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的化工原料是什麼
石油本身就是一種化工原料.
石油又稱原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Ⅱ 硫酸和氫氧化鈉為什麼可用於石油工業
硫酸能夠凈化石油是因為石油中的烷烴不溶於硫酸,也不與濃硫酸反應,而烯烴能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氫酯,所以通常用冷濃硫酸洗滌烷烴、烯烴的混合物,可以去除混在烷烴中的烯烴。
Ⅲ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采利用石油。「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石油煉制(職業暴露)在2A類致癌物清單中。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構成石油的化學物質用蒸餾能分解。原油作為加工的產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蠟、瀝青等。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元素組成:石油主要是碳氫化合物。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87%)、氫(11%~14%),其餘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99%,各種烴類按其結構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 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烴而二次加工產物中常含有數量不等的烯烴和炔烴。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Ⅳ 石油的化工原料是什麼
石油本身就是一種化工原料.
石油又稱原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Ⅳ 請問一下大家石油行業都用什麼化工原料
大體可歸納為:醫葯、農葯、合成染料、有機顏料、塗料、香料與香精、化妝品與盥洗衛生品、肥皂與合成洗滌劑、表面活性劑、印刷油墨及其助劑、粘接劑、感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劑、試劑、水處理劑與高分子絮凝劑、造紙助劑、皮革助劑、合成材料助劑、紡織印染劑及整理劑、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動物用葯、油田化學品、石油添加劑及煉制助劑、水泥添加劑、礦物浮選劑、鑄造用化學品、金屬表面處理劑、合成潤滑油與潤滑油添加劑、汽車用化學品、芳香除臭劑、工業防菌防霉劑、電子化學品及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製品等40多個行業和門類。
Ⅵ 常見的石油產品有哪些,各自用途
石油產品可分為: 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石油工業一向以生產汽油、煤油和工業鍋爐用的燃料油為主。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進的煉油技術出現,以法國人荷德利發明的(催化裂化法)最為重要。
所謂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熱力、壓力和催化劑把重油裂解為較輕油類,主要是汽油。另一種煉油法是聚合法,與裂化法剛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將提煉所得的較輕氣體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體。
(6)石油工業用什麼原料擴展閱讀:
石油主要組成元素為碳氫元素,還有少量O、N、S、P和微量Cl、I、P、As、Si、Na、K等元素,它們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石油不是單一化合物,而是由幾百甚至上千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蒸餾時餾出物一般都是連續的;
主要成分是:A。烴類有機物(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B。含有相當數量的非烴類有機物-即烴的衍生物,這類化合物的分子中除含有碳氫元素外,還含有氧、硫、氮等,其含量(元素含量)雖然很少,
組成化合物的量一般約占石油總量的10%~15%,但它對石油加工和油品質量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大部分需要在加工過程中脫除,如果將它們進行適當處理,也可生產一些有用的化工產品。
Ⅶ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7)石油工業用什麼原料擴展閱讀:
從60年代開始,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
1、建立的各種油層的沉積相模型,提高了預測儲油砂體的非均質性及其連續性的能力,從而能更經濟有效地布置井位和開發工作;
2、把現代物理中的核技術應用到測井中,形成放射性測井技術,與原有的電測技術,加上新的生產測井系列,可以用來直接測定油藏中油、氣、水的分布情況,在不同開發階段能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
3、對油氣藏內部在採油氣過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現象及在多孔介質中的多相滲流的規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對這些現象由定性進入定量解釋(見油藏數值模擬),試驗和開發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採收率的新技術;
4、以噴射鑽井和平衡鑽井為基礎的優化鑽井技術迅速發展。鑽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種特殊類型的井,包括叢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優質泥漿,使鑽井過程中油層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使很多過去沒有經濟價值的油、氣藏,特別是緻密氣藏,可以投入開發,大大增加了天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油井的出砂、結蠟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見稠油開采,油井防蠟和清蠟,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層注蒸汽,熱采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開發;
7、油、氣分離技術和氣體處理技術的自動化和電子監控,使礦場油、氣集輸中的損耗降到很低,並能提供質量更高的產品。
Ⅷ 石油製品包括哪些
石油工業一向以生產汽油、煤油和工業鍋爐用的燃料油為主。各種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那麼石油製品分類有哪些呢?
3、潤滑劑:俗稱黃油,是潤滑劑加稠化劑製成的固體或半流體,用於不宜使用潤滑油的軸承、齒輪部位。
4、石蠟:包括石蠟(占總消耗量的10%)、地蠟、石油脂等。石蠟主要做包裝材料、化妝品原料及蠟製品,也可做為化工原料產脂肪酸(肥皂原料)。
5、石油瀝青:主要供道路、建築用。石油焦:用於冶金(鋼、鋁)、化工(電石)行業做電極。
Ⅸ 石油工業催化加氫一般用什麼原料
催化加氫用氫氣、稀有金屬催化劑鉑、鈀
Ⅹ 石油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氫,其餘為硫、氮、氧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烴而二次加工產物中常含有數量不等的烯烴和炔烴。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
(10)石油工業用什麼原料擴展閱讀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甚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
我國重慶黃瓜山和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
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
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
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