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燃冰總量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多少倍
可燃冰總量是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以上。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稱為「可燃冰」、「固體瓦斯」和「氣冰」。
天然氣水合物分布於深海或陸域永久凍土中,其燃燒後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遠小於煤、石油等,且儲量巨大,因此被國際公認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在地球上大約有27%的陸地是可以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潛在地區,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約有90%的面積也屬這樣的潛在區域。已發現的天然氣水合物主要存在於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區和世界范圍內的海底、陸坡、陸基及海溝中。
B. 全球海底可燃冰石油和天然氣總和的幾倍
全球海底「可燃冰」所含的有機碳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燃氣總和的2倍以上。
海底可燃冰外形像冰,有極強的燃燒力,可作為上等能源。它主要由水分子和烴類氣體分子(主要是甲烷)組成,所以也稱它為甲烷水合物。
天然氣水合物是在一定條件(合適的溫度、壓力、氣體飽和度、水的鹽度、PH值等)下,由氣體或揮發性液體與水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態結晶物質。
海底可燃冰的開發難度
海底可燃冰一旦溫度升高或壓強降低,甲烷氣則會逸出,固體水合物便趨於崩解。(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溫常壓下釋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及0.8立方米的淡水)所以固體狀的天然氣水合物往往分布於水深大於 300 米 以上的海底沉積物或寒冷的永久凍土中。
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依賴巨厚水層的壓力來維持其固體狀態,其分布可以從海底到海底之下 1000 米 的范圍以內,再往深處則由於地溫升高其固體狀態遭到破壞而難以存在。
C. 可燃冰總量是石油天然氣的多少倍
導語:世界上的一些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外觀像冰,但是可以燃燒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被形象地稱為「可燃冰」。最近有些朋友想來了解一下,可燃冰總量相當於石油天然氣的多少倍?可燃冰總量是石油天然氣的幾倍?我國有多少可燃冰?下面我決定為大家總結一下,馬上來看看吧。
可燃冰總量是石油天然氣的多少倍
是石油天然氣的2倍。可燃冰是我們對這種物質的形象稱謂,實質上它的學名應該叫作天然氣水合物,是在低溫、高壓環境下,天然氣與水結合而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也就是說可以認為可燃冰是一種被高度壓縮後所形成的固態天然氣,其分子式可以表達為:CH4·nH2O。
我國有多少可燃冰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可燃冰的勘探力度越來越大,所發現的能夠開採的可燃冰區域也越來越多。據科學家們估算,包括海底和陸地永久凍土層內的可燃冰總量,可以達到7*10^18立方米,其中碳含量達到10^13噸級別,這個數量相當於地球上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傳統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兩倍以上,這些可燃冰廣泛分布於超過10%的海洋底部以及30%左右的陸地區域(主要集中在永久凍土區域)。
根據我國的勘探結果,在我國的南海、東海海域以及青藏高原、東北地區的凍土帶都存在著大量的可燃冰資源,預計資源總儲量可分別達到65萬億、3.4萬億、12.5萬億和2.8萬億立方米,總體來看,我們可燃冰總量將超過80萬億立方米。我國的南海海域,是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的可燃冰飽和度最高的區域,平均接近40%;同時,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海域開采可燃冰實現穩定產氣的國家、第三個在中高緯度高原凍土帶的陸域鑽探獲取可燃冰樣品的國家。
可燃冰的分布范圍
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在大陸、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在標准狀況下,一單位體積的天然氣水合物分解最多可產生164單位體積的甲烷氣體。
世界上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已發現的主要分布區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南美東部陸緣、非洲西部陸緣和美國東海岸外的布萊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島海溝、沖繩海槽、日本海、四國海槽、中國南海海槽、蘇拉威西海和紐西蘭北部海域等,東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亞濱外和秘魯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灣,南極的羅斯海和威德爾海,北極的巴倫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陸內的黑海與裏海等。
可燃冰的優勢以及開採的風險
從優勢上來看,可燃冰的有效熱值組分含量很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如果完全轉化,可以變成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水,因此它的能量密度極高,對比正常狀態下的天然氣,0.1立方米的天然氣可供燃氣小轎車行駛300公里左右,如果替換為同體積的可燃冰,理論上可以讓汽車行駛5萬公里。
此外,可燃冰是非常清潔的能源,燃燒之後幾乎不生其它殘渣和廢氣,燃燒的熱值很高。同等狀態、同等體積的條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燒產生的熱值,要比煤、石油、天然氣這些傳統能源高出數十倍,絕對稱得上高效、無污染的綠色新型能源。
從風險上看,由於可燃冰的組分中甲烷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但別忘了甲烷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溫室氣體,同等體積的甲烷,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率是二氧化碳的20倍左右。從目前來看,世界各國開采可燃冰的技術總體上還不成熟,特別是在將可燃冰從海底開采出來後,對因「失壓」提前釋放出來的甲烷,很難在一個較小的區域內集中收集儲存,存在著泄露的風險。
另外,海底大規模開采,還有一定的幾率引發海洋地殼特別是大陸架邊緣的不穩定,造成地殼動盪甚至塌方,不但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地質災害,還會加劇甲烷氣體的釋放,從而極大增強地球的溫室效應,引發更為嚴重的全球變暖系列事件。
因此,雖然從發現可燃冰到現在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但如何在已勘探出來的區域,科學、合理、安全地進行開采,並且成功、高效地分離出甲烷,目前仍然是擺在世界各國能源利用領域的一個重要難題。
D.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幾倍以上
2倍以上。可燃冰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甲烷,全球海底的「可燃冰」所含的有機碳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和的2倍以上。可燃冰之所以被叫做可燃冰,是因為其外觀像冰一樣且遇火可以燃燒。
可燃冰特點
可燃冰分布在深海或陸域永久凍土中,燃燒後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和石油、煤等傳統燃料相比,污染較小。
我國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
E.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幾倍以上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以上。
可燃冰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可燃冰資源密度高,具有極高的資源價值,是油氣工業界長期研究的熱點。
目前,人們在近海海域與凍土區發現了水合物礦點超過230處,隨後涌現出一大批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區。
形成可燃冰有三個基本條件:
溫度、壓力和原材料。
首先,可燃冰在0-10℃時生成,超過20℃便會分解。海底溫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
其次,可燃冰在0℃時,只需30個大氣壓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個大氣壓很容易保證,並且氣壓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
最後,海底的有機物沉澱,其中豐富的碳經過生物轉化,可產生充足的氣源。海底的地層是多孔介質,在溫度、壓力、氣源三者都具備的條件下,可燃冰晶體就會在介質的空隙間中生成。
F. 全球海底可燃冰石油和天然氣總和的幾倍
全球海底可燃冰石油和天然氣總和的2倍。
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稱為「可燃冰」、「固體瓦斯」和「汽冰」,化學式為CH·nHO。
科學家發現,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10%,其儲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總和的兩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海底最具價值的礦產資源。
開發難度
可燃冰的開發利用更是世界性難題。科學家指出,開發可燃冰非常危險,由於水化物是在低溫高壓下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80%、二氧化碳20%,一旦脫離地下和海底,氣化造成的「溫室效應」十分嚴重。
且開采時還有可能導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釋放,釋放過程中一旦失控,難免釀成災難。因此有人認為可燃冰成為新能源只是人類的一個希望,在今後幾十年內,它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G. 全球可燃冰是煤石油天然氣的幾倍
2倍。
天然氣水合物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可燃冰」或者「固體瓦斯」和「汽冰」。
可燃冰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在大陸永久凍土、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
(7)可燃冰占石油多少錢擴展閱讀:
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在大陸永久凍土、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在標准狀況下,一單位體積的天然氣水合物分解最多可產生164單位體積的甲烷氣體。
天然氣水合物在在地球上大約有27%的陸地是可以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潛在地區,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約有90%的面積也屬這樣的潛在區域。
已發現的天然氣水合物主要存在於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區和世界范圍內的海底、陸坡、陸基及海溝中。由於採用的標准不同,不同機構對全世界天然氣水合物儲量的估計值差別很大。
H. 全球可燃冰是煤石油天然氣的幾倍
可燃氣就是天然氣在低溫高壓的環境下,跟水融合結成的冰。這種冰因為富含大量的天然氣,遇火即燃,所以被稱為可燃冰。
可燃冰的形成
可燃冰的形成對環境要求很高,需要溫度和壓力達到一定的地步才能凝聚而成,形成的主要條件是高壓,低溫,氣源。
在0-10℃時,有機物經過生物轉化形成的氣體,在高壓的環境中與水形成可燃冰。
當溫度超過20℃時即會分解,在壓力越高的地方可燃冰的結構就越穩定。
可燃冰的結構
可燃冰又被稱為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白色固體物質,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一般固體形狀的可燃冰需要在超過300米的海底才能形成,它的密度比冰稍低,但其中卻蘊含大量的天然氣。
在常溫常壓下,一立方的可燃冰可以分解出164立方的天然氣,以及0.8立方的淡水。
可燃冰的分布
可燃冰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一般主要集中在永久凍土、斜坡地帶、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
可燃冰的存量
據統計,全球有10%的海底區域儲存有可燃冰,總面積佔4000萬平方公里,儲量超過兩千萬億立方米。據科學家估測海底可燃冰的存量夠人類使用一千年。
我國的可燃冰儲存量佔世界第一,主要集中在南海東海海域,以及青藏高原、東北凍土區域中。
I. 一噸可燃冰可抵多少噸石油
0899克。 氫氣佔有的比重非常小,即熱值為12797,氫的發熱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為142351kJ/kg。 純氫是汽油發熱值的3倍。 1立方米(合1000升)氫氣重89.9g;14,為0;L.355kJ 。
一公斤汽油大概熱值4.7*10^7(一升93號汽油為0.725千克),一公斤煙煤熱值2.9*10^7。如果一立方可燃冰相當於160-180升天然氣,簡單取整那麼大概相當於300公斤汽油(400升),500公斤煙煤!一般車高速百公里油耗在6-8升,相當於1升油跑15公里吧,那麼5萬公里需要3333升汽油(3.3立方)。 1立方可燃冰相當於400升汽油,可以跑6000公里,那麼跑5萬公里的話需要至少8個立方的可燃冰。
J.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幾倍以上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以上。
可燃冰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化合物,預測資源量相當於已發現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兩倍以上,是公認的一種清潔高效的未來替代能源,極具商業價值。
可燃冰詳情:
可燃冰儲量巨大。從世界范圍來看,目前全球已探明可燃冰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在我國可燃冰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南海、東海海域,以及青藏高原、東北的凍土區。
據粗略估計,僅南海北部陸坡的可燃冰資源就達到186億噸油當量,相當於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油氣儲量的6倍,達到我國陸上石油資源總量的50%。
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已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已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據預測,我國可燃冰遠景資源量超過1000億噸油當量,潛力巨大。而此次試開采地點,正是位於距離香港285公里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下200米的海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