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沈括發現石油再發明了什麼
擴展閱讀
淮濱資源有限公司怎麼樣 2025-08-08 13:01:32
一批商品成本多少錢 2025-08-08 12:52:22

沈括發現石油再發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25 16:51:08

A. 沈括發明了什麼東西

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相關信息: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

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B. 北宋政治家沈括生平簡介

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 政治 家、科學家。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 學科 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 文化 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北宋政治家沈括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沈括生平簡介
沈括是北宋一名有名的科學家。無論是在北宋時期,還是在後朝後代大批科學家當中,沈括一直是最優秀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沈括可以說是個全才,天文、 數學 、 地理 、 生物 、 醫學 、 物理 ……似乎每一門都非常擅長,要是放在當今那就是一個文理通吃的學神級人物。

而且沈括還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科學家,更是出色的 軍事 家和外交家。對於沈括來說,讀書和 旅行 都是生活中必須要堅持的事情。

沈括出生在浙江錢塘,也就是如今的浙江杭州,本就在官僚家庭出生,因此總是有不少機會因為父親調動而游歷各方。再加上母親也是個非常有文化涵養的婦女,因此沈括自小就被養成勤奮好讀的習慣,在母親的指導下,沈括在十四歲時就已經把自己家中所有藏書給讀完了。這些都為沈括將來的 成功 打下了結實基礎。

而談到北宋科學家沈括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成就,《夢溪筆談》可以算得上是沈括寫作生涯中非常具有意義的一筆。《夢溪筆談》是沈括在晚年所著,可以說囊括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

在《夢溪筆談》中,其實是非常詳細記載了北宋時期廣大勞動人民們在科學技術方面所做出的各種貢獻,並且還有沈括自己不少研究成果也都一一記載在其中,可以說沈括的《夢溪筆談》不僅僅是一部反應沈括個人能力的展示牆,更是反應北宋時期 自然 科學成就如何輝煌的軍功章。
沈括的成就
成就這兩個字組成的一個詞,代表著就是有作為的意思, 歷史 上很多名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成就,那麼沈括的成就是什麼呢?

沈括的成就是非常多的,包含的范圍也比較廣。首先是沈括寫的書,他一生寫的書多達十幾種,雖然有的著作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但是從目前存在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到沈括的博學,涉及多個領域,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比如最為著名的《夢溪筆談》。

沈括的成就還體現在了天文,物理,數學,醫學, 化學 等等方面。在天文方面,沈括的成就是重新定製新歷,創造了圭表,讓時間更具體的被人們所感知,在物理方面,沈括的成就一般人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小孔成像、凹面鏡成象、凹凸鏡的放大和縮小。在數學方面沈括的成就主要在平面幾何,在醫學方面,沈括發現了很多新的葯方,並把它們記錄在了書上,為後人的醫術做了貢獻,在化學方面,石油這個詞語就是沈括發明的。

正是因為有沈括這個奇男子,他的成就推進了歷史的進展。從沈括的這些成就上,我們可以看出沈括的聰明與善於思考,動手能力強大,並且不畏懼失敗,敢於嘗試各個方面,這種精神是很值得後世人學習的。

沈括的成就是長遠的,不僅僅是有利於當時的社會發展,即使到如今也是有助於各方面的研究的。所以說沈括的成就是非常高的。
沈括的著作介紹
有著“中國整部科學歷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稱號的沈括,一生都是致力於科學研究的。這位北宋年間的著名科學家和政治家出生在官宦人家,卻沒有一般官宦人家的好吃懶做,相反的對於自己的人生所求非常明確。

在沈括幼年時,就開始跟隨著自己的父親游歷四方,而沈括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把家裡的所有藏書都瀏覽完了,並且平時的沈括也是十分勤奮好學又愛思考的,這也是沈括後來能寫出巨作的最初基礎。

而沈括的著作中最有名的就要屬《夢溪筆談》了。這本著作對於歷史還有文藝以及科學等方面的各種知識都有非常詳細的記錄。而這本沈括的著作《夢溪筆談》的得名也正是因為這本書是在夢溪園寫下的,因此才被稱做夢溪筆談。夢溪筆談對於後世的影響真的是非常重大的,也因此後人對沈括是非常崇拜和尊敬的。

當然,後人經常說到沈括的時候,除了對沈括的著作贊不絕口以外,更是對沈括和蘇東坡的關系非常感 興趣 ,這兩位都算的上是歷史名人了,但有史料卻記載這兩個人的關系並不好。原因則是因為蘇軾被貶的時候沈括還落井下石了幾次。但最後兩個人都差不多退休在各自家裡養老時,沈括卻又總是喜歡去找蘇東坡閑聊嘮嗑,於是蘇大才子對他恨也不是,愛也不是,不過好在兩個人都是知書達禮之人,當然也就能更好的相處了。

猜你喜歡:

1. 宋代數學家楊輝資料簡介

2. 4大發明是誰發明的

3. 古代的發明家有誰

4. 中國發明家有誰

5. 2017屆語文高考模擬試卷

C. 說說沈括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發現石油:

沈括在書中讀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句話,覺得很奇怪,他決定進行實地 考察。考察中,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

膽水煉銅:

沈括隨父親居住在福建泉州時,就聽說江西鉛山縣有一泓泉水呈青綠色、而且很苦,當 地村民稱為「膽水」,「膽水」就是硫酸銅溶液。村民將「膽水」放在鐵鍋中煎熬,就生成了「膽礬」。「膽礬」就是硫酸銅,硫酸銅在鐵鍋中煎熬,與鐵產生了化學反應,就析出了銅。他對這一傳說很感興趣,於是就不遠千里來到鉛山縣,看到了村民「膽水煉銅」的過程,並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下來。

繪制地圖:

在長達三十餘年的官宦生涯中,沈括很注重考察國家山河特點,形成了他的地理學說。 他考察了浙江的雁盪山並提出雁盪山的凌空巨石是雨水千百年沖刷的結果,他考察了黃河三角洲並提出三角洲是黃河泥沙堆積而成的。他還有一大創造,就是用「飛鳥圖」繪制了「大宋天下郡守圖」,使得北宋的地圖越來越精確。在宋代,由於測繪技術的局限,繪制地圖用的是「循路步之」法,也就是沿路步行丈量,用步行得出的數據繪制地圖,由於道路彎彎曲曲,山川高低錯落,用「循路步之」法繪制的地圖與實況有很大的誤差,圖上差之一厘,實地就差之千米。他採用「飛鳥圖」 也就是「取鳥飛之數」,用的是飛鳥直達的距離,有點像航空拍攝,使得地圖的精確度大為提高。他的地理學說與《大宋天下郡守地圖》在與遼國的邊界談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天文方面:

熙寧五年(1072年),沈括負責汴河水建設時,還負責領導司天監,先後罷免了六名舊歷官,不計出身,破格推 薦精通天文歷算、出身平民的淮南人衛朴進入司天監,主持修訂新歷的重要工作。沈括和衛朴治學態度認真,對舊歷官憑借演算湊數的修歷方法非常不滿,主張從觀測天象入手,以實測結果作為修訂歷法的根據。為此,沈括首先研究並改革了渾儀、浮漏和影表等舊式的天文觀測儀器。渾儀是測量天體方位的儀器。經過歷代的發展的演變,到宋朝,渾儀的結構已經變得十分復雜,三重圓環,相互交錯,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沈括對渾儀作了比較多的改革。他一方面取消了作用不大的白道環,把儀器簡化、分工,再借用數學工具把他們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另一方面又提出改變一些環的位置,使它們不擋住觀測視線。沈括的這些改革措施為儀器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後來元朝郭守敬於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創制的新式測天儀器——簡儀,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

物理:

《夢溪筆談》中所記載這方面的見解和成果,涉及力學、光學、磁學、聲學等各個領域。他對磁學的研究在《夢溪筆談》中第一次明確地談到磁針的偏角問題。在光學方面,沈括通過觀察實驗,對小孔成像、凹面鏡成象、凹凸鏡的放大和縮小作用等作了通俗生動的論述。他對中國古代傳下來的所謂「透光鏡」(一種在背面能看到正面圖案花紋的銅鏡)的透光原因也做了一些比較科學的解釋,推動了後來對「透光鏡」的研究。此外,沈括還剪紙人在琴上做過實驗,研究聲學上的共振現象。沈括還是最早發現地理南北極與地磁場的N,S極並不重合,所以水平放置的小磁針指向跟地理的正南北方向之間有一個很小的偏角,被稱為磁偏角。

數學:

沈括在從實際計算需要出發,創立了「隙積術」和「會圓術」。沈括通過對酒店裡堆起來的酒壇和壘起來的棋子等有空隙的堆體積的研究,提出了求它們的總數的正確方法,這就是「隙積術」,也就是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方法。沈括的研究,發展了自《九章算術》以來的等差級數問題,在中國古代數學史上開辟了高階等差級數研究的方向。此外,沈括還從計算田畝出發,考察了圓弓形中弧、弦和矢之間的關系,提出了中國數學史上第一個由弦和矢的長度求弧長的比較簡單實用的近似公式,這就是「會圓術」。這一方法的創立,不僅促進了平面幾何學的發展,而且在天文計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並為中國球面三角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地理:

沈括正確論述了華北平原的形成原因:根據河北太行山山崖間有螺蚌殼和卵形礫石的帶狀分布,推斷出這一帶是遠古時代的海濱,而華北平原是由黃河、漳水、滹沱河、桑乾河等河流所攜帶的泥沙沉積而形成的。當他察訪浙東的時候,觀察了雁盪山諸峰的地貌特點,分析了它們的成因,明確地指出這是由於水流侵蝕作用的結果。他還聯系西北黃土地區的地貌特點,做了類似的解釋。他還觀察研究了從地下發掘出來的類似 竹筍以及桃核、蘆根、松樹、魚蟹等各種各樣化石,明確指出它們是古代動物和植物的遺跡,並且根據化石推論了古代的自然環境。

生物葯

學沈括對醫葯學和生物學在青年時期就對醫學有濃厚興趣,並且致力於醫葯研究,搜集了很多驗方,治癒過不少危重病人。同時他的葯用植物學知識也十分廣博,並且能夠實際出發,辨別真偽,糾正古書上的錯誤。他曾經提出「五難」新理論;沈括的醫學著作有《沈存中良方》(得稱《良方》)等三種。現存的《蘇沈良方》是後人把蘇軾的醫葯雜說附入《良方》之內合編而成的,現有多種版本行世。

D. 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沈括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發現石油的人。沈括曾在家中讀到“高衙內有水,易燃。”當時,他對這一點表示懷疑,並想找出答案。後來,當他有了另一個機會,他去了怒江縣進行現場調查。據發現,一種混合了沙子和礫石的棕色液體從高句麗縣的一條河流中流出。當地人稱之為“石漆”和“石油”,用於烹飪、照明和取暖。
沈括的成就還體現在了天文,物理,數學,醫學,化學等等方面。在天文方面,沈括的成就是重新定製新歷,創造了圭表,讓時間更具體的被人們所感知,在物理方面,沈括的成就一般人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小孔成像、凹面鏡成象、凹凸鏡的放大和縮小。在數學方面沈括的成就主要在平面幾何,在醫學方面,沈括發現了很多新的葯方,並把它們記錄在了書上,為後人的醫術做了貢獻,在化學方面,石油這個詞語就是沈括發明的。

E. 誰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人

沈括。關於石油這個名稱的最早記錄,國內和世界上公認的第一人就是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了石油的發現和開采。

在鄜州、延州境內,有一種神秘的黑色物體,當地人稱之為石油,古代書中記載的高奴縣脂水,指的就是石油。石油產自地下,與石頭、泉水混雜在一起,偶爾會流出地面。當地百姓見到了,就用東西將石油收集起來,放進瓦罐中保存。這種石油可以點火,但是產生的黑煙特別大。

沈括發現這些黑煙也可以利用,就用掃上它的煙煤來做成墨,沒想到效果非常好,就連正經的松墨都沒它好用,於是開始讓手下大批製造這種墨,並給它起名叫做「延川石液」。根據現在的史料記載,沈括是第一個加工石油,並且使用石油的人。



沈括發現石油的故事:

有一次,沈括在書中讀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高奴縣有一條河叫洧水,可以燃燒)」這句話,覺得很奇怪,「水」怎麼可能燃燒呢?他決定進行實地考察。考察中,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

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並動員老百姓推廣使用,從而減少砍伐樹木。

F. 沈括簡介,沈括發明了什麼,沈括的故事,沈括夢溪筆談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G. 石油的發現和利用是什麼時候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古書上載「澤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到水面而燃燒。宋朝沈括所著《夢溪筆談》第一次記載石油的用途,並預言:「此物必大行於世」。早在距今2000年前的東漢初期,著名的史學家班固就在《漢書》中第一次記載了石油——「高奴有洧水可燃」,所記述的是露頭的油苗浮於水上的現象,並認識到石油的可燃性。東漢末年唐蒙著的《博物記》一書,更詳細地記述了陝北一帶石油情況,並第一次出現「石漆」這個名字。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了我國許多地方都有石油。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就已經發現石油。

把石油用作潤滑劑、防腐劑和粘合劑,以及用於醫葯。宋代科學家沈括創造性地發明了石油制炭黑技術,開辟了石油利用的新途徑。北宋時期,我國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煉油車問,開始生產初步煉制的石油產品,其易燃性遠遠超過了原油。

綜上所述,我國古代在石油的發現、開發和利用方面,都取得了極為突出的成就,為近代石油工業的興起奠定了早期的基礎。

H. 人類什麼時候發現石油的什麼時候開始利用石油的

說起石油,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被稱之為「黑色黃金」的珍貴資源,在如今現代化的社會當中,很多東西都需要倚靠著石油進行運轉。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人類最早是什麼時候發現石油的呢?其實人類發現石油的時間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如今的一些證據都是通過考古研究才發現的,然後利用這些發現來推測人類發現石油的大概時間,因為人類發現和利用自然能源的歷史實在太悠久。
關於石油的記載
據考古顯示,印度河流域發掘出一個最早使用瀝青的宗教澡堂,大約在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三千年前,古埃及等國已採集天然瀝青並能估算石油量。

在六千年前的楔形文字中,也有死海沿岸採集天然石油的記載。這些石油及衍生物主要粘結城牆,還有用來密封諾亞方舟和摩西筐簍等物,用於防水。

從歷史遺跡中可以發現,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曾使用瀝青進行雕刻,時間大約距今五千年前。在埃及的古墓中,發現有不少木乃伊是用石油衍生物保持的。

在中東的古墓中發現了象形文字,記載了死海石油的開采情況。在伊朗西南部,曾發掘出波斯帝國時期的石油井,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前後。
最早將石油利用於戰爭
將石油用於戰爭的最早記載,也是出自波斯帝國之手。公元7世紀,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將石油與石灰的混合物點燃用於戰爭,還有用於動物治病的記載。

1837年,亞塞拜然一帶發現五十多個人工挖掘的採油坑,產量很小。自中世紀以來,歐洲就有關於石油滲出地面的記載,最早的煤油燈出現在19世紀40年代。

關於第一口現代油井的開采時間和地點,美蘇有不同的見解。美國人認為,第一口現代油井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小鎮,由德雷克在1859年開采。

前蘇聯則認為,第一口現代油井是由俄國人謝苗諾夫在1848年開鑿的,謝苗諾夫也被俄國人稱為「石油工業之父」。而世界公認的現代石油是始於1846年。

加拿大人季斯納發明了從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被認為是現代石油的標志。六年後,波蘭人盧卡西維茨發明了更易從石油中提取煤油的方法。

1861年,亞塞拜然的巴庫建立了世界上首座煉油廠,當時世界上90%的石油出自這一地區。之後的石油工業發展緩慢,直到內燃機的出現才得到改觀。

1910年,在加拿大、波斯、秘魯等地相繼發現了新的油田,隨後被大規模開發。上世紀七十年代爆發的能源危機,促使石油的消耗量出現井噴式爆發。
最早利用石油記載
關於石油最早的用途,就是六千年前人類對瀝青的應用。之後,有關石油被當作燃料的用途開始出現,我國也是世界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

《易經》中記載的「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是說石油蒸氣在湖泊水面上起火的一種現象。這是我國發現石油的最早記載,距今約有三千多年歷史。
中國古代利用石油的記載
《漢書》中記載的「高奴縣有洧水可燃」,是說現今延安一帶的延河洧水支流的水面上有燃燒現象。這是我國文獻中首次出現關於石油產地的記載。

《後漢書》中記載的「縣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是說現今玉門一帶有 「石漆」,「石漆」指的就是現代的石油。

在玉門的地方誌中,這種「石漆」被用於「膏車」,就是用來潤滑車軸。這時的國人已經對石油的用途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已經開始開采和利用了。

到了唐代,石油被用於照明和燃料。在唐書《酉陽雜俎》一書中,石油被稱之為「石脂水」,當時已被當作燈油來使用,有「 燃燈極明」的記載。

宋代時,石油已經能被加工成照明用的石燭。除此之外,石油還被當作葯物來使用。明朝李時珍認為石油可治療小兒驚風,與其它葯混合可治瘡癬。

此外,瀝青在我國古代被用在火葯配方中,用以控制火葯的燃燒速度。雖然國外有更早的文獻記載瀝青的使用,但這一技術要比國外早一千年左右。

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第一次給「石油」定名,並對其做了詳細的論述。石油一詞一直沿用至今,沈括給出了石油日後「必大行於世」的論斷。

沈括曾擔任過兩年的延路經略使,對陝北一帶的石油資源作了詳盡的考察,還首次用石油製成石油炭黑顏料,並建議用石油炭黑取代松木等炭黑制墨。

這是九百年前,我國人民對石油的認識。對於石油的開采,西晉張華的《博物志》記載了四川一帶,在兩千多年前的秦代就開始鑿井取油氣煮鹽的情況。

最開始的鑿井都是靠人工挖掘,之後鑽井工具和方法得到改進,效率也有所提高。到了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對石油開采進行了詳盡的記載。

該書在十六世紀傳到日本,十八世紀傳到歐洲,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歐洲陸續出現了外文譯本。國外不少文獻記載了我國早在一千年前就鑽成了千米油井。

綜上,人類首次發現石油的時間,早已無法考證。人們在自然狀態下發現和採集到了石油及其衍生物,石油的普通用途很早就被發現,其它用途則是現代冶煉的產物。

I. 石油是誰發現的其他種又是誰發明的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
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
夢溪筆談
》中根據這種油《生於
水際
砂石
,與泉水相雜,
惘惘
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
國外
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其他的是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J. 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是誰發現了它這么多的用途

石油發現的時間其實已經沒有辦法考究了,只知道在幾百年前祖先們就已經懂得使用石油了。

在古巴比倫時期,就有相關的記載人類已經學會開採石油了,而在中國北宋的時候也有文字記載了關於石油的內容,並且還是沈括第一次提到了石油這個詞。波斯人在公元前490年的時候也就已經會利用石油來打仗了,所以石油發現的時間是比較早的,但是沒有定論。

當然在古人最先發現的還是石油的可燃性,之前打仗的時候需要利用火攻的時候,也會利用到石油。直到現在的科技不斷地完善,對於石油的提煉更加純凈,然後得到的衍生品越來越多,所以人們對於石油的用途也了解得越廣,比如製作葯品、潤滑油、護膚品等等,相信這些用途古人是萬萬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