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危機是什麼玩意
擴展閱讀
雲南中化石油多少錢一升 2025-07-30 22:55:12
借卵生子的費用多少 2025-07-30 22:06:52

石油危機是什麼玩意

發布時間: 2023-01-17 20:52:38

A. 歷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機有什麼共同點

三次石油危機的共同特點都是因事關中東戰略地位的各種問題而引起戰爭,導致油價飆升,沖擊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發展,使他們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或者呈現下降趨勢。三次世界危機的引爆點都在中東,都是中東擁有石油的阿拉伯國家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爭奪石油這一戰略資源而引爆。

第3次石油危機時發生在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的獨裁者薩達姆居然要吞並自己隔壁的石油產量大國科威特。伊拉克本來就是石油大國,如果再讓薩達姆控制了科威特,薩達姆便可以利用石油這一武器對西方國家發動攻擊,這是美國萬萬不願意看到的,所以1999年悍然發動了海灣戰爭。美軍為首的聯合國部隊憑借高精尖的武器優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消滅了伊拉克部隊,迫使薩達姆不得不被迫求和,撤出了科威特。

B. 20世紀80年代的油價大震盪指什麼

應該是20世紀70 80年代石油危機,出現價格震盪: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價格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價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國際原油價格達到39美元/桶;
隨後,國際油價逐波滑落;
1986年,國際原油價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C. 石油危機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比如汽油,柴油都會沒有,人們生產出行都會受到影響,比如電能,太陽能可以暫時頂替石油,人們的生活會有很大阻礙,不過也不會影響到根本。

D.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理論的主要發展有什麼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理論的主要發展有1薩伊學說,2貨幣主義,3現代凱,4恩斯主義供給學派等

E. 石油危機產生的原因

石油危機為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產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世界石油綜合分析 全球三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匯石油標價權,並將其擊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沖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F. 什麼是石油危機,石油危機對國家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為什麼

什麼是石油危機:
20世紀50年代起,石油成為美國的主要能源,進口石油日增。從中東進口大量石油價格長期在每桶2元以下,廉價的石油成為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中東產油國早就對低廉的油價不滿。1973年,阿拉伯產油國對美國實行禁運,同時大幅度提高油價。沉重打擊了美國的經濟,也影響到美國人民的生活。

影響:
沉重打擊了大量依賴進口石油的美國經濟,也影響到美國人民的生活。此後,美國政府不得不採取節能措施,並開始研究太陽能等新能源。

G. 有一款小游戲松鼠推箱子闖關的游戲叫什麼名字但絕不

石油危機<h2>(石油危機小游戲)</h2>編輯鎖定這款小游戲的原名叫石油大亨,後更名為石油危機。<sup>[1]</sup> 這款小游戲主要是為了警示人們環境的重要性!不要過度開采中文名石油危機分 類益智小游戲大 小2505K日 期2008-11-07<h2>目錄</h2>1名稱宗旨2游戲玩法#9642;開始方法#9642;游戲介紹#9642;游戲目的</ol><h2>石油危機名稱宗旨</h2>編輯這款小游戲的原名叫石油大亨,後更名為石油危機。<sup>[1]</sup> 這款小游戲主要是為了警示人們環境的重要性!不要過度開采!<h2>石油危機游戲玩法</h2>編輯石油危機開始方法游戲載入完畢後點擊play - 再點擊小方框右上的X即可開始游戲石油危機游戲介紹沒有礦產就無法推動文明,派出最有力的工程師,將石油採集干凈,一起來建設偉大的祖國。滑鼠先點擊左下角地圖上的地區,先放探測車,把問號地區看出藏油區後,放採油塔采,海邊需要另外一套設備,然後按右下角黑箭頭讓時間流轉,賺到錢進行下一步,去找人物按地下,選擇地圖中的地點,再按右邊,有時會出現兩只怪獸在跑的畫面,扔錢給它們就好。開始時海洋和有士兵守衛的地區不能采,在經過你的努力游說後,也可以開采,但是會有武裝分子拆了你的油塔,這時建油塔還要放士兵..最後採光地球上所有的資源。石油危機游戲目的運用你的智慧,開采出地球上所有的資源。

H. 什麼是石油安全

石油安全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及時、足量、經濟地獲取石油供應,以保障社會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和持續、協調發展的能力和狀態。

由此可見,石油安全是一個內涵豐富而有一定的范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界定:

首先,石油安全屬於國家經濟安全范疇,其內涵是由國家經濟安全戰略核心目標決定的。不同的國家,其經濟戰略安全核心的內涵不同,如石油凈出口國的經濟安全戰略核心是確保生產出來的石油能夠以合理的價格銷售,而石油凈進口國的國家經濟安全戰略核心是確保石油供應的安全。

其次,石油安全是一個有多重含義的復合范疇,可包括石油的供應安全、消費安全、生產安全、產業安全、使用安全乃至生態安全、環境安全等眾多層面,也可特指其中的某一個層面。但通常意義上石油安全是指從國家經濟安全戰略核心角度考慮的石油供應安全。

再次,影響石油安全的因素極其復雜,包括資源、經濟、政治、軍事等眾多方面。這些因素的變化,有些是可控的、常態的,有些是不可控、非常態的。

石油的非一般商品屬性,導致了其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國防安全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油氣資源的非再生性、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過快增長的需求量,以及偶然發生的政治事件、突發的戰爭,常常促使石油供應中斷和價格暴漲,甚至引發石油危機。

石油供應凈中斷日期持續時間(月)平均總供應量下降量(百萬桶/日)中斷原因1951.03—1954.10440.71951年5月1日伊朗油田國有化,隨後幾個月阿巴丹地區發生動亂和罷工1956.11—1957.0342.0蘇伊士戰爭1966.12—1967.0330.7敘利亞過境費爭端1967.06—1967.0822.0「六日戰爭」1970.05—1971.0191.3利比亞價格爭端1971.04—1971.0850.6阿爾及利亞—法國國有化斗爭1973.03—1973.0520.5黎巴嫩動亂使運輸設施遭嚴重破壞1973.10—1974.0362.6阿以戰爭,阿拉伯石油禁運1976.04—1976.0520.3黎巴嫩內戰,向伊拉克的出口受到影響1977.0510.7沙特油田受到破壞1978.11—1979.0463.5伊朗革命1980.10—1980.1233.3兩伊戰爭1990.08—1990.1034.6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風暴1999.04—2000.03123.3OPEC(伊拉克除外)為提高價格而削減產量

石油供應中斷的歷史記錄

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發生了數次重大的石油供應中斷、市場激烈波動的事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對那些石油進口依賴程度高的國家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引起了社會經濟的大動盪。

其中,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是兩次石油危機。

1973—1974年,阿拉伯國家發動了石油禁運。由於美國對以色列在軍事政治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漲到12美元,上漲了4倍。石油價格暴漲引起了西方國家的經濟衰退,美國由於缺少1.16億噸標准煤能源,生產損失930億美元;日本缺少0.6億噸標准煤能源,生產損失485億美元。據美國經濟學家研究,該次石油危機不但終結了美國持續高速增長的經濟態勢,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下降了4.7%,也使得歐洲及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2.5%和7%。

1979—1981年,爆發了兩伊戰爭。兩伊戰爭的爆發使得油價從每桶13美元飛漲到34美元。伊朗國內革命、兩伊戰爭的爆發,對該地區石油供應能力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石油日產量銳減,國際石油市場價格驟升,每桶石油的價格上漲了近3倍。這次石油危機又一次引起了西方主要工業國的經濟衰退,美國政府估計,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在這次石油危機中下降了3%。

此外,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發了海灣戰爭。當時國際油價一路飛漲,三個月的時間內從每桶14美元突破到了40美元。不過,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並不長,與前兩次石油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

石油危機的產生,使人們一直憂慮的礦產資源的消耗可能造成枯竭的問題變成了礦產資源的供應中斷和價格暴漲問題,其實質都是必將導致經濟社會和國家安全變得脆弱。石油危機不僅是個石油供應量的問題,也是個經濟問題,更是個軍事問題和政治問題。由於經濟社會和國家安全的需要,各國開始研究和重視保障石油安全問題。

因此,對於石油需求國而言,石油安全主要是指作為重要戰略資源的石油,能夠保持長期以合理的價格,持續、充足、穩定的供應。事實上,各石油需求國早已視「石油供應安全」為其最為核心的能源戰略目標。

影響石油安全的因素是多種多樣且互相關聯的,主要可以分為:資源因素、經濟因素、技術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運輸因素和軍事因素等。

資源因素 資源因素是影響石油安全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情況下,資源豐富的國家,石油安全性高,反之則低。但是,由於世界石油資源分布極不均衡,石油資源又是可全球配置的資源,因此,完全自給自足的石油資源供應既不現實也不一定最優,因為進口的風險成本也可能低於完全自給自足所增加的成本。

經濟因素 經濟因素對石油安全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對石油資源的需求變化,進而影響到國內外石油市場,而且還表現在能否有充足的外匯支持進口,並抵禦石油市場的價格上漲;另外,經濟因素還決定著石油是否會被其他形式的能源所代替。

技術因素 石油行業是技術性極強的行業。技術進步可以降低邊際開采成本,增加石油資源的勘探能力,增加石油可供量。新型能源開發與利用上的重大技術進步將使資源替代成為可能,從而緩解石油安全的緊張狀況。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對石油安全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石油進口國與出口國之間政治經濟關系惡化造成對石油安全供應的影響;二是石油出口國國內的政治因素對石油安全供應的影響;三是地緣政治影響石油進口國國家間、出口國國家間和進口國與出口國之間的關系。

制度因素 制度和政策對石油安全的影響極大,主要表現在國家政府所制定的有關石油資源開發、利用、進出口、消費等的法律、法規及政策上。

運輸因素 在石油生產與消費市場錯位及進口石油比重較大的情況下,運輸狀況是石油安全的瓶頸環節,它與運輸距離、運輸線的安全狀況、運輸方式以及進口國對資源運輸線保衛能力的強弱有關。

軍事因素 軍事因素對石油安全的作用包括對石油運輸安全的保障能力、對重要海峽的控制能力和對主要資源產地的軍事干預能力等方面。

I. 全球的石油危機,給汽車行業造成了什麼影響

關於汽車節油技術的討論

曹俊學 楊學功 (天津港第三港埠公司)

摘要:隨著能源的日漸緊張和對環境保護的日益迫切,節能工作更加深入;汽車作為一種便捷的交通工具越來越普及,尤其對於我國,汽車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空間,如何節油,有效地利用和節約資源,使之更好地適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戰略問題。

由於世界范圍內石油資源的短缺,節約使用石油產品,已馬為人們的共識。目前,節油技術在汽車設計、製造以及使用方面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讓人記憶猶新的1973年石油危機,曾觸發石油價格上升4倍以上,從此汽車業開始了降低燃油消耗量的長期努力。到目前為止,節油技術在汽車設計、製造以及使用方面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

我國對提高燃油經濟性早已提出要求,各汽車廠商及使用者在降低油耗上也做了相當的努力,獲得了可觀的成果。新出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明確提出:汽車及相關產業要注重發展和應用新技術,提高燃油經濟性。隨著我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標准》的頒布實施,汽車生產者和使用者不得不就如何降低燃油消耗而進一步採取對策。下面就國內外降低汽車燃油消耗量的途徑加以綜述及分析,討論降低汽車燃油消耗量的方法與潛力。

1優化汽車設計,實現節油

1.1優化燃燒系統設計

內燃機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與燃燒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燃燒室結構是影響燃燒過程的主要因素,它涉及到活塞頂和缸蓋的形狀,火花塞的位置,進、排氣門的尺寸和數量,以及進氣口的設計等一系列問題。設計者對燃燒室形狀、燃燒室布置以及噴射系統進行了優化設計,具體目標是:

a)在全部工況下都能實現快速、穩定、連續的燃燒;

b)在油門全開時有高的容積效率;

c)由燃燒室壁傳走的熱量損失少;

d)排放污染物低;

e)抗爆燃性能好。

1.2優化供油系統設計

現代內燃機向著提高功率、改善燃油經濟性和符合環境保護法規的方向發展,供油系統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提高燃油效率。

a) 彩用增壓技術。這樣不僅能提高發動機功率,還能降低燃油消耗和減少有害排放物。

b) 改善燃油經濟性。為達到這一目的,車用柴油機越來越多地採用直噴燃燒系統,並要求較高的噴油壓力和噴油率。

c)精確控制噴油過程參數。隨著電控技術在供油系統中的廣泛應用,實現了內燃機在每個工況點上對噴油過程參數(噴油定時、噴油率、持續時間)的控制,從而達到了最低油耗,控制了排放污染和雜訊污染,使供油系統達到最佳化。

1.3優化傳動系統設計

汽車的機械損失主要包括運動部件摩擦損失和驅動功率損失,這兩大類損失約占總機械損失的90%以上,發動機附件所耗功率占發動機總功率的12%左右,其中冷卻風扇消耗的功率為5%~10%。目前,某些汽車上裝用一種帶有離合器的風扇,它隨水溫的變化而改變工況。該措施可降低燃油消耗6%左右。此外,還可以在降低運動副的摩擦系數和提高傳動效率方面做文章,即主要通過減少活塞組、曲軸與連桿、配氣機構、傳動系統、各驅動裝置的機械損失來實現。另外,使用時在潤滑油中添加各種減摩劑,也可使各運動副摩擦系數降低。目前使用的減摩劑主要有二硫化鉬、石墨和有機鉬、有機硼、GRT、YGC節能減摩劑等,還有一些摩擦改進劑,如磷酸脂、硫磷酸鉬、油酸環氧脂等。

1.4採用新材料,促進節油

由於汽車質量的大小影響到滾動阻力、爬坡阻力與加速阻力,因此汽車質量與其燃油消耗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當汽車每減輕lkg時,每升汽油可多行駛0.011km,如果該車行駛10萬km,則減輕1kg可節省1lL汽油,若減輕500kg,則可節省燃油5500L。德國專家稱:如果汽車減輕質量10%,則可降低油耗8%~9%,汽車行駛所耗能量為78%。由此可見,汽車輕量化與節省燃油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1.5改善車體設計

空氣阻力與汽車的外形尺寸、空氣阻力系數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通常汽車速度越快,空氣阻力也越大,從而消耗在克服空氣阻力上的功率也就越多。所以,無論是對轎車,還是對載貨汽車來說,都應在車體設計上盡可能地減少空氣阻力。

1.6滾動阻力的輪胎實現節油

車輪滾動阻力與路面、車速、輪胎的構造、材料和氣壓有關。發動機輸出功率的約30%~40%用於克服輪胎的滾動阻力。子午線輪胎是早已為國內外公認的一種可以減小滾動阻力的輪胎。據專家計算,如果美國所有載貨汽車都改用子午線輪胎,每年可減少油耗700萬t左右。

1.7發動機柴油化提高節油率

汽油發動機的熱效率為20%~30%,柴油發動機為30%~40%。如能廣泛地使用柴油機,將會節約大量燃料。柴油機的優點還在於它可以使用純度比較低、價格比汽油便宜的柴油作燃料。據統計,將汽油機轉換為柴油機,每升燃料的行程里程平均可增加35%,同樣質量和功率相同的柴油機與汽油機相比,油耗可降15%~25%。因此,各汽車製造商都積極地增加柴油車的比重,目前絕大多數商用車都裝備柴油機,而各汽車廠商提供的裝有柴油

機的轎車、旅行車也日益增多,如寶馬、賓士、奧迪、豐田、本田、馬自達等都在全力開發並推出環保型柴油車。在歐洲,轎車柴油化的比例已高達40%,且有不斷上升之勢。

2汽車診斷與檢測技術

現代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汽車診斷與檢測技術的發展,實踐證明,如能及時地藉助診斷設備對汽車狀態進行診斷,使汽車技術狀況經常保持良好,對於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表明,如能定期診斷汽車廢氣,並及時對汽車排放加以限制,可使被查汽車油耗降低5%左右;相反,點火系統如在有故障的情況下工作,則油耗最大可超過標準的80%左右。

3節油技術的合理選用

3.1按功效選用

根據節油技術的功效選擇適當的節油技術,如在節省柴油方面,若發動機工作以重負荷為主,可選用重負荷工況區段節油效果好的節油技術,如乳化柴油、慣性增壓等。若發動機工作以中輕負荷為主,則可選用整個工況區段都具有節油效果的節油技術,如磁化柴油等。

如果從提高發動機功率角度選擇。可選用慣性增壓、磁化柴油、進氣噴水等。如果從環保要求選擇,可選用磁化柴油、乳化柴油等。

3.2按季節選用

高溫、乾燥的季節,可選用能夠強化冷卻的一些節油技術,如進氣噴水、乳化柴油等,而在低溫、潮濕的季節,則不宜採用上述技術。

風冷發動機、廢氣渦輪增壓柴油機往往熱負荷高,發動機容易過熱,影響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可選用有強化冷卻作用的節油技術。

鑒於汽車對排放污染要求較高,其發動機可選用減少排放污染效果突出的節油技術,由於汽車對防火安全要求較高,可選用具有一定安全防火作用的節油技術(乳化柴油等)。

3.3按地域選用

不同的地域特點,導致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節油技術選擇。這主要表現在南方的炎熱和北方的寒冷上。南方溫度高,一些兼有強化冷卻作用的節油技術效果較好;而北方寒冷,則宜選用具備預溫加熱的燃油系統。這不僅可以收到節油的良好效果,還可解決發動機的高溫散熱不良或低溫起動困難的問題。

4正確地調整和保養汽車有利節油

對汽車的調整和保養,會影響發動機的性能與汽車的行駛阻力,所以對油耗有相當大的影響。發動機及其附件有故障或失調,以及發動機過熱、過冷都會影響發動機的功率,使油耗增大。此外,前輪定位的正確與否、輪胎氣壓是否符合規定、制動間隙與輪轂軸承松緊度以及傳動系各箱體內潤滑油質量好壞等均會影響燃油消耗率。一般駕駛員常用滑行距離來檢查汽車底盤的技術狀況,經正確調整與保養、技術狀況良好的汽車,行駛阻力小,滑行距離大大增加。

5提高駕駛員的技術水平促進節油

提高駕駛員的技術水平也是降低汽車燃油消耗量的重要途徑之一,駕駛員要遵守汽車使用保養手冊的規定。如冷卻液的溫度對油耗有著重大影響:水溫過低時要比最佳水溫油耗多10%~14%,當水溫高於最佳水溫時,油耗也將增大5%~10%。美國一家公司所做的一項試驗表明,汽車燃油大約有30%消耗在最初行駛的8km或更少的行程之內。據俄羅斯有關部門統計,不同熟練程度的駕駛員駕駛同一輛汽車,其油耗差可達20%~25%。

6使用添加劑,調整燃油品質,實現節油。

最近,國內外已研製出應用納米技術的汽油微乳化劑,使用時只需將該微乳化劑以適當比例加入汽油即可。試驗表明,此措施可降低油耗10%~20%,增加25%的動力性,污染物排放也大有下降。

綜上所述,降低燃油消耗與汽車的動力性、排放狀況、結構設計、車身選型、新技術和新材料以及使用條件等各方面均有密切的關系。可以說,探討如何降低燃油消耗的途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汽車設計製造水平和汽車運用管理的先進程度。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汽車的設計製造人員還是汽車的維修使用人員,都應不遺餘力地去挖掘降低燃油消耗的潛力,把尋求改善汽車燃油經濟性的實用方法作為長期的目標。我們相信,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並通過廣大汽車設計、製造人員的不懈努力,汽車節能技術必將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蔡風田-汽車運行油耗的影響因素與汽車節能技術《汽車運輸節能技術》,2001,(2)

2 GB/T1495-1994汽車節能技術評定方法

3 JT/T 306-1997汽車節能產品使用技術條件

4 曹承寶.汽車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措施能源研究與利用,1998,(1)

5 郭廷傑.汽車節油減污技術開發簡介能源技術,1998,(1)

6 李綱.汽車發動機潤滑油更換周期的實驗研究.《潤滑與密封》,1997

J. 70年代石油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973-1974年,在阿拉伯國家採取的石油減產、禁運、提價、在國際石油公司中增加參股權和對國際石油公司進行國有化等措施的綜合作用下,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導致了一場世界范圍的「石油危機」。人們通常稱之為「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危機在西方世界造成極大恐慌,引發了西方國家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