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處於地層的哪一層
一般常位於具有一定孔隙性和滲透性的岩層,如砂岩、孔縫發育的碳酸鹽岩,其他岩性的地層也能儲存油氣。個人認識,僅供參考。望採納。
2. 石油通常存在於什麼地層
鑽井穿過地層後,井下地層會是什麼樣子呢?對於一些松軟緻密地層,如泥岩等,由於鑽井液浸泡,井壁垮塌,井眼擴大(井徑明顯大於鑽頭直徑),根據井徑測井曲線,可劃分出泥岩層.這類非滲透性地層,通常不會是油氣層.但對一些孔隙性和滲透性地層,要進行仔細研究.所謂孔隙性岩石,是指岩石中有互相連通的孔隙空間,孔隙空間的大小用孔隙度表示.滲透性岩石是指在一定壓差下流體能在孔隙中運動,滲透性愈好表示流動性愈好.如果孔隙中儲存有油氣,那麼滲透性好的岩石中比較容易開采出石油.對於滲透性、孔隙性岩石,在鑽井過程中,為了防止井噴,一般情況下井內鑽井液柱的壓力大於地層壓力,具有一定的壓差,鑽井液中的水分(稱為鑽井液濾液)會侵入到地層中.鑽井液濾液將地層中的原生流體驅走,在井壁附近的地層中鑽井液濾液會將原生流體全部替換,孔隙中100%含有鑽井液濾液,這一區域稱為「沖洗帶」.隨著離井壁的距離增大,鑽井液濾液含量逐漸減少,原生流體含量逐漸增大,直到鑽井液濾液含量變為零,到達100%含有原生流體的地層的原始狀態?原狀地層.從鑽井液濾液含量開始變化到其含量為零的區域叫作「過渡帶」,沖洗帶和過渡帶統稱侵入帶.對於好的儲集層,多形成侵入帶,它是尋找油氣層的重要標志,但同時給測井帶來更復雜的問題.為了探測出沖洗帶、過渡帶和原狀地層的電阻率,要用具有深、中、淺探測深度的組合測井和陣列測井
3. 有一定規模的油田都是在什麼岩層
世界上已知的有一定規模的油田都是在沉積岩分布區發現的。
油田即單一地質構造(或地層)因素控制下的、同一產油氣面積內的油氣藏總和。一個油氣田可能有一個或多個油氣藏。在同一面積內主要為油藏的稱油田,主要為氣藏的稱氣田。按控制產油氣面積內的地質因素,將油氣田分為3類:
1、構造型油氣田。指產油氣面積受單一的構造因素控制,如褶皺和斷層。
2、地層型油氣田,區域背斜或單斜構造背景上由地層因素控制(如地層的不整合、尖滅和岩性變化等)的含油麵積。
3、復合型油氣田。產油氣面積內不受單一的構造或地層因素控制,而受多種地質因素控制的油氣田。
世界油田:
1、加瓦爾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東部,首都利雅得以東約500km處,探明儲量達107.4億噸,年產量高達2.8億噸,占整個波斯灣地區的30%,為世界第一大油田。油井為自噴井,原油含臘量少,多為輕質油,凝固點低於-20℃,便於運輸。有輸油管通臘斯塔努拉油港(世界最大油港)外運。
2、大布爾干油田:位於科威特東南部,探明儲量99.1億噸,年產7000萬噸左右。原油特點與加瓦爾油田相似,多由米納艾哈邁迪油港外運。
3、博利瓦爾油田:位於委內瑞拉東部,奧里諾科平原上。多為重質油,探明儲量52億噸,年產達100萬桶。
4、薩法尼亞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東北部海域,探明儲量33.2億噸。原油部分通過輸油管運往利比亞的黎波里、西頓,敘利亞的巴尼亞斯港裝船。一部分輸往臘斯塔努拉外運。
4. 油田一般分布在什麼岩
油田一般分布在沉積岩。
石油通常出產在沉積盆地內部的背斜里。只有沉積盆地才會有大量生物遺骸得以沉積下來,很多地層雖然也是沉積地層,也有大量生物殘骸沉積進去,但是由於岩石緻密或其它原因,生物殘骸都保存在它原來死去的地方,所產生的有機物無法通過流動集中形成油田,而是分散在全部岩石中,無法成為可以開採的石油。
5. 儲存石油在哪個地層 地層是什麼岩石
石油是儲存在石灰岩中。
長期的地質發展過程,在西亞形成了良好的儲油構造。廣泛分布的石灰岩有裂縫,沙岩多孔隙,有利於分散的石油流動和集中,形成廣泛的儲油層。上部覆蓋了一層頁岩、石膏、岩鹽等不透水岩層,能防止石油的揮發,起了保護油層的作用;儲油岩層下面,是堅硬的結晶岩基底。在強烈的地殼運動中,儲油構造沒有完全被破壞,所以這里的石油能很好地積聚和保存下來。
6. 世界上已知的油田都是在哪個岩層發現的
世界上已知的油田都是在沉積岩分布區發現的。
世界上已知的有一定規模的油田,都是在(沉積岩)分布區發現的。在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上升。
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伴隨各種地質作用,沉積盆地中的沉積物持續不斷地堆積。當溫度和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沉積物中動植物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碳氧化合物,最終生成石油。
岩層
岩層(外文名:Rock formation)是一個地質學專業術語,具體是指作層狀分布在地層中的岩石。岩層是指兩個平行或近於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由同一岩性組成的地質體,通常由一個層或若干個層組成,是沉積圈的基本地層單位和岩性單位。其上下界面稱為層面,上為頂面,下為底面。
岩層主要有石灰岩,泥質灰岩,泥質頁岩,頁岩,花崗岩等。岩層在空間產出的狀態和方位的總稱。除水平岩層成水平狀態產出外,一切傾斜岩層的產狀均以其走向、傾向和傾角表示,稱為岩層產狀三要素。
7. 石油主要埋藏在什麼岩石之中
答案是 A、沉積岩
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
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這是由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量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即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按照有機成因學說,大量的微體生物遺骸與泥砂或碳酸質沉澱物埋藏在地下,經過長時期的物理化學作用,形成富含有機質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遺骸轉化為石油。這種岩石稱為生油岩。能夠儲存和滲濾油氣的岩層叫做儲集層,它必須具有儲存空間(孔隙性)和儲存空間一定的連通性(滲透性)。
岩石分沉積岩、火成岩及變質岩三大類。多數油、氣儲存於沉積岩中,常見的沉積岩有砂岩、礫岩、泥岩、頁岩、石灰岩及白雲岩等。火成岩及變質岩中也可以儲存油、氣。
世界上已探明的儲量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砂岩油田是科威特的布爾干油田。可采儲量達99億噸。1928年發現,1964年開發,屬白堊紀砂岩,面積700平方千米,油層厚度1082一1462米。
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探明可儲量為226億噸,約佔世界石油可采儲量的四分之一。它也在砂岩中。
8. 石油天然氣水分別儲存於什麼地質構造
水多儲存於向斜構造,多儲存於背斜構造。石油、天然氣、地下水三者比較,天然氣的密度最小,石油次之,水的密度最大,且向斜的岩層向下彎曲,適合密度大的水儲存於地層中。石油、天然氣、地下水三者比較,天然氣的密度最小,石油次之,水的密度最大,且向斜的岩層向下彎曲,適合密度大的水儲存於地層中。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類可燃性氣體,是一種化石燃料,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並含有非烴氣體,因而燃燒產生黃色或藍色火焰。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水產生了認識,東西方古代樸素的物質觀中都把水視為一種基本的組成元素,水是中國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說中也有水。
9. 石油一般儲藏在什麼地質構造中
石油是當今世界極其重要的工業能源,被稱作「工業的血液」,素有黑色金子之稱。石油這種黑棕色的,粘稠的液體,以前面滲透到人類生活的許多領域。那麼,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呢?經過長期的研究,以證明石油是由古代有機物變來的/在古老的地質年代裡,古代海洋或大型湖泊里的大量生物、動植物死亡後,遺體被埋在泥沙下,在缺氧的條件下逐漸分解變化。
隨著地殼的升降運動,它們又被送到海底,被埋在沉積岩層里,承受高壓和地熱的烘烤,經過漫長的轉化,最後形成了石油這種液態的碳氫化合物。據估計,全世界海底石油的總儲量在3250億噸,占整個地球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而且這些石油多分布在中國近海、中東、波斯灣、墨西哥灣、西非幾內亞灣和北海等淺海海底。
而中東產的石油由於中東地勢猶如一個盆地,這更好儲存天然的石油.
10. 油田是在哪個岩層發現的
油田一般在碳質灰岩地層分布。油田指原油生產的特定區域。有時為特定地域地下集聚的油層的總稱。廣義上把幾個油區合在一起稱為油田。例如大慶油田,英國的北海油田,俄羅斯的秋明油田等。
單一地質構造(或地層)因素控制下的、同一產油氣面積內的油氣藏總和。一個油氣田可能有一個或多個油氣藏。在同一面積內主要為油藏的稱油田,主要為氣藏的稱氣田。
介紹
油田是地下天然存在的碳化氫,地表條件下則呈液體。與之相反,在地表條件下仍為氣體,則為天然氣。天然氣生產的特定區域為天然氣田。石油可采儲量大小決定開采價值。要求精確地計算含油麵積大小,油層數目和厚度以及單位面積石油儲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