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美國一天消耗石油
美國1800萬桶、中國1400萬桶。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中國美國一天消耗石油:美國每天消耗石油1800萬桶第一,中國1400萬桶第二,印度和日本每天都是消耗400萬桶第三第四。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貳』 美國一天用多少原油
2080萬桶。根據查詢美國資料信息得知,美國一天用2080萬桶原油。美國每天消耗原油大概在2080萬桶。但是美國自己就可以產油,基本上進口量和自產量持平,進口量在950萬桶,而自產量則是1100多萬桶。近些年美國不斷加大對石油的進口。
『叄』 中美每日石油消耗量
美國3.5億人每天消耗2000多萬桶石油,我國14億人口每天僅消耗1500萬桶石油
『肆』 美國是資源消耗大國,急!!!!
美國是頭號浪費大國/李北陵
2007-11-22
美國能源部能源情報署高級官員蓋?卡努索近日提出一個觀點:「美國資源消耗過高的生活方式值得檢討」。
美國資源消耗是不是過高,不妨看看數據:美國日耗原油約2100萬桶,約佔全球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石油消耗第一大國;美國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4.6%,但消耗能源佔了世界的23%;美國目前每年人均石油消費約3.28噸,是中國人均水平的10倍以上;美國人口只有中國的1/5,但人均資源消耗卻5倍於中國;美國電力人均消耗是1400千瓦時,是日本的1.5倍,中國的7倍。按照目前的電力消耗增長,美國必須建1300-1900個發電廠才能滿足未來20年的需求。
消費大國 浪費大國
而最能體現美國生活方式的,恐怕就是汽車和烘乾機。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保有、生產和銷售國,3億人口注冊的汽車竟有2.6億輛,減除孩子、老弱、殘廢和貧窮而不開車的人外,人均佔有汽車大約超過1.5輛。出門必開車,已然成為美國人的生活習慣,以致美國被稱為「一個黏在車輪子上的國家」,美國石油消費的大部分被汽車「喝」掉,美國人中的超級胖子也越來越多,成為社會之災。而烘乾機的使用也幾近病態,尤其顯現美國人生活方式的大手大腳。美國人洗了衣服,不能風乾,卻只能用烘乾機烘乾。這倒不是美國人鼻子生得特別,聞不得太陽的氣味,而是美國人把烘乾衣服視為不成文卻必須遵守的「規矩」。據美國家用電器製造商2005年的一個統計,美國57%的人擁有烘乾機,美國平均每戶家庭使用烘乾機消耗的電量達1079千瓦時,美國居民住房電費的6%到10%都花在了烘乾機上。這在中國人看來,既可笑,也是過於奢侈。要知道,在一個普通中國百姓家庭,一般每月耗費電約200千瓦小時,還不到一戶美國家庭烘乾衣服所耗電量的1/5。
美國無疑是資源和能源的世界第一消費大國,也是世界第一浪費大國。
消費方式 應予檢討
然而,當美國生活方式遭到世界批評、引起有良知的美國人反省時,我們也當反思。有資料顯示,中國的GDP總額只佔世界的3.3%,卻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鋼材和煤炭,二分之一的水泥,中國生產同產值的能耗是美國的5.5倍,德國的7.5倍,日本的11.5倍,甚至印度的2.8倍。中國已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減排額貢獻者。雖然人均資源消耗量、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國遠不如西方發達國家,但中國人口眾多、資源有限、堅持和平崛起的國情,目前佔世界能源消費87.7%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人類已經處在資源衰竭危機的背景,決定了中國不能復制西方國家的老路,更不能仿效美國的高消耗生活方式。
『伍』 資源問題--全球一天要消耗多少升汽油
簡單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論
從2002年起,油價開始有往上走的趨勢。「物以稀為貴」,這似乎被普遍認為是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麼時候枯竭呢?這個問題的議論歷來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開采年數因研究數據來源而異。2007年11月末,石油礦業聯盟發布了預告「世界上能夠生產的石油將在68年後枯竭」;而日本社團法人石油學會的有賀正夫則認為,「在來型(傳統燃料)原油還有60年可開采,而算上非在來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積岩)等,還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歷經年月後也會有增加的情況。有數據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經探明的石油量大概為1.15億桶,這比前兩年的估計數字增長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離現實還有多遠,今年國際油價在短期內飆至每桶133美元,這引發了新一輪能源恐慌,不少國家紛紛囤油,從根本上進一步推高了油價。
原因二:供需失衡論
據報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萬桶(每7桶合一噸)。其中,美國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在它之後,依次為日本、中國、俄國、德國與韓國。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應依賴於110多座大油田,而這些大油田均經歷了五六十年開采過程,基本走過了其「生命周期」的「壯年」階段,步入了穩產和衰減階段。在國際油氣投資顧問徐小傑眼中,石油的供需關系是基本面的問題,他認為這也是「基本的、長遠的和根本的決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長期以來,世界石油產量增長十分緩慢,石油供應設施又十分脆弱,且鮮有特大型新油田發現。此外,在油氣上游領域投資不足、產能遞減或增長滯後、供應源衰減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貶值論
除了資源缺稀外,人為炒作也致使油價在近期飆漲。其中,美元貶值論是最熱門的一個因素。
美國跟歐佩克有協議,用美元作為石油的結算貨幣。為保證產油國的利益不受到損害,在美元大幅度貶值的今天,只有不斷地推高油價,這樣做是符合美國的戰略意圖和利益的。
在國際油價沖破110美元時,花旗集團能源分析師蒂姆·埃文斯就說,油價飆升與供需結構無關,而是由於美元貶值及通脹壓力增大。國際市場原油期貨交易以美元計算,持有其他強勢貨幣的投資者買入原油期貨造成油價上漲。
石油輸出國組織輪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贊同。他同樣認為國際油價飛漲與石油供求無關,是美元貶值和市場投機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續貶值為國際投機熱錢紛紛進入原油和黃金期貨市場進行炒作提供了機會,從而導致油價和黃金價格不斷攀高。
原因四:投機炒作論
華爾街策略公司高級分析師康尼·特納指出,市場投機炒作才是推動油價飆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種短期消息只不過是炒作油價的一個由頭而已。由於資金的介入,市場會把任何可能導致油價上漲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價上漲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國原油商業庫存意外下降,明天則有可能是地緣政治問題。他的這一說法不無道理。據報道,自今年年初以來,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了近40%,僅5月份紐約市場油價漲幅就達到17%。5月16日紐約油價127美元,雖為當日價格,交易的卻是7月石油期貨。這與1月2日油價「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樣,「期貨」這樣的投資形式顯然已對油價造成巨大影響。
美國一民主黨參議員稱,投機力量行為在期貨市場上極其放縱,期貨市場日成交量已超過實際需求的20多倍。這也是投機者翻炒期貨的有力證據之一。
原因五:季節規律論
有環境學家認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進入夏季,生產、生活用油都將進入增長時期。每年的5月到11月為美國的颶風多發季節,一旦有颶風到來的消息都將影響油價上漲,這已成為一個定勢。專家認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近期油價的飆漲有所影響。
原因六:地緣政治論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奧恩日前發表言論表示,世界主要產油區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是推動近來國際市場油價大幅飆升的主要原因。奧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訊社采訪時說,伊拉克、伊朗和奈及利亞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這種局面刺激了油價上漲。
石油資源儲量分布極為不平衡,目前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東地區國家石油儲量佔到全球總儲量的60%以上,而亞太地區石油儲量則不足2%。從歷史上三次石油危機的情況來看,高油價將進一步加重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如1978年的兩伊戰爭和1990的海灣戰爭,其根本目標依然是對石油資源的爭奪。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地緣政治不穩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價。
原因七:長短陰謀論
此外,西方學界出現了一種陰謀論,也成為了對油價高漲的一種解釋。據分析,陰謀論有兩種,一個是長期陰謀論,一個是短期陰謀論。長期陰謀論是指美國石油巨頭實際上已經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術,量產後該技術也十分廉價。事實上,當油價在50美元一桶的時候,該技術就可以完成產業化了,但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美國石油巨頭並不著急推出新技術。
短期陰謀論就是指美國總統布希本人就是美國石油集團推出來的寵兒,布希為了「報恩」,因此美國政府有意推動油價上漲。該論點分析師認為,到目前為止,石油並沒有出現絕對的短缺,但油價卻成倍上漲,這與近年來很奇怪的「美國現象」有關:在石油價格高漲的時候,美國政府一定擴大石油儲備,石油價格低的時候卻出售儲備。而且,在石油價格高漲之時,美國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希政府
『陸』 各國人均汽油消耗量
如下:
1、美國
截止2018年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石油消費量約2049萬桶/天,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是全球最大石油消耗國。美國無論是在石油供給量或是消費量中,都占據著最大的一角,它不僅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更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
2、中國
中國2018年石油消費量約為1302萬桶/天,由於經濟的飛速增長,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國,並僅次於美國。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中國是世界上石油消費增量最多的國家,是世界石油消費增量的10倍。
3、印度
印度2018年石油消費量為477萬桶/天。印度是世界上的第二大人口大國,人口佔世界的1/6,隨著近年來印度加快工業化的發展,其石油消費量已位於世界的第三名。
4、日本
日本當前石油消費量大約為440萬桶/天。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比較匱乏的國家,因此其石油是極度依賴進口的。由於日本經濟發展穩定,所以對石油的需求也是比較穩定的。
5、俄羅斯
俄羅斯當前石油消費量大約為320萬桶/天。俄羅斯是石油及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大國,雖然俄羅斯的經濟離不開能源出口,但是其國內的能源消耗需求也是較大的。
以上就是現在世界上對石油消耗量最大的五個國家;其中我國和美國過是每天過千萬桶級的消耗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沒有了石油,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很臟。我們用的清潔用品很多都是石油製品,如洗滌劑、洗發水、沐浴乳、肥皂等等,裡面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而我國是工業大國、製造業大國、日用品消耗大國,因此,國際能源署表示,中國將在20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
『柒』 美國每年消耗多少噸石油合多少噸
據統計,美國每年生產3000公斤糧食,要消耗6000-7000噸石油、800萬噸鋼鐵,同時還要消耗大量磷、鉀等肥料資源。
美國能源部每天從市場購入的原油達7萬桶,戰略石油儲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迄今為止儲備石油高達6.98億桶,商業石油儲備量為2739億桶
『捌』 中國一天消耗多少桶石油
截至2020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萬桶,其中220萬桶來自進口。
中國的相關報告預計,中國今年原油進口將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創紀錄的1.1億噸,將比上年增長21%,成品油進口4000萬噸,增長40%左右。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資源主要還是依賴於進口。進口的國家主要來自於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也隨著增長。
(8)美國一天消耗多少噸石油擴展閱讀
1997年,中國石油簽訂了哈薩克阿克糾賓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上邁出第一步,時稱中亞俄羅斯合作區。
20年來,中國石油秉持「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原則,與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個國家進行50個項目的合作,2016年油氣權益產量近6000萬噸,約占公司海外權益總產量的80%;
20年來,中國石油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油氣運輸通道,從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建成了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緬油氣管道等四大油氣運輸通道,初步形成了一張連通中外、惠及多國的油氣供應網路。
『玖』 全世界一天要用多少石油美國是多少中國是多少
就目前而言全球每天消耗的石油量高達7500萬桶,幾乎每年以2.5%的比例在增漲。是原油。
按照現有已勘探的原油儲量用不了40-50年就會耗盡。中國做為全球最高的原油消耗大國,為了能解決能源問題大力發展核電。不過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漏之後我國原則上凍結了「十二五」規劃中的核電站新建計劃,對核電的發展也停滯了一斷時間.不過今年我國已決定在2016年開始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大力發展核電。預計在2030年核電數量有望超越美帝。
『拾』 美國每年消耗多少噸石油合多少噸
2006年,美國消耗75.1535億桶石油,今年美國的石油消耗量也大約在74億—75億桶。
美國目前現有約7.27億桶的石油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