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擴展閱讀
雲南中化石油多少錢一升 2025-07-30 22:55:12
借卵生子的費用多少 2025-07-30 22:06:52

中石油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1-17 07:21:07

①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將會給我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將會給我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石油一直是我國石油產業的巨頭,而且也在我國經濟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次新冠疫情爆發,我國及時採取了各項措施抗擊疫情,這些措施也包括著停工,停產等措施全國的經濟都有受到一定的影響。對於石油產業來講,由於疫情爆發,出行的車輛大大減少,當然也會影響到人們對石油的購買力。由於人們對石油需求量嚴重的減少,也導致了中國石油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虧損,油價也在最近形成了大幅下跌的狀況。

我們也相信隨著企業的好轉,以及新冠病毒疫情的結束,我國的經濟也講出現不斷的好轉,包括石油企業在內的多項企業也都面臨著經濟的復甦。每個人只要都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盡自己的一份力,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奮斗。也將在不久的未來,中國經濟肯定會回到原先平穩增長的狀態。

② 國際油價曾一度暴跌超10%,這對73%來自國外石油的中國有何影響

引言:這件事是對於中國有三方面的影響。第一個方面就是給國內三大石油巨頭的經營方面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由於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企業不僅召開了座談會,而且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戰略舉措。中石油不僅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方面肩負責任,而且在保障油氣產業鏈穩定中也有很大的作用。面對這一次的生存危機,中石油表示,要依靠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創新帶著公司渡過難關。

在這個方面,中國海油企業就做的非常好。中國海油方面表示,不僅要重視這次的沖擊和做好應對,而且要著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和夯實基礎。雖然只是一個危機,但是其中蘊含了轉機。如果這些石油企業能夠有效地應對這次難關,那麼這些企業就能夠實現更快速的發展。雖然國內三大石油巨頭都進行了相關的舉措,但是中國石油化工行業還是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情況。

③ 石油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1.石油給我國的工業和農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國家早就意識到了石油的重要性,前幾年建設的幾個石油儲存基地也已建好。但還遠遠不夠,我國的原油儲備只夠45天,而美國是120天,連日本也有90天的戰略儲備。由於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越來越大,國家對石油應當加大調控力度和監管力度。平抑物價,調節經濟收入。

2.石油不僅關繫到國濟民生,還關繫到國家安全與穩定。石油在國家戰略中是基石,是實現軍事戰略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國家的安全應是國內的穩定和領土的安全。國家在制定石油戰略時,應當充分考慮人民生計和經濟發展的協調關系,考慮石油在軍事戰略中對國家安全的支撐作用。

3.石油不在是一種單純的產品,它還是一種威力無比的武器,俄羅斯人就是這樣做的。並且在普京的手裡使用得非常有效。我國在使用石油這件武器時,還要考慮它的安全性,如石油的儲存與儲備,運輸及運輸路線,石油技術的的提升和開發。以及對石油產品的合理利用等。

④ 中國石油大漲意味著什麼

中國石油價格的上漲,意味著使期貨各品種成產成本提高,從製造到運輸。比如農業的拖拉機,播撒農葯的飛機等基礎費用的增加,又比如,成品向倉庫運輸過程中,也會提高運輸的費用,而原油甚至是很多化工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原油上漲可以說會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
在石油的產業中,石油的上游產業主要是勘探和生產。可以推斷,中國勘探開採行業的毛利與油價高度正相關。當原油銷售的價格超過了一定的水平時,油價已經觸發了一些特殊收益的支付,所以其開採的板塊的凈利潤是會受到一定的負反饋的。但總的來說,油價上漲的有利方向是相對確定的中石油發展迅速,這只能說明當前的市場上有很多資金。從這個角度來看,市場中的其它的產業對中石油的飆升影響不大。
拓展資料
一、國際油價暴漲對A股影響大嗎?
油價這個話題一直很熱門。油價上漲不僅影響到車主,也與我們的投資者有一定的關系。國際油價暴漲對A股影響大嗎?國際油價暴漲對哪些行業有好處。
1.最明顯的A股影響仍然是航空,運輸和板塊如物流。不斷上漲的油價會給這些企業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從而影響他們的利潤率,形成一個可觀的利空,油價上漲禍首介紹過的。
2.對於投資者來說,受到利空的影響是不可行的,一方面,中國股市很難鼓吹做空,更重要的是,股價的中期漲跌不僅僅與這個因素有關。如果還有其他有利的中性因素,這些板塊股票可能會繼續上漲。
二、國際油價暴漲對哪些行業有好處?
1.適合提煉板塊
汽柴油價格上漲後,在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中國石油公司的產品價格上漲,直接帶來利潤。壟斷國內成品油冶煉市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這兩大巨頭,大受歡迎。
2.新能源和煤炭取代板塊是件好事
油價上漲會對煤炭、焦炭等傳統能源的開采產生影響,甚至會對新能源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研發產生影響,油價上漲後,替代需求會增加,這將支撐價格。
3.利空交通和汽車板塊
成品油漲價的將是利空航空、物流,公交、計程車行業;對於汽車製造和高速公路行業來說,是中性和空洞的。
高油價給包括航空、航運,公路運輸和物流,在內的許多分行業帶來了壓力,其中的航空業受燃油成本影響最大。隨著油價的上漲,交通運輸行業的成本將會上升,相關的板塊股票將會歡迎利空
油價上漲會顯著增加買車成本,所以當油價上漲或預計上漲時,油價就成為消費者買車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高油價將成為汽車需求的主要障礙。

⑤ 石油價格下調對中國有那麼不利的影響

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一)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影響我國通貨膨脹水平 由於我國國內原油價格已經與國際石油市場接軌,因此國內原油價 格水平受到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進而影響我國與石油有關的行 業。目前我國石油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並沒有直接的權重,主要是 通過動力燃料、燃氣等能源消耗類因素影響CPI。因此國際石油價格的 波動並不會直接影響國內CPI 的水平,但會通過影響國內原油價格, 進而對國內燃料、燃氣等石油消耗類行業成本價格造成影響,進而推 動相關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變動,由於下游消費品價格對上 游工業品價格變動的反應較為敏感,因此上游產品價格的變動必然會 通過產業鏈逐步向下游消費品延伸。當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漲時,很 容易產生「成本推動」型的物價上漲,從而推動CPI 的上漲,影響我 國通貨膨脹水平。
(二)石油價格波波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隨著我國石油進口量的不斷增加,石油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佔有 一定比重。國際原油價格的急劇上升,意味著我國進口石油的實際購 買力下降,造成我國外匯儲備的減少,使得石油貿易逆差急劇增加, 這對我國的貿易平衡帶來不利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必然會增加 我國與石油有關的出『口產品的成本,制約該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 力。同時,油價上漲使發達國家消費需求下降,降低其進口量,從而 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 油價的大幅度波動,直接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加大與貿易夥伴之 間的貿易不平衡,增加貿易摩擦。而且,由於我國石油進口來源還比 較單一,相當大的一部分原油是從中東地區進口,在油價大幅攀升、 能源短缺的情況下,將會與美國、日本、西歐等石油消費大國產生資 源爭奪,從而影響正常的貿易關系,惡化我國的貿易環境。
(三)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我國GDP 增長的影響 石油成為我國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投入品,並且是重要的消費品,國 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 增加我國出口產品成本,抑制出口;二是提高了國內消費品價格,抑 制了國內消費;三是導致難以向下游產業轉嫁成本的部分企業,無法 維持正常生產,只能減少生產甚至停產。由於受當前技術條件的限 制,石油與其它產品的替代彈性很低,因此油價上漲將會使生產可能 性曲線和消費可能性曲線向內收縮,即使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 幣政策使經濟恢復到潛在生產能力,與石油漲價前相比,實際GDP 會降低,最終使經濟增長減緩。石油作為主要的能源,其定價權基本為美國控制,使我國成為國際 石油價格的被動接受者。隨著我國對石油進口的依存度越來越高,石 油價格波動已經影響到中國GDP 的增長,影響到國家經濟安全,在石 油大量依靠進口的情況下,隨著我國石油消費量的不斷增加,油價上 漲必然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相當大的抑製作用。
(四)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金融安全的影響 隨著國際石油市場的全球化發展,石油金融化趨勢的加強,石油類 金融衍生產品和金融工具的層出不窮,石油價格波動加劇金融市場的 動盪,對一個國家的金融安全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由於目前我國 在國際石油定價中沒有話語權,國內也沒有石油期貨市場。

⑥ 中石油大漲38%,市值重回萬億,對我們的生活將會有何影響

據相關消息報道,中國石油股票大漲38%市值重回萬億。這對於我們來說,將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因為這意味我們的油價上漲了,所以才會導致他的整體基盤在發生變化,這也說明我們日常用車成本將會發生增加。這種消息對於我們來說自然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我們車子只要一出去,那就要燒油,這就需要有燃油成本,所以他的價格上升,我們的成本就在增加。當然雖然我們控制不了這些,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我們的方法來減少他的消耗。那麼我們到底可以怎麼做呢?下面我們起來簡單了解一下吧。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方法。他們都具備這種效果,所以關鍵還是看我們自己,只要我們自己願意去探索,那麼我們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因為這些東西跟我們自身的利益是密切相關的,只有我們自己能夠重視起來,我們才能真正減少他的影響。

⑦ 列舉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對能源安全產生的不利影響

應對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上升可能帶來的影響舉措有:加強國內石油勘探開發、減小對外依存,加強高效利用研發技術,革新高能耗企業,減少能源損耗、浪費等。
應對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上升的具體舉措:
1、鼓勵加大海工裝備投資,開發海洋油氣資源。在當前國內工業「糧食」供應過剩且「血液」多靠外輸的情況下,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措施。一方面,加大海洋工程裝備的投資建設可以拉動國內鋼鐵需求,尤其是高強鋼、耐腐蝕厚鋼板、高強管線鋼、低溫鋼板等高性能鋼材的需求,也有助於鋼企加大技術改進,優化產品結構。另一方面,有利於我國拓展資源開發渠道,通過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來擴大能源供給渠道,保障國內能源需要;
2、加速推進原油期貨上市,爭取油價話語權。目前全球石油定價基準的主要參考是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和紐約輕質原油,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卻在這一重要能源的定價上尚無話語權。盡管近日國內原油期貨的設計草案已公布,上市進程有所加快,但業內認為其真正上市仍需時日。考慮到國際原油市場的復雜多變,隨著國內石油進口量的持續增加,加速推進原油期貨上市,早日爭取獲得我國在石油定價方面的話語權顯得尤為重要;
3、利用國際油價下跌之際,加強戰略石油儲備。隨著我國第二期戰略石油儲備建設工程的陸續完工,注油工作也在逐步開展,然而2011年下半年起國際市場油價持續上揚,考慮到成本因素,此間並不適宜進行大規模的戰略石油儲備。而今,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下滑,尤其是國際原油價格的連續下調,相關部門可考慮把握時機逐步加大戰略石油儲備的注油工作,確保較低成本下完成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
4、大力發展清潔新能源及節能產品,調整能源需求結構。中長期而言,多方發展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同時積極開發如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等節能環保新產品,不斷調整能源供給與需求結構才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

⑧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對中國的影響

從2014年6月下旬開始,國際油價持續下跌,2014年全球油價暴跌了42%,進入2015年,國際油價繼續大跌近10%。當前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經濟對石油的需求下降,供應能力持續增強,而這些因素短期內不會根本改變,油價重新推高缺乏動力,因此國際油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處在較低水平。中國作為原油最大凈進口國,油價下跌必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多重影響。綜合來看,低油價對中國經濟有利有弊,總體上是利大於弊。
一、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有利因素
1、拉動經濟增長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由於美國石油產量增長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總體石油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將直接降低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並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油價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2016年則提高0.5至0.9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油價大幅度走低給中國經濟更大的自我調整空間,降低了轉型升級成本。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國際油價下跌會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實際上,我國能源體制和能源價格改革挑戰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改革障礙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受到管制,政府運用成本加成原則來制定能源價格,公眾也因此習慣了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作為發展中國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們的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進程比較緩慢。國際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將大大降低油價成本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制約,為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理順相關價格體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決定讓市場發揮更重要作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勢。
3、為擴大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遇
石油儲備在戰略保障上的意義不言而喻。國際能源署規定一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安全線」相當於該國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根據估計,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加上商業儲備)為70天左右,距離90天的儲備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更低於石油凈進口國平均172天的現有水平。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根據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超過65%、到2030年將攀升至75%。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發布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國際油價的下跌,對於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儲油好時機。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約為717萬桶/日),環比增加近兩成,同比增長13.4%,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2014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了將近10%,達到3.0838億噸(約為23億桶)。
4、加快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中國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絲毫的定價權和話語權。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準價都是以期貨市場來定價,推出我國原油期貨,爭取原油定價權的呼聲已持續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後續具體上市時間將擇機對外公布。目前的低油價時期,是推出原油期貨、建立定價影響力的有利契機。未來「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會為原油的價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強化了通縮預期
2014年12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低於2%;PPI同比下降3.3%,環比下降0.6%,連續34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進入通縮的擔憂。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種,還是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不僅意味著輸入性通縮增強,還會拉低中國國內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價格,帶動整個物價水平下降,可能進一步強化我國的通縮預期。
2、不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
石油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近年來,油價高企,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進入激勵,並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如果國際油價長期維持低位運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場需求,將可能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擠出效應,尤其是對正在大規模進行商業化階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場環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更會加速產生擠出效應。同時,低油價可能會帶來全社會增加石油消費,高耗能產業獲得復甦機會,不利於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也不利於節能減排和生態治理。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石油類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國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業的產量和產能
石油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短期內將降低石油企業產量,長期內減少產能。如果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甚至是下跌,會降低石油行業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價格跌破成本,還會導致石油企業虧損。短期內,石油行業企業為減少損失會減少產量。在長期內,將會減少石油產能,甚至會使得部分石油行業的企業退出,並通過產業鏈傳導,影響石油行業相關的人才、技術、要素市場發展。
三、中國應抓住油價下跌的機遇
首先,應藉此契機全面推進石油及相關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產業國際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工業的增長按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計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長支撐,而不是要素生產率增長支撐。石油工業要實現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根本出路是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其次,應逐步完善石油的戰略儲備、商業儲備和資產儲備布局,對沖國際油價波動的系統風險。我國作為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在油價持續下跌時期,應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資產的股權多元化投資,而不僅僅是綠地投資。同時逐步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形成石油全球資產多樣性組合對沖系統性風險;再次,應做好新能源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在石油跌價之時,加快煤炭能源結構的轉型,鼓勵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發展,加大天然氣能源站、光伏電站、風力電站等新能源建設,以便在未來石油價格再一次高漲之時,充分發揮能源補充作用;最後,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力度。在國際油價下跌時,中國作為最大進口國在商業合作中話語權有所增加,可以藉此機會拓展與俄羅斯、中亞與東南亞國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國的談判與合作,在逐步降低對中東國家油源過度依賴的同時,加快推進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緬等油氣運輸管道的建設,開辟多元化的石油進口通道。

⑨ 國際油價下跌對中國石油企業的影響

國際油價暴跌確實對中石油的利潤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地板價」的保護下,國際油價暴跌對中石油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可能賺得更多。 中國原油供應構成 目前我國原油供應由進口和自產兩部分組成,其中進口部分約佔70%,自產部分約佔30%。受我國地形和油品質量的影響,國內石油開采成本較高,目前每桶開倉成本在43-55美元之間。中國國內成品油定價是以國際原油價格為基礎的。所以,一旦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比如目前20美元左右一桶,國內自主開采部分也以此價格定價出售,那麼自產部分就會虧損。國際油價跌得越多,自產部分虧損越多。 為了保護國產部分,中國對原油設置了「地板價」,即無論國際油價跌多少,國內成品油統一按最低原油成本40美元/桶定價。按照這個規定,雖然國產的部分還是有虧損的,但是虧損不大,也就是一桶最多虧10美元,但是對於進口的部分,就有可能大賺一筆,因為進口的部分可能是20美元/桶,但是定價40美元/桶。更何況中國進口比重高於出口比重,所以國際油價暴跌更厲害。對於中石油和中石化來說,反而會賺更多的錢,根本不會有所謂的生存。 當然,如果國際油價長期在35-40美元范圍內徘徊,兩桶油確實會虧損,但只要時間不是長期的,其他時期的利潤還是可以彌補這一時期的虧損的。這一點從2016年三桶油的利潤數據就可以看出來。2016年國際油價持續走低,最低達到26美元/桶。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推出了「地板價」保護措施。當年三桶油受低油價影響,營收和利潤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全年沒有虧損。這主要是因為2016年的油價起初跌破了40美元。 摘要 在國際油價暴跌的情況下,中石油和中石化還沒有到生死存亡的臨界點。最多就是少賺錢。再者,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地位來說,你以為他們真的經營到生死存亡的時候,國家不會出手相救嗎?https://pics0..com/feed/.jpeg?token=&s=

⑩ 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影響

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直接影響表現為外匯支出增加、凈出口減少,進而降低GDP增長率,並拉動物價上漲。間接影響主要表現為產品出口面臨著下降的潛在危險:一是以石油為主要燃料、原料的產品,因生產成本上升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從而使出口面臨下降的潛在危險。二是出口對象國因油價上漲使國際收支出現困難,進而降低其進口能力。

國際油價上漲也將對中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主要表現為:高油價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但能源結構的跳躍式發展勢必增加能源供應系統成本。由於石油價格處於高水平,石油消費者必然採取措施節約和替代石油,對促進提高能源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具有積極作用。高油價促使世界各國進一步增強對石油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因此中國石油公司「走出去」的競爭環境將更加激烈,經營風險增加,成本上升。高油價使中國增加石油儲備大大增加了儲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