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蒙古國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如何希望得到有關資料,謝~
蒙古草原遼闊,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有銅、鉬、金、銀、鈾、鉛、鋅、鐵和煤等80多種礦產,其中煤蘊藏量約500-1520億噸,螢石蘊藏量約800萬噸、鐵20億噸、磷2億噸、銅800萬噸、鉬24萬噸、鋅6萬噸、金3000噸、銀7000噸、石油15億桶。額爾登特銅鉬礦已列入世界十大銅鉬礦之一,居亞洲之首。森林面積為1830萬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為8. 2%,木材蓄積量為12億立方米。水蘊藏量為60億立方米。畜牧業是傳統的經濟部門,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以輕工、食品、采礦和燃料動力工業為主。主要旅遊點有哈爾和林古都、庫蘇古爾湖、特列爾吉旅遊渡假勝地、南戈壁、東戈壁和阿爾泰狩獵區等。出口產品主要有銅鉬精礦,羊毛、山羊絨、皮張、地毯和其他畜產品等;進口商品主要有機器設備、燃料油和日用品等。
中國公司獨攬外資石油
目前在蒙古礦業領域投資的中國公司有近30家。在談到蒙古的礦產資源時,中國冶金地質勘察工程總局山東局蒙古「正元」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郝獻晟認為,蒙古在有色金屬方面小而富的地表礦較多,單就開採的角度來看,前景還是看好的。
中蒙之間最大的合資項目是位於蒙古蘇赫巴托省的圖木爾廷敖包鋅礦,此礦由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興建。該公司駐蒙古總代表古爾班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介紹,圖木爾廷敖包鋅礦計劃投資為3800萬美元,開采年限為27年,預計年創利1800萬-2000萬美元。
此間媒體曾報道,蒙古的石油儲量為60億桶。 今年4月1日以前,有兩家外國石油公司在蒙古勘探和開採石油,一家是上述SOCO公司,另一家是中國石化集團勝利油田東勝公司。去年蒙古的原油產量為3萬噸左右,其中,SOCO公司開采2萬噸,中國東勝公司開采近1萬噸。東勝石油(蒙古)有限公司經理王春田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介紹,東勝公司在未來的2-3年之後,可實現年產原油10萬噸。在近兩年蒙古國政府評定的最佳外國投資企業中,東勝石油(蒙古)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現在,在蒙古石油領域的兩家外國公司均是中國公司。
不要迷信資料
「國內有人過來向當地一個老華僑買了個許可證。到礦區挖出老華僑事先埋在那裡的金礦石回國化驗,就花了幾百萬買下了。結果全賠了。」這是記者在蒙古聽說的一個真實故事。到蒙古從事資源開發必須清楚,風險和機遇並存。
第一、找礦難。蒙古的許多礦沒有詳細的勘探資料,因為由前蘇聯專家勘探的一些礦的詳細資料都保存在俄羅斯。而礦主提供的資料往往不全且有水分。
第二、缺水。蒙古屬於貧水的國家。即使有礦,但沒有水,礦也無法開採的。特別是,有些礦區的水文資料是30-40年以前的,而這些年來,地下水大量減少。原有的水文資料已經失效。
第三、基礎設施差。蒙古的鐵路運力十分有限,所以,對於開采低附加值的礦種,假如礦石開出來運不出去,還不如不開。
第四、政策和人為因素。從礦山管理部門申請到勘探或開采許可證也不一定能夠順利進行勘探或開采。因為根據相關規定,蒙古各省有權隨時將轄區內的任何區域作為「特殊用地」加以保護。
蒙古國邀請中國聯合開發蒙古境內石油
據鳳凰衛視7月7日報道,正在北京訪問的蒙古總統巴嘎班迪7月6日透露,蒙古政府已邀請中國聯合開發其境內的石油資源,同時亦向北京尋求財政援助,後者則同意提供一筆人民幣5000萬元的援助。
巴嘎班迪說,他前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之後,代表團中的政府部門主要有關官員,便向中方表達了希望中國協助蒙古開發自然資源的願望,包括中國亟需的石油,但他沒有透露任何細節。
冷戰年代蒙古在前蘇聯的控制下,與中國的關系一直比較緊張,直到1990年實行政治和經濟改革之後才迅速改善。如今中國是蒙古的最大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去年雙邊貿易達四億四千萬美元,比2002年增長兩成一。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能源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中央政府在加快開發近海大陸架石油的同時,近年來四齣尋求新的原油來源,尤其是俄羅斯和蒙古這樣的鄰國,因為陸路輸送原油要比海運安全。
國家主席胡錦濤前日會見巴嘎班迪時強調:「中蒙兩國在能源勘探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應該優先發展。」雙方還討論了蒙古向中國出口煤炭及在金融、鐵礦開采和旅遊的合作。
② 呼倫貝爾石油儲量
1億多噸,海拉爾盆地總面積達7.96萬平方公里,一半在我國內蒙古呼倫貝爾境內,一半在蒙古國塔木察格;它是拉張型斷陷地質構造,油藏分布豐富而復雜,被一些石油地質專家形容為「一個摔碎的盤子,又被人踢了幾腳」。經過大慶人19年的艱苦勘探,僅有4口井發現工業油流,因而幾度陷入困境。在呼倫貝爾油田開發建設5周年之際,記者走進了這個盆地與草原聯手捧出的石油「明珠」。
③ 為什麼石油一般都在沙漠地區和國家阿是巧合么原始森林沼澤大草原地區似乎沒石油阿
石油又稱原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化石燃料。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按照這個理論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范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雖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為四至六千米。由於石油形成後還會滲透到其它岩層中去,因此實際的油田可能要淺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個條件:豐富的源岩,滲透通道和一個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層構造。
④ 大慶油田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處在貧油的警戒線上,1955年天然石油年產量不足50萬噸,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一些世界先進的石油勘探開發技術中國還沒有掌握,極為短缺的石油供給艱難地支撐著剛剛建立的新中國,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國防儲備等方方面面都干癟著血管焦急地等待石油,嚴重的「缺血症」已經危機到了共和國的前程。
就在這個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新中國培養出的第一批地質和石油勘探者在松嫩草原上發現了特大型油田。1958年,地質部和石油部在李四光的地質理論指導下,把石油勘探重點轉移到被外國專家判定為「無原油」的東部地區,在東北、華北等幾個大盆地展開了區域勘探。1959年9月6日,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岩中發現工業性油流,這是中國石油地質工作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時值國慶10周年,這塊油田因此命名為「大慶」。1959年的9月26日,松基三井噴湧出的第一股黑色的油流,庄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貧油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1959年大慶油田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石油工業的面貌,1965年我國結束了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實現了自給。在60—70年代,勝利、遼河、長慶、華北等油氣田的相繼發現和開發使全國原油產量迅速增長,1978年產量突破1億噸大關,從此我國跨人了世界產油大國的行列。
⑤ 請問大家目前西藏有多少油田
(1)大慶油田。位於黑龍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地處松遼拗陷帶中心部位,油氣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在油田外圍又發現新的油氣資源。1959年9月26日當地第3號鑽井噴油,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前夕,因此命名為大慶油田。油田面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探明可采儲量10.8億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大油田之一。1976年以來,原油年產量均在5000萬噸以上,約佔全國原油產量的一半,居全國之首。1995年產原油5600萬噸,天然氣22.9億立方米。十多年裡連續穩產高產,這在世界石油史上是罕見的。所產原油除就地加工外,通過大慶—鐵嶺—秦皇島—北京、大慶—鐵嶺—大連兩條輸油管和鐵路網,運往東北、華北及全國許多大煉油廠、石化企業加工利用,並有部分通過秦皇島和大連港出口。
(2)勝利油田。在山東省黃河入海口東營市。是僅次於大慶油田的我國第二大油田,探明可采儲量7億噸。1995年生產原油3000萬噸,天然氣12.85億立方米。原油一部分在淄博市加工,大部分通過魯寧輸油管運往南京及長江沿岸城市加工。部分通過輸油管直達青島市黃島油港外運出口。
(3)華北油田。在河北省中部,又稱任丘油田,是首次在元古代震旦系地層發現的大油田。1995年原油產量達466萬噸,有輸油管通往北京、滄州。
(4)大港油田。勘察范圍包括天津和河北滄州、唐山地區瀕臨渤海地帶的陸地、海灘和極淺海(0~0.5米)。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85億噸,1995年年產原油430萬噸。
(5)中原油田。在河南省濮陽和山東省東明等12個縣市間,又名東濮油田。面積約5000平方千米,油氣富集,儲量大,1979年投產,1995年年產石油410萬噸。
(6)遼河油田。在遼寧省遼河下游的大型油氣田。面積174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三大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1552萬噸,天然氣17.51億立方米。供應以沈陽為中心的遼中工業區。
(7)吉林油田。原名扶余油田,在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原名扶余市)。1995年年產340萬噸,是東北地區重要原油生產基地。
(8)克拉瑪依油田。在北疆准噶爾盆地西緣的戈壁荒原上。「克拉」意為黑,「瑪依」意為油,因產石油而得名。1955年發現,1956年開始油田建設。沉積層厚達13000米,含油麵積大、儲油構造多、油質好,為我國內陸大油田之一。新疆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790萬噸左右,建有煉油廠,輸油管已通烏魯木齊,大量原油通過蘭新鐵路東運蘭州加工利用。
(9)冷湖油田。在青海省柴達木盆地西北緣,又稱青海油田。地質上屬新生代凹陷,多儲油構造,面積大、油層多、埋藏淺。1959年發現,1995年年產原油121萬噸,石油產品供應青海及西藏地區需要。
(10)玉門油田。在河西走廊西部的石油河畔,位處祁連山北麓的老君廟油田,又名玉門油礦,1939年始建玉門油礦局,是我國最早的石油工業基地。1995年年產原油40萬噸,所產原油大量東運至蘭州等地加工。
(11)南陽油田。在河南省南陽盆地,又稱河南油田,1977年開發,1995年年產191萬噸。
(12)塔里木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253萬噸。
(13)吐哈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
(14)長慶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
(15)江蘇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101萬噸。
(16)江漢油田。1995年年產原油85萬噸。
(17)延長油田。 1995年年產原油73萬噸。
⑥ 撒哈拉沙漠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有石油嗎
塔克拉瑪干有豐富的石油而撒哈拉沙漠地區目前只在他的別邊發現有油田。
油田的形成與現在的條件無關,只與地質時期的情況有關,特別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條件有關。撒哈拉地區中生代有大方為的海侵,有形成石油的沉積條件,到底有無,還要看他的埋藏條件而定。
⑦ 草原上有石油嗎
草原上有石油,內蒙古北部(比如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就有很大的石油礦,開采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尤其蒙古國和俄羅斯的大草原底下藏著大量的未開採石油哦。
⑧ 蒙古國都有哪些礦產資源
蒙古國已發現和確定擁有80多種礦產,建有800多個礦區和8000多個采礦點,主要蘊含鐵、銅、鉬、煤、鋅、金、鉛、鎢、石油、油頁岩等資源。
其中,銅礦儲量20多億噸,黃金儲量達3400噸,煤礦儲量達3000億噸,石油儲量達80億桶,鐵礦儲量為20億噸,螢石礦床儲量2800萬噸,磷礦儲量2億噸,鉬礦儲量24萬噸,鋅礦儲量6萬噸,銀礦儲量7000噸等(以上資料,截至於2012年)。
蒙古國地質結構復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
(8)草原下有什麼石油擴展閱讀:
蒙古國生物資源:
蒙古國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亞針葉林和南部的中亞草原、荒漠組成。高等種子植物有103科596屬2251種,苔蘚植物有40科119屬293種,地衣植物有30科70屬570種,蘑菇有12科34屬218種,葯用植物有52科154屬574種。
其中,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爾金斯基茅草、戈爾嘎諾夫旋花、格魯保夫針葉棘豆、胡楊、山川柳、沙棗、菖蒲、芨芨草、看麥娘等。
蒙古國野生動物約有60種哺乳類,50多種魚類,90種鳥類。主要有旱獺、野驢、野馬、角鹿、戈壁熊、野駱駝、羚羊、野山羊、母盤羊、黑尾黃羊、麝、豹、海狸、水獺、貂、密鼠、鷲、鴻、鵜鶘、雪雞、野雞、皂雕、貓頭鷹、梟、啄木鳥(以上資料,截至於2012年)。
⑨ 蒙古(外蒙)大草原有沒有石油呀
基本上沒有,所以蒙古的牧業很發達,如果有石油的話,蒙古就會成為發達國家了,但事實是蒙古很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