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靠石油致富的沙特,沒有石油以後將會靠什麼生存
一提起沙特我們肯定會想到,石油,迪拜,土豪。如果沙特沒了石油,也能生存下去,沙特可以靠旅遊業發展。沙特的富有就是因為沙特占據著全球最珍貴的資源石油,沙特的經濟機會全部來源於石油的出口,但是最近石油的降價,還有恐怖分子的襲擊導致沙特石油直接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打擊。
不過,在外界看來,沙特沒有了石油這個國家就完了,沙特不靠石油簡直就是開玩笑。但是,前有迪拜改革之鑒,迪拜的打造豪華旅遊業、吸引外資進入、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這些做法使它已擺脫了石油經濟的依賴
Ⅱ 沙特:保障中國50年石油供應,沙特富產石油的原因是啥
沙特富產石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沙特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好的,沙特的油田量是非常多的,我們國家和沙特國家之間的關系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已經達成了能源貿易協議。
我認為這個協議對於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保障,我們國家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對於能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石油作為最主要的一種能源,在我們國家其實並不富足,這算是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
一、沙特擁有很多的大型油田。沙特作為一個能源大國,其實對於能源的採集以及開采都是有很多成熟的技術的。在持續發展的幾十年當中,沙特已經發現了很多比較大的油田,而且目前正在不斷的開采這些油田,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大自然所給予的恩惠。
雖然我們國家正在不斷的研究新能源,但是新能源的研發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在沒有被研究出來的一段時間之內,沙特確實能夠為我們國家帶來更多的能源供應。這其實解了我們國家的燃眉之急,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新能源。
Ⅲ 伊本·沙特的石油開采
伊本·沙特時代還有一個對國家來說意義重大的變化,那就是石油的開采。1933年,伊本·沙特授權美國的美孚公司在沙烏地阿拉伯開採石油。1938年在哈薩發現第一批儲量極大的石油,二戰後石油工業迅速發展,沙特成為世界上石油開采量最多的國家,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流入的外匯像潮水一樣源源不絕,沙烏地阿拉伯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一躍而進入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列。正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已確立了主權國家的地位,從沙特土地上開采出來的石油才能變成沙特人民的福利,而不是白白成為殖民者的營養品。在石油工業發展的同時,沙烏地阿拉伯同美國的關系也在不斷強化,雙方都視對方為不可缺少的盟友。瓦哈比教派的信仰、石油和與美國的聯盟,是沙烏地阿拉伯穩定的三大支柱,此三者都在伊本·沙特統治時期就已經定型。
Ⅳ 俄羅斯與沙特石油大戰,俄羅斯與沙特石油大戰雙方都做了哪些事情
他們把石油的價錢都降下去了。
俄羅斯這次不擔心油價下跌,它必須有自己的計劃。俄羅斯當然理解為什麼沙烏地阿拉伯會這樣做,但是即使美國落後於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也會遭受苦難,但與俄羅斯對石油的依賴不同,美國依靠其他行業來賺錢。可以說,未來不可避免地會進行新一輪談判,石油的下降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估計新的談判將在幾個月內開始,這次宣布增加產量只是口頭上的。歐洲國家很高興可以使用廉價的石油,但是這不會花費太長時間。
Ⅳ 沙烏地阿拉伯海洋油氣發展史有多久
1933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與雪佛龍公司的前身加利福尼亞州標准石油公司簽訂了一項特許協議,開始在王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石油勘探,同年,成立了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1938年,在達蘭發現了第一個商業性油田——達曼油田。1936年,雪佛龍將其在阿拉伯公司的半數股權出讓給德士古石油公司。1940年,發現了布蓋格油田,為沙烏地阿拉伯第四大油田。1944年,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更名為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bian American Oil Co.),簡稱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1948年,埃克森公司和美罕公司加入該公司,變為四家公司合資的公司,其中雪佛龍和德士古的股份分別由50%降至30%,埃克森公司持股30%,美孚公司持股10%。
20世紀40年代中期,阿美石油公司在拉斯坦努拉建立了本公司的煉油廠。
1948年,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陸上油田——加瓦爾油田(Ghawar field),並於1951年開始投產,同年發現了海上薩法尼亞油田(Safaniyah field)。1960年,阿美的原油年產量達到6000萬噸,比1950年增長了57.7%。這一時期,阿美石油公司的總部已遷至沙烏地阿拉伯的多哈,為了爭奪對石油的控制權,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與美國公司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薩法尼亞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東北部海域,探明儲量33.2億噸。原油部分通過輸油管運往利比亞的的黎波里、西頓,敘利亞的巴尼亞斯港裝船。一部分輸往拉斯塔努拉外運。油田發現於1951年,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它於1957年開始生產,每天從18口井流出50000桶原油。自1962年開始,25口井每天產油35萬桶。在短短4年零9個月,產量增加了6倍。其儲備約37億桶石油和536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1960年,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立,1962年11月30日,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成立了完全國有的石油礦業總公司,其目的就是使政府能夠參與石油工業領域的經營,包括在阿美石油公司租讓地的一切經營活動。整個20世紀60年代,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礦業總公司的發展歷史就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努力從阿美石油公司的四家美國合資者手中爭奪石油控制權的斗爭史。
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阿美石油公司石油年產量高達3億噸,並成功地提高了油價,從而提高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地位,使其在與美國公司的斗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1972年,阿美公司終於同意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參股要求,1973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參與阿美石油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達到了100%,美國公司並負責銷售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自己無力銷售的原油。
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油價飛漲,使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收入增加,並進而使石油產量猛增。至1980年,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年產量由10年前的1.9億噸猛增至4.95億噸。1983年成立了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心。
從1980年開始沙烏地阿拉伯為維持油價採取了大量削減原油產量的對策。到1985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開始迅速恢復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市場份額的計劃,產量迅速上升,造成1986年油價下降62%~66%。上述限產保價政策的實施及1986年的油價暴跌,使阿美石油公司收入迅速下降,不得不大量裁員。
1986年公司開始展開全國勘探計劃,勘探范圍不斷擴大,至1995年已經新發現了17處油、氣田,在中央阿拉伯發現符合世界最高標準的超輕型低硫原油並開始投入生產。同時,為了保證本公司在20世紀結束以前能夠通過王國兩岸的輸油站為客戶提供符合季節需求和等級要求的原油,公司從1989年開始在東方省和中央阿拉伯實施一系列石油和天然氣項目。東西原油輸送管道系統以及延布原油出口轉運站的大規模擴建工程,已將最大持續原油年生產能力恢復至5億噸。
1982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心投入使用。該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地球科學設施之一,在中東地區更是首屈一指,與該中心的密切合作以及建立與其相關的實驗室和研究開發中心使阿美石油公司在上游(勘探和開采)技術後援方面基本不依靠其他石油公司。該中心可以處理分析二維地震探測的數字數據;1991年引進了水平鑽井技術;其計算機中心擁有巨型計算機網路,採用最新技術硬體和應用軟體,可以處理和解析所有地震探測鑽井數據,使公司得以更為有效地利用其資源。
1987年3月,為保住60年代石油過剩時期沙烏地阿拉伯佔有的原油市場份額,依靠與阿美公司的原股東公司間的關系,沙烏地阿拉伯與四家美國公司簽訂了6250萬噸/年的長期供油合同,但沒多久,沙烏地阿拉伯就中止了該合同。
1988年根據王室法令,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正式成立,接管了原阿美公司的全部資產和經營權,成為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唯一的一家從事石油勘探和開發業務的公司。同年,該公司與德士古石油公司組建成立了美國第六大石油銷售企業——星企業公司。
1991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收購了韓國雙龍石油煉制公司35%的股份。
1993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頒布M/1欽令,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所有的國有煉油產品經銷和行銷業務以及政府在三家合資煉油廠中的一半股份統一交給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管理。至此,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控制了整個王國除潤滑油外全部的碳氫化合物產業。到1997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決定將Petrolube公司71%的股份和Lubere公司70%的股份轉給阿美公司,使該公司正式介入了國家潤滑油業。
1994年,該公司完成了恢復最大持續原油年生產能力至5億噸的五年計劃。
現在,該公司已擁有27條油輪,其中包括4條超大型油輪、19條巨型油輪(每條油輪裝載能力在29萬~30.1萬噸)和4條成品油輪。所有油輪均屬其分公司維拉國際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還定時定點租用一些船隻將原油運往美國和歐洲的一些港口。大多數遠東地區的客戶歷來自己負責原油運輸,而由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設在該地區的行銷後援服務分公司提供協助。另外,為滿足歐美地區的靈活運油需求,公司在加勒比海的聖路西亞和聖尤斯坦希斯及鹿特丹設有長期儲存中轉設施,其總容量為219.2億噸。
在石油勘探和開發方面,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致力於增加儲量、提高產量,加強輕質原油的生產,減少重質原油所佔比例。1993年完成了擴大海上原油生產能力的大型瑪爾詹項目(該項目包括建成兩座日產量為25萬桶的海上油氣分離廠和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天然氣壓縮廠之一)和祖魯夫油田項目,將阿拉伯中質原油日產能力提高了1096萬噸。1994年沙烏地阿拉伯東部公司發現了非伴生無硫天然氣以及冷凝深層氣田。在王國利雅得以南地區持續不斷地進行勘探,已經發現了15個以上的含有阿拉伯超輕原油的油田。1998年這里將生產出2500萬噸/年阿拉伯超輕原油。同時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准備關閉幾個生產較重質原油的北部海上油田。1996年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開始投資一個6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提高加瓦爾油田的產量,在哈拉德(Haradh)建設一個油氣分離裝置(該分離裝置已於1996年投產,日產阿拉伯輕原油33萬桶),以及開發謝巴油田。
在國際運營方面,公司於1995年初完成了15條超級油輪的新建計劃。這15條巨型油輪每條船總載重噸位在290000~301000噸,至少能夠運載200萬桶原油。每條船每年能夠向公司的歐洲和美國客戶提供900多萬桶原油。
沙烏地阿拉伯經濟繼1996年復甦以來,1997年經濟持續增長。經濟的復甦帶動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業更加彭勃發展。沙烏地阿拉伯投資數十億美元發展石油業,將在亞太地區建立煉油廠並增加沙烏地阿拉伯在美國、俄羅斯、歐洲的煉油和銷售份額。油價不斷飆升,就吸引著很多人去採油,目前海上的鑽井使用率已經達到90%。此外阿美公司的鑽井數量也增加了30%,而且帶來更多的利潤,從開始3個增加到30個,這些都是負責海上鑽井工作的。目前阿美公司有一個全新的項目是關注沙烏地阿拉伯灣淺水區,未來把重點放在這個地方,在深水地區從來沒有開發過的地方。
現在再來看一下技術發揮的作用,人們一直把油氣看做是技術發展非常緩慢的行業,要做的就是怎麼樣能夠通過技術來發展,實際上技術在增加鑽井能力以及提高利潤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鑽井技術發展越來越復雜,世界上有80%的油田採用的是平行鑽井的方式,簡單的垂直鑽井方式已經不適用了。還有地質導航通過衛星每天24小時不間斷看到不同地區發展情況,中心獲得的數據之後就會把數據傳給現場工作人員,就會非常地便捷。阿美公司非常典型的有8層的儲油層,總的深度達到了40384英尺,使用非常先進的方式來監控油田的開采,還採用完全集成化、一體化的電腦控制油庫。如何採油並不是真正的挑戰,真正的挑戰在於怎麼樣安全、健康保護環境的採油,所以目前阿美公司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大的價值,具有最高的競爭性和可靠性。
Ⅵ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是如何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的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是從一口油井成長為全球最大石油企業。賺錢能力受到全世界矚目。2018年沙特阿美每天生產1360萬桶石油,超過其他任何石油公司。2019年沙特阿美IPO估值給到了1.7萬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公開募股。
隨即沙特阿美開啟了超越國家的油田和地域的合作,它恰好在中國開始大規模發展時與亞洲建立合作關系,同時沙特阿美還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商。隨後2000年左右,沙特阿美成為了全球性的綜合企業,油價增值,它就能持續賺錢。可以說沙特阿美的成功史就是一部油價攀升史。不過隨著清潔能源的利用和接受度的提高,未來沙特阿美能否依然依靠石油業務躺著掙錢就很難說了。
Ⅶ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中東地區」或「中東」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東北部與亞洲大陸西南部的地區。中東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葉門、阿曼、卡達、巴林等,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如表24-1所示。
表24-1中東地區產油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2006年)
由上可見,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量最高,剩餘儲量也是最多,如果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沙烏地阿拉伯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供血者,其石油石化投資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顯示其經濟的強勁發展。石油工業是沙烏地阿拉伯經濟的主要支柱,為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從達蘭至黎巴嫩的賽達,築有中東最長的輸油管(長1770千米),近年又修築了從東岸石油區到西岸的油管與液化氣管道。
2005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產量5.26億噸,出口石油4.3億噸,剩餘可采儲量363億噸(佔世界儲量的26%),三項指標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氣年產量640億立方米,剩餘可采儲量6.9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
石油和石化工業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命脈,石化產品外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石油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總額的93%。2005年沙烏地阿拉伯原油日產量為1050萬桶。近年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充分利用本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大力發展鋼鐵、煉鋁、水泥、海水淡化、電力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非石油產業,依賴石油的單一經濟結構有所改觀。
沙烏地阿拉伯的大型油田產量佔中東的96%,其中沙特阿美公司最能代表沙烏地阿拉伯海洋油氣田的開發。沙特阿美公司作為沙烏地阿拉伯唯一石油公司,100%由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控制。在應對這一需求增長方面無疑能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制定了史無前例的龐大投資規劃。
在過去很多年當中,沙特阿美公司每天為世界石油市場提供14%的石油資源,有102個油氣田,有世界上最大的陸上油田,總產量達到1000億桶,此外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大概產量現在達到150億桶。
多年來,沙特阿美公司一直是美國《石油情報周刊》根據石油儲量、天然氣儲量、石油產量、天然氣產量、石油加工能力和油品銷售量六項指標綜合測算排名的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世界原油證實儲量的大約66%都集中在中東,而其中26%則集中在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勘探開發和生產又全部由沙特阿美公司控制。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整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經濟生活中,在國際能源與經濟領域中都起著重大的作用。
Ⅷ 沙特靠石油致富,當石油枯竭靠什麼維生
中東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原本是窮國家的,但是在1938年發現石油之後,如同一個暴發戶,一下改變了貧窮落後的狀況,成為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由於石油使得沙特國民都過上了較高的生活水平。沙特在立國的時候在對社會福利做了很大的重視,對國民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社保,失業保險,降低食品價格等各項福利措施。有一些人也想著石油總有一天會被開采盡。如果沒有石油的話,沙特王室會獲得什麼生活的呢?
在2017年的世界未來能源會議上,沙特的能源部長就提出了立下鴻浩之志,提出開發太陽能、風能與地熱發電項目的“組合拳”,計劃在2023年-2030年完成任務。
所以,可以看到沙特王室出於維護君主專制國家的需要,都會積極探索轉變對石油經濟依賴,為國家創造巨大財富的新途徑!
Ⅸ 我們買沙特的石油怎麼結算
現在我們買沙特的石油人民幣結算:
中國直接用人民幣購買沙特的石油和天然氣能源,沙特人民幣購買中國武器裝備與商品。中國支持沙特加入上合組織。中國從沙特購買石油天然氣,向沙特提供武器和工業品,幫助沙特進行工業化,兩國經濟互補,互惠互利,有經濟利益的捆綁交往肯定會逐步加深,武器銷售是更深層次的捆綁,你的安全交給我了,那生意做起來就更放心了。人民幣購買石油,成為兩國貿易的結算貨幣是劃時代的大事,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使得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貿易主要的結算貨幣,把美元霸權撕開一個口子。
Ⅹ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的建設項目
在石油勘探和開發方面,沙特阿美公司致力於增加儲量,提高產量,加強輕質原油的生產,減少重質原油所佔比例。沙特阿美公司計劃投資200億美元,逐步將原油生產能力擴大到5億噸/年, 1995年以來該計劃正在按期實施。1993年完成了擴大海上原油生產能力的大型瑪爾詹(Madan)項目(該項目包括建成兩座日產量為25萬桶的海上油一氣分離廠和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天然氣壓縮廠之一)和祖魯夫油田項目,將阿拉伯中質原油日產能力提高了1096萬噸。1994年沙特東部公司發現了非伴生無硫天然氣以及冷凝深層氣田。在王國利雅得以南地區持續不斷的進行勘探,已經發現了15個以上的含有阿拉伯超輕原油的油田,在王國中部地區已經開始生產阿拉伯超輕原油,比如Hawtah油田1994年就開始了750萬噸/年的阿拉伯超輕原油生產。在拉布阿卡利沙漠的沙巴(sbaybab)油田鑽探作業正在進行,這是一項與美國Parsons合作的巨大的工程, 1998年這里將生產出2500萬噸/年阿拉伯超輕原油。同時沙特阿美公司准備關閉幾個生產較重質原油的北部海上油田。1996年沙特阿美公司開始投資一個6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提高加瓦爾油田的產量,在哈拉德(Haradh)建設一個油--氣分離裝置(該分離裝置已於1996年投產,日產阿拉伯輕原油33萬桶),以及開發謝巴油田。該項目預計1998年完成。其中謝巴油田預計1999不投產,可生產2500萬噸/年的低硫原油。在天然氣方面,萬能天然氣系統(MGS)擴建項目正在進行。其中原有的三家天然氣廠正在進行脫瓶頸項目以擴大其加工能力,包括朱艾瑪分餾廠的第三套裝置的擴建工作正在進行;貝里天然氣處理廠的36億立方米/年天然氣處理能力擴建項目已於1996年完工。另外MGS計劃在Hawiyah新建--天然氣加工廠。這些項目的完成將使MGS在2002年的天然氣加工能力由1995年的1.12億立方米提高到1.80億立方米,增長近61%。
石油煉制方面,沙特阿美公司在加氫裂化、催化裂化和焦化裝置上大規模投資,以便把較重的石油組分轉化為噴氣燃料、柴油和汽油組分。在國內,沙特阿美公司致力於在全國鋪開全面的煉廠改造計劃,滿足國內需求,同時加大出曰,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能力,以提高效益。主要是3個出口煉廠的大型改造計劃:沙特阿美公司煉廠改造前期的投資集中在拉斯坦努拉煉廠,計劃該項目投資10億美元,包括新上200萬噸/年的連續催化重整裝置、220萬噸/年的加氫裂化裝置和180萬噸/年減粘裂化裝置,將於1998年完成,到2000年可基本滿足沙特國內對各種油品的需求;至1997年5月,沙特最新計劃的改造朱拜勒出口煉廠計劃的可行性研究已經完成,該項目的目的在於通過增加新的裂化能力使產品結構變輕,殼牌公司正在確定該煉廠改造的准確位置;對拉比格煉廠的改造工作將於1998年開始,計劃投資18億美元,包括860萬噸/年的減壓裝置、275萬噸/年的連續催化重整裝置、500萬噸陣的加氫裂化裝置、 315萬噸/年減粘裂化裝置和445萬噸/年石腦油分餾裝置,預計於2002年全部完成。另外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吉達、利雅得和延布等煉廠同樣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和新設備的安裝工作。其中延布煉廠正在安裝一個650萬噸/年產能的原油蒸餾裝置、一個650萬噸/年的石腦油脫硫裝置、一個650萬噸/年的減壓蒸餾裝置和一個350萬噸/年的餾分油加氫處理裝置和一個75萬噸/年的煤油加氫精製裝置。利雅得增加了4套新的轉換裝置; 1996年阿布拉克煉廠自動化控制室投入使用。公司與莫比爾公司聯營的Lubaref公司計劃在延布新建27萬噸陣的潤滑油煉制加工廠。在國際上,1995年公司在希臘購買了一座年產550萬噸的煉廠50%的股份, 300個加油站和其他相關資產50%的股份,為沙特阿美公司進軍歐美市場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門戶。此外,沙特阿美佔50%股份的星企業公司阿瑟港煉廠、考文特煉廠在1992和1993年分別進行了升級改造工作,其中包括安裝一套年產125萬噸的輕循環粗柴油加氫處理裝置、一套延遲焦化裝置以及相關的加氫處理裝置和硫回收裝置。沙特阿美公司1994年參股的菲律賓petron公司計劃1997年底增加125萬噸/年蒸餾能力,並擴大與增加其零售網路、運轉站和存儲設施。
沙特阿美公司1996年7月與葡萄牙石油(Petroga1)公司簽署備忘錄,考察在阿美公司取得Petrogal相當股份以及為新公司提供原油的基礎上,兩公司合作合資公司的可能性。阿美公司提出參股30~35%。Petrogal在葡萄牙擁有兩家煉廠,總煉油能力1520萬噸/年,該公司在葡萄牙石油產品市場佔有56%的份額,擁有1341家GALP加油站構成的銷售網路,分布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沙特阿美公司與德士古公司合資的星企業公司目前正與殼牌公司洽談合並項目,准備設立一家三方合資的企業, 1997年7月已經達成諒解備忘錄,細節正在進一步洽談中。合並後的公司將成為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擁有22200家加油站, 13家煉廠,煉油能力達到9740萬噸/年,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將達到12.5%以上。
在國際運營方面,公司於1995年初完成了15條超級油輪的新建計劃。這15條巨型油輪每條船總載重噸位在290,000噸至301,000噸之間,至少能夠運載200萬桶原油。每條船每年能夠向公司的歐洲和美國客戶提供900多萬桶原油。
沙烏地阿拉伯經濟繼1996年復甦以來, 1997年經濟持續增長,增長率接近90 %。經濟的復甦將帶動沙特石油業的更加彭勃發展。沙特計劃在未來的10年內投資數十億美元發展石油業,將在亞太地區建立煉油廠並增加沙特在美國、俄羅斯、歐洲的煉袖和銷售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