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伊朗石油什麼時候上市
擴展閱讀
桁架怎麼算價格 2025-08-04 21:41:09
如何購買鑽石礦 2025-08-04 21:35:28

伊朗石油什麼時候上市

發布時間: 2023-01-06 20:24:10

❶ 伊朗海洋油氣發展史有多久

伊朗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南部胡澤斯坦地區及海灣,油氣勘探成績斐然。近30年來,伊朗發現的主要大油田有阿扎德甘油田(可采儲量50億~60億桶)、達庫漢海上油田(可采儲量50億桶)、達斯特阿巴丹淺海油田(規模與阿扎德甘油田相當)、塔布納克氣田(14萬億立方英尺)、霍馬氣田(4萬億立方英尺)以及宰拉氣田(8000億立方英尺)等。油氣是伊朗經濟的命脈,原油消費約110萬桶/日,凈出口270萬桶/日,是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50%的原油出口亞洲,其他出口歐洲和非洲。伊朗有18個儲量超過10億桶(1.37億噸)的油田,其中3個與鄰國共享。伊拉克石油總體質量較好,但品質上變化較大,API重度介於24~42°API。出口的原油主要來自南部的茹米拉和北部的基爾庫克兩大油區。茹米拉油田生產常規油、半成熟油和重油三種。基爾庫克油田自1927年首次發現後,主要生產低硫原油。2009年2月11日,據伊朗MNA通訊社德黑蘭報道,伊朗海洋石油公司(IOOC)總經理穆哈默德·吉拉克奇安扎代2月6日說,該公司日前在位於波斯灣的法爾西油田中發現了新的石油儲量,這個新發現的油田可能擁有10億多桶石油儲量。
吉拉克奇安扎代指出,伊朗海洋石油公司已完成這個油田的勘探作業。如果這個油田被證實是有利可圖的話,那麼,伊朗海洋石油公司將決定是否進一步擴大這個油田。吉拉克奇安扎代說:「全球經濟的不景氣有可能影響到這個油田的擴建計劃,因為,投資需要安全,而油價穩定是最好的安全」。2009年8月25日,伊朗石油部部長古拉姆海珊·努扎里說,伊朗日前獲得了過去5年來的最大的石油發現。努扎里說,伊朗日前在蘇桑格爾德油田的4個地層內發現了88億桶的原油儲量。伊朗IRNA通訊社援引努扎里的話報道說,蘇桑格爾德油田4個地層的鑽井作業已成功完成,這4個地層預計擁有88.3億桶原油儲量。伊朗帕爾斯通訊社援引努扎里的話報道說,伊朗石油部將在近期准備一個開發計劃,由於新發現靠近現有基礎設施,因此,努扎里希望蘇桑格爾德油田能夠在近期投產。伊朗石油部的消息提供者對帕爾斯通訊社記者說,蘇桑格爾德油田將是伊朗最近幾年裡獲得儲量最多的一次發現。

❷ 伊朗石油工業的開發簡史

伊朗的石油工業經歷了四個階段: (1979~1988)。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控制了所有的作業權,勘探活動幾乎停止,石油產量暴跌。1980年1月伊朗國家鑽井公司(NIDC)開始作業。受兩伊戰爭影響,鑽探工作主要集中在油田開發方面,石油產量由1980年的6575×104t逐漸增加至1988年的1.16×108t。
兩伊戰爭停戰後
(1988~2002)。1988年8月兩伊戰爭結束,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開始了新的勘探活動,1990~1996年獲得6個新發現。此外伊朗實施了戰後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多樣化計劃,恢復和擴大油氣生產、加工和石油化工設施。
2000年8月,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宣稱在裏海伊朗所屬20%海域初步的地震研究獲得13.7×108t的石油地質儲量,約(3.42~4.311)×108t可采儲量。這是自1999年荷蘭殼牌和拉莫斯公司在該區開始地震勘探以來伊朗首次發布南裏海石油儲量估計數據。
伊朗的天然氣工業發展較晚。20世紀60年代以前伊朗的天然氣資源大都放空燒掉。60年代中期,伊朗政府開始重視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兩伊戰爭結束後,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南裏海南部、伊朗南部、西南部及波斯灣海上相繼取得天然氣重大發現,同時與亞美尼亞、土耳其及印度等國簽訂天然氣銷售和出口管線建設合同,興建天然氣加工廠,加速了伊朗天然氣工業的發展。

❸ 為什麼只有中國敢買伊朗石油

美國制裁。
中國已經成為伊朗最大的外資油企,即便國際社會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中國都依然堅守約定,也願意從伊朗購置石油。
至於其他國家沒買或是不敢買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畢竟此前的美國曾經放狠話,直接甩下了一句「誰敢購買就會受到美國制裁」的話。

❹ 全球四大石油服務公司都是哪些

全球四大石油服務公司都有:威德福,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哈里伯頓。

1
威德福
威德福國際公司是全球四大石油服務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瑞士,現有雇員6萬余名,在美國上市。做為經營油田服務及設備的大型跨國企業,威德福國際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為油氣田勘探開發提供服務,在世界主要能源生產中心如亞洲、加拿大、歐洲、拉丁美洲、中東、俄羅斯及美國都設有區域服務中心,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客戶提供一流品質的油田服務是威德福國際公司一貫秉承的宗旨。多年以來,公司致力於在所有的業務表現和合作關系中達到最高標准,在其所有的產品服務部門以及各個作業國家和地區貫徹統一的企業安全文化、作業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同時,做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威德福國際公司努力造福於當地社會,並積極參加和響應能給予當地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活動和倡議。

2
斯倫貝謝
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公司總部位於休斯頓、巴黎和海牙,在全球14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公司成立於1927年,現有員工130000多名,2006年公司收入為192.3億美元,是世界500強企業。 斯倫貝謝科技服務公司(SIS) 屬於斯倫貝謝油田服務部,是石油天然氣行業公認的最好軟體和服務供應商。

3
貝克休斯
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是美國一家為全球石油開發和加工工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大型服務公司,2013年在美國500強企業福布斯排名135,銷售額214.1億美元,利潤13.11億美元。公司前身是兩家歷史悠久的石油設備公司 Baker International 和 Hughes Tool Company。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員工5萬8千餘人,其中約58%的員工在美國本土以外工作,公司營業范圍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該公司通過它的油田服務公司,提供完整的鑽井、完井和油氣井生產的產品和服務。

貝克休斯在油田生產服務領域十分廣泛,公司宗旨在於提高石油工業作業效率,提高油氣藏的最終採收率。主要從事以下幾個方面服務:1)油田總包服務 2)鑽井,地層評價和鑽井液系統;3)完井,生產,壓裂及生產管柱系統;4)生產流程及化學葯劑服務

4
哈里伯頓
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成立於191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為能源行業提供產品及服務的供應商之一。公司總部位於阿聯酋第二大城市迪拜,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有超過五萬五千名員工。為一百多個國家的國家石油公司,跨國石油公司和服務公司提供鑽井、完井設備,井下和地面各種生產設備,油田建設、地層評價和增產服務。九十多年來,哈里伯頓公司在設計、製造和供應可靠的產品和能源服務方面一直居於工業界的領先地位。目前哈里伯頓公司是中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最大的設備和服務提供商之一。

❺ 伊朗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至2009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76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石油日產能力可達421萬桶,石油收入佔全部外匯收入的90%,伊朗成為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

主要油氣富集區為扎格羅斯山前褶皺帶和波斯灣盆地,主要油氣田有阿瓦士、馬倫、加奇薩蘭、阿加賈里、比比哈基麥和帕里斯。

伊朗60%的天然氣為非伴生氣,且大多未開發,特大天然氣田為南帕爾斯氣田,儲量7.92萬億~14.15萬億立方米,北帕爾斯氣田(North Pars)儲量7萬億立方米。

近年來伊朗油氣勘探不斷獲得新發現。1999年Moc公司在Zagros鑽探的Changuleh-2井獲得日產油5000~6000桶,此外該公司在該盆地鑽探的Nir Kabir-l井獲得日產油4000~5000桶;2001年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在上阿拉伯盆地大陸架鑽探的Tunb-2井獲得日產油5000桶;2002年伊朗Pars 011 & Gas公司在海域盆地Qata:Arch鑽探的SPO-1井獲得日產油3500桶;2004年中國石化的勝利油田分公司在伊朗Qom盆地鑽探的Aran-1井獲得日產油4000桶的新油田,這也是該公司進入伊朗石油市場獲得的第一個新發現。2005年5月伊朗宣布在胡齊斯坦(Khuzestan)發現大型Ramin油田,工業儲量為8.55億桶。2006年伊朗獲得一個重大的天然氣發現,為世界近年來重大的天然氣發現之一,獲得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測試獲得日產天然氣87.73萬立方米。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早發現石油的國家,1908年由英國的英波石油公司首次在伊朗發現石油。1950年伊朗石油儲量達17.81億噸,石油產量達3226萬噸。1951年伊朗宣布石油實行國有化,成立國家石油公司,由於美、英、法、荷等國公司組成的「國際財團」的扼殺和封鎖,1952年伊朗石油產量下降到136萬噸,伊朗政府被迫與國際財團簽訂協議,授權國際財團在西南部25萬平方千米協議區內勘探25年,國際財團加緊勘探,1955年伊朗石油產量恢復到1643萬噸。20世紀60年代開展了海上鑽探,70年代勘探開發有較大進展,1974年石油產量達歷史最高,為3.01億噸。1978年爆發的伊斯蘭革命以及之後的兩伊戰爭,使伊朗的石油工業遭受重創,石油產量大幅下跌,1980年石油產量僅為6575萬噸。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實施了戰後重建,恢復和擴大石油生產,1990年石油產量為1.628億噸,2000年石油產量為1.894億噸,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2.098億噸。

伊朗60%的石油產量來自老油田,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目前正致力於使這些成熟大油田的產量持續增加,目前正在馬倫和卡蘭季油田實施增加採收率技術。目前伊朗石油日生產能力為380萬桶,2010年增加到500萬桶,2015年可達800萬桶。歐佩克給伊朗的生產配額為411萬桶/日。目前伊朗正在生產的大油氣田為40個,其中27個位於陸上,13個位於海上。主要油氣田見表33-1。

圖33-21980—2006年伊朗石油產量和消費量

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約占伊朗出口收入的全部。2005年石油日出口量為250萬桶,主要出口到亞太地區的日本、中國、韓國和中國台灣,占伊朗出口量的47%,其次為歐洲的義大利、法國、荷蘭和土耳其。2006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為469億美元,為歐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

❻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在跟伊朗買石油伊朗石油出口大國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知道中東地區有一眾土豪國家:沙特、阿聯酋、卡達等等,任何一國都財大氣粗,有錢任性。

而支持他們這樣做的核心因素,無疑是他們都是石油出口大國,然而要論開采規模和出口量,除了這些我們熟知的國家外。

對伊朗而言,有中國朋友得力挺可以抵消一部分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沖擊,不過目前最迫切的還是實現自身經濟發展的多元化,不然要經濟自立還是有點難度的。

❼ 伊朗把千萬桶石油存在中國後,外媒:中國或做到俄羅斯沒做成的事

據中國海關4月13日公布的數據,中國3月份成品油進口683.1萬噸,1-3月份累計進口1779.0萬噸,累計進口成品油1800.8萬噸,一季度,中國進口原油增長9.5%,進口天然氣增長19.6%。

對此,路透社猜測稱,眾所皆知的是,目前中國還處在將儲備提高至相當於90日進口量的路上,巧合的是,國家能源局也在去年9月曾表示,中國的商業和戰略原油庫存均約為80天的凈進口量,目前中國已經建成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約能儲備原油3325萬噸。

另外,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為防止因美元限制而失去國外客戶,數月以來,一直有原油儲存在亞洲市場的保稅倉庫中,這其中就包括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把2000多萬桶原油儲存在大連的的保稅倉庫中以決定賣給中國客戶還是其它外國客戶,這為伊朗得以繼續出口石油提供了一個選擇。

根據海關及路透社最新提供的數據,中國買家在2020年第四季度購買了超103萬噸伊朗原油,在過去的14個月中,伊朗的石油賣家已向中國市場運送了約1800萬噸石油,交易量創 歷史 新高。

據報道,在伊朗石油持續運出過程中,大多數金融交易都是以人民幣或歐元進行的,以繞過美元限制。這說明,人民幣在伊朗石油經貿中,已發揮了交易貨幣的作用。顯然,伊朗石油並沒有因為美元切斷SWIFT支付體系,而停止交易。

最新數據顯示,自2018年3月上市以來,原油期貨累計成交量11319.66萬手、累計成交金額44.10萬億元。2020年交易量和持倉量均大幅提升,全年累計成交4158.58萬手,日均持倉11.89萬手,較2019年增長312.93%,其中日均成交量增長近40%。

從規模來看,上海原油期貨的成交量僅次於布倫特Brent和美國WTI原油期貨,成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這其中,國際投資者日均交易量佔比約16%,上半年,境外參與者日均持倉量增長6.5%。

截至3月,人民幣原油期貨吸引了包括英國、瑞士、新加坡、阿聯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23個國家的市場參與者,同時,還有68個國際經紀公司推出人民幣原油交易服務,而2019年只有45個。截至2020年底,交割庫點由2019年底的9個增加到15個,交割庫容由2020年初的355萬方擴大至1190萬方、約6788萬桶且取得了新進展。

據俄衛星通訊社稍早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顯示,英國石油公司已經向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了一船原油,BWC中文網 財經 團隊注意到,這是自2018年3月石油人民幣推出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參與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實物交割。上期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原油期貨累計交割8515.9萬桶,其中,SC2008合約達上市以來單月合約最大交割量1385.9萬桶。

緊接著,路透社進一步稱,中國可能還會接下去開始試點用人民幣大規模結算進口原油,這就意味著美元將收不到過路費,而早在一年前,中國的一家石化巨頭已簽署了以人民幣原油期貨計價的原油進口協議,而且這筆協議來自中東,這就意味著石油人民幣成功進入了中東,具有 歷史 性的重要意義。

這更意味著打開了未來人民幣大規模結算石油合同的空間,更代表著由於石油人民幣國際化的鞏固,從而為那些有繞開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資者提供方便,並對沖以美元定價的原油期貨價格波動風險。

最新消息顯示,目前,上期所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均被納入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的正面清單,這意味著,降低了歐盟投資者參與中國原油期貨市場交易的合規及運營成本。

這也是吸引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穗證券、巴黎銀行、興業銀行等國際投資者在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這背後體現的正是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且目前人民幣定價功能已經在亞洲市場顯現。對此,《日經亞洲評論》也在數周前稱,亞洲國家最好將原油等能源貿易向人民幣和日元結算過渡。

路透社在數周前稱,人民幣原油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不斷上升,很有可能會先從俄羅斯、安哥拉等國開始實施,至此,意味著又一顆石油貨幣新星正在升起,該外媒更是直言不諱地稱,此前,不論是俄羅斯還是迪拜,對石油美元發起的挑戰都失敗了,但中國成功做到了迄今為止別人徒勞嘗試的事情。

與此同時,中國也正在穩健地推進更大范圍的金融市場開放,使人民幣成為可自由使用的國際貨幣越來越接近,這也意味著中國買家進口原油的溢價情況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更代表著將有更多投資湧入中國實體經濟,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同時,中國對太陽能、風能、電池和電動 汽車 等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和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可燃冰就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更是人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最大的增長動力。

新消息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采核心技術的國家,並將要正式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采,目前,藍鯨1號已經在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開采,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兩項世界紀錄,這也意味著中國已提前占據了該能源技術高地。

不僅於此,中國預計還將在幾十年內建成世界上首座用於發電的穩定燃燒人造太陽項目托卡馬克裝置,給人類帶來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而就在這個時候,媒體又傳來重大的利好消息。

據俄衛星通訊社三周前報道稱,被稱作中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造太陽項目托卡馬克裝置已經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等離子體溫度達到1.5億攝氏度,這標志著中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將進一步加快人類 探索 未來能源的步伐。

據人造太陽項目裝置總工程師宋雲濤介紹,人造太陽沒有鏈反應或放射性廢物不受控制的問題,甚至海水也可用作燃料,一升海水所提取的聚變燃料相當於350 升石油所產生的能量,所以,僅從這點上說,熱核反應堆能產生人類用不完的大量能量,這也是這項新能源技術能吸引世界目光的原因所在。

同時,中國核能工程建設安裝方面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我們認為,人造太陽將是世界能源史上繼煤炭和原油被開采使用之後的又一次能源變革。這或許也是我們這代人所面臨的重大投資機會之一,並將成為繼高鐵,大飛機、華龍一號後,又將出世的一張國家經濟名片。

另一面,在傳統能源領域,在中國的石油開采技術和原油需要提升下,新的油氣資源也在不斷增加,比如,藉助新技術,新疆油田稠油產量也突破億噸,而優質的環烷基稠油更是被譽為石油中的稀土,是國家經濟和重大工程建設的戰略性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