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東石油什麼相對薄弱
擴展閱讀
資本補充工具如何減計 2025-08-08 23:15:12

中東石油什麼相對薄弱

發布時間: 2022-12-22 12:59:16

1. 與豐富石油資源相比,中東的______資源匱乏.

中東氣候炎熱乾燥,沙漠面積廣大.很多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數年滴雨不下,水資源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發生戰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說中東的戰爭是為信仰而戰、為水而戰、為油而戰、為土地而戰.
故答案為:水.

2. 論中東石油的利與弊

眾所周知,中東有許多富裕的國家,他們為什麼富裕呢?因為那裡的石油產量比較「豐富」,是其他國家的好幾倍,真是因為如此,中東的那些石油產量多的國家過上了吃香的,喝辣的,好日子。

不過,是金子,總有一天會「花」光的,石油也會,而如果沒有了石油,中東也就什麼也不是了。

這樣來說,如果現在中東用富裕的資金去為未來做好充分的准備,那麼,石油在中東的手裡就是一塊寶,可是如果現在中東仍然不為未來做准備,石油也還是一塊寶,畢竟沒有了石油,中東連一張富裕的體驗卡都沒有,盡管在未來總有中東的石油耗盡的那一刻,那時的「一夜回到解放前」事後,中東人民至少也能有一段美好的回憶。

3. 中東國家工業相對比較薄弱,為改變現狀有什麼合理的建議

中東持續多年戰亂紛爭,想要發展工業,必須要先維持該地區和平穩定。
中東地區地處亞洲、歐洲和非洲三大洲的連接處,被譽為連接「五海三洲」之地。這一地區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東西方的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蘇伊士運河-紅海這一通道,是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
石油資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能源供給地。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的石油總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61%,其中波斯灣沿岸地區更是石油資源豐富,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大國之間為了爭奪石油資源,都對中東地區施加影響力。
中東地區也是世界上宗教矛盾最嚴重的地區,該地區的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基督教和猶太教。各種宗教勢力、宗教武裝及其背後支持的國家勢力也集中在此地區明爭暗鬥。

4. 為什麼中東地區到處都是石油,煉油技術卻很落後

石油是這個世界上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尤其是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了石油,那麼我們很多的機器將不能正常運轉,汽車也無法發動,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關於石油資源的開采和進出口也是我們大家非常關心的,我們都知道阿拉伯地區和中東地區國家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並且每年還會大量出口石油,因此我們會看到中東地區有些國家工業設施很一般,但是國家卻很富有,其實他們很大一部分的經濟都來源於石油出口,不過對此也有人提出了疑問,為什麼中東地區到處都是石油,但是煉油技術卻很落後,甚至還沒有煉油廠呢?要知道煉油廠可以提煉出大量的成品油,這樣不僅能供給自己的國家,還能實現對外出口,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但他們的煉油技術卻很落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答案沒有想到。

最後校長認為,綜合以上幾點原因,中東國家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是工業基礎卻比較落後,國內無法自行建造煉油廠,並且建造煉油廠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於中東較為動盪的國家來說,直接賣原油賺錢反而更快更簡單。

5. 中東石油開發的區位條件 詳細點,有利和不利的都要

有利條件:(1)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藏區。
(2)油質好,埋藏淺,易開采。
(3)靠近海洋運輸線,運輸方便。
(4)世界上缺乏石油的國家多,石油市場廣闊。
不利因素:(1)國際市場油價波動較大,可能給中東產油國帶來損失。
(2)中東地區是長期的世界熱點地區,政治局勢動盪,對石油生產有不利影響。
(3)世界其他地區石油的勘探、開發,與中東石油爭奪市場份額。
(4)新型清潔能源的開發以及低耗能產業的發展,可能影響油價。
(5)石油是非可再生能源,總有枯竭的時候。
(6)中東氣候乾旱,生態環境脆弱,採油會破壞環境。

6. 中東石油什麼薄弱

軍事技術薄弱

7. 以色列是中東國家,為什麼石油資源匱乏

以色列是中東邊緣國家,國小地狹,以色列的水資源嚴重匱乏, 自建國以來,節水及開發新的水資源一直是以政府的工作重點, 天然氣及石油資源也不豐富, 大部分能源依靠進口。國內主要能源為石油及煤炭, 礦產品主要有鉀、石灰石、石膏、銅、鐵、磷酸鹽。

8.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的特點

世界石油資源分布

世界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2萬億桶,70%集中在中東地區,世界石油分布是極不平衡的,僅中東地區就佔68%的可采儲量,其餘依次為美洲、非洲、俄羅斯和亞太地區,分別佔14%、7%、4.8%和4.27%。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極為豐富,有「世界油庫」和「石油海洋」之稱。中東石油是多數中東地區國家經濟的命脈,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本地區的政局變化和同域外大國的關系。 中東石油具有儲量大、油質好、成本低和產量高等眾多優點——全球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萬億桶,其中62.1%蘊藏在中東尤其是波斯彎,迄今已探明石油儲量居世界前五位的國家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和伊朗等全部集中在波斯灣地區;石油開發條件優越,油層厚,油田大且分布集中,距海近,運輸方便,油井自噴率和單井產量高;中東地區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5,出口量約佔世界總出口量的2/3。九十年代,美國、日本和西歐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率分別為12-14%、80%和60%。據國際能源組織預測,從1998年到2005年,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量佔世界石油總供應量的份額將由24%上升至34%,到2010年這一比例將達44%,2020年達55%。今後,伴隨世界對該地區石油依賴程度的不斷加深,域外大國將會更加重視中東並將進一步影響該地區局勢。 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超級大國等外部勢力的先後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中東地區熱點頻出。歷史上殖民主義者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在其殖民統治區採取「分而治之」等政策,給該地區留下嚴重隱患,這在領土爭端、阿以沖突和民族矛盾方面表現尤為明顯。超級大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中東是僅次於北美和西歐的戰略優先地區;中東曾被前蘇聯視為「後院」,是其南下戰略的重要目標。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該地區利用各種矛盾明爭暗鬥,遏制對方在該地區的勢力。二戰後該地區先後發生的巴勒斯坦戰爭、兩伊戰爭等都與美蘇乃至英法等國的激烈爭奪和幕後操縱密切相關。冷戰後,美國作為世界惟一的超級大國,在中東地區為所欲為,致使該地區局勢繼續動盪不安。2000年初美國公布的《新世紀安全戰略》中,再次提出確保中東地區的能源供應穩定。
宗教糾紛錯綜復雜。中東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三大宗教的發源地。猶太教與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之間存有尖銳矛盾。各宗教內部尤其是伊斯蘭教內部各教派之間也矛盾重重。伊斯蘭教與猶太教之間的矛盾是長期以來阿以爭端的重要組成部分;伊斯蘭教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矛盾是導致發生兩伊戰爭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教旨主義組織也都隸屬於不同的極端伊斯蘭教派別,他們與伊斯蘭教溫和派別之間的矛盾常常導致國內政局動盪。

9. 中東出產石油,為什麼那裡石油那麼多

說到中東地區,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石油、土豪、戰亂,就是因為中東盛產石油,才會有那麼多的土豪,而又因為石油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所以中東地區也成了各國博弈的地區,常年都有戰亂在發生。

雖然中東的石油儲量很大很多但是除了沙特和伊朗的石油工業體系比較完善外,其他國家石油工業體系很薄弱,主要靠的都是出口原油,特別是在煉油等深加工領域,中東沒有什麼優勢。從全球排名前10的煉油企業來看,中東只有2家而且排名都不高,煉油能力最高的是中石油和中石化。

總之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非常豐富,目前所知整個地球一半以上的石油儲量都集中在那裡,可想而知中東為什麼會富得流油了。這么大的石油儲備對於中東的人來講即使福也是禍,基辛格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所有國家。雖然中東是世界的油桶,但真正能控制石油的還是西方國家。