積淀中,憑著豐富的想像和心中的奢望在名山之上,日積月累修建了陰陽界、奈河橋、十八層地獄等眾多的景點,並根據道、佛、儒教的學說,塑造了大量的人、鬼、神的形象,同時把人世間原有的機構和設施一一搬到了陰間,構建了自身想像中的一個完整而龐大的「陰間政府」,充分發揮「陰間政府」的職能,把人不能在陽間實現的願望和理想以及種種恩怨都放到陰間解決,用自己心中的理想鬼神去懲惡揚善,使理想的鬼神成為人們生存的精神支柱。因為在他們心中相信善惡之人是存在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的。
傳統中國迷信頗多,傳說人死之後陰魂不散,都要到長江北岸的豐都「鬼城」這個地方來報到,在這里接受「閻羅天子」的審判,判定功罪善惡,安排來世去向。這些游動的亡魂手持蓋有「陰司」、「城隍」、「豐都縣府」三枚大印的「路引」(通行證),匆匆趕到豐都「鬼城」轉世升天,不敢耽擱,否則來遲一步就會成為孤魂野鬼,永無寧日。
奈河橋是豐都鬼城中一個蘊含中國傳統文化意味的地方。
它位於豐都名山寥陽殿前,由三座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石拱橋並列而成。橋面窄小,青石鋪砌,略成弧形,每次只能行走一人。橋的兩側石欄雕花,橋下為一方池塘。橋頭設有關卡,由陰間厲鬼日游神和夜遊神晝夜把守。
民間傳說,奈河橋是人死之後,到陰間報導的必往之路。如果人活著的時候品行端正、行善積德,那麼就有神靈保佑平安過橋;如果人活著的時候品行惡劣、行惡積怨,那麼亡魂就會打入橋下血河,被池中銅蛇鐵狗狂咬。《豐都宗教習俗調查》一書對此有過這樣的描述:
「橋分三層(或三座),善人的亡魂可以安全地通過上層的橋;善惡兼半者的亡魂可以通過中間的橋;惡人的亡魂則過下層的橋」。惡人過橋時,都會被守橋的歷鬼識破攔住,並推往橋下「波濤翻滾、血水橫流、腥風撲面、屍骨滿布」的血河。
很多來豐都名山「鬼城」旅遊的遊客喜歡從橋上順利走過。認為走過此橋,死後就能免受再過奈河橋之苦。於是,他們在過橋之前燒香化紙,施捨錢物,願神能庇護。而廟里僧尼更是生財有道,故意在青石橋面上潑上桐油,使過橋香客行步艱難,常常滑倒,誠惶誠恐,這樣一來,奈河橋也就多了神話的色彩。
奈河橋是名山「鬼城」中的難得的一處古跡,建於明代,距離今天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奈河」在佛教中是地獄里的河名。把奈河橋編撰成故事,旨在教化活著的人多做好事、行善積德、造福人類,來世方能轉世升天。
古人這種因果報應的思想早已不足為訓,但是作為名勝古跡和宗教文物來觀賞,豐都「鬼城」卻是其它寺廟所不能替代的。如果你來豐都旅遊,不妨去名山「鬼城」走走這座奈河橋。
❻ 甘肅一神秘小鎮,曾被譽為「小香港」,卻因殘垣斷壁成網紅景點
西北地區的景觀一直都以神秘著稱,很多人在熱播的影視劇中應該都看到過西北地區的一些場景,這些場景都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九層妖塔》的故事。甘肅除了敦煌之外,最令人嚮往的便是這處新晉的網紅地——阿克塞石油小鎮。
曾經的石油小鎮非常繁華,因為石油的存在,變得熱鬧紛繁,因此被人稱為西北的「小香港」,上萬人在這里開採石油建立小鎮。到了1983年,石油小鎮發生了一些事情,小鎮在一夜之間被毀滅,稱為了名副其實的「鬼城」,直到現在在小鎮中還是毀滅後的殘垣斷壁。
直到《九層妖塔》的出現,讓這座石油小鎮的神秘感再次激發,讓一個殘垣斷壁的小鎮不僅成為了影視基地,更成為了無數遊客的網紅打卡地。看過這部電影的,都知道這部電影給人的無限遐想,之所以成為網紅打卡地也是因為《九層妖塔》的故事背景便是石油小鎮。
在石油小鎮的殘垣斷壁中,我們不難發現這里有幼兒園,醫院,民居等等的城鎮基礎設施,當然還會有許多影視劇在此布置的場景。如果是一個人到此地打卡,難免會有些驚悚,但到這里的遊客一個比一個戲精,現在石油小鎮的場景隨手一拍就是大片,雖然荒蕪,但很帶感。
因為影視作品的影響,石油小鎮也再度爆紅,雖然說小鎮的風格很統一,但那種神秘感是吸引遊客的關鍵。從以前的廢棄小鎮到網紅景點,石油小鎮發生了蛻變,整個景區也被稱為是國內「最省力」的景區,因為裡面的主色調就是破舊,所以連打掃衛生都省了。
石油小鎮的 歷史 怎樣?我們需要到小鎮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但作為一個網紅打卡地,現在的石油小吸引很多的美女前去,所以這里也是邂逅的最佳地。有人說小鎮很危險,有人說小鎮很破舊,但沒有人說小鎮不好玩,這說明石油小鎮確實值得一游。
現在的石油小鎮是需要30元門票,景區的電瓶車也需要10元,不過除了能拍照,能看到影視劇中的場景之外,遊客還可以用影視中的道具,成為電影中的主角。如果你喜歡西部的大漠風情,那麼石油小鎮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因為這里有時還會出現海市蜃樓。尤其是雅丹地貌有足夠的魅力。
本期話題:對於這個殘垣斷壁的網紅小鎮你有什麼體驗之感?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故事。
❼ 石油名城變「鬼城」,曾居住10萬人,現只剩斷瓦殘垣
每個人在選擇 旅遊 的目的地時,總會有不同的考量,往往會因為當地的氣候、政策以及其他原因而變化,但總得來說大部分人在外出 旅遊 時都會 比較偏愛去一些干凈的地方 ,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是最好不過的。
雖然大多數人 旅遊 的時候對「人擠人」的現象非常頭疼,希望能發掘一些「冷門」、「偏僻」、「小眾」的 旅遊 景點,但如果一個地方真的一個人都沒有,反而很少有人願意去。
但不同於大多數遊客,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的口味愛好都很獨特,喜歡往一些公認危險、陰森的地方跑,還 有些人專門喜歡造訪「鬼城」 。
「鬼城」往往不是指字面意義上鬧鬼的城市,而是說那些 被荒廢的、人跡罕至的荒涼之地 。對於普通的遊客來說,那裡沒什麼好看的,但對於一些背包客來說,每一座鬼城在他們眼中都是神秘莫測,充滿趣味的。
我國就有不少的「鬼城」 ,大多都是荒無人煙,有著地廣人稀的特點,比如烏蘭察布市寧新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廣西北海別墅區等等,但這些地方雖然人跡罕至,但好歹還有那麼幾個人。而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座「鬼城」,則是空無一人,連鬼到了那裡恐怕都會覺得寂寞,它就是 冷湖石油小鎮,現在變成了石油基地遺址 。
你很難想像,在幾十年前,這里曾是一座繁華的小鎮。在 青海 茫茫的戈壁灘上,曾經出現過鱗次櫛比的樓房,密密麻麻的建築群。在夜晚降臨之時,小鎮里亮起的點點燈光比大漠上空的星星還要多,那時 因為人口眾多,國家還專門在當地設立了「冷湖市」 。
冷湖 的名字來源於一個湖水冰涼的湖泊,位於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北方, 處在甘肅、青海與新疆三省的交界處 。冷湖市從1959年設立以來,一直到六十年代都是隸屬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轄的一個小鎮。
直到70年代初,你還能在四號養路段門前的公路旁看見寫有 「冷湖市」三個大字的木牌 。只是現在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木牌大概率也早已和那些被留下的房子一起 被漫天黃沙所掩埋 。
其實冷湖市的興起和衰敗皆因為一樣東西—— 石油 。冷湖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時刻,在頂峰時期, 它曾是我國四大油田之一 ,最興盛的時候這里住著 10萬人 ,對於一個偏遠地區的小鎮來說,這個入住率是相當可觀的。
1958年9月,在冷湖 5號構造地中的4口井中 , 一日之內就噴出了高達了800噸的原油 ,油井的旁邊甚至成為了一片油海,消息一出舉國歡騰,同時這也是冷湖油田誕生的標志。
1959年,冷湖 以年產原油量30萬噸的成績, 位列我國十大油田之首,也翻開了冷湖市的嶄新篇章。
當時的石油工人們,無一不是滿懷一腔熱情,要在這偏遠的地方為祖國的石油產業做出一番貢獻,他們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第一批入住冷湖市的居民。
在天山果子溝、在有著38道彎的盤山路上等等,到處都見證了石油工人不畏艱辛的工作熱情,留了下他們的苦與樂。
冷湖市因為石油的開發而變得富裕,開始有了屬於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小學、醫院、電影院等場所也都建立了起來。 許多石油工人見到小鎮發展得如此繁榮,也將自己的家人接來此處 。無論白天黑夜,這片土地的上空永遠有著歡聲笑語。
而冷湖市的沒落是因為 石油資源的枯竭 。隨著我國石油發展戰略重心的東移,冷湖的產油量也在逐年衰退,其他更大的油田也被發現,新的石油中心的確立, 冷湖市的那些工人們在國家的號召下全部搬離了那裡 。
人口的不斷離開,讓冷湖市最終走向了衰敗。只有那些遺留下來的殘垣斷壁和永不磨滅的星辰,見證了它曾經的熱鬧和繁華。
如今的冷湖石油基地遺址已是寸草不生,你能看見的除了斷瓦殘垣外,就只有滿目的黃沙戈壁。
而在這片廢棄之地不遠的地方,還 矗立著一座紀念碑 ,碑後則是 400多位 在此地,為祖國建設事業付出了生命的石油工人沉睡的地方。 石油名城變「鬼城」,曾居住10萬人,現只剩斷瓦殘垣 。
如今的冷湖市已經徹底成為了 歷史 ,但即使時光流轉、歲月變遷,先輩們為了祖國建設而做出的貢獻永不會磨滅,子子孫孫與日月星辰都會永遠銘記。 因石油興亡的城市,曾住著10萬人,如今只剩下斷瓦殘垣。
❽ 藏在青海荒漠的小鎮,鼎盛時被譽小香港,如今變「鬼城」遊客暴漲
在大西北荒漠里,曾經一度很熱鬧,當石油被開采出來的時候,無數人趕赴荒漠里,一座座石油小鎮得以拔地而起。寸草不生的土地上,也建起了歌舞廳、加油站、餐廳和超市,然而,當資源枯竭後,人們逐漸離去,就在戈壁上留下了一座座「鬼城」。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位於青海、新疆和甘肅交界地區的冷湖鎮。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源於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在關於「冷湖油田的建設」章節里用了不少筆墨描寫了柴達木探區的所見。
上世紀50年代,冷湖本是無人區,後因發現石油而建立了冷湖油田,新中國第一口油就誕生於此。柴達木石油職工在艱苦的條件下奮戰,兢兢業業挖石油,熱火朝天搞建設,將沙漠之城打造成了鼎盛時期的「小香港」。
盡管如今它變成空城,對於我這種廢墟旅行愛好者來說,卻充滿了想像力,眼前似乎浮現出過去生產生活的場景。
當穿過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翻越當金山,前往冷湖鎮所在的青海茫崖時,突然有種時空更迭的感覺。沿途如白雪覆蓋的鹽鹼地與戈壁荒原變換,沿305省道行駛直到看見「冷湖石油基地舊址」的路牌,冷湖老基地就到了。
下公路後放眼望去,到處斷壁殘垣,於戈壁腹地顯得更加荒蕪,彷彿經歷了一場空前劫難,更像是廢棄的古城。行走在廢墟中,「冷湖油礦」四個大字尤為醒目,以前這里是冷湖五號油礦的國營貿易公司,破敗招牌下寬闊的廣場,隱約透露出當年的熱鬧。
四處轉轉,幾乎所有的房子都被揭了頂,卸掉了窗戶,大多隻剩下一面露出磚頭的殘牆。在廢墟偶爾拾到當年的煤油燈、棉鞋等老物件,或許當年某個工程師正提著它,在一絲不苟檢查生產進度。
冷湖四號地區還有一片特殊的區域,它是被圍牆圍起來的公墓,這里長眠著自青海油田開發以來,因公或因病去世的油田領導及職工親屬。公墓內高12米的紀念碑與碑後400多個墓碑巍然挺立,背襯著綿延的祁連山,都朝著東方家鄉的方向。
這些墓碑並不華麗,有的只是土包加一塊石碑,有的乾脆只是無名碑。站在其中,越發覺得冷湖老基地如同一座巨大豐碑,靜靜守候孤寂的土地。它記載著曾經的光輝歲月,也向每一個到此的遊客訴說著昔日的繁華。
如今讓冷湖鎮重新返回人們視野的,是坐落在鎮子西部約80公里的俄博梁雅丹群,綿延的山樑上聚集著或如龜背,或者圓丘等神奇景觀,由於荒蕪乾旱、少有人煙、地貌與火星地貌特徵類似,也被稱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之一。到了夜晚,璀璨星體在天空閃爍,與神奇地貌形成妙不可言的盛況。
從冷湖鎮前往俄博梁雅丹群的途中,我在一家小面館歇腳,老闆娘熱情地給我講述冷湖鎮過去的景象。那時冬天零下20多度,夏天太陽直勾勾曬著,艱苦的很。以前在這里生活和工作,總覺得荒涼,這次回來,才真正能夠理解家鄉蒼茫的美。
她不止一次地說,相信冷湖遺址、俄博梁雅丹群等景觀,一定會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而我的想法,亦是如此。
❾ 康巴什為什麼被稱為「鬼城」
美國《時代》周刊刊文稱,中國內蒙古康巴什是一座建築豪華,但無人居住的「鬼城」。花5年時間建設的康巴什,原意要成為鄂爾多斯對外炫耀的市中心,但到現在人口就幾萬才說是「鬼城」。
原因一,由於中國屬於地大物博人多的發展中國家,對於我們這一獨特民族來說,自然是最有人氣和一定的地域需求的,而我們中國雖然地域廣闊,但是人口也是非常密集的。
處於一線大城市的密度而言,其他的也很少有城市會出現人煙稀少的問題,而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卻展現出了非常稀疏的人員狀況,所以才會有這種說法。
原因二,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作為一個邊境地區的城區,帶給大家的永遠都是發展非常快速的狀態,在這一快節奏的發展腳步中,卻讓大家看到的是比較少的人群,也是因為這一地區的廣闊,再加上人煙稀少,自然就會讓人感覺到非常恐怖。
而且如果在建築非常發達的情況下,卻依然展現的如此奇怪,就會讓大家感覺跟整個中國的發展現象格格不入,自然就會讓大家聯想到所謂的鬼城狀態。
(9)石油基地為什麼叫鬼城擴展閱讀:
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鬼城是指資源枯竭並被廢棄的城市,屬於地理學名詞。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規劃高標准建設的城市新區,這些新城新區因空置率過高,鮮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稱為「鬼城」。
從地域維度來看,絕大部分「鬼城」配套功能缺失主要糾結於絕對體量不足和相對分布不均兩種情況。
絕對體量不足令整個「鬼城」規劃范圍內基礎商業、公共服務、市政等配套設施建設量同居住、商務、工業等新城主導功能的建設體量之間不成正比,配套設施體量大幅落後於主導功能建設量司空見慣。
而「鬼城」內部配套措施即使在總量上可以滿足規劃人口導入量的使用需求,但是在新城分區土地規劃時,設計單位大多未能合理確定配套設施的建設地點,造成「鬼城」內局部位置同類配套設施的分布過於密集,而其他位置卻緊缺的不合理現象。
鬼城空城在全國蔓延,源於各地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根子卻在於中央對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模式。例如上級政府每年都會對下級政府下達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目標,使得許多地方想方設法搞大項目大投資重復建設,空城鬼城是投資拉動經濟的極端表現。
國內經濟在轉型,結構在調整,但來自上級的政績考核機制未能同步轉型,對GDP、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等指標的考核仍對地方政府的行為起著主導作用。考核機制如果不能實質性地轉變,必然導致地方官員新瓶裝舊酒,換個土地財政的馬甲再上陣。
空城鬼城大行其道,板子不僅僅要打在地方政府身上,更需要改革政績考核機制。
相似的鬼城:
1.內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重新建一座城市
2.內蒙古巴彥淖爾:連接西北與華北、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重要邊境經濟合作區,新興工業城市,商貿物流、旅遊服務、金融貿易等為主的特色服務業基地。
3.內蒙古二連浩特:全國向北開放的經貿大通道,區域性的國際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進出口加工基地。
❿ 什麼叫鬼城。
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鬼城是指資源枯竭並被廢棄的城市,屬於地理學名詞。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規劃高標准建設的城市新區,這些新城新區因空置率過高,鮮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稱為「鬼城」。如鄂爾多斯市新城康巴什,杭州郊區的天都市等。2013年,內地「鬼城「現象蔓延,除了此前廣泛報道的貴陽、營口等城市,江蘇常州、河南鶴壁和湖北十堰,也開始出現鬼城的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