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是什麼東西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
石油的起源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嗎?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輸送到各家各戶。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既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潟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形貌與成分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
❷ 石油是什麼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的液體,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實際上,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羅紀生成。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
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
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范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
❸ 石油的由來
「石油」是由北宋時期的大科學家沈括命名的。沈括一生積極從事科學研究活動,晚年時他用筆記體裁寫成了《夢溪筆談》一書,該書是我國科學發展史上的珍貴遺產。
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詳細地記載了石油的開采及使用:「酈延境內有石油,土人以雉尾挹之。采入缶中,頗如淳漆。燃之以麻,但煙甚濃。後必大行於世。」
公元1080年冬天,沈括巡察陝北二郎山時,看到當地居民冒著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在延河兩岸支起了一頂頂帳蓬。帳蓬內熱氣騰騰,上空黑煙繚繞,四周的積雪都已融化。出於好奇,他進了帳蓬,發現人們正在從地底下開采並燃燒一種黑色液體。該液體粘稠似膠,燒起來火很旺,當地人稱為「石脂水」。它是從哪裡來的呢?沈括懷著極大的興趣,考察了人們開采「石脂水」的情況。他看到這種黑色液體是從岩石縫里溢出來的,便命名為「石油」。石油燃燒後積累的煙塵,沈括帶回去加工成墨,用來寫字作畫,竟發現該墨黑亮似漆,效
果很好。後來,人們又發現了石油更多的用途。
據史書記載,我國人民開采、使用石油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比歐洲的一些國家要早四五百年。
❹ 石油是什麼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黏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化學組成是沒有一定的,隨產地不同而異。根據含烴的成分不同一般將石油分為烷烴基石油、環烷基石油、混合基石油和芳烴基石油等幾大類。但許多產油國家常根據本國的資源情況而有不同的分類。
石油中碳氫兩種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成分很復雜,並且隨產地不同而異。按其結構又分為烷烴(包括直鏈和支鏈烷烴)、環烷烴(多數是烷基環戊烷、烷基環己烷)和芳香烴(多數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烴。汽油是從裡面提取出來的,不同深度的石油優劣不同,一般第一層是飛機油,第二層是我們常見的汽車油,然後是柴油,然後是殘渣,目前還沒有可以完全代替石油的東西,雖然有天然氣,氫氣等等。比如氫氣,製取難度比較大,而且比較昂貴,目前還沒有什麼好方法來讓氫氣變便宜。
❺ 石油是什麼
對於石油的具體描述,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石油大家可以理解為是乾酪根轉化來的,而乾酪根又幾乎全部來自細菌,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高等植物。
第二、目前有機成因說占據學術以及各國石油公司絕對主流。(包括無機成因說發源國俄國。1.1876年門捷列夫大佬提出碳化物說 2.1889年3月俄國學者索克諾夫發表宇宙說 3.前蘇聯學者庫得梁采夫提出岩漿說 4.1971年切克留卡提出高溫生成說 5.1966,1971年葉蘭斯基提出蛇紋石化生說)
第三、有機成因說之所以被各國學術界廣泛接受和認可並用於指導實踐,有以下幾大事實:
1.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油氣田99.9%都分布於沉積岩中,無論是海相還是陸相盆地中都發現了油氣田;而與沉積岩無關的地盾和巨大結晶基岩凸起發育區尚無油氣發現。(想了想,還是有岩漿岩中發現石油的例子,就在准噶ga爾盆地裡面,可是,可是,岩漿岩形成的儲層確是被高度風化後的產物,嚴格來講他已經大半步邁進了沉積岩的懷抱)
2.從前寒武紀到第四紀更新世地層都有石油發現(這意味著什麼呢,不懂就去翻翻地質年代表哈,算了聽說多圖吸引人我給你們找個好圖,算了我不賣關子了 這意味著地球上開始出現沉積岩的同時就生成了石油呀~)
3.光譜分析證明,中、新生代石油灰分以氧化鐵為主(<70% 那個說O都消失了的你出來)古生代石油的灰分主要為氧化鎳和氧化鈷(<60%-80%)。將此數據與岩石圈元素含量對比,會發現釩鎳銅鈷這些元素的含量大約是岩石圈平均含量的2000,1000,50,30倍(想起來沒?對!生物富集作用!真棒)。將石油灰分與煤灰分對比,各元素含量基本吻合,而煤是有機成因的已經被世界公認無可辯駁,石油與煤行業相關術語也是通用的,豈不是就證明了有機成因理論?
❻ 石油的來源是什麼
石油的來源:古代有機物變來的。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們死亡後的遺體隨著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長年累月地一層層堆積起來,跟外界空氣隔絕著,經過細菌的分解,以及地層內的高溫、高壓作用,生物遺體逐漸分解、轉化成石油和天然氣。
(6)原來的石油是什麼擴展閱讀:
油價與全球宏觀經濟狀態息息相關,因此油價是一個關鍵性價格。一些經濟學家稱高油價對全球經濟增長有負影響。雖然高油價一般認為是經濟增長導致的,但這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是非常不穩定的。
在和平與發展的大環境下,石油的政治屬性弱化,經濟屬性成為常態,金融屬性越發明顯,油價波動成為金融現象。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平時聽到的播報的「油價」,一般都是紐約和倫敦期貨市場的即時價格,事後統計和研究用的油價則一般都是現貨市場的交易價格。
❼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石油是什麼樣的物質
1、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
2、生物沉積變油學說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去後,屍骸沉積在海底。
3、海洋中含有很多鹽分,所以生物脂肪和蛋白質不能馬上降解,在強大壓力下,脂肪和蛋白質被逐漸液化,變成石油。
4、石化油說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
5、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
❽ 石油是什麼東西變的真的是古生物演變的嗎
目前科學界大部分理論更支持古生物形成石油的「有機成油學說」,只有小部分理論支持「無機成油學說」。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世界油價就會因為各種因素產生波動,因為石油和煤炭、天然氣一樣都屬於資源型商品,即便已經了解了其成分,但仍不可以人工合成,也無法商業取代。雖然表面上看石油屬於流通型商品,但在當今世界發展的大格局下,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擁有「財富」,所以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般,某些中東國家彷彿受到了老天爺的眷顧,僅依靠石油就能盆滿缽滿。
石油在形成之初,由於顆粒比較小,可以隨著地熱向上運動,在裂隙的上方不斷聚合,進一步融合成更大的油珠,而這些大油珠進一步融合後,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裂縫當中,從而進一步壓迫岩漿氣形成新的油珠,最終在一次次循環過程中,漸漸就形成了油藏,這個過程有點類似於降雨生成的過程,只不過降雨是遇冷,而油珠是受熱,但兩者都是在形成與下降之間往復循環,所以無機成油學說認為,石油蘊藏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同樣,石油無機成油學說也對中東石油豐富做了解釋,其認為中東石油富集且成分極為相似,正是因為有著統一的裂縫來源,否則波斯灣周邊不會出現海相油田與陸相油田並存的現象。當然了,無機成油學說也存在無法解釋的地方,比如前面所說的地球99%以上的油田都是在沉積岩中發現的,這一點與無機成油學說所認為的裂縫不相匹配。另外,石油中還含有大量的生物成分證據,如果成油過程中沒有生物加入,那就無法解釋這些生物成分的來源。
最為重要的是,石油形成以後,無法在高溫環境中保持穩定,更不可能與高熱岩漿氣並存,所以支持石油無機成油學說的人始終佔少數。最後,不管是有機學說,還是無機學說,都認為石油蘊藏量,會因為儲油層的岩石結構不同而不同,因為石油最初形成時均勻的分散在岩層孔隙當中,就像充滿水的海綿一樣,是在地球超壓、構造應力等綜合作用下,才逐漸流動匯集到一起,所以才最終呈現出地球石油分布極度不均勻的現象。
❾ 石油是什麼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具體看網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