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鄉市石油小學咋樣
挺好的,成立沒幾年,成立的時候都是抽調全新鄉各個學校最好的老師過去的,教學樓很規范,操場也很大,現在有大操場的小學很少了,新區小學有供小學生活動的空間,我覺得還不錯。每年都有什麼親子活動,運動會什麼的,老師也都很認真。
Ⅱ 石油附小的學校介紹
石油附小位於海淀區學院路20號,佔地10578平方米,東鄰八達嶺的高速公路,西鄰學院路, 地處著名的北京八大學院文化圈。始建於1957年,1966年後隸屬於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具有優良的校風和較高的教學質量,在周邊地區具有良好的聲 譽。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的知名度不斷提高,使學校的規模不斷地擴大與發展。現有55個教學班,學生2400餘名,教師120名,有海淀區學科帶頭人、海 淀區骨幹教師11名,東升中心學區帶頭人10名。在海淀區和北京市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一所具有較大辦學規模的六年制全日制公辦小學。
占城市建設與科技發展之先機,學校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與教學環境,在設施、設備的更新及硬體改造 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自然實驗室、音樂教室等諸多專業教室,做到了班班都有多媒體,為學校特色教育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孩 子的智力成長與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創造了寬松自由的氛圍。 學校始建於1957年。初建之時,由北京石油學院承辦。1968年劃屬東升人民公社管理。1979年歸屬海淀區教育局領導。現今隸屬海淀區教育委員會管轄,分屬海淀區東升中心學區負責范圍。
學校於2004年,經海淀區教育委員會布局調整,由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和海淀區志新第二小學合並,校名沿用現名。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50人,學生2500餘人。校址地分兩處,佔地16974平方米,建築面積13331平方米,教學設施齊全,辦公系統完備。
2007年,學校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吳謹同志任學校校長,擔任法人代表;東升中心學區黨總支書記、校長常有盛同志兼任學校黨支部書記。 ——學校注重人文管理,隊伍建設完善。學校著力抓班子建設,促制度化落實;抓教師培養,促專業化發展;抓團隊凝聚,促人文化管理。領導班子現有10人,另有後備幹部2人,綜合素質全面,專業技能突出;肯於顧全大局,協調配合;善於獨當一面,盡職盡責;工作效果好,群眾認可高。
學校擁有一支敬業愛崗、年富力強,學歷有高度、專業有優勢的教師隊伍。學校具有本科學歷和本科在讀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94.5%,海淀區學科帶頭人8人,海淀區骨幹教師13人,東升學區學科帶頭人9人,各級骨幹教師占專任教師的25%。
學校近年先後派出百餘人次,赴香港、深圳、山東、浙江、廣州等地考察學習,同時派出6人赴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進行專項培訓。2007年海淀區「世紀杯」教學競賽中,學校11人被推薦代表東升學區參賽,受到好評。學校先後開展「做學生喜愛的教師,當素質教育的先鋒」等教育活動,教師群體團結向上,學校局面穩定和諧。 學校為學生搭設才藝展示的舞台,每年舉辦藝術節、體育節、科技月,開設了葉畫、船模、單片機、十字綉、採珠串編、創意拼貼等50多個興趣小組,管樂團、合唱團、舞蹈團,參加海淀區比賽均榮獲到一等獎。朗誦隊多次承擔市、區大型會議獻辭,並圓滿完成任務。
近三年,北京石油附小被評為全國英語教研示範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海淀區教學管理先進校、海淀區德育管理先進校、海淀區課程改革先進校、海淀區科技先進校、海淀區藝術先進校、海淀區校園文化先進校,以優異成績通過了海淀區素質教育優質校評比。在北京晨報與新浪教育頻道聯合主辦的「2006北京優秀教育機構教育年度評選活動」中,學校被評為「家長最放心的校園安全小學」、「北京具有影響力的小學」、「市民滿意度最高的小學」。
Ⅲ 何碧玉現在的國籍是什麼
截至2021年7月,何碧玉現在的國籍是中國。
1985年12月,何碧玉出生在了河南省新鄉市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級工程師,何碧玉自幼也特別突出,無論是學業上還生活上都不需要父母特別的關心。
何碧玉進入新鄉市石油小學學習後,花了4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小學學業,在讀五年級時經過層層選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新鄉市一中少兒班,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實驗班。之後又用4年時間完成了小學六年級和初、高中七年的全部課程,2000年7月,14歲的何碧玉參加了高考。
高考成績公布的那一天,何碧玉榮登頭版頭條,所有考試科目都是滿分,高考成績750分,沒有任何的加分項目,並且何碧玉在高考前,也沒有進行刻意的復習,完全可以用「天才」兩字來形容,創造了高考史上的奇跡與神話。
赴美留學:
2004年從清華生物系畢業之後,赴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留學,2009年獲得神經科學博士,之後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作為早期獨立研究員從事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系,任助理教授。
Ⅳ 我國高考史上,真的存在滿分750分的學霸嗎
在我國高考史上,確實是存在滿分750分的學霸,她就是來自於河南省新鄉市的考生何碧玉,在許多人的眼中,何碧玉天賦異稟,她在小的時候就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比大多數同齡的孩子還要聰明,因此,她也被許多人譽為“神童”。
有不少的文章都曾報道過何碧玉,一方面稱贊她超強的學習能力,那一方面也在指責她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在國內接受教育多年,清華大學也花了很多的心思栽培她,但是何碧玉卻選擇留在了美國發展,沒有回到國內,為祖國的科教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人各有志,何必強求在小匠老師看來,何碧玉從清華大學畢業後沒有留在國內學習,而是遠赴美國求學,並最終留在了美國發展,對於這樣的選擇其實並沒有對錯,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因此我們也不能站在道德的風口浪尖上來評判何碧玉是一位不懂得感恩的人,正所謂人各有志,又何必強求?
對於何碧玉留在了美國發展,從人才流失的層面來分析,何碧玉留在了美國發展確實是屬於一種人才流失,但如果從人才交流的角度上來思考,何碧玉選擇留在美國發展,這又何嘗不是促進國與國之間文化、科技的交流呢?因此我們也並不能一刀切,斷定何碧玉沒有選擇回國發展就是不懂得感恩的行為,因此對於這一個問題,我們必須客學會客觀地分析,不能人雲亦雲,而是應該保持更為理性的看法。
那麼對於在高考當中取得750分的學霸何碧玉,你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大家發表不同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