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洛克菲勒為什麼選石油
擴展閱讀
開封吸塑產品多少錢 2025-08-04 20:23:40
10美元石油多少錢一噸 2025-08-04 20:06:11

洛克菲勒為什麼選石油

發布時間: 2023-01-07 04:14:36

❶ 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身價超過比爾蓋茨三倍,他是怎樣做到的呢

全名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他是美國的第一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的標准石油公司煉的油佔全美的95%,還控制了美國的一些主要鐵路干線。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美國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美國最著名企業家,也是美國最偉大的慈善家。

後來洛克菲勒財團和花旗銀行、大通一曼哈頓銀行等四家美國銀行以及三家保險公司組成美國七大金融核心機構,這七大機構控制美國銀行資產的12%和保險業資產的26%。洛克菲勒財團向美國各個領域蔓延,甚至能影響和左右美國的政治,是非常厲害的。

❷ 約翰·洛克菲勒是怎樣成為石油大亨的

約翰·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出生,1937年5月23日,98歲的洛克菲勒在他的奧爾蒙德海灘別墅里去世。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哈得遜河畔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人們對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只不過是極具野心、惟利是圖的企業家,也有人恭維他是個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樣,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10億富翁,作為石油巨子,他在相當一段時期控制著全美國的石油資源,並創建了托拉斯企業制度,在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洛克菲勒14歲那年,在克利夫蘭中心中學上學。放學後,他常到碼頭上閑逛,看商人做買賣。有一天,他遇到一個同學,兩人邊走邊聊起來。那個同學問:「約翰,你長大後想干什麼?」年輕的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說:「我要成為一個有10萬美元的人,我准會成功的。」

中學畢業後,洛克菲勒便決定放棄升大學,到商界謀生。為了尋找工作,他在克利夫蘭的街上跑了幾個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個前程遠大的職業。他的眼光頗高。他後來回憶道:「我上鐵路公司、上銀行、上批發商那兒去找工作,小鋪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1855年9月的一天,他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從此,這個日子就成了他個人日歷中的喜慶紀念日,他把它作為第二個生日來慶祝。「就在那兒,我開始了學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資是4美元。」他追憶道。

他工作勤勤懇懇,不久就養成了對數字的好眼光。他除了記好賬外,還為商行的經營出主意。有一次,商行買入一批大理石,打開包裝後竟發現高價購進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闆沮喪而又無計可施。這時,頭腦靈活的洛克菲勒建議把責任推到負責運貨的3家運輸公司頭上,向這3家公司分別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這個絕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賠款比原來高出兩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筆「飛」來的橫財。洛克菲勒這種天生的經商才能頗得老闆賞識,很快給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掙得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對這家商行的貢獻遠不止此,因此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結果遭到拒絕。洛克菲勒斷然決定離開這家商行,自闖天下。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石油以後,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中一樣擁向採油區。一時間,賓夕法尼亞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產量飛速上升。洛克菲勒也加入淘金隊伍,並成為一名經紀商。

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以便獲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經過幾日的長途跋涉,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凌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這種狀況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喪,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他看到了盲目開采背後潛在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匯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做實地考察。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做詳細的筆記。而他自己則惜字如金,絕不透露什麼想法。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蘭。他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為那裡的油井已有72座,日產1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這是盲目開採的必然結果。他告誡說,要想創一番事業,必須學會等待,耐心等待是制勝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鋒的賺不到錢。」由於瘋狂地鑽油,導致油價一跌再跌,每桶原油從當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鑽油先鋒一個個敗下陣來。

3年後,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卻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與克拉克共同投資,與一個在煉油廠工作的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設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採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迅速發展。

這時,洛克菲勒雖然才20出頭,但做生意已頗為老練。他欣賞那些得冠軍的馬拉松選手的策略,即讓別人打頭陣,瞅准時機給他一個出其不意,後來居上才最明智。他在耐心等待,冷靜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手大幹了。

1870年初,以洛克菲勒為首的標准石油公司正式成立。隨後,洛克菲勒控制了石油的價格和石油運輸價格,開始實行無情的壟斷。而這一切對眾多的中小業主來說,無疑是飛來橫禍。

面對死亡的威脅,不甘被吞並的中小業主奮起抗爭。他們在年僅24歲的亞吉波多的領導下,組織了生產者聯盟,以武力封鎖原油產地,暫時停止了石油生產和輸出。因為南方石油公司的12家大企業都是以煉油為主的公司,生產者聯盟試圖以斷絕其原油供應為武器,打破洛克菲勒和鐵路公司的壟斷。

中小業主的抗爭得到了輿論界的有力支持。洛克菲勒被輿論界罵得體無完膚。鐵路業巨頭們與石油原產地的中小業主們簽訂了公平公開的運費協定。生產者聯盟取得初步勝利,洛克菲勒的失敗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野心勃勃的洛克菲勒並沒有就此罷休。他認為,只要抓住石油原產地中小業主的弱點,進行反擊,定能分化同盟,反敗為勝。

所以,當亞吉波多領導的生產者同盟一再強調,倘若油價達不到他們所要求的「每桶4元」的生命線,他們絕不解除大封鎖時,洛克菲勒向石油原產地的中小業主拋出了誘餌,他宣布將以每桶4.75美元的價格購買原油。

4.75美元,這個大大高於生產者同盟「生命線」的價格,不費吹灰之力就擊破了亞吉波多苦心組織的武裝封鎖。

同時,洛克菲勒還派出大批采購人員,懷揣現金,深入石油產地,向中小業主收購原油,並散布「好消息」:「標准石油公司每天將以現金收購150叩桶原油,每桶價格4.75美元。」

雖然亞吉波多等人大聲疾呼,拚命勸說:「洛克菲勒是條大蟒蛇,大家千萬不要上當!」但是4.75美元的價格,對於為實行大封鎖已停工40天的各企業來說,實在是「擋不住的誘惑」。

於是,有人背著生產者同盟,悄悄開采原油;接著就有人公開與標准石油公司簽訂合約。生產者同盟名存實亡,大封鎖無法維持下去了,石油原產地的中小業主掀起了向標准石油公司出售原油的熱潮。

為獲取厚利,各公司瘋狂開采,日產量達到5000桶,已嚴重過剩。

兩星期後,洛克菲勒向各中小業主宣布:

「供過於求的狀況已打破歷史上的最高紀錄,對此你們應當承擔責任。我們沒有必要再以每桶4.75美元收購原油,現在我出的價錢是2.5美元,到下星期如果每桶高於2美元,我們就不買了。」

幾句話就打破了中小業主的美好希望,但是,生產者同盟已經解體,石油產量嚴重過剩,他們除了接受洛克菲勒的低價錢外,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呢?

洛克菲勒就這樣奇跡般地反敗為勝了。他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在於他能洞悉對手的弱點,並誘之以利,使對方陣營內部發生分化,終於一舉獲勝。

❸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與他的勵志故事

洛克菲勒年輕的時候曾經一無所有,像當時許多年少無知的人一樣,到處流浪,得過且過。不過,洛克菲勒懷有十分遠大的理想,他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有一筆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財富。

帶著這個偉大的夢想,洛克菲勒來到了距離家鄉很遠的一個偏僻小鎮。在這個小鎮上,洛克菲勒結識了鎮長傑克遜先生。傑克遜先生已經年過五旬,他一直以來都生活在這個雖不繁華但是卻令自己倍感親切的小鎮上。他擔任這個小鎮的鎮長已經很多年了,但是鎮上的人們卻從來沒有想到要選舉新的鎮長。

的確,傑克遜實際上也是擔任鎮長的最佳人選,他性格開朗、為人熱情,而且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地十分善良。無論是當地人,還是來到這個小鎮上的人,只要與傑克遜有過一定的接觸,他們就會深切地感受到傑克遜的熱情和善良,同時也會受到感染。

洛克菲勒住的小旅館就離鎮長傑克遜家不遠。每當洛克菲勒站到旅館旁的大門前向遠方遙望時,他都會看到鎮長家門口的那片長滿各色鮮花的花圃。每次遇到洛克菲勒時,鎮長都會停下忙碌的腳步問這個獨在異鄉的年輕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 當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時,熱情的鎮長夫人總是會十分高興地給予幫助,而且鎮長還會時不時地讓女兒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點心。

在小鎮上住了一段時間仍然感到一無所獲的洛克菲勒決定過幾天就離開這個小鎮了,在離開小鎮之前他要特別感謝鎮長給予他的關照。就在他准備向鎮長告別的前幾天,小鎮迎來了連續幾天的陰雨天氣,洛克菲勒不得不繼續留在這里,同時他也在心裡咒罵著這該死的鬼天氣。

小雨時斷時續,每當雨滴停止的時候,洛克菲勒都會走出旅館大門——實際上洛克菲勒就住在傑克遜家的斜對面,看看鎮長家門前那些經雨露滋潤而倍加嬌艷的花朵。這一天,當他走出旅館大門的時候,他看到鎮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已經把鎮長家門前的花圃踐踏得不成樣子了。

洛克菲勒為此感到氣憤不已,他真為鎮長和這些花朵感到惋惜,於是他站在那裡指責那些路人的行為。可是第二天,路人依舊踩踏鎮長家門前的那片可憐的花朵。第三天,鎮長拿著一袋煤渣和一把鐵鍬來到了泥濘的道路上,他用鐵鍬把袋子里的煤渣一點一點地鋪到了路上。

一開始洛克菲勒對鎮長的行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鎮長為什麼要替這些踐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鋪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鎮長的苦心,原來有了鋪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著花圃走過泥濘的道路了。

洛克菲勒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個小鎮,不過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無所獲的離開了,他帶著鎮長傑克遜告訴自己的一句話從從容容地踏上了追求夢想的道路,那句話就是「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直到成為聞名於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將這句話銘記在心中。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性格自私的人不願意對別人付出任何關愛,所以他們永遠都體會不到來自他人的友情和溫暖。而那些胸襟開闊的人則始終生活在幸福和關愛之中,這些幸福和關愛既來自於別人,也來自於他們自己。

洛克菲勒:一滴智慧出大王

有一位青年在美國某石油公司工作,他所做的工作連小孩都勝任,就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有沒有自動焊接好。石油罐在輸送帶上移動至旋轉台上,焊接劑便自動滴下,沿著蓋子回轉一周,作業就算結束。

他每天如此,反復好幾百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枯燥無味,厭煩極了。他想創業,可又無其他本事。他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劑滴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了。

他想,在這一連串的工作中,有沒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點兒成本?【洛克菲勒勵志故事】

於是,他經過一番研究終於研製出「37滴型焊接機」。但是,利用這種機器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漏油。但他不灰心,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

這次的發明非常完美,公司對他的評價很高。不久便生產出這種機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雖然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5億美元的新利潤。

這位青年就是後來掌握全美製油業95%實權的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

人生的改變總是從小的方面開始的,「改良焊接機」改變了洛克菲勒的人生。

他成功的關鍵在於:他特別注意普通人往往會忽略的平凡小事,能見別人所未見,才能做別人所不能的事。有了這種基礎,企業必定能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變」。

勵志故事:賺錢大亨洛克菲勒的啟示

洛克菲勒如何從一貧如洗的少年崛起為石油業霸主,這段經歷絕對是一段經典的.勵志故事。

100年來,人們將美國鍍金時代第一個10億富翁、強盜大亨的代表人物約翰·D·洛克菲勒刻畫為一個冷酷魔頭,他的形象和內心世界成為了一個謎。所幸,近年來被公開的一份長達1700頁的洛克菲勒自述,使我們能夠走進這位斂財大亨的內心。原來,將自己神秘地隱藏在標准石油公司辦公室中的洛克菲勒是一個生活簡朴、和藹可親的老頭。他一生中最大的奢侈可能就是拋灑在高爾夫球場上的巨額花費,晚年的他太迷戀高爾夫了。這個奇瘦無比的老頭,盡管在商場上扮演冷酷無情的角色,但在私生活中謹守清教徒般的節制習慣。他一生瘋狂斂財,一方面因為他將此看作上帝賦予的使命;也因為他太喜歡金錢了:看到金錢能夠令他的神經高度興奮。

洛克菲勒如何從一貧如洗的少年崛起為石油業霸主,這段經歷絕對是一段經典的勵志故事。來看看這位斂財大亨給我們的16點啟示吧。

1.出身低微、教育不足不影響成才。約翰·D少時貧困,16歲就外出打工。他還缺少一個英雄楷模式的父親,父親是令他感到丟臉的假葯販子。約翰·D小時候給人的印象是目光有些呆滯,鬱郁寡歡,人們看不出他日後能有多大出息。

2.不要相信「你越想發財,你就越發不了財」的論調。約翰·D很早就喜歡錢。他打工時,將老闆的一張4000美元的期票從保險櫃中偷出,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激動無比。他創辦企業的目的也完全是因為:想賺到很多錢。

3.擁有堅定的發財信念,甚至勇於喊出它。約翰·D的日記里記載了大量關於發財信念的內容。有一次他受到客戶的歧視,便憤怒地喊道:「等著瞧吧,有一天我會成為天下首富!」他還多次敲著朋友們的膝蓋說:「我必定會發財,必定會發財,必定會發財!」對發財有一種強迫症似的渴望。

4.從小處做起,研究數字。約翰·D一生始終保存著他十幾歲時的第一個賬本,他當時命名為「賬本甲」,從這個賬本開始,他將生活中的一切開支數字,不論大小,通通記錄下來,並仔細研究,這培養了他對數字的敏感。對數字的敏感認真始終是約翰·D的長項,是他經商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❹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發家史

他從一文不名的毛頭小子到縱橫揮闔的石油大亨,成了美國第一個十億級的富翁。

比爾蓋茨曾說:「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那就是洛克菲勒」。他所提及的正是大衛洛克菲勒的祖父——約翰洛克菲勒。

有其父必有其子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現出了精明的商業頭腦。12歲時,洛克菲勒開始發放「高利貸」,將自己積攢的50美元借給鄰居,收取利息,以錢生錢,得到了父親的贊揚。因為父親威廉認為:「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錢才是最牢靠的。」父親「賺錢就是王道」的思想,激發了洛克菲勒對商業宏圖的嚮往。

1855年,16歲的洛克菲勒便決定退學到商界謀生。他先到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商學院學了近4個霸」——不斷面試卻一再被人拒之門外。屢敗屢戰的洛克菲勒,就這樣一連堅持了六個星期,有些公司甚至去了兩三次。功夫不負有心人,洛克菲勒終於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月薪 12美元。

洛克菲勒除了記好賬外,有時也對公司經營出點子。有一次,商行高價買入一批大理石,打開包裝後竟發現大理石材上有瑕疵。正當商行老闆一籌莫展之際,洛克菲勒建議把責任推到負責運貨的3 家運輸公司頭上,讓它們賠償損失。此舉為公司挽回1000多美元損失,也讓老闆對其刮目相看,工作第二年就將洛克菲勒年薪提到500美元。

20歲合夥開公司凈4000美元

工作第三年,在提出將年薪提高到800美金,被老闆拒絕後,洛克菲勒乾脆炒了老闆的魷魚,自己單干。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英國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股創辦了「克拉克一洛克菲勒公司」。公司主要經營穀物、牧草和肉類等農產品。年僅20歲的洛克菲勒,一舉邁入了貿易代理行合夥人之列。

開業之初,他們的運氣並不好。美國中西部的農作物因霜雪嚴重,幾乎沒有收成。農民只好用來年的穀物收成作為抵押,但要求公司支付定金。受此影響,許多同類公司紛紛倒閉。合夥人克拉克建議關門,但洛克菲勒卻認為:大家退出市場之際,正好放手大幹一場。

通過從銀行貸款2000美金,洛克菲勒很快將收集的穀物、肉類倒賣到歐洲,賺取價差。由於經營順利,公司第一年就凈賺4000美元。

趙普身逃兵役大發戰新財

1861年4月,持續長達4年的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林肯總統發布了徵兵令。按照年齡洛克菲勒應該入伍參軍,但他只想著如何發戰爭財。

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首先裝作有腳病,實在裝不下去了,他乾脆花錢找替身去充當炮灰。在戰事爆發前,洛克菲勒盡其所能貸款,投入所有資金,大量囤積生活物資和戰略物資。隨著戰事的擴大,生活物資價格扶搖直上,訂單如同雪片一樣向他飛來。短短4年,旁人估計洛克菲勒賺了不下10 萬美元。

後來,有傳記作家說洛克菲勒其實非常關注南北戰爭。他的辦公室就如同陸軍參謀部。洛克菲勒花25美元大價錢,買來美國地圖貼在牆上。有人認為,洛克菲勒在地圖上標注的位置,實際是他的商業網點:黃色標簽代表穀物,紅色標簽代表火腿。所謂的戰況圖,實際是一張商業進攻圖。

26歲實斷公司所有權單干

南北戰爭爆發前夕,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的石油,吸引著成千上萬冒險家湧入,一時間,賓夕法尼亞釆油區井架林立。1861-1862兩年間,賓州的油井數量幾乎翻了一倍。面對繁忙的開采現場,洛克菲勒選擇了等待。他的判斷是:石油應用還沒有普及,原油需求有限,盲目開釆必然導致油價下跌。不出所料,由於瘋狂地鑽油,每桶原油從當初的20 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許多鑽油業主血本無歸。

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果斷出手。與許多人只顧開釆原油不同,洛克菲勒決定先從煉油入手。他發現原油在精煉成煤油後,每加侖就可賣到 30美分左右,其利潤遠遠超過原油開采。1863年,隨著英國化學家安德魯斯的加盟,洛克菲勒與克拉克成立了煉油廠。安德魯斯成功從原油中提煉出煤油,此後美國大力發展煤煉油工業以取代鯨油作為照明劑。不到一年,煉油業務成為公司最盈利的行當。

操縱銀行,打壓小公司致兄弟反目

隨著石油產業的興盛,公司急速膨脹。1870年 1月100 ,洛克菲勒合夥創建標准石油公司。很快,標准石油公司就因煤油質量過硬,為行業樹立標桿,並控制了美國煉油業1/10的市場。1870年7 月,歐洲大陸爆發了普法戰爭,戰火的蔓延造成美國石油出口市場萎縮,原油價格每桶由4美元一下降至3.25美元。賓州等地的釆油者自發組織起來,停止開釆3個月,許多煉油廠叫苦不迭。

洛克菲勒用公司股票買通克利夫蘭各大銀行的總裁,讓其不得向當地中小煉油廠提供貸款。小煉油廠既缺原油又缺現金,要麼倒閉,要麼被標准石油公司吃掉。兩年後,標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克利夫蘭26家煉油廠中的21家。洛克菲勒的親兄弟富蘭克林的煉油廠,也宣告破產,兄弟從此反目。

創建托拉斯獨IR市場

洛克菲勒得隴望蜀,全力擴張。1884年,洛克菲勒把公司總部遷到紐約的金融中心——百老匯26 號。隨著石油帝國的崛起,因本身龐大而難以駕馭的危險性也越來越大。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這一弊病。

正在這時,洛克菲勒在一本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現一篇文章,裡面寫道:「小商人時代結束,大企業時代來臨。」他感到這與自己的壟斷思想不謀而合,於是高額聘請文章的作者多德為法律顧問。正是多德,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

所謂「托拉斯」,就是生產同類產品的多家企業,不再各自為政,而以高度聯合的形式組成一個綜合性企業集團。洛克菲勒創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聯合事業——托拉斯。在這個托拉斯結構下,洛克菲勒合並了 41家企業,他成功開啟了美國經濟的「壟斷時代」。巔峰時期,標准石油公司壟斷了美國 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美國有史以來,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創辦大學開展慈善事業

功成名就之後,洛克菲勒選擇了隱退。退休後,他的工作重心轉向了慈善事業。他投資60萬美元創辦芝加哥大學,並在其後的10年裡,為芝加哥大學捐款3400萬美元。這是他第一項大筆的慈善捐款。

對於慈善,洛克菲勒釆用的也是「托拉斯戰術」。冠名「洛克菲勒」的研究所、教育委員會、基金會先後成立,他的捐款總額超過5億美元。對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謝,也有牧師譴責洛克菲勒的賺的是「骯臟錢」,因而拒絕了一筆10萬美元的捐款。

1937年5月23 H,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歲。據估算,洛克菲勒的個人財富不少於14億美元,他成了美國 歷史 上第一位十億級的富翁。美國當年的 GDP為920億美元,就個人財富所佔GDP比重而言,美國至今沒有人超過洛克菲勒。

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一生告訴我們:既要努力賺錢,也要兼濟天下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經典台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

人不也一樣嗎?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都由自己創造,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的一生,就是這句話生動的詮釋。

01 起點不決定成敗

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貧窮的小鎮,父親是賣假葯的江郎湖中,母親是相夫教子的家庭婦女。

洛克菲勒自幼家境貧寒,周圍的環境極其惡劣,毒品、斗毆和酗酒充斥著他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聽天由命,他與其他喜歡瘋跑、逃學的孩子不同,少年老成,小小年紀已經懂得為家裡分擔生活的負擔,想法設法賺錢。

洛克菲勒在讀小學的時候,家裡非常拮據,連吃飽都成問題,更別提買玩具。

但約翰·洛克菲勒並沒有自哀自怨,怨天尤人,而是想方設法製造玩具。

有一天看見一輛被人丟棄的玩具車,他耐心地把玩具車修好讓同學們玩,然後向每人收取0.5美分的費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在一周賺回一輛新的玩具車。

高中畢業的約翰·洛克菲勒,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做薄記員,並且在短短兩年時間里成為了一名主任薄記員,工資翻了好幾倍。

或許,很多人就會止步於此,慢慢等待高升,安安穩穩地拿著可觀的薪水過完這一生。

然而,洛克菲勒是個不滿足於現狀,有著強大野心之人。

過了三年後,約翰·洛克菲勒與克拉克合夥經營農產品轉售的生意,這是洛克菲勒的第一次創業。

後來,他憑借著自己敏銳的商機洞察力,開始涉及石油產業,他創建了資本額100萬美元的標准石油公司。

隨後壟斷美國百分之九十的煉油業,被人尊稱「石油大王」,成為世界首個億萬富翁。

就像《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書中寫道:「起點對結果有影響,但一定不起決定性作用。

能力、性格、經驗、運氣、抱負、態度和野心等,都會對你的人生和事業可能企及的高度產生重大影響。」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可以選擇如何過自己的人生,過去並不等於未來,起點並不能決定你的終點。

我們每個人只要不甘於命運的擺布,也能把拿到的一手爛牌,打成好牌。

02 方法永遠比困難多

約翰·洛克菲勒由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一位世界赫赫有名的首富,其中遇到的困難和艱辛,也是許多人無法想像的。

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機和挑戰,約翰·洛克菲勒從不輕言放棄,總是尋找解決的辦法。

有一次,有一批來自日本的絲綢布料,經過太平洋時,被風雨淋濕了,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廢布。

賣又賣不出去,就地倒掉,根據美國嚴格的環保法律,使得倒掉的垃圾處理費用還要高於這船貨物的價值。

這件事被在酒館喝酒的洛克菲勒聽到了,他找到相關的負責人對他們說:「我可以免費幫你們處理掉這批布料。」

那群人聽了很高興,於是將這批「廢料」送給了洛克菲勒。

第二天,洛克菲勒叫人將這批被沾染的布料製成迷彩服裝、領帶和帽子。

於是乎,原本已經沒用的布料的價值瞬間翻了好幾倍,洛克菲勒幾乎白撿了10萬美元。

就像他說「:我從不依賴於天賜的運氣,但我靠策劃運氣發達。」

方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問題時,不要唉聲嘆氣,要積極對待,總會找到辦法。

當年洛克菲勒創建了標准石油公司後,遇到的一個重大難題,那就是鐵路公司要求提高運輸利潤,導致石油運輸的成本大大增加。

在這樣的情況下,約翰·洛克菲勒並不屈服鐵路公司的擺布,苦思冥想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用管道運輸石油。

之後,美國第一次出現經濟大蕭條,有近三分之一的鐵路公司破產,許多行業也全線崩潰,盤股票交易所也不得不停業十天。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到洛克菲勒,在這場大蕭條中,他反而吞並了更多石油公司和鐵路公司,帝國的大廈越發牢固。

就如俞敏洪所說:「每個人的生命都需要突破、突破再突破。擋住我們前進的,恰恰是我們自己。」

再遇到困難時,請不要泄氣,也不要輕言放棄,再咬咬牙關,說不定突破口就會在不遠處。

03 勤儉節約,是發家致富的法寶

家境的貧寒,讓約翰·洛克菲勒從小就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從來不亂花一分錢。

當別的小夥伴,把得來的零花錢用於買玩具,買零食,他卻一分一分地存下來。

長大後,約翰·洛克菲勒盡管後來成為了千億富翁,他依然保持著勤儉節約的好慣。

有一天,他陪朋友到一家餐廳去吃飯,看到一個年輕的乞丐拉著小提琴,朝行人乞討。

洛克菲勒被那些美妙的聲音吸引住了,他就心生憐憫,打算掏給那乞丐一張紙幣。

可一不小心,他將一美元的硬幣帶了出來,那個硬幣就很快滾落到乞丐身後的排水溝里。

洛克菲勒走過去,不顧臟臭,俯身將那個硬幣撿起來,然後仔細擦去上面的泥污,再小心地放進口袋裡。

那個乞丐詫異地問:「先生,如果我像你那麼有錢的話,根本不會去在乎那一元錢的。」

洛克菲勒若有所思地說:「也許,這就是你至今仍在乞討的原因吧。」

⼀枚⼀元硬幣,看起來微不⾜道,也許許多人也不會把它放在心裡,更不會當回事。

然而,你對待一枚硬幣的態度,就反映了你對待金錢的態度,你越是珍惜錢財,越能積累財富,反之,你也存不下錢。

約翰·洛克菲勒不僅要求自己勤儉節約,對子女更是如此。

約翰·洛克菲勒有4個孩子,3個女兒,1個兒子,在4個孩子長大成人之前,他們從沒去過父親的辦公室和煉油廠,他們也不知道父親是赫赫有名的富人。

他的小兒子,也是後來家族的唯一繼承人小約翰,在8歲之前基本上都沒有穿過新衣服,穿的都是姐姐們穿剩下的裙子。

在孩子童年時代,洛克菲洛給4個孩子只買了1輛自行車,同時讓孩子們通過家務勞動來獲取錢,讓幾個孩子意識到錢來之不易。

洛克菲勒曾對兒子約翰說:「在你和你的姐姐們年幼的時候,我就不會刻意告訴你們我是個有錢人,而是幫助你們樹立節儉、個人奮斗的價值觀。」

在他的影響下,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詛咒,至今已經延續了150多年的輝煌歷史。

有句話說得好:「節約是幸福之本,浪費是貧困之源。」

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個人發家致富之寶,值得每個人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

04  達則兼濟天下

約翰·洛克菲勒不僅僅是世界聞名的資本家,更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慈善家。

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約翰·洛克菲勒每年的捐款都超過100萬美元。

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也是他投資建立的,他贊助的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全球性的,中國也受益良多。

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洛克菲勒慈善王國最大的海外項目,如今成為清華大學的醫學部,這所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高醫學人才。

他建立的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主導了遍及六大洲62個國家的鉤蟲病,瘧疾,傷寒的防治工作。

洛克菲勒基金會甚至還是青黴素的發明者弗萊明的資助人,而這個人可是在小兒麻痹、流行性腦膜炎、梅毒和黃熱病的研究上都取得過突破性的成果。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約翰·洛克菲勒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獲取了大量的財富,同時,也盡自己的力量為世界做出了不俗的貢獻,努力回報社會。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或許也正是因為洛克菲勒家族一直延續祖輩父輩做慈善事業的習慣,整個家族並沒有走向衰敗,反而越來越發展壯大。

今日的紐約街頭,隨處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家族的輝煌:摩根大通銀行、聯合國總部大樓、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會、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生命科學領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學。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只管善良,上天一定會給你想不到的驚喜。

05

《了凡四訓》里說:「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也沒人替你堅強,你想要的,都得自己去努力,自己去爭取。

人這一生,自己就是最大的靠山,依靠自己,是唯一的出路。

願我們能像約翰·洛克菲勒一樣,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有能力的時候,也發光發熱,為美麗的世界做貢獻。

❻ 請講講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和他的勵志故事可以嗎

約翰·洛克菲勒生於1839年,死於1937年。他享年98歲(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中國的阿利米漢是131歲)。19歲時,他與比他大10歲的朋友克拉克共同創辦了一家穀物和肉類企業,賺到了第一筆財富。(當他和他的父親借來的1000美元和800美元,開始啟動),在第一年賺4000美元,他的股份少,也不是很多錢,第二年凈流出12000美元,洛克菲勒被分配到6000美元,這是他的第一桶金,並建立他的信心。

他創立了芝加哥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這兩所大學都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大學。雖然他現在已經去世了,但他的成就卻為後人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