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2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總量是多少
俄羅斯2012年出口石油大概2億余噸,其中
荷蘭,所佔比重為25%,義大利,所佔比重為11%,中國所佔比重為9%,波蘭的比重為8%,德國為6%。
2012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的石油總量大概為2千萬噸。
『貳』 2700億中俄石油大單 4000億天然氣大單 怎麼辦
沒怎麼辦,損失已經不可避免,現在是趕緊要想辦法修改合同進行止損,居然還有白痴叫囂要補貼俄羅斯。
『叄』 中俄石油大單為啥用歐元結算歐元也將加入去美元化陣營
中俄能源大單交易,即將採用歐元結算 ,以實際行動為歐洲站台,等於聯手送了歐洲一份大禮,讓歐元和美元在國際結算體繫上硬扛, 打響了瓦解美元霸權的一槍 ,可謂神來之筆。
在國際能源交易市場上,有了歐元-石油結算體系,對於美元-石油結算體系,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中俄都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等於是和歐盟聯手了,或將吸引中東石油大戶和其他需要石油、天然氣的客戶,也跟風採用歐元-石油結算體系。
全球能源交易市場,採用歐元-石油結算體系的多了,相應地採用美元-石油結算體系的就少了,將呈現出 歐元上升 、 美元下降 的態勢,則美元霸權就將逐漸衰竭,過程盡管是緩慢的,卻是一個發展趨勢,美國想擋都擋不住。
網上看到有一個說法,中俄的這一個能源大單採用的支付貨幣是歐元。這事兒引起了一些人想不通。中俄雙方的能源合作不用美元支付,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為什麼不用本幣支付?用人民幣,用盧布都可以呀。幹嘛非要用歐元來支付呢。
看到自媒體上有不少的解釋,基本的意思是中俄在挖美國的牆角。「石油美元」是美元霸權的基礎,而中俄兩國從自己做起,在做石油交易的時候不再使用美元。這個頭開了之後,如果發展下去,石油交易或者更大范圍講能源交易當中使用美元的越來越少。當到達一個質變點時,美元霸權就會發生松動甚至崩潰。但是對於一般的能源輸出國而言,不用美元結算,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敢不敢的問題。因為美國一直在用它的軍事霸權維護著它的「石油美元」和美元霸權。所以這事兒要想開個頭,要想打個樣,必須從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開始。
中俄之間的能源交易摒棄美元,美國除了唧唧歪歪,恐怕連個屁也不敢放。畢竟使用軍事手段脅迫中國或者俄羅斯在能源交易當中使用美元,這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用美元交易,卻使用歐元交易,就讓許多人講不通了。人民幣將來不是能夠替代美元成為世界貨幣嗎?這事兒為什麼不從現在做起?中俄能源大單不用美元交易,為什麼不用人民幣?哪怕用盧布也說得過去啊。於是有人在解釋,這是中國和俄羅斯玩的一個小手段,小「陰謀」。通過這樣的一個操作,可以產生割裂美國和歐盟的聯盟關系的作用。畢竟歐盟早就有想法,希望把歐元做成世界貨幣。在這個過程當中一直受到美國的打壓,甚至有觀點說美國為了打壓歐元不惜挑起科索沃戰爭。現在中俄的能源貿易用歐元結算,歐盟很重肯定是心中暗喜,而美國心頭不爽。但要制裁,你制裁誰呢?制裁歐盟嗎?
這兩天中俄合作又有了新的成果,雙方簽訂了100億美金的石油天然氣大單,但是是中國網友不能理解的是,雙方簽訂大單不是用,美元支付也不是用人民幣支付,而是用歐元支付,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中有什麼奧秘?仔細一想,不禁為我們國家的政治智慧拍手叫好。實現了一箭三雕。第一箭,進一步保障了中國的能源安全,保障了俄羅斯的經濟安全。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能源第一大進口國,然而,我們的能源安全卻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原因是我們的能源大部分來自於中東,然而世界重要的能源通道都被美軍所控制,尤其是老美在新加坡的駐軍,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如果情況有變,隨時對我們的能量通道進行重大威脅,甚至切斷我們在馬六甲海峽的能源通道。第二個就是俄羅斯近年來被美國和西方進行制裁,經濟一落千丈,復甦乏力。所以中俄雙方簽訂的100億美金的能源大單,既保障了我們的能源安全,又對俄羅斯的經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箭,扶持歐元,分化瓦解西方陣營,大家都知道,歐美雖然表面上是聯盟關系,他們也不是鐵板一塊,甚至於矛盾重重,尤其是歐元對美元的挑戰,一直使美國如鯁在喉,欲之死地而後快,歐元剛剛誕生的時候,一度超過美元比美元更加堅挺,這時候,美國就發動了南聯盟戰爭,目的就是在歐洲製造混亂,打擊歐元,其結果是,美國實現了他的目標,歐元遭到沉重打擊,遠遠被美元甩在身後,但是去年歐元又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結算貨幣,這又使是美國坐不住了,所以千方百計鼓動烏克蘭戰爭,其根本目的就是又想在歐洲製造戰爭,混亂,打擊歐元,這時候,我們中俄貿易大單採用歐元結算,既能扶持歐元,贏得歐洲好感,又能分化美歐關系。第三箭,加速去美元化,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和世界混亂的根源就是美元霸權,所以去美元化是世界很多國家的意願,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去美元化,成了我們兩個國家的戰略,那麼有的網友就會問了,中俄貿易為什麼不採用人民幣呢?大家都知道,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更何況我們還不能完全放開金融,人民幣還不能實現自由兌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俄兩國能源貿易非得用人民幣結算的話,不但得罪美國,歐洲也可能不太樂見,更何況僅憑中俄的這一次能源大單,對我們人民幣國際化的幫助也不是很大,基於這種情況,我們用歐元結算,既保證了我們的能源安全,又扶持了歐元,又打擊了美元,正所謂一箭三雕。
以上綜合網路資源報道
『肆』 俄羅斯的石油(超過1500萬噸)是怎樣運到中國的
俄羅斯石油通過油管輸入中國。
綜合新華社電 2011年1月1日5時48分,中俄原油管道投入運行,俄羅斯的原油開始進入中方境內位於漠河縣興安鎮的首站儲油罐內,標志著中國東北方向的原油進口戰略要道貫通,每年1500萬噸、期限20年的中俄原油管道輸油合同開始履行。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羅斯遠東原油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穿越中國邊境,止於大慶末站,管道全長近1000公里,設計年輸油量1500萬噸,最大年輸油量3000萬噸。
『伍』 中俄石油大單是怎麼回事
「中俄、石油、合作協議」,在近日的全球媒體上沒有什麼詞彙能比這些詞彙出現頻率更高、更吸引人們的眼球了。
二月十七日,中俄簽署了兩國間有史以來最大的能源合作協議:俄羅斯承諾未來二十年向中國提供三億噸石油,以換取中國向俄兩家石油公司提供二百五十億美元的貸款。該消息一經發布,世界各國媒體就此事件迅速展開熱評。
石油大單令世界羨慕
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石油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面對日益加劇的資源爭奪戰,面對嚴峻的伊拉克形勢及其對世界石油市場可能產生的後果,中國和俄羅斯都在構築自身的多元化油氣戰略。與俄羅斯加強油氣方面的合作,是中國油氣戰略中的重要環節,也是俄羅斯的利益需要。這種雙贏戰略顯然令西方羨慕。
美聯社十七日的報道稱,俄羅斯和中國今天在北京簽署了一項價值二百五十億美元的大型能源協議。由此,中國將可確保未來二十年裡來自莫斯科的石油供給。作為回報,俄羅斯獲得了急需的貸款。
報道引述某石油問題分析家的觀點說:「這項協議對俄羅斯石油公司來說至關重要。該協議讓一些企業如釋重負。在融資問題上
他們所面臨的選擇曾十分有限。」
也有媒體報道說,在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俄羅斯尋求擴大其在東亞市場的影響力之際,該國同意向中國提供二十年的石油,作為回報,中國將向其提供二百五十億美元貸款。
俄羅斯目前正尋求通過修建輸油管道、准許運輸液化天然氣、主辦二0一二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等來擴大其在東亞的影響。
西方擔憂肥水東流
當中俄簽署石油大單後,西方媒體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某些報道明顯流露出對中俄能源合作或將沖擊西方利益表示擔憂的情緒。
《參考消息》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說,位於莫斯科的烏拉爾西伯利亞投資銀行首席策略師克里斯·威弗指出,如果不減少對西方的出口,俄羅斯現在無法向中國輸送那麼多石油。
對此,有分析人士警告,由於俄羅斯今年面臨石油產量不斷下降的問題,俄羅斯可能不得不把原本輸往西方的原油轉移給中國。
報道還說,該協議緩解了俄羅斯兩大國營能源巨頭的融資需求,並使中國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獲得了重要且有保障的石油供應來推動經濟增長。
『陸』 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概況
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豐富,主要蘊藏在遠東薩哈林州附近海域的大陸架上。有關報道說,目前在俄羅斯已探明的陸地油氣田中,75%已經處於開發階段,資源的開發程度接近50%。為增強石油天然氣工業發展後勁,俄羅斯政府開始把目光投向本國的沿海大陸架。俄羅斯政府最新制定的大陸架油氣資源開發戰略顯示,到2010年俄沿海大陸架原油和天然氣開采量將分別達到每年1000萬噸和300億立方米;到2020年,將分別增加到每年9500萬噸和3200億立方米。俄羅斯自然資源部指出,到2020年,俄羅斯准備吸引700億~1100億美元資金(主要是外資)用於開發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俄聯邦財政的相關撥款也將達到350億盧布(1美元約合28盧布)。預計到2020年,開發大陸架油氣資源給俄聯邦財政帶來的總收入將達到1000億~1300億美元。
薩哈林海域中大陸架的油氣資源大部分蘊藏在水深100米以內的大陸架里。薩哈林大陸架的海水較淺,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約為12萬平方千米。西北部的薩哈林灣同阿穆爾河三角洲之間水深不到150米,東北部水域100米等深度距岸35千米,東海岸中部的內斯基灣100米等深度距岸60千米,南部阿尼瓦灣水深不到100米,西部韃靼灣水深由南向北,從200米遞減到50米以下。大陸架油氣預測儲量在水深200米范圍內,0~50米內的佔26%,50~100米內的佔33%,100~200米的佔41%。
遠東鄰海大陸架石油勘探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首先對鄂霍次克海北部和韃靼海峽進行了勘探,掌握了第一批海底地質資料。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蘇聯黨和政府曾試圖開發和利用遠東地區的油氣資源,加大了油氣資源勘探規模。首次勘探作業是在薩哈林州鄰海大陸架約2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進行的,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為10億噸和1.2萬億立方米。從1974年起,蘇聯採用地震波探測方法,對40萬延長千米的海域進行了油氣資源勘探,重點是薩哈林海洋大陸架21萬延長千米的范圍。這次探查的重要成果是在阿納得爾灣探明了17個有開發前景的礦區。1977~1992年的海上勘探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在薩哈林州鄰海大陸架共發現了8個大油氣區:恰沃、尤斯科耶、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阿爾庫通-達吉等,其中6個為大型油氣田,此後均列入薩哈林1~6號油氣開發項目中。
到2000年,海上勘探工作已經涉及了該地區所有海洋大陸架。共鑽深井74個,其中除兩個在馬加丹州鄰海,其餘均在薩哈林海域。薩哈林州現已發現62個陸上油氣產地和9個大陸架油氣產地。大陸架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的東北部。見表3-4。
表3-4 1999年薩哈林大陸架主要油氣資源開采儲量
資料來源:Б.Г.薩涅耶夫.俄羅斯亞洲地區和東北亞國家間的能源合作前提條件與可能的方向.21世紀中俄區域合作展望(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國際會議論文集),2001:258
目前俄羅斯政府正在開發的薩哈林大陸架油氣項目共有6個,即薩哈林1~6號。
(1)薩哈林1號項目(2000~2005年完成)。該開發區包括奧多普杜海域的油氣田、恰沃海域的油氣田和阿爾庫通達吉海域的油氣田。按目前的勘探結果,可采儲量為原油2.9億噸,凝析油3300萬噸,天然氣4250億立方米。預計高峰期年產原油2410萬噸,天然氣197億立方米。
該方案於1996年6月開始實施,第一階段的全面勘探工作已完成。參加該方案的有兩家俄羅斯石油公司、一家日本公司(Sodeco)和美國埃克森公司(Exxon)。這4家公司組成了一個國際投資集團,俄方佔40%的股份(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俄羅斯)佔23%,俄羅斯石油公司佔17%),美、日各佔30%,共投資150億美元。由於財團內俄羅斯的兩家公司無力承擔投資責任,工程曾因此而一度停頓。為推動工程的進展,兩家俄羅斯公司只好忍痛出讓本公司的股份換取貸款,以解決投資困難。印度ONGC公司於2001年2月與俄羅斯公司簽訂協議,購買了原屬於俄羅斯公司的薩哈林1號工程20%的股份,為此它需支付20億美元,替俄羅斯公司支付工程投資款。俄羅斯公司則按LIBOR加3%的利率償還印方的墊款。目前薩哈林1號工程財團各方及其股份為:Exxon(美國)佔30%,Sodeco(日本)佔30%,ONGC(印度)佔20%,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俄羅斯)佔11.5%,俄羅斯石油公司佔8.5%。
該項目基建投資127億美元。油氣田的開采期預計為33年,投資集團的利潤率預計為16%。投資集團除按租賃協議繳納租金外,還須按產品分割協議法把15%的產品交給俄聯邦和薩哈林州財政。該方案計劃收入1650億美元,純利潤可達420億美元。2002年薩哈林1號工程的投資額為7億美元。
2005年10月薩哈林1號項目開始產油。
(2)薩哈林2號項目(2010~2015年完成)。開發區包括整個尤斯科耶油氣田和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油氣田。可供開採的石油為9600萬噸,天然氣凝析油為3700萬噸,天然氣為4600億立方米。
該方案由5家外國公司組成的投資集團參與實施,其中日方兩家(三菱、三井)佔30%的股份,美方兩家(麥克德蒙特和馬拉松)佔50%,英國與荷蘭聯合組建的羅亞爾達奇公司佔20%。投資總額為100億美元。方案已於1996年6月開始實施。薩哈林2號項目中70%的承包工程由俄公司完成。俄大型企業還要參與石油的深加工。該方案可帶來250億美元的純利潤。投資方案規定除繳納租金以外,還要把10%的產品繳給俄聯邦和薩哈林州,其餘90%的產品按比例在投資方之間分配。
薩哈林2號項目1999年如期產油,2000年生產油井達12個,日產9萬桶,約12300噸。1999年生產的原油除向俄聯邦和薩哈林州繳納10%的產品以外,大部分由日本轉賣給韓國。2001年薩哈林2號項目產油200萬噸,2003年產油500萬噸。
薩哈林2號項目也已形成生產規模。包括一個油田(1.4億噸)、一個氣田(4080億立方米)和一座年處理96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凈化廠,由殼牌石油公司擔當作業者。近幾年來該項目已產生效益,並向日本出口了一定數量的油氣。
(3)薩哈林3號項目。薩哈林3號項目開發區域在東奧多普杜海大陸架,包括東奧多普杜、阿亞升和基靈斯克三個油氣田,總面積2.04萬平方千米。石油和天然氣評估儲量分別為1.37億噸和1450億立方米。地質勘探資料表明,這一海域僅南基靈斯克海域石油儲量可高達4.5億噸,天然氣7200億立方米。
薩哈林3號項目共投資約240億美元。俄方佔33.3%的股份,美方佔66.7%的股份。目前,已有三家美國公司(埃克森、美孚、德士古)就三處油氣田的開發與俄羅斯簽訂了租讓合同,但尚未開始實際開發。其中美孚和德士古公司擁有一個區塊的開發許可證,項目投資70億~110億美元;埃克森擁有兩個區塊開發許可證,預計投資130億美元。在油氣田開始商業運營前,工程的所有投資由美方公司承擔。
2005年7月1日,我國的中石化與中石油分別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一號議定書》和《長期合作協議》。在《一號議定書》中,中石化與俄石油公司商定共同出資成立一家石油公司,負責在薩哈林3號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在新合資公司中,中俄雙方的股權比例暫定為30∶70,未來將引入新的投資者,但中方擁有30%的股權比例將不會因此發生改變。根據計劃,新公司將在2006年開鑿第一口探井,待形成生產規模後,中方將以「份額油」的形式獲取收益。中俄雙方進行先期勘探作業的維寧油氣區塊位於薩哈林島東部,該區塊預期儲量為石油1.14億噸,天然氣3150億立方米。
(4)薩哈林4號項目。薩哈林4號項目包括烏茲洛耶、阿斯特拉哈諾夫卡油氣區、涅克拉索夫卡和科連杜灣油氣田。這一海域石油評估和潛在儲量分別為1.05億噸和1.15億噸,天然氣則分別為4400億立方米和4500億立方米。俄羅斯石油公司、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和美國阿科公司組成財團承建該工程,三家公司所佔股份分別為25.5%、25.5%和49%。美國阿科公司參與了薩哈林4號項目一個區塊的勘探開發,項目價值26億美元,該項目目前還處於勘探階段,前期的勘探費用全部由阿科公司承擔。
(5)薩哈林5號項目。薩哈林5號項目包括奧哈、埃哈比和東埃哈比油氣田。該項目的預測原油可采儲量為6億噸,天然氣6000億立方米,2010年正式進行工業開采。俄羅斯石油公司、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和英國BP公司組成財團承建該工程,三家公司所佔股份分別為25.5%、25.5%和49%。BP公司承擔全部的勘探費用。該項目石油最高年產量達3550萬噸,天然氣為342億立方米。
(6)薩哈林6號項目。薩哈林6號項目包括奧克魯日諾耶油氣區,石油和天然氣前景儲量分別為1.5億噸和2000億立方米。
『柒』 俄羅斯石油出口量是多少
俄羅斯石油日出口量可達每日700萬桶,是除了石油王國沙烏地阿拉伯之外的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其原油出口佔全球原油市場的11.3%,占歐盟原油市場的27%。3月7日,歐佩克組織官員會見了美國原油公司的高層,他表示俄羅斯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代替俄羅斯每日出口700萬桶原油。俄羅斯的原油出口受阻,這確實影響到了原油市場的供給,也影響到了市場原油的價格。如果美歐真的對俄能源出口進行限制,原油價格很有可能繼續上漲到200美元/桶。
俄羅斯的自然資源
俄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其擁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儲備和含有約世界25%的淡水的湖泊。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
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佔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首位。水力資源豐富,總徑流量是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眾多河流上建立的水電站是俄羅斯的主要電力來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俄羅斯
『捌』 1991年到2000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量分別為多少
1992年後,中俄石油貿易開始有起色,主要是中國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開始增長。從表1可以看出,1992~1999年,除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外,中國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基本上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中國從俄羅斯石油進口主要是成品油的進口,年均進口量為151.8萬噸,年均成交額達1.9億美元。從俄羅斯進口原油雖然總的增長速度很快,從1992年不足1萬噸飆升到1999年的572萬噸,年平均增長8萬噸,但原油進口量占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份額最高的1999年也只不過是21%左右。
1991年到2000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量的具體數據如下圖:
『玖』 中俄再簽8000億大單,為何卻採用歐元支付
自2021年以來,中國成為了全球液化天然氣第一進口國,一舉超越日本,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還在不斷騰飛。
簽署大單
其實,中俄這幾年的合作都在執行本幣結算,人民幣的結算比例已經增長17%,但大型貿易合作還是會採用歐元或者美元結算,至於外界強行分析,中俄此舉是為了推動「去美元化」的進程,倒顯得有點捕風捉影了。不過,我們也期盼未來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會更強,徹底實現自由兌換。
『拾』 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石油是117美元嗎
回答:差不多是200美元一桶,
中國將向俄羅斯提供200億到250億美元的貸款,中國則可以在未來20年中獲得來自俄羅斯的3億噸原油。路透社認為,中俄之間的長期石油協議拖延已久。中國通過協議獲得的3億噸石油約占其年需求量的4%,協議同時也可以幫助解決俄國公司的眼下的財政危機。消息人士稱,如果協議達成,俄羅斯石油公司將獲得3/5資金,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將得到其餘2/5.俄羅斯石油公司目前拒絕對此發表評論。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定於28日與中石油簽署協議,為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國支線建設放行。這條耗資超150億美元的管道日輸油量約為60萬桶,需要在明年底之前完工。法媒稱中俄簽署西伯利亞石油管線協議報道說,這條管線將從在建的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線主幹線一直延伸到中國邊境,預計每年可向中國輸送1500萬噸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