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菏澤石油儲量多少噸
擴展閱讀
枕式包裝機成本多少錢 2025-08-04 11:50:25
膽總管移植費用多少 2025-08-04 11:37:36

菏澤石油儲量多少噸

發布時間: 2023-01-10 16:32:04

❶ 菏澤市現在山東排第幾名

2010年山東省各市GDP及人均GDP排名山東39787億元

1、 青島5666.19億元
2、 煙台4358.46億元
3、 濟南3910.80億元
4、 濰坊3090.92億元
5、 淄博2866.75億元
6、 濟寧2550.00億元
7、 臨沂2400.00億元
8、 東營2359.94億元
9、 泰安2000.00億元
10、威海1944.70億元
11、德州1700.00億元
12、濱州1560.00億元
13、聊城1500.00億元
14、棗庄1390.00億元
15、菏澤1145.00億元
16、日照1030.00億元
17、萊蕪540.000億元

各市人均GDP

位次......地市......人均GDP(人民幣元)...美元
1..........東營.............116800..........17697
2..........青島.............74357...........11266
3..........威海............ 69858...........10585
4..........淄博.............68100...........10318
5..........煙台.............66795...........10120
6..........濟南.............58533............8869
7..........萊蕪.............42520............6442
8..........濱州.............41052............6220
9..........日照.............37020............5609
10.........泰安.............36526............5534
11.........濰坊.............35610............5395
12.........棗庄.............35561............5388
13.........濟寧.............30686............4649
14.........德州.............29010............4395
15.........聊城.............25251............3826
16.........臨沂.............20869............3161
17.........菏澤.............12366............1874

附:各市人口總數

1、 臨沂市 10150411 人
2、 菏澤市 8806900 人
3、 濰坊市 8506513 人
4、 濟寧市 8023035 人
5、 青島市 7311228 人
6、 煙台市 6468228 人
7、 濟南市 5900768 人
8、 聊城市 5664543 人
9、 泰安市 5499477 人
10、德州市 5493008 人
11、淄博市 4149876 人
12、濱州市 3688980 人
13、棗庄市 3650903 人
14、日照市 2804807 人
15、威海市 2483889 人
16、東營市 1788293 人
17、萊蕪市 1242930 人

編輯本段1交通運輸
菏澤市交通十分便利。菏澤是區域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之一,京九鐵路與新石鐵路在這里
十字交匯。菏澤公路四通八達,全市通車里程4500公里,105、106、220、327四條國道通貫全境,18條干線和127條縣鄉級公路縱橫交錯。市區距濟南機場220公里,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230公里,距嘉祥機場僅75公里。 菏澤地處中原,四省交界,和濟南、鄭州、開封、新鄉、商丘等大中城市距離較近,是我國承東啟西,引南聯北的接力站和橋頭堡。京九鐵路南北縱貫5個縣區,新石鐵路東西橫穿4個縣區,境內鐵路總長272公里,地方物資專用線23.2公里。有縣級站8處,日通過客車19對;四條國道縱橫交錯,公路通車里程7649公里。 菏澤市區內現有出租汽車2千多輛,有公共汽車線路18條,乘車非常的方便,能夠滿足市民和遊客的的出行需要。
編輯本段礦產資源
菏澤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是全國著名的優質糧棉林畜生產基地、全國三個農區畜牧大市和首批四個平原綠化達標地區之一。境內煤炭儲量281億噸,正在開發建設的巨野煤田是華東地區目前最大、最好的一塊煤田;最近又在曹縣發現一處已探明資源量在20億噸以上的大型焦煤煤田。石油、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為5625萬噸、273億立方米,已成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產基地。產業基礎較好,現已形成以電力、機械、化工、醫葯、食品、紡織、林產品加工為主,門類比較齊全、配套協作能力較強的工業體系。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化工產品、裘皮服裝、果蔬食品、木製工藝品等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菏澤已被山東省確定為重點發展的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和商貿物流基地。

❷ 請陌路塵沉詳細介紹一下中原油田信息

中原油田位於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中心地區在河南省濮陽市。總部生活基地位於濮陽市城區東部。各二級單位生活基地分布在濮陽市的華龍區、濮陽縣、清豐縣、范縣以及開封市的蘭考縣、山東省聊城市的莘縣、菏澤市的東明縣。其中以蘭考境內的鑽井三公司生活基地最大,有居民2萬人左右。是中國東部地區一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1975年開始大規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開發,其地質構造屬渤海灣沉降帶的一部分,是一個由地質斷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點的盆地,地質上稱之為東濮凹陷。盆地北起山東莘縣,南到河南蘭考,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約5300平方公里,從地質圖上看,恰似一把斜掛的琵琶。主要開發區域東濮凹陷橫跨河南、山東兩省的6地市12個縣區,面積5300平方千米。除東濮凹陷外,國內還有內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個探區,登記地質調查面積6.99萬平方千米,登記探礦面積1.76萬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8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1000億立方米;生產原油9281萬噸、天然氣181億立方米,外供商品氣91.9億立方米;實現工業總產值551.5億元,上交各種稅費52億元。原油、天然氣年生產能力分別為375萬噸和12億立方米。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76億元,凈值51億元,員工3.5萬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質部門就開始了對這塊寶地的探測工作,運用重力、磁力、電法等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地質普查,用了十幾年時間,初步查明了區域地質構造的特點。此後,勝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後在這里進行了地震勘察和鑽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於濮陽縣文留鄉境內的濮參1井在鑽探過程中噴出工業油流,從此拉開了中原油田勘探開發會戰的序幕。

濮參1井噴油,是我國東部地區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決定從勝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單位調集力量,於1975年10月成立了東濮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經過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數量可觀的石油地質儲量,為油田大規模的開發准備了條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區的第一個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產,當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改稱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後,堅持勘探開發並重的方針,探明了石油地質儲量大幅度增長,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東濮凹陷上這里先後發現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狀、馬廠等14個油氣田,一舉擠身於全國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中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精神的一曲凱歌,在勘探開發初期,無數人舍棄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寧肯到這茫茫荒原睡帳篷,啃干糧。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鋼鐵為伍,同風沙作伴。20年征塵滾滾,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在中原大地樹起了一座歷史的豐碑,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原油田開發建設以來,「六五」、「七五」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從1983年,油田針對油氣資源豐富,但地質構造復雜、開發難度大等實際,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年科技攻關會戰」,攻克了一批重大技術難題,原油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00多萬噸,到1988年產量高達722萬噸,隨後兩年,仍保持在630萬噸以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進入「八五」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嚴重製約著油田的發展。面對儲量不足、開發難度大、債務沉重、人員富餘等矛盾,中原油田堅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一方面認真實施「油氣領先、多業並舉、科技興業、擇優發展」的戰略方針;一方面按照國家「三改一加強」的總體改革要求,以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目標,對企業內部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傳統運作模式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節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場競爭需要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服務區域化、經營市場化的新格局。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生產經營形勢逐年好轉。1997年實現盈利5180萬元,被中宣部、國家經貿委列為國有企業扭虧增盈十個先進典型之一。之後兩年,雖然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減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勢頭。中原油田這幾年實施的一系列改革與發展舉措,得到了國家、河南省及中國石油、石化集團公司領導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領導朱 容基、鄒家華、吳邦國等都對油田的改革與發展作過重要批示。

隨著油田勘探開發的逐步深入,適應中原油田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技術系列相繼建立起來。復雜斷塊油藏精細勘探技術、連片三維地震處理解釋技術、復雜斷塊油田開發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砂岩氣田高效開發技術、井況預防及治理技術、油層改造工藝技術、剩餘油分布研究及挖潛技術、深抽配套技術、氣舉採油配套技術、深井壓裂配套技術、油氣勘探開發經濟評價、油田生產防腐配套技術等一批特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結出的碩果。20年來,中原油田重視科技,廣攬人才,特別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開展了三年生產建設技術攻關會戰,使油田在科學技術方面,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中原油田所轄探區多、范圍廣、資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廣闊。按二次資源評價結果,東濮凹陷剩餘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6.77億噸和2463億立方米,探明程度僅為41.7%和29.1%,勘探潛力很大。通過老油田深入挖潛、滾動增儲和新探區的突破,油田開發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後三年原油、天然氣產量可以分別穩定在350萬噸和12億立方米。2004年,三次採油技術推廣應用和新探區投入開發後,原油產量將逐步回升。

隨著集團公司重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將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豐富勘探開發的技術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勘探突破和油田穩產增產;繼續實施低成本戰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潤空間,不斷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歲月飛逝,物換星移。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中原油田已發展成為包括地質勘探、煉油、煉制加工和石油化工,並且提供包括物探、鑽井、泥漿、固井、錄井、測井、試油、完井、修井、作業、酸化、壓裂、油氣集輸、科研設計、地面工程建設等工程技術服務,同時還從事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

她在東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狀集等4個油汽田, 目前年產原油400萬噸、天然氣12 億立方米。形成了一個容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以及機械製造、維修為—體的油氣生產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國內取得了新疆伊犁、內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開發權,在蘇丹取得了一個區塊的風險勘探開發權,並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餓比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進行工程技術服務。

她擁有—支專業化施工隊伍和科研隊伍。在復雜斷塊油氣田勘探開發方面居國內外領先水平。

她與世界上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家公司進行了成功的合作。

她承攬完成和正在進行著多項國內國際工程項目、享有良好的聲譽。

她的多種經營產業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其產品暢銷十幾個省市,並遠銷美國、香港、南亞、 非洲等國家地區,為了充分發揮特大型國有企業在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中原 油田願意招商引資、與國內外友好人士合作,進一步推動多種經營產業發展。

她願以信譽和實力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共同創造世界石油事業的美好未來!

業務信息

油氣勘探是中原油田發展的龍頭,在業務上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配套的體系。經過多年的勘探實踐,中原油田造就了一支裝備精良、技術先進、作風過硬的勘探隊伍,專門從事中原油田中長期油氣勘探戰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規劃;國內外新盆地、新探區石油地質調查、技術經濟評價及勘探選區登記;年度勘探部署落實、勘探工程項目的實施完成及儲量計算、投資效果分析;對勘探工程項目實施方案設計、科研攻關、新技術推廣應用、現場技術管理、工程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中原油田勘探系統積極貫徹石化集團公司「儲量、產量、效益」三統一的要求,堅持「立足東濮,突破外圍,打出中原,開拓國際」的勘探方針,以尋找規模儲量和接替領域為目的,解放思想,大膽採用新理論和新技術,加大新盆地和新領域的勘探力度,力爭取得勘探重大突破。

油氣開發是中原油田的支柱產業。開發系統擔負著油田滾動勘探開發、新老區產能建設、油氣生產、老油田開發管理、基礎地質研究、採油工藝技術研究等任務。中原油田公司在油藏精細描述、剩餘油分布研究及調整挖潛治理手段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素質的研究人員。近年來,中原油田依靠老油田挖潛和滾動勘探開發增加探明儲量和動用儲量,實現了油田持續穩定發展。

油氣加工儲運及公用系統工程是油田生產建設的命脈。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中原油田建成了以柳屯地區為中心的原油及天然氣集輸、原油及輕烴加工、天然氣處理系統,主要裝置從西歐發達國家引進。油田擁有1座儲備能力為36×104m3的原油庫,現運行的原油外輸管線中洛線,年外輸原油能力400×104m3,;天然氣外輸工業配氣站2座,運行外銷天然氣長輸管線5條,主要用戶為滄州、安陽、濟南市、鄭州、開封、濮陽等。油田電力系統有110kV變電所8座,自備燃氣發電廠(文留)1座。

中原油田位於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中心地區在河南省濮陽市。是中國東部地區一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1975年開始大規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開發,其地質構造屬渤海灣沉降帶的一部分,是一個由地質斷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點的盆地,地質上稱之為東濮凹陷。盆地北起山東莘縣,南到河南南考,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約5300平方公里,從地質圖上看,恰似一把斜掛的琵琶。主要開發區域東濮凹陷橫跨河南、山東兩省的6地市12個縣區,面積5300平方千米。除東濮凹陷外,國內還有內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個探區,登記地質調查面積6.99萬平方千米,登記探礦面積1.76萬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8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1000億立方米;生產原油9281萬噸、天然氣181億立方米,外供商品氣91.9億立方米;實現工業總產值551.5億元,上交各種稅費52億元。原油、天然氣年生產能力分別為375萬噸和12億立方米。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76億元,凈值51億元,員工3.5萬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質部門就開始了對這塊寶地的探測工作,運用重力、磁力、電法等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地質普查,用了十幾年時間,初步查明了區域地質構造的特點。此後,勝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後在這里進行了地震勘察和鑽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於濮陽縣文留鄉境內的濮參1井在鑽探過程中噴出工業油流,從此拉開了中原油田勘探開發會戰的序幕。

濮參1井噴油,是我國東部地區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決定從勝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單位調集力量,於1975年10月成立了東濮石油勘探會戰指揮部,隸屬勝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為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經過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數量可觀的石油地質儲量,為油田大規模的開發准備了條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區的第一個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產,當年生產原油23萬噸。1981年8月,東濮石油會戰指揮部改變隸屬關系,成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雙重領導的獨立石油企業,1982年3月改稱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後,堅持勘探開發並重的方針,探明了石油地質儲量大幅度增長,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東濮凹陷上這里先後發現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狀、馬廠等14個油氣田,一舉擠身於全國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中國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精神的一曲凱歌,在勘探開發初期,無數人舍棄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寧肯到這茫茫荒原睡帳篷,啃干糧。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鋼鐵為伍,同風沙作伴。20年征塵滾滾,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在中原大地樹起了一座歷史的豐碑,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原油田開發建設以來,「六五」、「七五」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從1983年,油田針對油氣資源豐富,但地質構造復雜、開發難度大等實際,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三年科技攻關會戰」,攻克了一批重大技術難題,原油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00多萬噸,到1988年產量高達722萬噸,隨後兩年,仍保持在630萬噸以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進入「八五」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嚴重製約著油田的發展。面對儲量不足、開發難度大、債務沉重、人員富餘等矛盾,中原油田堅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一方面認真實施「油氣領先、多業並舉、科技興業、擇優發展」的戰略方針;一方面按照國家「三改一加強」的總體改革要求,以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目標,對企業內部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傳統運作模式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節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場競爭需要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形成了生產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服務區域化、經營市場化的新格局。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生產經營形勢逐年好轉。1997年實現盈利5180萬元,被中宣部、國家經貿委列為國有企業扭虧增盈十個先進典型之一。之後兩年,雖然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減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勢頭。中原油田這幾年實施的一系列改革與發展舉措,得到了國家、河南省及中國石油、石化集團公司領導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領導朱 容基、鄒家華、吳邦國等都對油田的改革與發展作過重要批示。

隨著油田勘探開發的逐步深入,適應中原油田地質特點的勘探開發技術系列相繼建立起來。復雜斷塊油藏精細勘探技術、連片三維地震處理解釋技術、復雜斷塊油田開發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砂岩氣田高效開發技術、井況預防及治理技術、油層改造工藝技術、剩餘油分布研究及挖潛技術、深抽配套技術、氣舉採油配套技術、深井壓裂配套技術、油氣勘探開發經濟評價、油田生產防腐配套技術等一批特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原油田的勘探開發成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結出的碩果。20年來,中原油田重視科技,廣攬人才,特別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開展了三年生產建設技術攻關會戰,使油田在科學技術方面,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中原油田所轄探區多、范圍廣、資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廣闊。按二次資源評價結果,東濮凹陷剩餘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6.77億噸和2463億立方米,探明程度僅為41.7%和29.1%,勘探潛力很大。通過老油田深入挖潛、滾動增儲和新探區的突破,油田開發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後三年原油、天然氣產量可以分別穩定在350萬噸和12億立方米。2004年,三次採油技術推廣應用和新探區投入開發後,原油產量將逐步回升。

隨著集團公司重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將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豐富勘探開發的技術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勘探突破和油田穩產增產;繼續實施低成本戰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潤空間,不斷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歲月飛逝,物換星移。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中原油田已發展成為包括地質勘探、煉油、煉制加工和石油化工,並且提供包括物探、鑽井、泥漿、固井、錄井、測井、試油、完井、修井、作業、酸化、壓裂、油氣集輸、科研設計、地面工程建設等工程技術服務,同時還從事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

她在東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狀集等4個油汽田, 目前年產原油400萬噸、天然氣12 億立方米。形成了一個容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以及機械製造、維修為—體的油氣生產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國內取得了新疆伊犁、內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開發權,在蘇丹取得了一個區塊的風險勘探開發權,並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餓比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進行工程技術服務。

她擁有—支專業化施工隊伍和科研隊伍。在復雜斷塊油氣田勘探開發方面居國內外領先水平。

她與世界上十幾個國家的數百家公司進行了成功的合作。

她承攬完成和正在進行著多項國內國際工程項目、享有良好的聲譽。

她的多種經營產業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其產品暢銷十幾個省市,並遠銷美國、香港、南亞、 非洲等國家地區,為了充分發揮特大型國有企業在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中原 油田願意招商引資、與國內外友好人士合作,進一步推動多種經營產業發展。

她願以信譽和實力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共同創造世界石油事業的美好未來!

業務信息

油氣勘探是中原油田發展的龍頭,在業務上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配套的體系。經過多年的勘探實踐,中原油田造就了一支裝備精良、技術先進、作風過硬的勘探隊伍,專門從事中原油田中長期油氣勘探戰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規劃;國內外新盆地、新探區石油地質調查、技術經濟評價及勘探選區登記;年度勘探部署落實、勘探工程項目的實施完成及儲量計算、投資效果分析;對勘探工程項目實施方案設計、科研攻關、新技術推

廣應用、現場技術管理、工程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中原油田勘探系統積極貫徹石化集團公司「儲量、產量、效益」三統一的要求,堅持「立足東濮,突破外圍,打出中原,開拓國際」的勘探方針,以尋找規模儲量和接替領域為目的,解放思想,大膽採用新理論和新技術,加大新盆地和新領域的勘探力度,力爭取得勘探重大突破。

油氣開發是中原油田的支柱產業。開發系統擔負著油田滾動勘探開發、新老區產能建設、油氣生產、老油田開發管理、基礎地質研究、採油工藝技術研究等任務。中原油田公司在油藏精細描述、剩餘油分布研究及調整挖潛治理手段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素質的研究人員。近年來,中原油田依靠老油田挖潛和滾動勘探開發增加探明儲量和動用儲量,實現了油田持續穩定發展。

油氣加工儲運及公用系統工程是油田生產建設的命脈。經過20年的勘探開發建設,中原油田建成了以柳屯地區為中心的原油及天然氣集輸、原油及輕烴加工、天然氣處理系統,主要裝置從西歐發達國家引進。油田擁有1座儲備能力為36×104m3的原油庫,現運行的原油外輸管線中洛線,年外輸原油能力400×104m3,;天然氣外輸工業配氣站2座,運行外銷天然氣長輸管線5條,主要用戶為滄州、安陽、濟南市、鄭州、開封、濮陽等。油田電力系統有110kV變電所8座,自備燃氣發電廠(文留)1座。

❸ 中國的三大油田分別在那裡

一、大慶油田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之間。油田南北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總面積5470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5600萬噸,是我國第一大油田。

二、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工作范圍約4.4萬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3000萬噸,是我國第二大油田

三、遼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產量1552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3)菏澤石油儲量多少噸擴展閱讀:

一般可采儲量在5 億噸以上的為特大油田,7000萬噸到1億噸以上的為大型油田,7000萬噸以 下有為中小油田。要計算可能設的油井以及年產量,有的油田儲量大,但產 量不一定高,這主要受油田的驅動能力影響。從儲量到產量經過精心計算, 確有開采經濟價值的,才能正式開采。

目前我國加速開發中原油田,就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 越全世界目前已發現並開發油田共41000個,氣田約26000個,總石油儲量1368.7億噸,主要分布在160個大型盆地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油田

❹ 菏澤佃戶屯村莊

佃戶屯辦事處位於菏澤市區東南5公里,是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菏澤開發區下轄的三個辦事處之一,32個居委會,4.2萬人,面積5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5

萬畝。2008年地方財政收入3600虧元,居民年人均純收入6500元。

交通:南環路、緯四路、昌南路橫穿東西;人民路、京九鐵路、菏蘭高速、德商高速縱貫南北,交通條件十分便利。京九鐵路日發車百餘對,從菏澤到北京僅需4小時,到深圳16小時。日東高速、日南高速、德商高速的出入口距我處都在5公里以內。到濟南、鄭州機場時間需2小時,到濟寧機場僅需三十分鍾便可到達。

資源:巨野煤田地質儲量56億噸,是華東地區儲量最大、質量最優的煤田,現已正式開采。最近在曹縣境內又發現一處特大型煤田,資源量超過30億號噸。我處離巨野煤田僅有30公里,曹縣煤田25公里,利用煤田資源大力發展煤電化工產業十分有利。其次,我們距油田四十公里。目前已探明石油儲量1.5億噸,天燃氣總量3000億立方米。利用石油、天燃氣發展石油化工產業的條件也十分優越。再者我處的旅遊資源也有一定優勢,辦事處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林木覆蓋率達60%。林果業是傳統優勢產業,目前已建成美國克瑞森葡萄、金太陽、凱林特杏、紐西蘭密思李子等優質果品基地5000畝。

工業經濟:近年來,辦事處黨委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大招產、招大商,全民動員,咬住項目不放鬆,逐漸形成了能源化工、農資、新材料、紡織等幾大支柱產業,工業經濟正走向良好的發展道路。目前,我處共有工業企業4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0多家。2008年工業總產值38億元,招商引資完成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600萬元。

商貿物流、三產服務:以恆盛大市場為突破口,緊緊抓住湖區開發和市新一輪行政辦公區域規劃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積極發展新型現代物流和三產服務業,;加大了對重點商貿物流園區和重點三產服務企業的培育力度,使我處的商貿物流和三產服務業呈現了良好的開端。

觀光旅遊:旅遊業是國際公認的綠色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處的南半部林成蔭,路成網,田成方,區內11座揚水站臨河而建,5大乾渠46條支渠綿延260華里,全處耕地被分割成200個方塊田,是山東省最著名的典型灌區之一,也是國家黃淮海林果開發示範點。還有菏澤市唯一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安丘固堆,旅遊資源豐富。林果業發達,目前已經形成了美國克瑞森葡萄、金太陽、凱特杏、紐西蘭密思李子等優質林果基地5000畝及吳店林下養殖示範基地。東北有菏澤最大的工業用水水庫—雷澤湖,水面1400畝,現已進入全面開發階段,已列入菏澤市旅遊產業規劃。辦事處黨委已經把觀光旅遊產業做為我處支柱產業之一,列入發展規劃。

❺ 菏澤的文化

菏澤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境內各縣(區)或都有發現。古史中稱譽的唐堯、虞舜、大禹在這里留下了較多的遺跡。歷史上建置的演變,可遠溯到公元前17世紀。 商代(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境內曾置有三 國(今境中部)、莘國(今定陶與曹縣之間)、顧國、黎國(今境鄄城與鄆城之間)。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其境分屬曹國(都定陶)、郜國、須句國、魯國、衛國、宋國的轄地。

春秋後期,境域為宋、魯、衛三國分割。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前期為齊、楚、魏所轄。至戰國末期,為齊、魏兩國分領。

秦(公元前221—公元24年),境內中部和北部屬東郡(治濮陽),南部和北部屬碭郡(治碭山縣)。

西漢至隋近600年間又數度變遷。

隋朝(581—618年),文帝即位後,廢郡,以州直接轄縣。境內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北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治鄆城),東南部屬戴州(廢永昌郡後置,仍治成武),以上4州治所皆在境內。南部屬宋州。606年(隋大業二年),煬帝廢州改郡。境內中部屬濟陰郡(治濟陰縣),東部屬東平郡(治鄆城)。

唐代(618—907年),境內屬河南道,中部屬曹州(治濟陰縣),東部屬濮州(治鄄城),東北部屬鄆州,南部屬宋州(治睢陽)。

元代(1271—1368年),屬中書省。明(1368—1644年),境內大部屬山東承宣布政司兗州府的曹州、濟寧州和東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屬京師大名府的開州和山東承宣布政司東昌府的濮州。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水患曹州徙治安陵鎮(今菏澤市大黃集鄉安陵集),次年再徙治盤石鎮(今曹縣城址)。1371年(明洪武四年),降曹州為曹縣。1445年(明正統十年),復置曹州於古乘氏縣址(今菏澤城)。這時的曹州雖領兩縣,但為府轄州。

清(1644—1911年),改布政使司為省,境內西部和東北部分屬直隸省大名府和山東省兗州府外,均屬山東省曹州府。1724年(清雍正二年),曹州升為直隸州,轄區較明代不變。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為府,轄一州10縣,附郭設縣,賜名菏澤。此時轄區面積略大於今菏澤市。

中華民國(簡稱民國1912—1949),1912年,政區仍沿用清末省、府、縣三級制,道為省的監察區。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頒發組織令,規定地方實行省、道、縣三級制。今境除東明縣屬直隸大名道、鄄城縣和梁山縣(原為壽張縣)屬山東省濟西道(後改為東臨道,治聊城),其他縣均屬山東省岱南道(後改為濟寧道,治濟寧)。1925年10月22日,山東省將原四道增為11道制,於今菏澤市區置曹濮道(治菏澤)。1928年廢道制,東明縣直屬河北省,其他縣直屬山東省。1932年南京政府規定省下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山東省共有7個行政督察區(以下簡稱區):第一區治濟寧;第二區治菏澤,菏澤、定陶、曹縣、城武、單縣、巨野、鄆城屬之;第六區治聊城,濮縣(1931年濮、鄄分治,1926年鄄城並入濮縣)……屬之。「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侵入山東後,山東省政府撒離濟南,在省內流亡,並於1938—1942年在全省先後設置了17個區。巨野、鄆城、壽張、汶上屬第二區,單縣、成武、曹縣屬第十一區,菏澤、定陶、濮縣屬第十六區。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雖然調整了行政區劃,但境內各縣的歸屬仍未變。1948年9 月全境解放。

在抗日戰爭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政府相繼產生,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逐步發展成為各級政區。從1940年到抗戰勝利,境域分屬以下幾個專區:

冀魯豫第八專區。1940年4月初建立運西專區,是年11月改稱魯西二專區,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1941年魯西行政區並入冀魯豫行政區,從此脫離山東省。

冀魯豫第十一區。1940年7月建立湖西專區(因地處微山湖西),屬山東省魯西行政區,轄區位於今境南部,專署常活動於單縣東南蔡溜、張寨一帶。

冀魯豫第十專區。1941年5月建立冀魯豫三專區,7月改為冀魯豫七專區,9月改稱晉冀魯豫二十二專區和冀魯豫十專區。轄區位於境內中部和西南部,兼及河南省考城、民權等縣部分區域。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2月,原冀魯豫第八專區改為冀魯豫二專區,專署曾移駐鄆城潘渡和陳坡,原冀魯豫十一專區改為三專區,十專區改為五專區。

1949年3 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將冀魯豫第二、三、五、七專區分別更名為臨河、湖西、魯西南、運西專區。是年8月,平原省建立,臨河、魯西南及運西的一部分合並為菏澤專區,與湖西專區同屬平原省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平原省建制,菏澤、湖西兩專區劃歸山東省。次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省撤銷湖西專區,其所轄縣分別 歸菏澤、濟寧兩專區。1958年11月1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專區建制,所屬各縣劃歸濟寧專區。次年6月,恢復菏澤專區,轄區如舊。1967年3月,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地區建制,改稱菏澤市,原菏澤市(縣級)改稱牡丹區。菏澤市下轄鄆城、巨野、單縣、成武、定陶、曹縣、東明、鄄城八縣和牡丹區、開發區兩個區,總面積為12228平方公里。

歷史名人
相傳堯、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領主要活動在這一地區,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伊尹、軍事家孫臏、思想家莊周、農學家汜勝之、經濟學家劉晏、文學家溫子升等大批聖賢,都出生在這里,「商界鼻祖」范蠡經商、劉邦登基稱帝、曹操成就霸業、黃巢起義、宋江聚義等都發生在菏澤。秦末漢初大將彭越、三國曹魏大將李典、北宋文學家 王禹偁,蘇門學士晁補之,清末武狀元田在田都誕生在這塊土地上。

自然地理
菏澤市古稱曹州。轄牡丹區、定陶、曹縣、成武、單縣、巨野、鄆城、鄄城、東明一區八縣,253個鄉鎮,總面積12228平方公里。地處山東省西部,位於北緯30°39〃--35°53〃,東經114°48〃--116°24〃。與蘇、豫、皖三省接壤,南北最長距離157公里,東西最寬距離145公里。轄8縣1區和開發區,總面積12238平方公里,總人口849萬,其中農村人口680萬人,城鎮人口169萬人。

菏澤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菏澤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這里是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沃野千頃,是培植優質農副產品的理想區域。目前已成為全國著名的商品糧、棉、油、林、畜生產基地。地下礦藏豐富,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地熱和礦泉水等。開發條件優越,利用前景廣闊。不久的將來,隨著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菏澤將成為中國的魯爾式經濟區,成為規模可觀的農副產品加工集散中心、中原地區商貿中心和物資集散中心。

菏澤區位優勢突出,涉外服務機構健全。京九鐵路與新不斷更新歐大陸橋(太平洋西岸的日照--菏澤--西安--阿拉山口--大西洋東岸的荷蘭國的鹿特丹港)在菏澤交匯,使菏澤成為縱連南北、橫貫東西的交通樞紐,是橫貫東西、縱橫南北的人流物中心。

近幾年來,菏澤的基礎設施有了較快的發展。市內有火車站3個汽車站2個鐵路專用線12個,百畝大貨埸4個。四通八達,兩條國道貫穿全境,干支公路輻射全區、通向全國,銜接東明黃河大橋的菏澤高速公路竣工通車。距城區80公里的嘉祥機埸通航京、滬等大城市。菏澤海關、菏澤商檢、中國外運菏澤集裝箱公司已配套運營多年,並建有鐵路二類口岸和公路二類口岸。

菏澤市交通十分便利。菏澤是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之一,京九鐵路與新亞歐大陸橋(日照--菏澤--西安--阿拉山口--荷蘭鹿特丹)在這里十字交匯。菏澤公路四通八達,全市通車里程4500公里,105、106、220、327四條國道通貫全境,18條干線和127條縣鄉級公路縱橫交錯。市區距濟南機場220公里,距鄭州機場230公里,距嘉祥機場僅75公里。

菏澤地處四省交界和濟南、徐州、鄭州等大中城市的中心位置,是我國承東啟西,引南聯北的接力站和橋頭堡。二是交通便利。京九鐵路南北縱貫5個縣區,新石鐵路東西橫穿4個縣區,境內鐵路總長272公里,地方物資專用線23.2公里。有縣級站8處,日通過客車19對;四條國道縱橫交錯,公路通車里7649公里。

菏澤市區內現有出租汽車2千多輛,有公共汽車線路18條,乘車非常的方便,能夠滿足市民和遊客的的出行需要。

❻ 山東一「寶藏」縣城,連續7年榮獲全國百強,石油儲量達2000萬噸

好客山東,精彩齊魯 。山東,中國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這片偉大的土地不僅有名山大川、碧波萬頃,而且在漫長的文明 歷史 發展過程中孕育了非常燦爛的文明。山東的名勝古跡、山水風光舉不勝舉。

說到山東美景,你首先會想到哪些?泰山、蒙山、孔廟、孔府、孔林、青島海濱、蓬萊閣、山東地下大峽谷、嶗山、長島、還有濟南的趵突泉等等,婀娜多姿的海濱之城,巍峨大氣的山川之巔,如夢如幻的蓬萊仙境,文人筆下溫情的濟南,讓你回味無窮。

除美景之外,該省份的經濟也是令人稱道。 山東在改革開放後,借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東風,廣大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激發,山東的農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1982年 1985年,全省的GDP穩居全國榜首。進入新世紀,在重化工業建設狂飆的時段,山東抓住了發展機遇,以石化、煉油等為代表的重工業蒸蒸日上,崛起之勢肉眼可見,而其經濟總量也在工業化進程引領下,一直保持在全國第二、三名的高水準排位。

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許多城市、縣城都具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境內的一座「寶藏」縣城,它連續7年榮獲全國百強,並且坐擁石油儲量達2000萬噸。

它就是 桓台縣,是淄博一個發展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縣城 ,也許你會好奇,這個地方是不是名氣不太大啊,感覺沒聽過啊!別急,讓我帶你來看看這個地方 。它其實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縣城,因為這里曾在百強的榜單中,連續7年躋身其中, 並且在2018年的時候,GDP總值就達到了610億元,取得優異的成績。

究竟是什麼讓其發展快速? 首先從農業方面來說 ,這里在2016年就達到了21億元的生產總值,成為了江北地區比較有名的「噸量首縣」。當時的小麥平均畝產量達到了511公斤,在山東省來說排在了第一位。除了小麥,縣城下面的鄉鎮,很多的農民也種植蔬菜、油菜、棉花等經濟作物,全年的糧食產量達到了19萬噸,農民的收入水平明顯提高。

在工業方面來說, 桓台的規模性企業就達到了300多家,僅2016年一年的時間,帶來的業務收入就達到了1775億元,為當地實現稅收收入93億元。最近40年來,全縣城有5個特色的產業群,工業經濟比重達到了80%以上,助力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帶來了很多的就業機會。為獲得全國百強縣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這座縣城不僅有經濟,地下還藏有寶藏,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銅、煤、硫、石油、天然氣等,其中鐵礦儲量達1650萬噸,原油儲量達2000萬噸,開發和利用的價值比較大。除此之外還探測到了一定的煤炭和粘土資源,後期也有一定開采價值。這樣豐富的資源,會為當地的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❼ 山東「千年古縣」,石油儲量達6628萬噸,5家企業已進入500強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一個城市發展好,能給一個省份帶來很多有利影響。但城市發展好之後,省內的其他城市就可能被世人所遺忘。在山東省有3大城市,名氣是非常大的,它們是青島市,煙台市,威海市,這3大城市名氣大主要還是跟著 旅遊 業沾了光。由於這3大城市的名氣大,也使得山東省的其他地級市被人所遺忘,這也能夠直接反映出一個城市大力發展 旅遊 業的重要性。 東營 ,是山東省的地級市之一。

相信去過這座城市 旅遊 的遊客是非常少的吧,在東營市分布的景區對於外地遊客來說,也是非常陌生的。 境內有黃河口生態 旅遊 區,東營市 歷史 博物館,清風湖公園,龍悅湖等等。 想要了解東營 歷史 文化的話,一定要前往東營市 歷史 博物館。雖然說東營市分布的景區是比較小眾的,但這座城市的經濟卻是不差的。 在2020年,東營市的GDP將近達到3000億, 在這座城市下還下轄有百強縣。

由東營市管轄的城區以及縣城並不多,僅下轄著3個區,2座縣城。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 廣饒縣 。廣饒縣雖說是一座縣城,但在境內卻分布著 2個經開區 ,2個經開區對於縣城來說,也是意義重大。廣饒縣距今已有千年的 歷史 ,也因此獲得了 千年古縣 的稱號。廣饒縣的經濟相當突出, 全年可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589億 ,憑借雄厚的實力,先後登上了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的榜單。

廣饒縣能夠有如此好的經濟,與境內坐擁的企業有很大關系, 5家企業已進入500強 ,每家企業每年都能夠創下較高的利潤。廣饒縣還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為主。其中 天然氣的儲量高達2.5億立方米,石油的儲量高達6628萬噸 。這座縣城雖然已經登上了百強縣的榜單,但是在名氣上還是比較小的。

廣饒縣的名氣小可能與境內沒有 旅遊 景區的分布有關系,畢竟現在 旅遊 業發展的好是能夠帶火一個地方的。但在廣饒縣卻是有著眾多 美食 值得品嘗的, 廣饒餚驢肉是當地最有名的小吃, 從名字上看去像是一道肉食,其實它是一道冷盤,由於這一 美食 的 歷史 悠久,也早已火遍了天下,每個來廣饒縣的人都不會錯過品嘗這一名吃。

設想一下,如果在廣饒縣分布著很多 旅遊 景區,發展一定還會比現在好。總體來說,這座縣城還是在工業方面占據了優勢。在我看來,地方也和人一樣,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總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劣勢。對於這座縣城的發展,你們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