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球上的石油都是怎麼來的它是開采不盡的嗎
地球本身就是一台液壓機,由於遠古遠古以來任何動植物都有屍體,千千萬萬堆積於地下,經過液壓後油分成了石油,油不能溶於水所以單相儲存在一起了。而不含油份的植物屍體經過液壓時間長,榨幹了水分經過氧化成了無煙煤或有煙煤。
反正不可能是生物體生成的。古生代二氧化碳多,遇水成碳酸,沉於海洋底部,隨著地殼運動,沉入百千米深度,高溫高壓下,碳酸脫氧生成甲烷乙烷丙丁烷烴等,就是石油。頁岩油就是石油量比較少。但凡石油產地,在古代都是海洋。你看新疆,延慶。大慶,現在的東營,大港,南海。都是證明。
所以說是會開采完的,但是就目前來說還是有很多存量,但終歸會枯竭,我們需要保持可持續開采,不能沒有計劃直接開采。
『貳』 海上有石油嗎
海底有石油,海上面沒有。
海底石油是埋藏於海洋底層以下的沉積岩及基岩中的礦產資源之一。海底石油(包括天然氣)的開采始於20世紀初,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僅發現少量的海底油田,直到60年代後期海上石油的勘探和開采才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近海進行油氣勘探,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150多個海上油氣田進行開采,海上原油產量逐日增加,日產量已超過100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25。
海底石油主要產地:南美洲墨西哥灣。海上天然氣的儲量以波斯灣第一,被稱為「石油海」;北海第二;墨西哥灣第三。中國大陸架的海底石油產量遠景很大,很有可能成為將來的「石油海」。
石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 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 產量約佔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 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叄』 海底有石油嗎
哈哈,我來大致告訴你石油成因你就知道了。
石油就是地史時期,一些生物遺體在河流入海口沉積下來,然後被後續泥沙隔絕氧氣——若干年後變形成石油、天然氣。
所以說,90%以上的石油(我不知道是不是100%)都是海里形成的。所以說海里石油很多很多的。
那麼至於為什麼現在陸地上石油多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大洋勘探、開采難度比陸地大;
2.陸地上的石油,幾乎都是地史時期上第海洋里形成,億萬年的大陸變遷,從水裡出來。
『肆』 為什麼海洋底下的石油資源最豐富
原來,海洋中的石油都被「鎖」起來了,它們隱藏在岩石之中,自然 不會浮到海面之上啦!科學家們通過長時間對海洋的勘測發現,在大陸架 地區和一些深海盆地里有大量的油氣資源,可開採的石油總量幾乎佔到了 全球可開採石油總量的45%。著名的波斯灣就是世界上海底石油資源儲存 最為豐富的地區。
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就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大陸架,是大陸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 大陸架地區有河流注入,沉積物豐富,海洋生物數量多,較易形成有機物 沉積層。大陸架地區較高的地溫有利於有機質轉化成石油和天然氣。大陸 架地區的地質構造有利於油田的形成。
加之水深較淺,便於開發,因此海 底石油資源的勘探和開發主要集中在大陸架地區。
『伍』 為什麼石油在陸地上也有海里的就不用說了.
石油都是存在於地表以下的,海里的也是
『陸』 石油是不是多數在海底
石油是古代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主要在沉積岩層和沉積盆地中,跟在不在海底沒有必然聯系,當然,考慮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覆蓋,大概也說不定大多數石油在海底吧,可惜都還沒本事去開采.
『柒』 石油為什麼大多在海上或大慶呢
石油很多在海里的啊 在很深的海底
地表不容易開采,鑽洞鑽那麼深。。。比海里難多了你想想就知道啦
『捌』 石油在陸地上有,為什麼海裡面比陸地上的石油還多
人類文明已經發展了5000年,但是真正發展起來的只有200多年的時間,人類文明的真正起飛於18世紀60年代的一場工業革命,這場工業革命最大的標志就是大量的機器代替了人工,讓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得益於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類文明發展速度迅速提速,人類用短短200多年的時間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就超過了過去5000年文明總和,人類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首先離不開人類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其次是有像愛因斯坦這些偉大科學家的指引道路,除了這兩點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球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些礦產資源為機器的持續運轉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機器的持續正常的運轉最終保證了人類文明高速持續地發展,所以人類文明成就離不開地球上的礦產資源。
石油開采
不管石油是哪種形式形成的,它的形成過程都非常不簡單,畢竟人類無法製造出石油,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有人擔心石油資源很快會枯竭,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遠比想像的要豐富的多,既然地球石油那麼豐富,為什麼卻總是傳出地球的石油資源在50-100年內就用完呢?其實這是一場「石油騙局」,所謂石油在50-100年內用完是指可以賺取利潤的部分石油儲量在50-100年內開采完,而沒有利潤的部分石油儲量可以支撐人類用很久,有科學家甚至斷言,即使人類滅亡了,地球上的石油都不會用完,因為石油儲量很豐富,而且是可再生的,只不過再生的時間要久一點。
石油污染
雖然地球上的石油資源理論上用不完,但是由於使用石油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開發新能源取代石油勢在必行,只有環境改善了,人類才能可持續發展下去。
『玖』 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氣是怎麼產生的
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氣是海洋中的有機物質在合適的環境下演變所產生的。這些有機物質包括陸生和水生的低等植物,死亡後從陸地搬運下來,或被江河沖積下來,同泥砂和其他礦物質一起,在低窪的淺海或陸地上的湖泊中沉積,逐漸使此處淤泥的中形成有機質含量。這種有機淤泥又被新的沉積物覆蓋、埋藏起來,造成一種不含氧或含極微量游離氧的還原環境。隨著低窪地區的不斷下沉、沉積物不斷堆積,有機淤泥所承受的壓力和溫度不斷增大,處在還原環境中的有機物質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慢慢地轉化成對人類影響甚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經過數百萬年漫長時間的萬物更迭的交替變化,有機淤泥經過壓實和固結作用後,變成沉積岩,並進一步生油岩層。沉積盆地是指沉積物的堆積速率明顯大於其周圍區域,。
在一定特定時期,沉積岩沉積在像盆一樣的海洋或湖泊等低窪地區,並具有較厚沉積物的構造單元,稱為沉積盆地。沉積盆地在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中,隨著地殼運動抬升,海洋變成陸地,湖盆變成高山,一層層水平狀的沉積岩層也跟著發生規模不等的撓曲、褶皺和斷裂等形變,從而使摻雜在泥砂之中具有流動性的點滴油氣離開它們的原生地帶(生油層),經「油氣搬家」再集中起來,儲集到儲油構造當中,形成可供開採的油氣礦藏,所以說,這一個個沉積盆地就像是一個個聚寶盆。
在儲油構造里,由於油、氣、水所佔比重不同,因此各自的分布也有不同:氣在上部,水在下部,而石油層在中間。儲油構造包括油氣居住的岩層——儲集層;覆蓋在儲集層之上避免油氣向上逸散的保護層——蓋層;以及遮擋油氣進入後不再跑掉的「牆」——封閉條件。只要能找到儲油構造,就不難找到油氣藏。油氣藏通常是多種類型的油氣藏復合出現,我們將多個油氣藏的組合稱為油氣田。
世界上,海洋油氣同陸地油氣資源一樣,分布極為不均。在四大洋及多個近海海域中,波斯灣海域的石油、天然氣含量最為豐富,約占總貯量的50%左右;第二位是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海域;第三位是北海海域;第四位是墨西哥灣海域;其次是亞太、西非等海域。據中國南海油氣資源也有巨大的發展遠景,是世界海洋油氣主要聚集中心之一。石油和天然氣是人們向海洋索取資源的一大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