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安裝在什麼容器
擴展閱讀
北京農產品銷售哪裡找 2025-08-05 02:58:59

石油安裝在什麼容器

發布時間: 2023-01-04 07:23:29

① 存放汽油最安全的容器是

鐵桶。汽油的存放容器一般是鐵器或者玻璃鋼之類的器皿,並且一定要密封,放陰涼處保存。汽油絕不要用塑料製品、木材等絕緣體存放,容易產生靜電,引起汽油燃燒,甚至爆炸。

存放汽油最安全的容器是

汽油在常溫下是無色至淡黃色的易流動液體,很難溶解於水,熱值為44000kJ/kg ,具有芳香氣味。

汽油是從石油里分餾、裂解出來的具有揮發性、可燃性的烴類混合物,主要成分為C5~C12、芳香烴。

汽油是用量最大的輕質石油產品之一,重要特性包括:蒸發性、安定性、抗爆性、腐蝕性、清潔性。

② 渣油罐和石油儲罐的區別

渣油罐和石油儲罐有很大的區別。
1、
1,石油儲罐是儲存油品的容器,它是石油庫的主要設備。石油儲罐按材質可分金屬油罐和非金屬油罐。按所處位置可分地下油罐、半地下油罐和地上油罐。按安裝形式可分立式、卧式。按形狀可分圓柱形、方箱形和球形。
2、
2,渣罐,是冶金行業中煉鋼重要的設備,是一種用於盛裝鋼鐵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熔渣的容器,具有兩側帶有吊裝耳軸的碗狀容器。

③ 取少量石油樣品可以裝在哪些容器中方便帶走

礦泉水瓶

④ 為什麼石油都要用桶裝

石油為什麼用"桶"來做計量單位
"桶"是個很特殊的計量單位,它只用來計量石油.石油的規模開發利用是1859年從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開始的.當時,美國一個名叫伊雲·狄拉克的人在賓夕法尼亞的達梯索維爾鎮鑽出了美國第一口油井,緊接著其他找油者也在當地打出了油.由於當時盛裝原油的容器主要是木桶,於是人們在石油生產和交易時也就以桶作為石油的計量單位.

後來,這種計量單位一直沿襲下來,直到今天.桶是體積單位,如果要換算成質量單位,就必須考慮密度的不同.事實上,由於產地的不同,不同產地的石油在質量上並不完全相同.比如大慶混合原油是7.31桶/噸,就比勝利原油6.93桶/噸要來的多,也就是說,要輕一點.各地所產的原油重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僅用桶來計量並不精確,國際上規定以沙烏地阿拉伯產34API(相對密度為0.855)的輕質原油為國際標准原油.桶和其它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是這樣的:
1桶=41.5加侖(美製) 1桶=35加侖(英制)
1桶=0.159立方米 國際標准原油1桶約等於0.136噸

⑤ 原油出口為什麼用桶計量而不用噸每桶是多重

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映就是那個桶貴了的笑話:2008年國際油價140美元/桶時,國內油價6塊多/升,2018年國際油價不到80美元/桶時,國內油價卻要7塊多/升,原因是桶貴了。不過玩笑終歸是玩笑,因為現在的原油出口根本不是裝在桶里的。陸地上的,一般都是通過輸油管道運輸,直接在出入口設置儀器計量(比如中俄原油管道,由俄羅斯遠東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經中國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運輸至大慶油田);而未接壤的比如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的石油,則是通過油輪直接運輸到我國的各港口,並非我們想像中的,先一桶一桶灌裝,在運輸的,所以目前現實中根本沒有油桶影響油價的概念。

現實中我們計量一般不是用重量就是用體積來計量,很少會說用到桶,那麼為什麼原油會使用桶來計量呢?這其實是習慣使然。因為在早期美國人的石油是用桶來計量的,現代石油工業誕生之地的賓夕法尼亞州,1859年,德雷克們用機井打出石油後,倉促間人們直接用各類桶來盛裝石油。不過雜亂的度量衡不單給買家造成困擾,也成為政府立法和課稅的麻煩。根據一般規律,當行業發展到相當程度,統一標准勢在必行。因此最終美國人制定了42加侖制式的桶空重64磅就成為了標准(主要系這個體積大小的桶)適合放置在平板火車上,當時一節火車剛好可以放置20桶,在拉到港口運輸到各地。隨著技術的發展,雖然後來先後誕生了管道運輸以及油輪運輸,但是由於習慣使然,美國人仍然習慣按照桶來計量。

如果說美國不是世界第一強國,那麼桶計量的只會在美國,因為後續發展的很多其他國家並不使用桶計量,比如日本東京交易所的原油期貨目前仍然是按照國際單位千克計價,但是二戰後,隨著美國的崛起以及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之後,美國操控著世界主要的原油出口,世界其他各國也就慢慢被迫接受以桶計量的原油了。

目前標準的1美製桶=42美加侖=158.98公升;至於說多重?這個不一定,因為不同產地的石油密度、品質不一樣,因此在同等的容積下,重量也會出現偏差;目前而言,一桶石油平均的重量大致在0.137噸,也就是說1噸石油大概需要7桶石油。

為什麼說: 原油出口要用「桶」統計而不用「噸」計量,我們中國的原油計量單位是「噸」,那麼,對於西方而言,西方國家的石油計量單位為「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我個人覺得:對於西方人而言,用「桶」計算原油出口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個人覺得石油之所以用「桶」作為計量單位的原因是我國進口的大量使用,目前都在歐美等西方國家手中,那麼,為了方便他們的計量單位,也為了符合他們的交易習慣,他們就把原油規定為桶,而不是噸。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噸是質量單位,桶是一個體積單位,那麼,我們大家都知道,由於不同產地的石油,密度是不同的,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在清朝的時候,山西商人交易的銀子其純度為為99%。但是,嶺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福建地區人們所使用的銀子的純廢可能只有97%左右。

再加之,由於原有的密度,如果用噸算的話,那麼,它的質量可能有些誤差,但是,如果用桶計算的話,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密度上有一個換算公式,所以在這就不用解釋了。

總之,就是對桶這樣單位是體積單位,質量單位與體積單位之間,還有著較為復雜的換算關系,有些是不同產區的油密度不同,所以,為了方便用桶作為計量單位。

也就是說有體量單位作為原油交易的計量單位的因為是一桶油的質量,不同質量、不同的體積是因為密度不同,但是,它的體積也是是相同的。

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 原油這個東西掌握在美國人手裡面,二戰期間,石油的計量單位根據國際上的換算單位並不是用「桶」來計量的,而蘇聯則是用「噸」來計量的,但是,美國人當時為了便於石油的交易用「桶」作為計量單位,為了運輸也為了交易方便。

所以,桶這個單位作為計量單位用著用著就習慣了。

在中國人的意識中,原油可以說用桶計算起來更為方便,但是,為什麼要用桶計算了?

其實, 說白了,桶作為計量單位,對石油貿易交易是十分有利的,因為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裝箱可以大規模的在海域和陸運之間調度,而且計算出售很方便,如果用工作量「桶」作為計量單位的話,由於密度的不同,其交易難度是大大增加。

這是趣事!原油為何統一用「桶」計量?而汽油一般用升計量?

一切源於習慣做法!

盎司; 黃金重量單位(1盎司=28.3495克)。一般人熟悉克的概念,對盎司感到生疏,但黃金玩家不會混淆。

克拉 ;鑽石重量單位(1克拉=0.25克)。不少人誤以為克拉是計算鑽石大小(體積)的單位。但鑽石玩家不會混淆。

英尺; 長度單位,一英尺=30.48厘米。(據說;十三世紀初,英國尺寸長度混亂,引起交易糾紛不斷,英國約翰國王召集大臣們討論一尺應該多長?沒扯出結果。約翰王憤怒跺了一腳,指著他的腳印說;「這就是一尺」,於是,英尺長度就確定下來了。

英碼; 長度單位,一英碼=91.44厘米=3英尺(據說,碼的長度確定與英尺長度確定類似,亨利國王伸直手臂,豎立大拇指說,從他的鼻尖到他的大拇指尖的距離就是一碼!於是大臣們趕快小心翼翼丈量並確定下來)

米(公尺) ;法國人玩法。法國科學院將從北極點到赤道經線長度的一千萬分之一規定為1米,並於1799年在法國法定使用。奠定了今天國際長度公制(十進制)基礎。

公斤(千克) ;法國人玩法。法國定義了「米」的長度,就按「十進制」定義了分米。法國規定在4℃時,1立方分米純水的質量為1公斤。並用鉑銥合金制了一個高度、直徑都是39毫米的圓柱體代表這個質量。這個「金屬疙瘩」至今是公斤(千克)的基準物。

這是美國人的玩法,由於美國控制了世界原油買賣,原油用桶計量成為通行做法。

例如;買一船原油,船輪的油倉體積固定不變,一口氣灌滿了就知道體積是多少立方米,快速折算出是多少桶。若要實際稱重是多少,則比較繁瑣。

1升90號汽油平均重0.72公斤:92號重0.73公斤; 97號0.737公斤。看來,價格與重量還是呈正比關系。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都很懵,今天我來向大家解答,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桶(Barrel)是目前幾乎所有最重要的原油期貨計價單位,如布倫特(Brent),美國德克薩斯西部中質原油期貨(WTI)以及OPEC一攬子參考價格(OPEC Reference Basket)都是基於桶這個計量單位。三種期貨合約交割量幾乎占據了全球全部份額。當然還有一些區域性的原油期貨不是按照桶計價,如日本東京交易所的原油期貨是按照國際單位千克計價,但是成交量和前三種沒法比。所以這里要說的是原油按桶計價雖然不是國際強制規定,但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標准。

最大的誤區是有些人覺得原油的實物交易是用桶裝的,這個是最大的誤解。現在原油主要靠管線運輸,從油田運到煉油廠或者出口港;

在石油開采中,最早用來盛石油的工具就是桶。不過那個時候的桶僅僅是一個工具,並不是用來測量體積的。後來,久而久之,大家就漸漸形成了用木桶裝載石油的習慣。最初的石油交易也是以桶為單位來計算的,漸漸的桶就成了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石油計量單位了。

當然,這是全球所有國家都是用桶這個單位,用於計量石油的。我國就是個例外,使用的是噸。官方在發布相關數據的時候,也是使用噸這個單位,比如我國去年一共進口的原油46190萬噸。

要准確記住1美製桶=42美加侖=158.98公升,並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為0.137噸,對於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連前蘇聯和中國這樣習慣採用公噸計量原油的國家,參與國際交易也不得不屈從「美製桶」的強大傳統。不同地區開采出來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樣的,例如國內大慶油田開採的石油7.31桶一噸,而勝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較高,6.93桶就可以達到一噸。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吧。

評論員小韓;通常情況下,中東的一桶原油約為為42美加侖或35英加侖,即158.9升。而1噸原油大約為7.35桶。桶」是西方國家的石油計量單位,「桶」不僅方便石油的運輸,也便於石油交易,因此被廣泛接受。

首先要說明一點,噸是質量單位,而桶是一個體積單位,與集裝箱一樣。由於不同產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樣。。

美國使用「桶」作為單位是為了運輸方便,在最初的時候石油確實是使用桶來裝運的,油桶也就成為美國石油的計量單位。

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國之一,並且石油貿易是跟美元直接掛鉤的,石油價格也是由華爾街操縱的,因此其他國家被迫接受「油桶」這個單位。

很多人認為,在全球化貿易時代,使用「油桶」作為計量單位對於石油貿易是十分有利的。因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裝箱,可以大規模的在海域和陸運之間調度,而且計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實現在的石油早就已經不再使用油桶來運輸了,現在的石油都是通過管道,直接從產地出來直接輸送到港口裝船,然後在運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儲存罐。我們平時在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運油的油罐車,但從來看不到拉著油桶運輸的大貨車

文/漂流的亞特蘭蒂斯

該問題比較普遍,本人正好在該行業,這里就給大家解釋一下。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澄清幾個問題,或者說誤解。

說了這兩個問題之後,我們接下來看為什麼原油進出口要用桶來計價,其實不僅僅是進出口,北美地區的油田產量都是以桶為單位。

最早開始使用「桶」來計量原油的是美國,准確的說是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1859年美國的第一口油井在賓夕法尼亞州完成,之後就迎來了19世紀60年代的石油開采熱潮。

當時的原油產量不斷增加,但是卻沒有標準的容器來裝這些原油,因為當時美國的石油工業剛剛起步。所以當時的石油開采者便用盛裝其他產品的桶來裝石油。這些桶的形狀大小不一,用處也不同,酒桶、魚桶還有裝糖漿和松節油的桶,總之五花八門。桶的容量也不同,這就給當時的原油交易帶來跟大的麻煩,因為計量困難並且造成很多爭端。

到了1866年,賓夕法尼亞石油生產者注意到了這問題,並開始著手推行統一的標准。最後他們將目光投到了裝威士忌的酒桶上,並決定將威士忌酒桶作為原油交易的計量單位。威士忌酒桶容量40加侖(151升),但是為了有利於賣方(因為用桶運輸途中會有損失),也就是石油生產者,他們決定在實際交易中將計價容量增加2加侖(實際油量還是40加侖),也就是最終計價容量為42加侖(159升)。 最終該標准在1872年被通過,一桶等於42加侖成了美國原油計量的基本單位 。

以「桶」計量原油在全世界的推廣是與美元地位的上升是同步的。 原油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個具有國際統一定價的商品,並採用美元計價 。這當然和美國國家和石油工業的強大有關,現在石油工業的絕大部分標准和 科技 來自美國,而且美國又是全球第一石油消費大國,當然具有強大的話語權。當然更重要的是美元作為全球准備貨幣,有其他貨幣難以比擬的穩定性和信用,大家都知道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破產性極低,貨幣也穩定。所以原油採用美元計價也就理所當然,而對於石油行業美國也就順便推行了自己的標准。

上文已經提到 一標准桶原油等於42美製加侖,也就是約159升 ,這個只是容積。但是不同品質的原油一桶的重量有差別。高品質原油,也就是我們說輕質原油由於密度低其一桶的重量要比重質油(密度高)輕。

原油的密度在0.87 ~ >1.0 g/cm3, 因此一 噸原油約等於7.2~7.35桶 。

以桶計量原油最早始於美國,用桶不用噸是因為美國的影響,原油的美元計價也助推了該標准在全球范圍的推行。

主要的原油期貨交易都以桶為單位。

一標准桶原油等於42美製加侖,也就是約159升;

根據原油的密度,一噸原油約等於7.2~7.35桶,也就是1桶原油等於136~138千克。

原油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個具有國際統一定價的商品,也就是說全球任何國家只要你在國際市場上買石油,面對的都是統一的標准。

我是漂流的亞特蘭蒂斯,下次見!

這是西方國家先入為主的一種計量方法。一桶容量是53加侖,一加侖為4.546升,如果盛水的話,是240公斤,油比水要輕,這就是比重。質量差的石油比重在0.8以上,如某些國產及委內瑞拉的石油,中東產石油最好,比重都在0.8以下,人們開玩笑說那兒開採的石油可以直接加進油箱。就是因為比重不同,液體要用容積來算,早期開採石油都是用大桶,習慣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油桶」是目前歐佩克和歐美等西方國家原油計量單位,同時也是全世界主流的石油計量單位。

首先要說明一點,噸是質量單位,而桶是一個體積單位,與集裝箱一樣。由於不同產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樣。通常情況下,中東的一桶原油約為為42美加侖或35英加侖,即158.9升。而1噸原油大約為7.35桶。目前紐交所一般都是使用北海布倫特原油和德克薩斯輕質原油作為標准,計算每桶石油的價格。

西方世界早在幾千前就使用木桶去運送葡萄酒,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中東地區的人是用陶罐去裝葡萄酒,但是陶罐的密封性並不好,而除了中國以外,其他的民族又沒有搞出瓷器,而即便是搞出了瓷罐,瓷罐也太容易碎了,於是中東的民族就用木桶儲存和運送葡萄酒。

由於木桶是圓柱狀,因此非常便於運輸,因此越來越多的液體商品都是使用木桶運輸,例如橄欖油。後來石油被發現後,人們開始用鐵皮圓桶去裝載石油。

最先使用鐵桶裝石油的國家就是美國,在二戰之前,石油的計量單位並不統一,美國使用「桶」來計量,而蘇聯則是使用「噸」來計量。

美國使用「桶」作為單位是為了運輸方便,在最初的時候石油確實是使用桶來裝運的,油桶也就成為美國石油的計量單位。

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國之一,並且石油貿易是跟美元直接掛鉤的,石油價格也是由華爾街操縱的,因此其他國家被迫接受「油桶」這個單位。

很多人認為,在全球化貿易時代,使用「油桶」作為計量單位對於石油貿易是十分有利的。因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裝箱,可以大規模的在海域和陸運之間調度,而且計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實現在的石油早就已經不再使用油桶來運輸了,現在的石油都是通過管道,直接從產地出來直接輸送到港口裝船,然後在運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儲存罐。我們平時在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運油的油罐車,但從來看不到拉著油桶運輸的大貨車。 (今天的油輪不再是使用油桶運油了)

(咱們日常使用的液化天氣和汽油、柴油都是由這種油罐車運輸的)

看到這想到了一個笑話:

為什麼國際油價一直呈下跌趨勢,但是國內的油價並沒有隨國際油價下跌而相應下跌,反而不斷上漲,一度每升價格達到了7元。究其原因是:油價確實下跌了,但是油桶的價格上升了。

一直以來國際貿易或者國內商品總量的結算中都是以噸、升、立方米(主要是天然氣)

、公斤來計算,大家都能有明確的概念商品的重量,但是唯獨是石油非要以「桶"為結算單位,如果不是專業人士,根本就不知道是多大的桶、什麼材質做的、一桶多重。

那為什麼石油出口非要用桶計量呢?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石油資源逐漸被發現並開發出其用途後,大批資本家加大了石油的開采。但是,石油開采後並沒有合適的容器去盛裝這些容易泄露的液體。恰巧歐美國家都有喝葡萄酒的習慣,就像中國的酒壇子一樣。大量的木質酒桶就被就地取材做了盛裝石油的最合適不過的容器了,後來經過不斷改進用鐵質的圓桶代替了運輸過程中容易破損且製造工時長的木桶。就這樣,用桶盛裝石油的傳統就這樣延續下來了。

那一桶石油重量是多少呢?

國際原油交易以桶作單位,而普通消費者又習慣的成品油計量又是以升為單位。「美製桶」是容積單位,與公制的升、立方米格格不入,與公噸等重量單位更是根本搭不上。要准確記住1美製桶=42美加侖=158.98公升,並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為0.137噸,對於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連前蘇聯和中國這樣習慣採用公噸計量原油的國家,參與國際交易也不得不屈從「美製桶」的強大傳統。

但是,用桶作為原油的計量單位有其一定的劣勢:

不同地區開采出來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樣的,例如國內大慶油田開採的石油7.31桶一噸,而勝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較高,6.93桶就可以達到一噸。

石油是一個由多種重金屬混合物體以烴類為主組成的碳氫化合物,在常溫下以黏稠的液體狀態存在。經過加工後,以其沸點和比重,燃點和熱值的不同,而分為輕質油和重質油。成為現代工業,國防, 汽車 ,火車,輪船,飛機的重要燃料,助力添加劑,催化劑,防腐劑,保溫材料,潤滑油等等。

更是現代 社會 ,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比如各種塑料製品,各種化學用品,各種化肥,農葯,殺蟲劑,消毒劑……等等。當今世界各國早已將石油列入國家重要的戰略能源物資,進行嚴格的管控。

原油出口以桶計算,除了方便,簡潔,更主要是為了交易的精確,誤差和損失減到最小。因為這個已經是國際慣例,所以就共識了。

由於原油比重的不同,所以,一般原油一桶的重量范圍大概在138~148kg之間。一噸油按普通老百姓的概念應該是1000kg。但實際計算是這樣的:比重重量為860~880kg之間,體積重量為1000立方單位。喜歡的人可以查看中國石油產品標准規范一書。

⑥ 壓力容器能裝石油嗎

壓力容器可以裝石油,只是要根據石油的物性參數來設計相應的壓力容器即可。

⑦ 6. 石油及石油化工產品的儲存、運輸和計量的容器主要有哪些

石油及液體石油化工產品的儲存、運輸和 計量的容器主要是油罐、鐵路罐車、汽車罐車和油輪油駁。

⑧ 司機運送汽油和液化石油氣等用的是什麼容器任用塑料容器裝運嗎為什麼

運送汽油是用鐵罐
液化石油氣由於壓力較高,用耐壓的鋼瓶。
(家裡的煤氣罐就是液化石油氣)
不可以用塑料
1.汽油是有機溶劑,可能會溶解塑料
2.塑料耐壓性差,不可以裝液化石油氣

⑨ 盛裝廢原油的容器應該是塑料桶嗎

塑料桶可以裝廢原油的。不過要注意儲存環境和儲存溫度,注意安全。

⑩ 什麼是儲油罐 儲油罐的知識詳解

於儲存介質的不同,儲油罐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按位置分類:可分為地上儲油罐、地下儲油罐、半地下儲油罐、海上儲油罐、海底儲油罐等。
按油品分類:可分為原油儲油罐、燃油儲油罐、潤滑油罐、食用油罐、消防水罐等。
按用途分類:可分為生產油罐、存儲油罐等。
按形式分類:可分為立式儲油罐、卧式儲油罐等。
按結構分類:可分為固定頂儲油罐、浮頂儲油罐、球形儲油罐等。
按大小分類:100m3以上為大型儲油罐,多為立式儲油罐;100m3以下的為小型儲油罐,多為卧式儲油罐。
儲油罐的特點

金屬油罐
金屬油罐是採用鋼板材料焊成的容器。普通金屬油罐採用的板材是一種代號叫A3F的平爐沸騰鋼;寒冷地區採用的是A3平爐鎮靜鋼;對於超過10000m3的大容積油罐採用的是高強度的低合金鋼。
常見的金屬油罐形狀,一般是立式圓柱形、卧式圓柱形、球形等幾種。立式圓柱形油罐根據頂的結構又可分為桁架頂罐、無力矩頂罐、樑柱式頂罐、拱頂式罐、套項罐和浮頂罐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拱頂罐和浮頂罐。
拱頂罐結構比較簡單,常用來儲存原料油、成品油和芳烴產品。浮頂罐又分內浮頂罐和外浮頂罐兩種,目前內浮頂罐在國內外被廣泛用於儲存易揮發的輕質油品,是一種被推廣應用的儲油罐。
拱頂罐

拱頂儲罐是指罐頂為球冠狀、罐體為圓柱形的一種鋼制容器。拱頂儲罐製造簡單、造價低廉,所以在國內外許多行業應用最為廣泛,最常用的容積為1000 -10000m3 。
內浮頂罐

內浮頂儲罐是在固定拱頂儲罐內部增設浮頂而成,罐內增設隨油麵上下升降的浮頂可減少介質的揮發損耗,而且由於內浮頂把介質即罐內儲料和空氣有效隔絕從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發生火災爆炸的危險等級,外部的拱頂又可以防止雨水、積雪及灰塵等進入罐內,保證罐內介質清潔。
這種儲罐主要用於儲存輕質油,例如汽油、航空煤油等。內浮頂儲罐採用直線式罐壁,壁板對接焊制,拱頂按拱頂儲罐的要求製作。
外浮頂罐

外浮頂儲罐是由漂浮在介質表面上的浮頂和立式圓柱形罐壁所構成。浮頂隨罐內介質儲量的增加或減少而升降,浮頂外緣與罐壁之間有環形密封裝置,罐內介質始終被內浮頂直接覆蓋,減少介質揮發。
外浮頂罐常見於大型(至少在 10000m3以上)原油、燃料油、重油儲罐。

卧式圓柱形油罐

卧式圓柱形油罐應用也極為廣泛。由於它具有承受較高的正壓和負壓的能力,有利於減少油品的蒸發損耗,也減少了發生火災的危險性。它可在機械,一成批製造,然後運往工地安裝,便於搬運和拆遷,機動性較好。
缺點是容量一般較小,用的數量多,佔地面積大。它適用於小型分配油庫、農村油庫、城市加油站、部隊野戰油庫或企業附屬油庫。在大型油庫中也用來作為附屬油罐使用,如放空罐和計量罐等。
球形油罐

球形油罐具有耐壓、節約材料等特點,多用於石油液化氣系統,也用做壓力較高的溶劑儲罐。
非金屬油罐
非金屬油罐的種類很多,有土油罐、磚油罐、石砌油罐、鋼筋混凝土油罐、玻璃鋼油罐、耐油橡膠油罐等等。
石砌油罐和磚砌油罐應用較多,常用於儲存原油和重油。該類油罐最大的優點是節約鋼材、耐腐蝕性好、使用年限長。非金屬材料導熱系數小,當儲存原油或輕質油品時,因罐內溫度變化較小,可減少蒸發損耗,降低火災危險性。
又由於非金屬罐一般都具有較大的剛度,能承受較大的外壓,適宜建造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油罐,有利於隱蔽和保溫。但是一旦發生基礎下陷,易使油罐破裂,難以修復。它的另一大缺點是滲漏,雖然使用前經過防滲處理,但防滲技術還未完全解決。
地下油罐
地下油罐指的是罐內最高油麵液位低於相鄰區域的最低標高0.2m,且罐頂上覆土厚度不小於0.5m的油罐。這類油罐損耗低,著火的危險性小。
半地下油罐
半地下油罐指的是油罐埋沒深度超過罐高的一半,油罐內最高油麵液位比相鄰區域最低標高不高出2m的油罐。
地上油罐
地上油罐指的是油罐基礎高於或等於相鄰區域最低標高的油罐,或油罐埋沒深度小於本身高度一半的油罐。
地上油罐是目前煉油企業常見的一類油罐,它易於建造,便於管理和維修,但蒸發損耗大,著火危險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